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启三国 第四十七章 拜见大人(五)

作者 : 牧江南

更新时间:2012-11-20

见赵瀚神色一怔,何进以为他没有听清,便笑着又再说道;“浩然,你既是子将先生极为推誉的国士,想必对治国有独特的见解,你以为当今我们大汉乱起不断,内外皆有不稳之象的局面,应当如何破解?”

赵瀚心中暗叫不好,他不过后世一普通人而已,这种所谓的治国理念哪里是他所长,若要和曹操袁绍这种乱世雄才比较治国之道,那岂不是自取其辱。便强作镇定站起来笑着拱手道;“大人,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在下不过一碌碌小民尔,妄自谈论治国之道,岂不是惹人耻笑。”

何进却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无妨,今日不过是私人小聚,所说之言绝对不会传于他人之耳,浩然尽管畅所欲言,老夫和诸位绝不会嘲笑。”

赵瀚见躲是躲不过了,只好硬着头皮说了声;“遵命。”

心中电闪火花间飞快的转着各种念头,心想袁绍所提的人治和曹操所提的法制,基本上将古代治世之道全部囊括进去了,自己就算再在这上面做文章,也不过是拾人牙慧,难以出彩。

要知道何进如此问自己,摆明了是心存考察之念,想看看自己是否真如许卲所言那般‘济世之才、国士无双’。若是自己回答砸了,虽然何进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对自己的看法肯定一落千丈,日后再想借他之力恐怕难如登天了。

所以既然要答,就一定要答的出彩,而且要有新意,不能学着袁绍曹操那般老调常谈。

情急之下,赵瀚忽然想到自己学生时代对陆王心学之说曾经很是入迷,研究过不少关于王阳明心学之道的书籍,对王王阳明这个儒、释、道三教之集大成者素来十分仰慕,书中就不乏王阳明的治国理念之说,如今到可以拿来应急应急。

既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一边飞快的整了整思路,一边故作镇静的浅浅微笑,迎着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缓缓开口道;“正如袁兄所言天下之乱始于人心丧乱,欲治世必先治理人心。亦如曹兄所说,法制不明才致使奸宦横行,庸吏群起。二位兄台虽有争执,可在赵瀚看来却有相通之处。区别只在于袁兄是欲从本肃源,以王道教化小火烹之,而曹兄所欲则是以术法着手,欲快刀斩乱法家霸道之术肃清朝纲。”

赵瀚这话说的不偏不倚,只是将袁绍和曹操两人都轮番夸上了一番,却丝毫没有表达出自己的倾向。何进闻言问问一笑,心想这个赵瀚当真滑头,摆明了谁都不得罪,到是个聪明人。

又听见赵瀚娓娓说道;“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张弛有道、恰到好处,如此才能把事情办好。即欲治世,当明白世乱的关键所在,人心丧乱也好,法制不明也罢,归根到底还是执政者自身出现了问题,导致上行下效,举国蒙难。”

“所以欲正朝纲,需明赏罚,量情法,重纲纪,所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若要重纲纪,唯有至上而下一视同仁,对那些寅缘窃踞官职的不法行为要大力加以整肃,特别是对“戾于法”的执法之吏,应当严格要求。同时明赏罚,量情法,赏罚乃“国之大典”,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让有功者得赏,无功者受罚,如此一来不至于如法家一般刻薄寡恩,却也不至于出些懈怠。”

何进缓缓点头道;“我听着觉得你说的有些道理,只是道理浅显,做到却是很难,如今朝廷的局面你也是知道的,怎么可能做到‘至上而下一视同仁’呢?”

赵瀚则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故弄玄虚笑道;“所以知易行难,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道理谁都明白,可如何实现又有几人做得到呢?就比如我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可说的多半是实现不了的。今日大人问我治国之道,我和各位仁兄都可以大侃而谈,可谁又能将此事推行下去呢?”

赵瀚话声才落,曹操已经拍手叫好道;“好一句知易行难,一语便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说本初兄,你我即便争出了个高下又能如何,出了这个门你袁本初还是你袁本初,我曹操还是我曹操,谁也改变不了朝堂颓败之势。倒不如我们各行其事,过上三五十年,十年八载,那时候再分个高下,看你我究竟谁对谁错。”

袁绍也是不甘示弱的站起,大声的说道;“好,那就如孟德所言,你我各行其是,且看谁对谁错。”

赵瀚却话未说完,犹豫了会要不要提前将黄巾起义即将爆发的事情告诉何进,要知道何进位同九卿,在朝中的影响非同小可,若是他有心为之的话,未必不能提前将这场空前的浩劫给制止掉。

要知道若无黄巾起义,倚靠汉朝四百多年的积威,汉廷未必会失去号令地方的权威。朝廷的权威若是还在,自然也就不会有了后面的诸侯林立、天下大乱。百姓的日子虽然疾苦一些,也不至于因为战乱饿殍满地、十室九空。

犹豫了许久,赵瀚觉得还是有必要试一试,便忽的抱拳朝着何进等人拱手行礼道;“请恕在下直言,各位出身士族,恐怕并不知民间疾苦。我出身寒门,在民间所见所闻无不是对官府的怨声载道,赋税之重,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若是再遇上天灾,那除了闭目瞪死外,也只有入山为寇这一条活路了。”

何进闻言皱眉,缓缓点头道;“浩然所说极是,这些年来西羌战事不断,朝廷为了调拨粮饷屡屡加赋,再加上天灾不断百姓确实苦不堪言。”

一直未曾说话的许攸忽然愤愤插嘴道;“这些还是些许小事呢,如今天子收十常侍的蛊惑在西园公开卖~官,竟将朝廷的公卿之职以市价相售,真是让朝廷无言,士子蒙羞。试想这般买~官而上的官吏,他们若是在地方为官的话,岂不是加倍盘剥。”

赵瀚点头道;“正如许兄所说,如今我大汉已经是从里到外,至上而下糜烂不堪,百姓早已对汉室心怀怨恨。我恐怕用不了多久,绿林赤眉之事即会重演,我大汉岌岌可危。”

赵瀚此言一出,倒是惊到了众人,何进瞪着眼睛满脸不信的说道;“浩然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虽然我也知民众困苦,可造反这种抄家灭族的大事,这些农户怎敢为之。”

赵瀚拱手道;“大人难不成忘记了强秦坐拥百万劲甲是如何覆灭的?正是至陈胜吴广的起义开始。王莽篡汉后附者众多,可正是因为革新事败导致天下民不聊生,这才引起来绿林赤眉之事。如今比之当初只有过而无不及,大人又何必如此自信。”

何进却只是摇头道;“话虽如此,可浩然还是高估了那些民众,这等升斗小民,即便有心也是无胆。”

说罢又暗含警意思说道;“还有你这番大逆不道的话,今后还是少说为妙。”

赵瀚心中暗叹,心想这何进到底还是不信即将到来的黄巾大起义会爆发,其实想想也就不奇怪了。士子们多半轻视农民,更是轻蔑的称呼他们为蝼蚁。

蝼蚁行事,他们又何惧之有。

话已至此,赵瀚心想多说也是无益,反而会引起他人的猜忌,便不再多说。

既已争论出了结果,又是酒足饭饱,一众人又说了会话便纷纷告辞离去。赵瀚临走前何进却恋恋不舍的抓住他的手臂,忽然说道;“浩然既有大才,岂能屈身民间,我帐下尚缺主簿一名,浩然若是不嫌弃的话请暂居此职,如何?”

赵瀚自然求之不得,毫不犹豫的便笑着点头答应了,谢过何进后,便也拜别辞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汉启三国最新章节 | 汉启三国全文阅读 | 汉启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