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刺刀 第一百二十五章 布尔战争

作者 : 沉迷

(求推荐,求收藏,给点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张推荐票都是我写作的动力,新人不容易啊。附:从一百章起,保证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断更。)

1884年,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城和瓦尔河之间的一个偏僻牧场上,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简称兰德金矿)。随后在这座金矿上建立了约翰内斯堡。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与英国的摩擦。

1890年,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约翰内斯堡的外国侨民要缴纳全额的赋税,但不得享受参加总统和立法会选举的权利,除非在德兰士瓦住满14年并归化国籍。此外,所有的外侨都不能担任政府公职,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资助的学校。这一法律遭到了英国的抗议,因为德兰士瓦的外侨大多是英国人。德兰士瓦同英属南非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兰士瓦对国内英资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是19世纪晚期德兰士瓦同英国之间关系紧张恶化的三大主要原因。

1895年,约瑟夫·张伯伦成为英国殖民大臣,矿业巨头塞西尔·罗得斯就任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该年12月28日,罗得斯的好友,南非矿业公司的高级职员詹森博士带领500名南非公司的警察及几挺机关枪,企图远征德兰士瓦,推翻德兰士瓦的保罗·克鲁格政权。1896年1月2日,詹森武装在克鲁格斯多普被南非警察部队包围,除134人被击毙外,其余的人,包括詹森在内全部被俘虏。在约翰内斯堡准备发动暴乱的“外侨改革委员会”连忙举事,但也被南非警察镇压。詹森及其同伙被移交给英国,以“企图对友邦进行军事远征”的罪名判处15个月监禁。约翰内斯堡“外侨改革委员会”的首领被德兰士瓦法庭判处死刑,后来在英国的强烈抗议下,被改为15年监禁,每人罚款两万五千英镑。

詹森远征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向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鲁格拍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表示祝贺,该电报恶化了英德关系,同时使英国下决心以武力解决与德兰士瓦的争端。

1899年4月,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爵士授意德兰士瓦的英国侨民给维多利亚女王写了一封申冤书,请求她保护英国臣民的利益。该年6月,米尔纳和克鲁格在布隆方丹就保护外侨权益问题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英方在谈判的同时,抓紧时间从海外向南非调遣军队。西方世界在1899年发起了同情和声援布尔共和国的运动。荷兰和比利时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1899年9月,克鲁格告诉米尔纳,可以考虑把外侨得到德兰士瓦公民权的居留期限从14年减少为5年,但是要求英国今后停止对德兰士瓦共和国提出宗主权的要求。受国内舆论的影响,英国国会在给克鲁格的答复中说:“……女王陛下政府认为南非共和国政府的答复是消极的,或者是非决定性的……女王陛下政府保留对目前形势予以重新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最后解决手段的权利。”

为了给德兰士瓦增加军事压力,英国从印度和地中海各自调派了两千人增援纳塔尔殖民地。1899年10月9日,德兰士瓦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后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10月10日,张伯伦命令米尔纳对南非提出的条件予以拒绝。1899年10月11日下午五点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布战争爆发。

布尔人的战争计划是,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和邓迪,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和金伯利。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此外,为了防备非洲土著趁开战之机进攻布尔人,由普林斯洛将军率重兵驻守远离前线的象河流域,防备佩迪人的暴动,800—1000人的民团驻守斯威士兰边境,1000人的民团驻守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

1899年10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队和奥兰治武装部队组成的布尔联军向东开拔。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部队,从东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扑纳塔尔英军主力所在地莱迪史密斯。10月20日清晨,追击的布军在塔拉纳山同驻扎在这里保卫莱迪史密斯外围防线的一旅英军发生了战斗。布军指挥官梅厄将军利用有利的地势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发动了突然袭击。英军损失465人,布军损失145人。

另一支布军由有“西德兰士瓦之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指挥,在10月11日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隔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间的联系。德拉瑞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克龙耶将军指挥,包围马弗京,另一路(主要是奥兰治人)由路易·博塔指挥,包围了钻石重镇金伯利。

第三支布军渡奥兰治河南下,吸收了英属开普殖民地的小股布尔人武装,在开普东北地区活动,威胁东西开普铁路线。英军不得不对奥兰治河铁路大桥严密防守,提防布尔人的炸桥企图。西开普铁路线上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和军用物资集散地德阿尔也遭到了布尔人的骚扰。为了保护东西开普铁路的正常通行,英国人不得不把4.7英寸的海军炮安装在列车上,在其掩护下慢慢推进,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复铁路。

1899年10月30日(后来被英军称为“悲哀的星期一”),莱迪史密斯的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的指挥下向布军发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同茹贝尔指挥的布军主力遭遇,英军战败,损失1272人,余部退回莱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围。由于莱迪史密斯防守严密,茹贝尔几次攻城不克,于是派出斥候部队深入英军月复地,前至到埃斯特考特一线,侦察可以用来进行固守的地点。其余的主力部队则在莱迪史密斯周围扎营休整,等待英军海外兵团的到来。

10月底,由英国援军(南非远征军)总司令、曾经在爱尔兰镇压过当地起义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将率领的两万英国部队终于到达开普敦。从11月中旬开始,布勒指挥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向布军发动反攻:梅休因中将在西线解金伯利之围,弗兰奇中将在中线进攻奥兰治自由邦,布勒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在东线解莱迪史密斯之围。

布勒上将于12月15日清晨在莱迪斯史密斯西南的小车站科伦索对那里的布军发动进攻,企图强渡图盖拉河,前往莱迪史密斯。布勒指挥的兵力包括英军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计16000人,此外还有四个轻骑兵团、由殖民地骑兵组成的三个枪骑兵中队。炮兵则有5个炮兵连,30门大炮,此外还有16门海军的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布勒的总兵力为22000人。投入科伦索之战的布尔军队包括来自约翰内斯堡、海德堡、克鲁格斯多普、弗赖黑德、乌得勒支等八个地区的民团,奥兰治自由邦的部队,还有约翰内斯堡和斯威士兰的白人警察部队,共计3500人。此外还有一门120毫米德制克虏伯榴弹炮,1门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2门75毫米法制什耐德-克鲁索加农炮,1门37毫米马克西姆速射炮。由于布军事先隐蔽了炮兵阵地,以及英军统帅的指挥失误导致兵力分散和战术死板,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惨重失败,阵亡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0人。

在莱迪史密斯会战的同一时期里,英军在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也遭到失败,损失2800多人,在英国陆军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布勒上将因为兵败,引咎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

1899年12月17日,罗伯茨勋爵被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为南非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为参谋长。由于遭到失利,好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得到支持。

1900年1月10日,罗伯茨和基钦纳抵达开普敦。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到1900年1月,南非战场上的英军增至18万,3月再增至22—25万人,居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几千匹军马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1900年2月,在权衡了战场局势之后,罗伯茨改变了战略,将主攻方向从纳塔尔西移到中路兵力较弱的奥兰治地区,同时改变刻板的正面强攻战术,采取迂回夹击的策略。西线方向,英军击败布军最凶猛的“黑将军”皮埃特·克龙耶指挥的民团,于2月16日解放被围困数月之久的金伯利。东线英军于2月27日发动攻势,3月3日在多得雷赫特打败了布尔人,终于得以解莱迪斯史密斯之围。

消灭了最强悍的克龙耶对其左翼的威胁之后,罗伯茨将主攻兵力转回奥兰治,稳步向北挺进。由于吸取了第一阶段失败的教训,英军改变了战术。在遭到布军伏击时步兵部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掩护骑兵对布军阵地发动冲锋。在这种战术下,布军在白杨树林、亚伯拉罕牛栏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3月10日,英军第六师和第七师在亚伯拉罕牛栏击败了布军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3月12日,奥兰治自由邦总统马蒂乌斯·斯泰因带领政府和国会官员逃出首都布隆方丹,逃往北方的克龙斯塔德。3月13日下午,英军开入布隆方丹。3月中下旬,英军部队伤寒流行,罗伯茨不得不下令就地休整,英军的攻势被迫中断。3月26日,布军总司令茹贝尔在柳树农庄之战中再次坠马重伤,次日宣告不治。根据他的遗愿,擅长游击战的路易·博塔继任布尔野战部队总司令。

1900年4月底,又有一大批英国援军开到南非。经过兵力调整,在主攻方向上,罗伯茨有八个步兵师(第3、6、7、8、9、10、11师、殖民地师)和第12骑兵师。英军在5月初重新发动进攻。5月12日,罗伯茨的大军攻克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龙斯塔德。由于接连遭到失败,布尔人的士气一落千丈。在罗伯茨的宽大许诺下,许多在英军后方活动的民团团员纷纷向英国人投降,交出武器,然后返回自己的农场。到5月中旬,仍在战斗的布尔人只剩下了两万多人。

就在这个布尔人危急的时刻,一个消息传到了这些还在奋力战斗的布尔人手中,让他们大受鼓舞。

1900年5月17日,一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布尔人军队攻击了克龙斯塔德西南的韦尔科姆,这次进攻造成英国人3个英军野战团全部战死,牺牲人数超过了五千人。如此惨重的伤亡让罗伯茨将军大吃一惊,这也是英国在南非战争中一次死亡最多的一天,黑色星期一不再是最黑色的一天,而是星期四。

这也是英国立国以来,有记载历史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消息传到唐宁街后,一片愁云与痛苦。为了表达对这次事件的哀悼,索尔兹伯里首相要求伦敦降半旗致哀,以铭记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士兵们。

同样,首相府也发出了严厉的警告给罗伯茨将军,要他彻底的查清楚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为何在拥有如此众多的军队下,还一次性被人消灭了这么多的军队,要求南非远征军司令部不但要查清楚这次事件中渎职的部队,还要查清楚这支莫名的军队的来历,并彻底的消灭他们,大英帝国的威严不能受到如此严重的亵渎。

接到了在自己身后突然出现一支布尔人的军队的消息,罗伯茨将军立刻命令大军就地驻扎,停止前进,同时发消息给后方布隆方丹市的米尔纳勋爵,让他小心可能还有布尔人的大军存在,要求后方军队严加防范并保护好补给路线。

5月22日,布隆方丹西面的金伯利遭到布尔人的攻击,这次进攻又造成了至少2000人的伤亡,其中阵亡人数超过1800人,让这里驻守的一个团的英军可说是全军覆没,各种物资几乎被抢劫一空。

5月27日,在布隆方丹南边的施普林方丹遭到布尔人攻击,这次进攻直接让当地驻守的两个团近五千人英军全军被歼,一个人也没剩下来,同样,物资也被抢空,而带走不了的各种重型武器如火炮则被全部炸毁。这次攻击损失最重的不是各种物资,而是铁路。至少被炸毁了超过五英里长的铁路,而且被炸的不仅仅是铁轨,整个路段的铁路根基似乎都被炸松了。而施普林方丹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铁路站点,这直接导致了后方军事物资无法送上前去。

10天内,布尔人的三次进攻使得英军损失人数超过一万二千人,而且阵亡人数超过一万一千多人。收到消息的罗伯茨将军大怒,直接命令在布隆方丹的军队派出一个师去清剿周围的布尔人,也不再顾忌一向在布尔人面前保持和平友善的姿态了。

同样,原本剩下最后两万人不到的路易·博塔总司令率领的布尔野战部队,也是斗志大起,不再保持之前的防守态势,而是主动四处出击,到处干扰英国人的运输补给路线。

这样战争态势下,罗伯茨将军为了保正自己所带领军队的后勤安全,不得不把克隆斯塔德周围几个城镇的所有人都关押起来,并建立集中营。这样极大的加深了布尔人对英军的仇恨,原本快要被平息的各个地方的布尔人村庄,再次爆发起来。集中营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但是不妨碍他们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地方。

英国人把所有布尔人拖家带口的抓紧去关起来,那接过还能好的了吗?生死都由不得自己了。

无数的布尔人再次拿起了枪,而英国人也突然间发现自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如同百年前的拿破仑一样,陷入了困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血腥刺刀最新章节 | 血腥刺刀全文阅读 | 血腥刺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