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一十五章 军工的突破

作者 : 那年那兔

中原边区工业与军工建设所取得成果远远不止于此,以37年为例,虽然各种新增产能大都到年底才陆续开始正式生产,但全年依然生产钢铁6万吨、原油10万吨、青霉素200万支、水泥300万吨、工业酸20万吨,发电3亿多度;而军工方面更硕果累累,全年共生产子弹3亿发、枪榴弹20多万发、手榴弹100多万枚、地雷100多万个、步枪6万多支、冲锋枪10万多支、迫击炮1800多门、轻机枪2000多挺、炮弹近15万发

军工方面不光产量大幅提高,大量新式武器也相继研发成功,给抗战之中将士们提供更多更好杀敌利器([138看书网])其中首先完成然40mm反坦克火箭筒,这种被胡卫东命名为长缨1型40mm火箭筒反坦克利器在设计上参照历史上后世经典693型火箭筒,作战效能远远超越这个时代,其180mm/65°惊穿甲深度足以轻松摧毁二战时期任何种坦克,即使历史上后来纳粹德国号称坚不可摧虎王式重型坦克也不例外

如此巨大威力拿来对付日本薄皮坦克怎么看都些牛刀杀鸡感觉,为此不少技术员认为其过高性能要求无谓地增加生产成本,但胡卫东却指出主席教导们世界运动、发展,们在进步,鬼子坦克难道就不会进步如果只满足于可以摧毁日军现役坦克,等们新型坦克装备部队之后们再研究更新型火箭筒,在其间空白期们前线指战员得要白白牺牲多少何况这么个小东西,再贵又能贵到哪儿去飞机坦克什么多考虑点成本问题,倒还得过去

胡卫东这番讲话打消技术员顾虑超前研究思想也因此深入心,但此时或许只太祖明白,这种无比犀利单兵反坦克利器设计出来根本就不为对付日本它真正假想敌其实北方那位老大哥

也正因为胡卫东清楚在抗战中用不太到长缨1型40mm火箭筒强大破甲能力,所以对其配套软杀伤火箭弹也十分重视,其中最先研制成功杀伤榴弹、更准确地钢珠杀伤弹,该弹借鉴部分反步兵跳雷设计思想,火箭弹地后通过反抛装置跳到1米多高以后在空中爆炸,其密集杀伤半径达20m,威力相当于122毫米加农榴弹炮,射程可达1500m,在野战中威力巨大而其后研制成功云爆火箭弹则对付永固工事大杀器,同时还可以兼作燃烧弹之用这两种火箭弹研制成功后,之前历次战斗缴获到不少九二式步兵炮就彻底成鸡肋不久就被胡卫东全部送给八路军,又笔顺手情

其实,开始胡卫东曾经想过开发类似纳粹德国铁拳后世中国pf89系列单兵火箭筒那样次性使用便携式反坦克火箭发射系统论火力密度肯定比占用编制rpg系列火箭筒大得多,好在很快就发现这种设计思想完全不符合中国目前国情军情而果断放弃道理其实很简单,次性单兵火箭筒原则上要手支,而打中高速移动坦克并非易事,实战之前每个士兵怎么也得试射几发吧考虑到二战后期中队数量超过千万几乎板上钉钉事,如果采用次性单兵火箭筒那得生产多少支才够

胡卫东心里很清楚,即使边区工业化再顺利,也决计没能力生产出那么多次性单兵火箭筒来,而历史上纳粹德国采用铁拳则因为两点,首先德国口与军队规模相对于它工业实力来,偏少,其次德军官兵文化素质普遍很高,使得们普遍可以较快地掌握这种新武器,从而大大减少训练消耗量这些都如今中国中队并不具备条件,因此胡卫东只得选择占用编制rpg系列火箭筒,这样每个步兵班只需要配备个专门火箭筒手就行,火箭筒需要量然大大降低,而且专门火箭筒手射击精度肯定也比只简单培训过普通步兵高得多,这就又进步节约弹药,从而大幅度减轻军工生产压力

而影响更大,则107mm12管火箭炮研制成功,除在游击战与特种战中重要作用,作为世界上第种火箭炮,它在大兵团作战中也完全可以打鬼子个出其不意,为此胡卫东特别提高保密等级,打算等数量攒够给鬼子个惊喜而射程更远、威力更大122mm40管车载火箭炮也在胡卫东归国后立即开始研制

此外,在胡卫东访苏期间,105mm轻榴弹炮122mm加农榴弹炮、25mm高射机关炮、37mm口径高射炮航炮与坦克炮等大批超越时代先进装备陆续研制成功,加上雷达、无线电近炸引信等辅助设备持续改进边区工业与军工产能急速扩张,1938年注定要成为民军工历史上至关重要转折点

不过,要胡卫东最重视,还后世被称为亚核武器云爆弹,光其低廉价格与巨大威力就已经具备足够吸引力,而它爆燃时产生高温高压与负氧窒息效应对于躲在要塞工事内敌更任何种其常规武器所无法比拟奇效,将来中队迟早都要反攻东北,如果没这种大杀器,日本关东军经营多年修筑起来那么多坚固要塞还真不好对付,大口径重炮重型高爆航弹或许效,但成本可比云爆弹高不多少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章节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全文阅读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