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刺刀 第一百九十一章 转炉炼钢

作者 : 沉迷

(求推荐,求收藏,给点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张推荐票都是我写作的动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证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断更。)

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转炉按耐火材料分为酸性和碱性,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有顶吹、底吹和侧吹;按气体种类为分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

早在西元1856年德国人贝斯麦就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这种方法是近代炼钢法的开端,它为人类生产了大量廉价钢,促进了欧洲的工业革命。但由于此法不能去除硫和磷,因而其发展受到了限制。

西元1879年出现了托马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它使用带有碱性炉衬的转炉来处理高磷生铁。虽然转炉法可以大量生产钢,但它对生铁成分有着较严格的要求,而且一般不能多用废钢。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废钢越来越多。

在酸性转炉炼钢法发明不到十年,法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原理,在西元1864年创立了平炉炼钢法,西元1888年出现了碱性平炉。平炉炼钢法对原料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容量大,生产的品种多,所以不到20年它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

其实40多年以前贝斯麦发明底吹空气炼钢法时,就提出了用氧气炼钢的设想,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没能实现。

虽然现在的军政府已经建造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平炉炼钢厂,仅仅青岛一个钢铁厂厂区就战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使用的熔炉数以百计,为了给这么大的工业厂区运输铁矿砂和煤炭,钢铁厂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在厂区内修建了超过50公里的运输铁路线,仅仅只是为了尽快的把铁矿砂和煤炭最快速度送进各大厂房里去。

这种情况迫使的军政府对于新式炼钢法的极度的追求,无论是军政府还是钢铁厂,都对占有如此庞大地域规模的钢铁厂浪费太多的资金和物资而不满。

所有人都知道,以平炉炼钢法能够建成这种规模已经是空前绝后了,虽然带来的钢铁产量不小,但是对于军政府来说,投入过大,冶炼时间过长,极大的阻碍了军政府的工业发展。

军政府对于钢材的需求简直是无止尽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都不可能向军政府这样疯狂地渴求着钢材。

于是在钢铁研究所里,如果尽可能的提高钢铁产量是一个大问题。

而转炉炼钢也就被人从故纸堆里翻出来了,几十年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不代表现在不能解决。

40多年前贝斯提出用氧气炼钢,当时受限制与氧气的工业化制取。

对于科技的研究,军政府从来不在乎成本,而有样学样,在军政府主席王绍枫的影响下,下面的人也是疯狂的追求高新技术。

申请报告打上去之后,第四天钢铁研究所就得到了三百万龙币的研究经费,并派来了一支10人的专业人员队伍,以及大量的转炉炼钢资料。

而这,还只是第一批的资助。

得到大力支持的研究所人员也非常的振奋,一口气制造了六个20吨容量的转炉,开始试验氧气转炉的炼钢方法。

六个转炉中三个酸炉,三个碱炉;而每种炉都对应了顶吹,侧吹,底吹这三种方式。六个炉六种不同的方法试验炼钢效果。

很快,研究人员便发现采用普通空气吹炼的话,空气含79%无用的氮,这大量的氮气不能对炼钢有任何的助益,而且在排出时还会带走大量的熔炉热量,极大的降低了炼钢的效率。

有着充足的经费,研究人员不用去担心考虑失败带来的损失,而是想着如何使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

氮气既然无用,那么就不需要氮气,采用纯氧吹炼。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海量的氧气后,发现这种炼钢方式解决了钢中氮和其他有害杂质的含量问题,使质量接近平炉钢,同时减少了随废气损失的热量,可以吹炼温度较低的平炉生铁,因而节省了高炉的焦炭耗量,且能使用更多的废钢。

由于转炉炼钢速度快,炼一炉钢约10分钟,而平炉则需7小时,负能炼钢,节约能源,这种方法的试验成功彻底的震撼了所有的钢铁研究院人员。

只需要十分钟,铁矿砂就能变成钢水,就能从熔炉中出来,转炉的炼钢效率是平炉的42倍。直接的,参与转炉研制的上百名人员被科技部人员当场宣布共同享有30%的转炉炼钢技术专利,而作为研制主力的几名科学家则分别享有1%-2%的专利权。

在场的人没一个傻的,这个比例数字看起来不多,但是要知道如果专利公布出去,全世界每年的炼钢产量会超过5000万吨,即使每吨钢一龙币的专利费用,一年至少也能得到5000万龙币,分下来的话,最多的一人每年可以拿100万的龙币分红。

龙币的价值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1龙币相当于3马克,而且军政府的山东临时央行中有着大量的黄金储备,币值相当稳定。

山东临时央行的金库有多么夸张,很多人都亲自去看过,虽然每看一次要缴纳1龙币的管理费用,但是……那是数百吨的黄金啊。

巨大的金块在金库中堆的整整齐齐的,极为惊人,还有上千吨的白银,许多人第一次看到那场面都是目瞪口呆。

即使在德国,在英国,在美国,在法国,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科学家也没有几个人能有这么惊人的收入。

仅仅是平时的日常工资和福利就已经超出了其他国家一倍的待遇,并且还有这无限的研究机会,大力支持下,一旦出现研究成果,则直接享有一定份额的专利权。

这比在自己国家苦哈哈的想办法弄资金,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去研究一个不见得能出的来的课题,要有把握的多,也稳定的多,也更有前途的多。

惊天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会因为专利有效期持续20年的时间。哪怕这辈子不再进行任何的研究,也足以让自己成为千万级的富翁了。

一时间在场的人员都清楚自己成了绝对的大富翁,无不欣喜万分。

至于科技部拿走那70%的专利权,这很正常,在场的人没一个有意见。毕竟如果没有科技部的一百万资金批下来,没有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人员,物资上都提供了绝大的便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单独完成这样的发明,也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

国际专利法的规定,先申请人拥有一切权力,如果自己私下研究,估计就算花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积攒资金,然后技术分析,再到各种考证,再研究出来估计早被其他的团队抢先发明了这种技术。

即使在自己国家研究,一旦运气来了出现了好的发明,也有可能因为招惹财团或其他势力的眼红,逼迫,勒索等等。除非自己有着良好的关系,并能找到好的投资人不至于被吞并。即使那样,自己也不一定能占据的了多少的份额权益。

十年前的特斯拉无线电专利技术被迫放弃就是一个铁证。当初无线电的巨大效果震惊了世界的科学家,也震动了世界上所有的财团。

所有的人都知道,无线电的大规模运用是迟早的事。

一旦无线电缴纳专利费,那么特斯拉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几十年的专利收益甚至能超过现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富裕。

不少电力方面的科学家当初都暗暗算过一笔帐,电力革命正在发生,如果按照专利标准收费的话,特斯拉至少能收取数百亿美元的专利费用。

太恐怖了,也难怪美国的那些财团不得不采取打压等手段逼迫特斯拉放弃专利。

当然,也没有任何财团敢私自收取这个专利权,那会得罪世界所有的财团组织,以及国家政府。

而现在,有着科技部这个强大无比的部门做后盾,也不用担心世界各国到时不给专利费用,从这个方面来讲,科技部反而是所有发明人员的最强大后盾。

对于科技部的能力,在青岛的这些科技人员没有任何一人有过怀疑,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势力,也不可能有科技部这样强大的决心,对于砸入巨额资金去研究一些很可能不成功的技术发明。

套用这些科技人员的话来说:“共和国科技部才是世界上所有科技人员梦寐以求的科技组织,只要有能力,就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机会要比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大的多,因为没有哪个国家会像他们这样极端重视科技的创新。”

光发明了这种专利还不行,还得继续改进,继续研究发现:顶吹法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渣中含铁高,钢水含氧高,废气铁尘损失大和冶炼超低碳钢困难等缺点;

而底吹法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克服这些缺点。但由于底吹法用碳氢化合物冷却喷嘴,钢水含氢量偏高,需在停吹后喷吹惰性气体进行清洗。

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在冶金学上显现出的明显差别,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结合两种方法优点的顶底复吹冶炼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复吹转炉,由于它比顶吹和底吹法都更优越,很快,科技部就下达了命令,让正在建造的日照钢铁厂全部采用转炉炼钢。

至于原先建造好的各种设备也被一一回炉重新锻造。

而在这之前,科技部已经请求调查局在全世界各国注册这种新型专利了,当然,在各国注册的专利的人员全都是由当地国家的人员出面。

比如在美国,就由一名纯正的美国籍调查局成员注册,而这名外籍调查局成员也是在几年前调查局前出国外各大国家组建分部时,在当地招收的一些流浪儿之类的,经过洗脑教育,已经不需要担心忠诚度,而且这些外籍人员还单独签有一份专利转让文件,即使这些外籍人员以后有心思月兑离,也无法带走这些代表着巨额财富的专利。

碱性氧气顶底复吹转炉是科技部最后确定的转炉式样,由于这种转炉可以建造的很小,但又有这极高的炼钢效率,使得转炉不需要像平炉那样建造的非常高大。

也极大的方便了新式钢铁厂的组建。

“主席,根据我们部们的估计,我们在全部更换转炉炼钢炉,日照钢铁厂可能要拖延六个月的时间投产。”工业部部长居杰在向王绍枫汇报着工厂的进展情况。

王绍枫毫不在意的点点头,从后世穿来的他自然知道转炉炼钢,高中课本上都讲了这些,自然明白转炉比平炉要好出太多。虽然他不知道如何转炉炼钢,也不能表现的跟神一样无所不知在没有任何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对什么专业技术都懂,但不妨碍他加大对科技部的投入。

只要科技部有着丰富的资金,放宽对下属科技研究所的管制,放飞科研人员的思想,那在巨额资金下,各种技术就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快速冒出,他就不信那些科研人员不在意金钱与荣誉的双重刺激,除非他们是圣人,但圣人也无法成为科学家。

“好,新技术必须采用,我们就要有这种精神,通过这次事迹,我们要让下属的全部研究所都知道科技带来的财富有多么的惊人,要充分的鼓动起他们的科研主动性,不光为我们,更为他们自己的将来,全身心的投入科研里面去。”

“是,主席,根据我们计算的结果,未来日照钢铁厂只需要现在的青岛钢铁厂的三分之一的规模,以及五分之一的投入,就能达到目前青岛钢铁厂的产量了。所以下面的人现在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按照原先的日照钢铁厂规模建设,这样日照钢铁厂年产量就能达到800万吨左右。第二个是按年产量100万吨建设,但是以后在其他分点港口多建几个,可以分担港口运输的压力,毕竟青岛钢铁厂也会在几个月后开始改建,以后的产量也会达到800万吨以上,这样仅仅一个山东半岛的年产量就达到1200万吨,那样其他地方需要钢铁时都需要从这里运输,会给运输成本带来极大的负担。”

王绍枫想了下,眼睛直视对方问道:“那你是怎么样想的?”

居杰笑笑,说道:“我想的是100万吨在日照足够了,毕竟这样大的产量对于当地的经济是一个不小的提升,如果我们将来在沿海各大城市都建一个钢铁厂的话,可能会极大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能给地方上带来很多的工作机会。而且当地工业建设发展时也不需要老远的跑到这里来运输钢材。”

“但是你没有想到一个问题。”

居杰有点愣,忙问道:“主席,什么问题?”

“煤炭。”

登时居杰瞪大了眼睛,他不傻,反而非常的精明,不然也不会被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担任一部之长。顿时他反应过来了,华夏煤炭非常多,这是公认的,而且工业部手上也有着一张全国已探明矿点的地图,可惜华夏的煤炭分部严重不均。

北方煤炭多,而南方却基本上没什么煤矿,如果在南部沿海城市建设钢铁厂时,对于煤炭运输将会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煤炭的价值不高,但是不可或缺,如果运输到南部沿海城市的话,估计运输费用都能是煤炭成本的几倍了。

相比较而言,还是在北方沿海城市运输钢材去南方更合适,因为一船钢材的价值是煤炭价值的几十倍甚至百倍,根本没办法比的事情。

王绍枫拿出一张全国矿区地图,说道:“在山东有煤,所以我们当初悬着这个地方建立我们的钢铁厂。而将来,真正适合大规模建在钢铁厂的地方不过寥寥数处。我们不能忽视海运的优势,所以未来我们新华夏的钢铁厂主要集中在北方沿海地带,日照,青岛,丹东,鞍山这四个地方。按照一个钢铁厂年产800万吨计算,我们一年能生产3200万吨的钢材,加上其他地方的中小型钢铁厂的产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并且这几个城市的地里条件非常好,日照,青岛都是深海港口,我们可以在这里很方便的停泊几万吨的货轮。丹东也是如此,朝鲜半岛的煤铁都能通过鸭绿江进行运输,还有海运,同时还能方便我们日后掌控朝鲜半岛。而鞍山当地已经发现了巨量铁矿山,可以就近利用本溪的煤炭进行冶炼。而这四个城市离最近的煤炭基地也不过500公里,我们只要多建一条铁路线,就能满足整个钢铁厂的需求。并且就近建造造船厂正好节省运输资源,极大的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我盘算了一下,日照,青岛,丹东,鞍山这四个地方如果同时拥有钢铁厂和造船厂的话,能够带动1000万人的地方经济发展,辐射区域超过百万平方公里。一个丹东能就能带动朝鲜半岛和半个东北的发展。一个鞍山能带动整个辽东半岛的发展,而日照就能带动山东半岛的发展,至于青岛,这是我们的军港,有多重要不需要多说。”

“至于你说的提升当地经济,这个很容易办理,利用当地的特产资源进行开发深加工,比如连云港这样的,我们不建造钢铁厂,反而建炼油厂,服装厂,化学厂等工业一样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血腥刺刀最新章节 | 血腥刺刀全文阅读 | 血腥刺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