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惊魂 正文 第十八章 释迦摩尼东游小灵山

作者 : 雪原1951

却说冯夷欲和穹苍联手,去月球破解嫦娥的千古一阵,忽见金刚赶来,道:“佛祖请二佛至雷音寺议事。|我|搜小|说网”冯夷和穹苍不敢怠慢,急忙来到品连台下,垂手侍立。

释迦摩尼曰:“巨流佛,你眉宇之间暗藏杀气,可否动了凡尘之心?”

冯夷心中一惊,回道:“佛祖,弟子蒙佛祖垂爱,自北美大峡谷来到灵山,潜心修佛法,并无凡尘之心。”

“汝已立地成佛,如何还要口出妄语?”佛祖曰:“这是汝亲笔写给月宫嫦娥的信,拿去吧。”

冯夷看到自己给嫦娥下的战书,竟在佛祖手中,暗暗叫苦。

佛祖又问穹苍:“海崖佛,汝欲和巨流佛联手,到月球攻打嫦娥的太空基地?”

“我——”

“如此行事,与我佛相悖矣!”佛祖曰:“嫦娥助中国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严防外星球入侵,乃是我佛之善举,汝等为何不能相容?女娲娘娘曾预言,二十一世纪会有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将面临一场太空浩劫。我近日观宇宙,祸事临近也!嫦娥在月球倾心打造的近防远攻系统,能有效保护地球不受外星人侵犯,为天下苍生降福,善莫大焉,汝等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佛心不净,必酿大祸,切记!切记!”

冯夷和穹苍惊出一身冷汗,唯唯称是,再不敢谋划去月球之事。

一日,释迦摩尼带十大弟子和诸多菩萨,游览灵山仙境娑罗园林。佛祖登上灵鹫峰,回首眺望,见大雄宝殿砖瓦残缺,油漆月兑落,呈衰败之相;又看众多寺院、精舍、石窟,人烟稀少,香火不继,心中不悦,叹道:“我在二千五百年前创立的佛教,对古印度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延续到孔雀王朝时代。到了公元九世纪,印度佛教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式微,至十三世纪初消亡。十九世纪末,已经沉寂了七百余年的佛教在印度缓慢复兴,一九四七年独立后,佛教又有了新的发展。虽如此,终不可与创建初期同日而语。今灵山所在之地,交通闭塞,经济滞后,信教民众生活窘迫,捐献香火者甚少,致使佛事蒙尘,奈何?”

南海观世音菩萨道:“我教之创立,虽然在印度经历了曲折,但是后来在中亚、东亚,特别是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日益兴旺。[我搜小说网]我教历史悠久,佛法精深,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圈,已成为当今世界四大宗教之一。”

旃檀功德佛金蝉子道:“观世音菩萨所言极是。弟子有幸多次游览中国,如今神州大地敬仰我佛者甚多,已形成‘五方五佛’耸峙呼应之格局。

佛祖问:“何为‘五方五佛’?”

金蝉子道:“五方即是东、南、西、北、中布局。五佛即是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灵山大佛在江苏,天坛大佛在香港,乐山大佛在四川,云岗大佛在山西,龙门大佛在河南。”

佛祖又问:“东方亦有灵山?”

金蝉子道:“一千三百年前,弟子受唐太宗李世民御旨,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路途。历经八十一劫难,周流十四载,在佛祖和菩萨的护佑下,多回化险为夷,屡次死里逃生,终于功德圆满,取回了真经。到了长安后,弟子为传经说法,曾周游名山古刹,来到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马山。”

观世音菩萨接言:“那马山原名叫夫椒山,原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天下的古战场,也是江东多元文化的交汇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骑龙马南巡至夫椒山。龙马见这里青山隐隐,碧水迢迢,船帆点点,霞光邈邈,竟然如醉如痴,踏步不前。秦始皇挥动手臂,扬鞭催促,可是那龙马神思恍惚,不管主人如何高声喊叫,依然无动于衷。秦始皇大怒,奋力抽打龙马。龙马受惊,腾空而起,在岩石上踏出了四个深深地马蹄印迹。于是后来民间改称夫椒山为马山,世代相传至今。”

金蝉子道:“弟子当时见马山层峦丛翠,谷幽林深,与西竺灵山十分相似,顿觉心旷神怡,便给此山起名为‘小灵山’。一千三百年后,小灵山上建起了八十八米通高的大佛,其中佛体高七十九米,由一千五百六十块铜壁板构成,重七百吨,终日祥云缭绕,巍峨壮观。”

观世音菩萨道:“佛祖,中国为文明古国,佛教亦源远流长,如今那里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我等何不去游览一番?刚才旃檀功德佛讲解‘五方五佛’,布局巧妙,规模宏大,乃我佛之幸事矣!”

佛祖点头应允,遂留下三千诸佛在灵山研修佛法,自带五百阿罗、八大金刚和诸多菩萨,驾起七彩祥云,径直向东方飘摇而去。

且说如来佛祖带着众多阿罗、金刚和菩萨,穿过尼泊尔王国,眼前出现了一座纵横数千里、扶摇云雾间的莽莽雪山。但见那雪山群峰叠嶂,峡谷崔嵬,如同一弯硕大的皎月,浩浩渺渺,天地同辉。金蝉子紧随释迦摩尼身后,指指点点,为佛祖讲解奇山异景、新事轶闻。“佛祖,过了世界第一高山,便是闻名遐迩的青藏高原。这里有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有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还有二千多个湖泊,美不胜收,比天堂仙境更胜一筹。”

佛祖欣然,叹曰:“中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多姿,百姓善良勤劳,远胜西方极乐世界矣!”

众人越过青藏高原,但见满目青翠,沃野万里,别是一番气象。沿着长江东去,俯瞰平湖绿水、楼宇城郭、钢桥飞架、巨轮穿梭,一派兴旺繁荣景色。正行得紧,金蝉子道:“佛祖,前面浩渺之处,便是太湖之水,小灵山快到了。”

如来佛祖放眼望去,但见八百里太湖波光粼粼,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湖光山色,青翠欲滴。有诗为证:烟波万顷太湖奇,岛屿浮沉鸥鸟飞。七十峰恋凝影处,西施笑靥总依稀。见小灵山已在脚下,佛祖带领阿罗、金刚和菩萨降下云头,扮成游客,迤逦而行。只见沿路梵音袅袅,鼓乐幽幽;不同肤色、不同语音之信众,络绎而来。有焚香顶礼的,有默许心愿的;有虔诚拜佛的,也有观光游览的。

金蝉子陪同如来佛祖和观世音菩萨,来到了小灵山梵宫。那梵宫气势恢宏,布局庄严和谐。内部各建筑空间既自成体系,又互相贯通,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三传会议厅、千人宴会厅组成。细细看去,有精刻细琢的东阳木雕,有技艺精湛的扬州漆器,有古雅精丽的景泰蓝须弥灯,有美轮美奂的景德镇青花斗彩缸,还有光灿夺目的琉璃巨制、恢宏大气的油画组图、精致典雅的瓯塑浮雕壁画,既充分展示了佛教的博大精深,又将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时代风貌相融合,至圣至美,磅礴璀璨。

离开梵宫,如来一行来到小灵山大照壁,观看灵山胜会石刻组雕。大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上面雕刻着佛祖在西方灵山传经说法,诸佛菩萨罗汉等屏息倾听的情景,气势恢弘,活灵活现。灵山胜会后面是唐僧赐禅小灵山图,只见这里三山环抱,驰名中外的灵山胜境、灵山大佛一览无遗。灵山大佛背靠小灵山,左边青龙山,右边白虎山,北踏青峰,南望太湖,尽揽山形之美,一挹水色之秀。大佛双目垂视,凝重细致,睿智慈祥。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连同基座,总高度达一百零一点五米,甚是雄伟。

金蝉子道:“佛祖,灵山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古朴素雅,优美细致,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一面。中国的青铜艺术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如此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盛世,才能如期实现。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开光,当时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叫赵朴初,在开光之日写下了《灵山大佛》,赞曰:‘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又写下《小灵山》一首:‘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这首诗记录了他曾去过印度灵鹫山,看到那里荒凉凋落,心中甚是不安。而他眼前的灵山胜境却是香火鼎盛,又重现当年灵鹫峰的繁荣。他期待小灵山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圣地,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谈论间,忽见明心佛清流子匆匆从西天赶来,向如来禀道:“佛祖,巨流佛冯夷,趁佛祖不在灵山之际,联手海崖佛穹苍、古圣佛阿基流斯三人,赶赴美国,乘坐月球探测器,到月宫攻打嫦娥的太空基地。”

佛祖叹曰:“巨流佛、海崖佛、古圣佛劫数未尽,凡心未了,有生命之忧也。金蝉子,汝和清流子速速赶到中国文昌航天城,乘坐火箭奔赴月球,协助嫦娥守护太空基地。”

“弟子遵命!”金蝉子和清流子别过如来佛祖,驾起祥云,匆匆向海南岛奔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月宫惊魂最新章节 | 月宫惊魂全文阅读 | 月宫惊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