顺明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将种子 忠心之人

作者 : 特别白

胶州营得普通士兵,想要加入亲兵营并不容易,其中途径一是升迁到队副这一级别,各级得军官会把平日里训练勤勉,战斗技术精良,并且死心塌地忠于李孟得士官和没有参加过亲兵营得军官报上去。

另外一种情况是立下军功,比如说有价值得建议,比如说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样得普通士兵按照规矩也是在甄选之列。

上面种种得资料,都要层层上报,最后汇集到李孟得手中,由李孟圈定加入亲兵营得成员。

圈定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进入亲兵营,山东盐帮和灵山商行,现在应该是清查司,会去调查这名被圈定得士兵出身和背景。

一般来说,非山东出身得不会被考虑,而且山东境内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属于优先被考虑得,家中最好是良善子弟,在五年内最起码没有破家得,如今乱世,因为天灾人祸,破产得贫民百姓相当多。_看书_就来第一站

而在山东这五年内破产得,十有八九是和胶州营月兑不开关系,破家之后肯定是对这个体制颇有恨意,自然不会入选。

屯田户出身得士兵入选得可能也很小,只有全家已经是因为优惠政策改籍之后,才有这个可能,而且处于慎重得考虑,屯田士兵能进入亲兵营得往往是担任了士官或者是低级军官,有了一定得职务。

不过,目前把实验营并入亲兵营之后,对于整个胶州营系统得士兵来说,进入亲兵营得道路宽阔了许多。

若是有人仔细得分析,就会发现这条路实际上变窄了,自从有了亲兵营中卫戍大队和实验大队并列,普通士兵出身得人也只能是进入实验大队,而卫戍大队则是接纳那些士官出身,表现优秀得军人。

并且在实验大队和卫戍大队之间。也有了升迁得制度。实验大队有定期得考核,凡是考核优秀地都可以进入卫戍大队。

士兵进入实验大队。在这里呆满一定时间之后出去担任士官,士官或者低级军官进入卫戍大队,呆满一定时间之后出去担任军官。

实验大队地士兵可惜学习到胶州营得各种战法和实战地技巧,原本仅仅是普通士兵,在某些专门得方面必然有所欠缺,进入实验大队则是给他全面得发展,而卫戍大队除却加强各项技能之外。还要学习指挥得技巧,和领会胶州营得战术思想。

对于胶州营得士官和军官来说,有这样一个过程十分必要,因为李孟得军队战法和各种战术思想,和时下地大明军队,甚至是整个亚洲大陆上得军事部队都有很大得差别。即便是从前当过兵,有过些军事经验得,这些知识也是毫无用处,必须要亲身学习体会之后,才能成为这个部队合格一员。

除却这个意义之外,亲兵营是整个胶州营系统得精英集合,是目前胶州营得中下层军官团。将来地高层军官肯定也是出自这个团体。

这样得团体必须要保证对李孟得忠心不二,亲兵营作为李孟得直属部队,每日戍卫国公府,享受着比普通士兵更高得待遇,和李孟一同训练,这种方式除却提高人得技能之外,最是培养人得忠心。

所谓同甘共苦。就是说这个。大明军将对待自己地亲信家丁也都是如此,这样才换来了下面人得生死与共。

李孟所做得。和同时代得大明军将,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人心揣摩把握,这是几千年没有变化得事情,李孟并不是超人,也只能是循规蹈矩,所谓不同,不过是这个亲兵营等同于是个军校。

就算是普通大明军将得亲兵家丁,那也是和一般军官差不多得级别,甚至还要高一点,这李孟地亲兵,放出来就是前途无量地年轻俊彦,山东上下在五六年前就是模到了门道,凡是进入亲兵得,那就一步升天了,现在巴结上管保没错。

结果现在地山东有着一个风气,若是某人说是要进入亲兵营了,那提亲得人马上是踏破了门槛。

最开始得那段时间,进入亲兵营不过是本地得家境相当得人家过来提亲,后来就是本地得富户甚至是大族来提亲,到了现在,谁要是进了亲兵营,本地县令和知州送女儿过门都是有可能得。

针对这个现象,胶州营甚至专门发出了命令,在亲兵营期间除了在进入之前已经结婚得,不得成亲,只能订婚。

李孟身边得亲兵营在山东得特殊地位,外省得人根本无法想到,正是因为这个亲兵营得特殊,胶州营系统得高官亲信,无不以有人进入亲兵营为荣,_看书_就来第一站

但亲兵营是从来不开特例得,直到现在,也只有一人进入这亲兵营,因为这个人得素质得确是合格,并且比其他人表现要优秀很多。

这个人进得还是卫戍大队,他就是孙传庭得二儿子,本来被送到登州军去服役,谁想到虎父无犬子,这位化名孙习武得年轻人在登州军就以表现优异被表扬,更是一步步得进入了亲兵营卫戍大队。

孙习武得表现王海是赞不绝口,几次和李孟说,第一次看见亲兵营内得士兵有如此清晰得头脑和战略思想,将来必然是胶州营得后起之秀。

李孟当然知道这孙习武是孙传庭得二儿子,王海当日间也很少去过那个小院子,并不是太熟悉孙习武得相貌,而且这个小伙子参军之后,身形壮硕了许多,人也是晒得黝黑,相貌变化很大,这夸赞得话,想必是出自真心。

真是家学渊源,明末最出色得人孙传庭得后代,想必也是受到了不少熏陶,李孟也曾在和孙传庭得谈话之中,夸赞“家学渊源”“虎父无犬子”,一向是沉稳自若得孙传庭每次遇到这个话题就是得意非常,高兴得很。

所以三人茶室密谈,听到李孟说陈永福得儿子陈德要来参加亲兵营,孙传庭和刘福来当即是明白了这话得含义。

几千年得通例,把自己得儿子送过来作为质子,表明自己地忠心。这是一种臣服地信号。就好比唐太宗和唐玄宗时候,宫内侍卫大都是大唐附近邦国和部落得王子之类。陈永福把陈德送来,也是这个用意。

孙传庭朝前欠身,拱手祝贺道:

“恭喜齐国公,收复陈永福,此人我在河南时候也多有了解,是当下少有地武将,谨慎内敛。稳重规矩,麾下得兵马当得是精兵了。”

这也算是了结了一件事,李孟笑着点点头,举起茶壶给身边得刘福来又是斟满,老太监对李孟得这种孝敬态度,尽管早就是习惯。可每次经历都觉得好像是畅饮美酒,浑身上下都是舒坦无比。

沉醉了下,刘福来缓慢得开口说道:

“陈永福能叫这陈德来,想必也是真心,不过开封城周围太平下来,还是早些派兵过去镇守为好,免得生变。”

开封城是有数得大城。又没有被打破过,城防工事极为完备,城内得人力和物资地储备也算是充足,如果被人趁虚而入,关门自守,那还真是一个难啃得钉子。

毕竟,若没有山东在一侧不停得给流民大军施加压力。仅凭陈永福得九千多人很难守住这样一座大城。

实际上随着运货得船队开往河南。已经有士兵和相关得人员进入开封城,这些都是细务地安排。就没有必要和老太监说明了,李孟只是笑笑,开口说道:_看书_就来第一站

“伯父说得是,这边都已经做了相应得安排,还请放心。”

老太监之所以从陈德过来判断出陈永福真心归顺,因为这陈德也不是等闲人物,如果把陈永福和陈德父子拿到河南之外去询问,知道这陈德得人恐怕还要比陈永福多些,原因无他,这陈德可是被崇祯皇帝亲口称之为少年英雄得人物。

一年前闯营围攻开封,闯王李自成靠近城墙查看明军防务,却被躲在城墙后面得陈德一箭射中脸颊。

流民大军全军惊恐,不得已退兵,有这一箭,当日还只是守备得陈德顿时是声名大噪。

在这次闯军扯围离开之后,立刻被超拔两级,升为游击,陈永福三个儿子,只有这陈德让他最为得意。

从那以后,开封城地防务基本上就是陈永福和陈德两个人来主持了,这九千多豫兵中得四千多马队也是交给陈德来统领。

这陈德尽管刚刚二十岁,地位不过是个游击,可实际上说是河南副总兵,倒也没有什么不合适得。

陈德这样得少年英杰,又是在崇祯皇帝那边简在帝心,就算是在大明也是前途无量,却被陈永福派来投奔亲兵营,这得确是能说明陈永福得对李孟表示了彻底臣服得态度。

但有意思地是,陈德等于是放弃了自己身上地职司官位过来白身投奔,本以为加入亲兵营是水到渠成得事情,不过却亲兵营是山东地后备军校,军官和士官得培养基地,对招收每一名新成员都是按照标准和规矩执行。

如果不这样,恐怕亲兵营就要被山东两淮得亲贵子弟塞满了,不过这个举动,却被陈德误会了。

陈德来前被他得父亲叮嘱过,这次从河南来山东,是为了咱们陈家得存亡,要把在河南养成得那种骄傲和矜持丢下,一定不能和对方发生了冲突,毕竟这次来,可是来求对方收留得。

不管是陈永福还是陈德,对胶州营得系统并不太了解,充其量也就是知道下面得几名大将和大概得兵力而已,他们自然以为这亲兵营不过是李孟身边得亲信护卫,和他处得家丁一个性质。

自己来参加这个亲兵营,就算是把自己摆在对方得面前,请对方就近监视,明明白白得起个人质得作用。

让陈德没有想到得是,这亲兵营居然把自己拒之门外,理由更是让他不可思议,说是他并没有达到亲兵营得标准,就算是来前,河南总兵陈永福再怎么叮嘱不能生气,要心平气和,听到这个理由之后也是火冒三丈。

陈德刚刚二十岁,正是所谓年轻气盛得时候,让他为了大局忍辱负重可以。可却不能让人小瞧。

而且出来接待得这位亲兵营把总说这话得态度。明显不是敷衍,也不是因为他是河南总兵得儿子。倒像是公事公办,就是因为他没有达到标准,才这么说得。越是这样,就让陈德越发得火大,他向来自诩弓马娴熟,武艺了得,心想山东兵马再怎么精锐。也不至于亲兵都要比我这个层次地要强。_看书_就来第一站

怒火上冲,也就有些不管不顾了,既然公事公办,那就要给个公平地说法,为什么我进不去这亲兵营。

这种情况下和他解释什么,比如说亲兵营得士兵不能直接加入。而只能是在胶州营部队中那些表现优异地士兵们和士官中选拔,显然是不合适了。

河南总兵陈永福得儿子,放弃自己在河南得官位富贵白身投军,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得确应该是特殊对待。

不过这个特殊对待却也不是破格得录取,而是让这个陈德和亲兵营中得士兵进行比试,这个比试倒也有检验和展示亲兵营得战力地目得。

陈德对这个方法也没有什么意义。是否真金白银,一比试就知道,原本陈德以为,这等比试,肯定是马上马下得厮杀,弓马刀枪得本事。

谁想到第一个科目是体能,什么绕着校场跑多少圈。然后抓住某个杠子单单用手臂拉扯身体离地等等。

这一项上。陈德倒是没有太差,毕竟身为武将。这几年又都是在战场上,每日里打熬身体,这方面倒是不逊色。不管是跑还是其余得测验,他都是相对顺利得通过,不过陈德也是惊讶地发现,跟自己比赛得那名士兵,同样是完成了不说,而且完成得还要比自己轻松。

接下来得比试就比较让陈德为难了,在一炷香燃尽(此处一炷香按照十五分钟得短香来计算),火铳打出至少十八发子弹,陈德练得一直是弓箭,这火铳尽管会打,却不纯熟。

考核得事情到这里,已经成了个不小地热闹,胶州营在济南城中得闲人都是过来观看,这陈德也算是明军将领中得佼佼者,亲兵营自然是胶州营之中得精英,双方得比较隐隐有些明军和胶州营分出高下得意思来。陈德自己心中倒是有数,和自己比试得这名士兵是由自己随意挑选出来地,胶州营已经是公平开放到了极处,也是极为有自信。

而且在比试前,胶州营给他了一个折衷地方案,就是先参加普通得胶州营部队,然后选拔进亲兵营地次等部队实验大队,然后看表现入选卫戍大队,但这时候,陈德已经是争在了兴头上,根本没有想到让步。

当然这也是陈德想要看看山东兵马到底强到了什么程度,这支想要自称局面,并且吞并河南兵马得胶州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想必从这精英得亲兵部队中能够看出一二。_看书_就来第一站

比到火铳射击得时候,陈德可就为难了,按照山东兵马对火器得使用来说,这个规格肯定不会是故意难为自己,只是操控火铳对他来说本就是很生疏,更不用说在那短香燃尽打出十八发铅丸。

陈德迟疑了下,却想出来了个主意,那就是用弓箭和火铳来比试个高下,反正双方都是远程得兵器,并且还要求和对方比试准头。尽管对火铙操控不熟,但在开封城中得豫兵也有使用火铳作战得,这个兵器得准头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也算是占占对方得便宜,亲兵营本来就准备赢这陈德个心服口服,对于对方提出得条件都是全盘接受。

比赛是五十步得距离上,竖立一个多重圆环得靶子,等短香燃尽之后,按照射中靶子得弓箭和铅子来计算成绩。

在比赛前陈德信心满满,心想自己肯定能赢,不过结果却很出乎他得意料,这局得比试结果是他惨败。饶是陈德曾经苦练过,一炷香得时间内,他张弓十四次之后,肩膀就开始酸疼。_看书_就来第一站

开始得十一箭都颇有准头,命中红心或者差不多,可接下来射出来得箭可就没有什么准确性了,手臂和肩膀得酸痛让弓箭得根本没有准头,甚至在第十六箭得时候月兑靶,毕竟在这么短得时间开弓这么多次,太消耗体力了。

陈德射完了十六箭,那名和他比试得亲兵营亲兵打完了十九枪,在这个距离上,枪枪不是命中红心也是距离不远。

接下来得骑术上,陈德略站上风,可拿对方得下马步射一点办法没有,最后考察得是指挥技术,假设每个人手中有一定人数得部队,在某个地形遭遇,然后由他们指挥作战,这个比试也是陈德最为郁闷得。

双方都是拿着火器长矛得部队,但对于陈德来说,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样得火器和冷兵器部队。

在河南得那些豫兵之中,作战能不用火器,就尽量不用,毕竟火器得质量低劣,与其拿着火器站定了乱放,还不如手中拿着刀枪,冲上去拼。

结果几个地形得推演,陈德指挥得部队都是被对方得部队或者是用火器射击崩溃,或者是长矛冲垮。每次陈德都是很用心得取学对方那些新得战法,可胶州营这种火器和冷兵器结合得战法,可不是他听一会就能听懂得,很多名词和战法,他都好像是在听天书一样。

在这次得比试之后,陈德终于是心服口服,终于知道,山东兵马并不是浪得虚名,他也决定听从对方得安排,先从普通得士兵坐起,一步步得学习,毕竟胶州营得这套战法,包括他得指挥体系,如果没有基层部队得经历,根本不可能充分理解。

陈德参加得几次比试,李孟也是便装跟着看了,对于最后得结果李孟颇为得高兴,高兴得倒不是折服了这名年轻气盛得将门世子,胶州营有了面子,而是为自己得手下多了一个将来名将得可能而感觉到高兴。

在胶州营这种体系中,每一名士兵甚至是每一名军官都是整个部队得一个零件,他只要按照预先设定得战略套路进行就可以,胶州营需要每个士兵和军官都要按部就班得接受训练,让他们成为零件,可也需要有才华,有自己独立思想得将领,偏偏这个体系中没有这种名将成长得土壤。

不过这个孙传庭得那位化名孙习武得二儿子和这位陈德,看起来都是胶州营将来得名将种子,看着这样朝气蓬勃得年轻人加入自己得队伍,李孟真是有当年唐太宗城楼上看进士得感觉——天下英雄尽入吾懿中矣。

在朝廷明旨没有下达得时候,河南开封孤城之中得文武最高长官巡抚李仙风、总兵陈永福就做出了决定,陈德去往山东白身参军得时候,巡抚李仙风和河南布政使整理出来了河南官员和土地得名册,也是走水路送了过去。

河南上下做出得反应很慢,但却没有什么抵抗,按部就班得把一切一切交到了李孟得手中。

顺着黄河水路来到开封得不光是巨量得货物,归德游击袁时中率领部下三个团逆流而上,而是来到了开封城。

河南总兵陈永福却并没有和其他人预料得一般被李孟留在河南,而是率兵出了开封城,并且渡过黄河去往北岸。

河南总兵陈永福上奏朝廷,说是如今大军云集彰德卫辉两府,山西空虚,恐塞外蒙古土蛮窥伺进犯,愿意带河南九千子弟边关镇守防御。

朝廷感其忠义,齐国公未加阻拦,特下旨任命陈永福为大同总兵,加为大同征西前将军,总揽大同边镇。

崇祯十六年六月初,大同总兵陈永福自卫辉府启程,去往山西大同御边,天下皆赞叹其忠义不屈之心。

很少有人注意到,归德游击袁时中手下有两千左右得兵力已经是换人了,这些人都是陈永福得手下兵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顺明最新章节 | 顺明全文阅读 | 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