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力挽狂澜 第九十五章 初七日

作者 : 金桫

第九十五章初七日

当刘武开始走神、当他同情心泛滥、当他将那个想保护自己月复中胎儿的许家姑娘跟自己的亡母联想到一起……

终于在一时冲动下,妇人之仁的他答应那个小婢女为那个姓马的倒霉小子求情。

可是等人家千恩万谢离开后他的亲随便不断埋怨这位大嘴巴将军,怎么随随便便就答应人家。

没错,刘武现在的声望处于巅峰,现在就算是皇帝刻意压制也压不住了,谁都得忌惮他三分。

然而连周大这些粗人都知道,马家这个倒霉蛋依国法就是一死,皇帝跟刘武向来不对付哪里会顺着刘武的意思,刘武去求情只有反效果。

刘武自己回过神来细细琢磨也觉得话有些说大了,他有些懊悔,只是话都说出来了还是坚持到底。

“我说过要帮她家小姐的!我不能言而无信。不然以后我再对谁许诺什么谁会相信呢。”

众人默不作声,刘魏缓缓点头也觉得自己刚刚被迫认的义父说的很有道理。

没办法了。

刘武想问问董厥的意思,等跑到董厥那边掏出血书跟董厥这么一说,老头儿立即跳起身来呆呆望着刘武,而且董厥嘴巴张得大大的半点声音都发不出。

“还请老将军帮帮忙,我答应人家的,一定要做到。”刘武说。

老头儿沉吟许久缓缓道:“办法或许倒是有个,就是对您太不公平。”

“能救人就行,只要我能完成我的诺言,什么都可以,”刘武很高兴,“您快告诉我吧?”

董厥凝视刘武,眼中满溢着感动,“侯爷,您……您为了这一时冲动牺牲不值得啊,您能够愿意出来帮忙保住许李两家的尊严对这两个家族已经是大恩大德,只要您肯舍弃江油城那边的战功就行。可马邈家那个小子……哎,那可不行。皇帝总要杀一儆百,而且我也听说那小子心眼不错很老实,可是才能低微。您犯不着为这种人再得罪皇帝。”

刘武低头沉默思索。

董厥道:“以老夫看,您还是按之前说的做吧?只要您在朝上承认是北地王统兵攻入江油城就行。”

“那不行!”刘武固执的拒绝,“才能高低不重要,我已经答应过的非得达成不可。”

“你!”董厥愕然。

“老将军不必劝我了。”刘武道。

“您呀,干嘛答应她呢?”董厥埋怨刘武,“您可知道要想保住这个小子您付出的代价可比保全北地王颜面大多了!您这样做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真的有办法吗?”刘武笑了,“您快说吧!”

董厥无奈,只好说了。刘武无语思索很久,点点头。

事有凑巧,十一月初六就是刘武回到涪城的当日傍晚,成都特使到。

诏令诸葛瞻先行带领援军部队班师。栈道也能过人了,涪城右栈道修复任务可交予剑阁方向部队。顺手将那些豪门子弟兵们全带回成都准备解散返还各家。

卫将军诸葛瞻得令后迅速集合队伍下达军令,明日返回成都。

这一夜原定的众将宴会中所有准备回成都的未敢尽兴,卫将军喝了三碗酒,刘武五碗,而张遵张哲父子每人七碗没敢再多,只有留在涪城的众将各个欢饮直到沉醉。第二日在涪城军民欢送中卫将军带领大军往西开拔,涪城积存的几条走舸反复运输将全部援军运送到西岸,大军渐行渐远。当最后几个蜀兵绕过一道小山梁踏入栈道后涪城百姓的欢呼声也消失了。

十一月初七过午,大军终于到达成都。

皇帝出城五里迎接,刘武再度见到自己这个恨过怨过,又血脉相连的伯父大人。还像几年前那样,他们之间客气回话,听起来好像两人和睦得很,可总共就几句而已,而且皇帝跟刘武客气完了就转身不再理会他。

不久队伍解散,刘武没有直接回家,他先去北地王刘谌府上。刘谌一脸惭愧连连骂自己不是东西,兄长对自己那么好还听信别人的鬼话做出那种下作的勾当,说着说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是多大点事情?我可不是来向你问罪的。”刘武安抚这个兄弟,告诉他刘武已经知道缘由了,江油城的战功虽然是刘武和黄崇拿下的,不过这点战功无足轻重。

相比而言,刘谌能请到那么多援军才是最大的功劳。

“这些魏兵费比寻常,如果没有你请来的援军,就算哥哥我恐怕也得战死涪城。所以这次你立的战功是最大,”刘武如是说道,“多亏援军及时赶到,我大汉数百年基业方才保住,否则社稷宗庙陷落敌手,我等死后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兄长……”刘谌哽咽无语。

兄弟心结烟消云散,两人似乎又跟当年一样。

“现在我有个小小事情,”气氛缓和之后刘武终于将自己本意托出:“马邈是个混蛋该千刀万剐,可是他的妻小儿女怎么办?马邈夫人你见过的,夫人人不坏她跟诸葛家有些瓜葛,现在追究她不太好吧?而且听魏人说她在江油戍已经为国殒身了。”

“这是自然,”刘谌点头应诺,“小弟自会劝请父皇宽宥并嘉奖追封她。”

刘武摇头道:“追封就不必了,还有那个马泉,我听说人很老实本分,声誉还不错,帝国现在人丁单薄,我觉得不必将他杀掉,将他贬成庶民,不是很好么。”

“好的兄长,我尽力试试。”

刘谌答应了,刘武也离开北地王府。明日就是临时朝会,时间急迫,他赶着去劝说那个茅坑里的石头。

一两刻种后他到达镇军大将军兼兖州刺史宗预府前,时正已时,太阳西斜,眼看就要落山了。

刘武敲门后让门房通禀,之后这个臭石头果然不甩他,只让下人告诉刘武:“见面就免了,老夫今天身体不好,之前只是为了公理为了帝国的未来才说那段话的,老夫跟你没什么可说的。”

亏得董厥早有先知之明让刘武带着自己的手书,下人将手书带进府内,不久之后又出来告诉刘武宗预已经看过。

“主人让小人对您说,您和董老将军这么做是在摧毁帝国律法尊严存亡基础。明天朝会主人还是会坚持己见,您要是醒悟过来最好跟主人一起,这对您有好处对帝国也有好处。”宗预的家奴恭声道,“主人就说了这么多,他请您早早回去休息。”

给宗预当家奴也难。这老家伙出口成脏一口一个竖子鼠辈,想来这些话语都被这个家奴美化删节过。

沟通失败,刘武只好回家,反正太阳也快落山了。

等他回家后下人们便迎上来告诉他,老王妃坐在小厅里等候刘武,面上有些不高兴。

刘武一进门什么话都没说,老太太先叫儿子跪下。

刘武实在莫名其妙,支支吾吾看着母亲,好半天才道:“母亲,儿子到底做错什么惹您生气啦?”

“你还不明白?那好,为娘的代你说!”老太太怒斥道,“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没办法的时候你可以冲,可你打江油城怎么回事?你厉害啊,你好威风啊!带着几十个人就敢往上冲,城内就一定没有伏兵么。你是谁?你是将军不是小卒,你懂不懂为将之道?江油戍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哼哼,亏你那个笨蛋手下前些日子回来还一脸自豪呢,我看他一身的伤脸上都裹着布看着可怜才没对他发火。”老太太把儿子骂得狗血淋头,刘武不敢开口。

骂了一顿后老太太呜咽着哭泣起来:“你这个傻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那个小贱人生的一天到晚只会跟女人嬉闹一点都不像你的父亲,我跟他没什么好说的,他对为娘的也只是面子上装模作样尊敬其实还不是向着那个小贱人。你知不知道为娘的现在其实只剩下你一个孩儿,可你却连个儿子没有!要是你有什么意外我怎么对得起你母亲和你父亲?你又让为娘的如何活下去。”

刘武急忙磕头认错。

老太太哭了一阵收住泪水,望着刘武道:“我前些日子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向我那些兄弟们讨个情,让他们派些人手给你帮帮忙。你现在终于名震天下了身边得多几个贴心的保护。我兄弟的那几个孩儿年岁虽小都是久习弓马不比你现在带的那些小子们差。你收的那个孩儿为娘刚才瞧见了,小家伙人很规矩、相貌也行、脑子不笨,为娘挺喜欢他。等过些时候他长大些,为娘便给他找家合适的女儿成婚,也算有个宜男的兆头。你父亲也过世满三年了,你好好跟如丫头亲近,也好多生几个孩儿。对了,还有华灵那个小丫头。”老太太道,“我都给华老爷子下彩礼了,等过些天你就去把华灵娶进门。我们受华家恩惠不少,小丫头进门后她名义上是妾,实际与如丫头一样大,知道了么?”老太太说了一车的话,唠唠叨叨。最后又想起什么,望着刘武道:“那个李果,我也见过了,谈吐很得体很智慧,你可以多跟这种见过许多事情的老人家聊聊对你是有好处的,比天天跟那些笨蛋厮混强。还有前些日子你离家没多久吴家的那几个呆头小子带着几个吴家女孩儿来找探望如丫头,顺便找你有事。他们说什么来着?哎呦,瞧我这脑子笨的,算了,你去问问如丫头,还是她告诉我的。”

刘武告退。

他回到自己房间见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婆。其实也没什么可聊的,吴如是个合适称职的大夫人却是个除了床上才有些乐趣其他时候古板得要死让刘武无话可说的美人儿。

吴氏一族自长乐宫和其兄长吴懿死后日渐衰败,长乐宫又未曾生下子嗣,吴氏家族就像漂在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亏得吴懿族中还有个族弟吴班,也算勉强支撑家族的荣耀和地位,只可惜吴氏一脉阴盛阳衰,女儿生了不少,男丁少的可怜,到现在只能依附其他家族。

那些个吴氏家族的后代来成都其实是瞧瞧问问到底到底出了什么事——当然刘武离开成都的那几天只是剑阁的战报问题。成都的消息扩散到武阳时武阳当时人心惶惶。那边传的乱哄哄的都说是北方打了大败仗,帝国差点完蛋。吴氏家族自然想到京中问清楚。至于跟着来的那些女孩儿,则是顺道来看看她们被宗族献祭给问题宗亲刘武当契约的姐妹。

吴如简单解释清楚了,刘武也不再多问。

这天晚上宫里来了消息:通知刘武明天参加朝会。这是预料之中,就是刘谌那边没消息,不过应该不碍事的。

刘武已经让刘谌转达了他的让步条件,就像李果以前说过的,这对皇帝而言比什么都好。而董厥的话里行间也是这个意思,皇帝应当会考虑的。

吃完晚餐后刘武被打扮得诱人的老婆勾引,他带病坚持工作把吴如吃了。

被服丧闲置久旷的怨女喜极而泣,另一个前些日子虽然刚刚吃过,就是自己稀里糊涂的只知道最后自宝贝上残留着证据,应该是吃过荤腥,可还是没尝出什么味儿。

这次真的跟老婆亲密接触也很兴奋。

几乎快有两刻钟才歇止。

两人快乐过后各自静静躺下休息,那个闷骚女人养足元气后又恢复之前的端庄模样,裹着被子坐起身看着刘武柔声道:“夫君,前些日子你让妾身安置的那两个女子妾身按您的意思安置好了。”

说完静静查看刘武的神色。

使唤婢女,负责给吴如收拾收拾小厅后宅等处并放置器物等等……若不是吴如闲扯这么一句,刘武险些没想起来。

“哦。”

不咸不淡轻轻答应,刘武轻声道:“睡吧,明天我得上朝。”

吴如笑了,刘武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莫名其妙:“你笑什么?”

“没什么,夫君,明天妾身会亲自来伺候您起床。”吴如敛去笑容认真说道。刘武微微点头闭上眼没再追究。

明天要上朝,这是刘武除归宗那次进入朝堂后的人生中第二次,也许只有这次了。

事已至此后悔已经不及了,不过刘武并不打算反悔。

说过的话必须算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三国之力挽狂澜全文阅读 | 三国之力挽狂澜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