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航海三国 第一零八章 村庄建设

作者 : 血奔流

随着农庄和船厂的建立,天涯村终于升到了二级村庄,可以修建的建筑多出了一个仓库,有了仓库后,就可以储存更多的材料和粮食了,虽然对目前来说,根本没那么多材料往里面放,但是不建造的话,就无法升级到三级村庄。

做为一级村庄,原本只有一个建筑,那就是农庄,可是天涯村毕竟是海港村落,因此额外可以多建一个船坞,看似是两个建筑,其实却都是一级的基础建筑,合算一个。

仓库的建造也很简单,材料才是最关键的一环,只要有材料,半天时间就可以建造起来,因此当周天傍晚回到天涯村的时候,不但仓库已经建立起来,甚至村落都已经升级到第三级了,速度可谓是超快!

其实这并不奇怪,在周天大量财力支持下,材料不需要去采集,要多少用多少,不说材料本身的价格,光是运送这些材料就花了周天近三十万两白银,整个游戏里,也只有周天能做到这样了。

原本周天已经打算下线了,可是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周天只好多留了两个小时,将升到三级,可以容纳300村民的差额补齐,一直召唤了100个武斗兵,并且全部解甲归田后,周天这才下了线。

从床上坐了起来,朝身边看去,允柔竟然还在网上,这可奇怪了,以前这妮子绝大多数时候都早早就下了,今天这是咋了?

疑惑的按了按呼叫键,很快……允柔也离开了游戏,疑惑的看了看允柔,仔细一问,这妮子竟然在店里泡了一整天,生意没做成几单,但是却硬是在那里泡着,也不知道这妮子在想什么,不过也随她去了。

吃过了简单的晚餐后,两人相拥而睡,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起床,看着允柔兴趣缺缺的样子,周天摇了摇头,也不多说话,嘱咐允柔在店里等他后,周天赶去了店里,将允柔加入了军团,担任军团的主簿,也就和秘书差不多,她的任务就是做周天和军团的联络人,没有任何事物的决策权,只能做传声筒,代言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周天不可能总是坐着驿站到处跑,去还好说,军团贡献有的是,可是回来的话可要花一千四五百两纹银,一次两次无所谓,可是时间长了,谁花的起啊!而通信系统只在同一个城市有效,超过这个城市,是无法联络的。

加入军团后,允柔终于有事可做了,每天都刷培育任务,然后每天下线前,联络下下项云和周瑞,了解一下军团的情况,然后下线和周天交代一下,说白了,允柔就是一个联络官。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村落以每天一级的速度升级,一直到一周后,耗费了周天近30万两白银的材料都耗光后,村落终于升到了十级,可容纳村民一千人,只要做一个村落升级任务,就可以升级为小镇了!

所谓百人村,千人镇,只要不满一千人口,就永远只能是村落,而只要达到了一千人口,就可以接升级成小镇的任务,任务通过后,就是小镇了,小镇的人口是以千为单位的,每一级增加一千人,十级可以容纳一万人,接任务后可以升为小城,小城人口是以万为单位的,升到顶级就是十万人的城池,然后再接任务升级……

百人村,千人镇,万人城,十万人王城,百万人皇城,至于千万的城市现代可能会存在,但是在三国时代不可能有。

一个周来,周天忙的脚不沾地,光是召唤一千个武斗兵,然后再解甲归田,就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不过对比而言,其他人连一百个村民还没凑齐呢,因此耽误点时间也该偷笑了。

一大清早,周天去外面的游泳池痛快的洗了一会后,穿上衣服回到了卧室,和允柔一起进入了游戏,今天是做任务的时候了,能不能升级为小镇,就看今天的表现!

刚一上线,周天出现在村落里,朝周围看去,一排排房屋店铺建的无比整齐,上千村民在天涯村内来来回回,做着各种杂务,虽然这里足有一千村民,但是所有人都是农民,完全没有一个渔民存在,事实上船坞里也没有任何一条船,只是在不断消耗材料提升科技而已。

整个天涯村,基本一个兵都没有,一定要说兵的话,那就是周天那十个武斗兵了,他们担任着整个村落的警戒和保护任务。

至于徐庶,安排好其他事物后,基本是住在船坞里了,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安排建设,对于徐庶来说,那真的是大材小用了,随便安排一下,就可以让村民们忙上一个星期了,其他时间徐庶都泡在船坞里,负责主持科技的研究。

以徐庶的智慧,以及一系列特性,坐镇研发绝对是够格的,在这方面上,虽然远远比不上诸葛亮,但是在五大谋士中,能力也是靠前的。

诸葛亮最擅长的就是内政,若是让他来主持船坞的科技研究的话,诸葛弩会大型化,机械化,那可就成了游戏里的机关炮了!其威力之大,简直匪夷所思。

当然,诸葛亮研究的东西虽然好,但是价格太贵了,诸葛弩是好,但是箭支的要求太高,造价十两白银一根,这射的哪是箭,明明是银子嘛。

有徐庶坐镇,现在已经研究完了鱼船科技,船坞已经可以建造鱼船了,随后徐庶在鱼船的基础上,现在正在研究箭船,主要是增加座位和稳定性,安排士兵坐在船上,然后在船梆上加装护盾,就是简单的箭船了,实战作用不大,但是却是基础,不研究出这些基础的战船,是无法研究更高科技的。

不过徐庶的特长是守,因此主持研发的战船也是以守为主,攻击稍弱,也许无法摧毁敌人,但是敌人想要摧毁徐庶研发的战船更难,敌人所有可能的攻击策略都已经被算到了,又怎么会怕你攻击呢?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遗憾,诸葛亮还是好啊,绝对的三国发明家,科学家,可是周天却并不放在眼里,诸葛亮确实厉害,但是说到发明创造,说到科学家,三国却有一个举世无双的超级存在,这个人大家应该知道,那就是――马均!

国外不少发明家如爱迪生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令咱中国人骄傲的发明家马钧,知道的人却并不多。这个三国时期魏国的发明家,在洛阳生活期间搞了不少发明,可史料中竟连他的生卒年月都没留下来,这实在是遗憾!

马钧虽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却以自己的发明而令人钦佩。当时的文学家傅玄称赞他是“天下之名巧”,史学家裴松之也称赞他“巧思绝世”。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对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才智非常钦佩,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其实,对马钧来说,诸葛亮玩的那些层次都太低了,诸葛亮也就是国家级的,而马均是世界级的?

当时,魏、蜀、吴三国经常打得不可开交。有一次,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使用了一种新发明的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几十支箭。这种新式武器让魏军大感惊奇,有个魏国士兵捡回连弩让马钧看。马钧仔细观察后认为,这种连弩虽然制作很精巧,但不是最好的,还可以改进,效率能提高5倍。

可惜他的改进得不到魏国承认,马钧只能空抱遗憾,要知道,诸葛弩连续十次的发射,距离50步,那已经很强了,可是马均一过眼,直接说这玩意不行,我改一下能增加五倍效率,那是什么概念?人家轻轻动动手,就加五倍效率,而诸葛亮却已经技穷了,这就是差别。

其实,马钧的遗憾太多了。官渡之战时,曹操使用一种发石车攻击袁绍,这种发石车可以抛出大石块攻击敌人,在当时威力巨大。但这种发石车也存在缺陷,如速度较慢、只能单发、不能连续抛石等。只要敌方在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块。

聪明的马钧经过一番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发石车――轮转式连续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的构造是一个绕轴转动的大木轮,在轮子的边缘用绳子拴上几十块大石头,然后用机械带动木轮快速旋转,轮上悬着的石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等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块就会连续不断地发射出去攻击敌人的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经用几十块砖瓦做试验,结果砖瓦被连续抛出数百步远(1步合约1.4米)。

如果使用了这些新式武器,曹军的作战能力定会大大增强。可惜的是,因不善言辞,马钧的发明被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结果人们都嘲笑他。马钧的朋友、文学家傅玄却很赏识他的才华,就向安乡侯曹羲推荐了他的这一发明,但遭到曹羲的拒绝。

傅玄耐心劝导曹羲:“马钧发明的是军队需要的精良兵器,费一点木材,找几个人就能制造出来,何不试验一下?”在傅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曹羲才接受了建议,并把情况转告主持军事的武安侯曹爽,但曹爽却没有理睬这件事,马钧的设想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试验一下马钧的发明成果,本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因他遇到一帮愚蠢的家伙,偏偏这些人又在领导岗位上,你说有什么办法?难怪傅玄感慨万端地说:“马钧的发明创造才能,就是鲁班、墨翟、张衡也比不过,但鲁班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马钧却不能发挥其才,真是令人痛心的事。”

马钧出身贫寒,幼时一直在乡下生活,不善于与人交往,一门心思读书,特别爱动脑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制造方面的难题。马钧是“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他勤于动手,为其从事机械制造打下了基础。

马钧长大后,到魏国的都城洛阳做了一个小官,后来就一直住在洛阳。当时洛阳城有一大块坡地,老百姓想在那里种菜,因为无法引水浇地,这块地就一直荒着。马钧知道后,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把河里的水引到坡地里,老百姓终于能种菜浇水了。

马钧制造的翻车,是对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革新。东汉以前,农民使用的提水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桔槔,二是辘轳。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应用,其提水方法是:在井旁的树上或木架子上用绳子固定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系上水桶,另一端坠上石块。提水时两端一起一落,由于运用了杠杆原理,比较省力、方便。辘轳比桔槔又前进了一步,它主要是利用轮转原理进行提水,特别适用于从深水井中汲水。但这两种灌溉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只能间隔地由低处往高处提水,不能连续运动,效率低,也比较费力。

而马钧制造的翻车则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它结构精巧,可连续不断地提水,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转动,效率比前两种提水工具高出许多。因此,翻车问世后,受到百姓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在人类发明水泵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网游之航海三国最新章节 | 网游之航海三国全文阅读 | 网游之航海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