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幸福临门 最新章节 第3章 备战高考

作者 : 若珂

夏云吩咐田华们放学后在教室集合,她两眼一刻也没离开过杨汉,生怕一不留神让杨汉给跑了。

杨汉无可奈何地留了下来,颇有点被绑架的意味。

经历过前生的夏云深知这次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孤掷一注,如果有丝毫闪失,那便只能再走旧路,白白浪费老天眷顾的这次重生了。

放学后同学们陆陆续续地离去,教室便空空荡荡的了。

夏云指挥田华们在靠窗的地方把两张桌子并在一起,做为学习之用,又恭请杨汉上座。

几个人纷纷坐了。

刘顺听说杨汉也参加,二话不说,立马表态也要加入。

这就是名人效应呀,夏云感概。

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已经有十余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有所改善,只不过除了少部份胆大的人先富起来之外,大多数人还是只够温饱。杨汉小时候父亲便过世,母亲做杂工养活两母子,生活着良不易。

如果不是到了高三,杨汉放学后也会去拣些破烂卖钱帮衬家用。如果只是报考普通大学,杨汉也不用这么用功,这不是为了考上华轩大学嘛。华轩,是杨汉自小到大的理想。这次高考,杨汉自知不能失手,他没有机会重读一年高三,母亲供不起。如果学习小组影响到复习,杨汉会毫不犹豫地退出。

开始做题。

杨汉自顾自聚精会神在练习本上做函数。

夏云却在盘算怎么和杨汉的关系再进一步,只有把关系确定下来,才能紧紧握住手里的线,风筝飞得再高,线不是还在手里么?那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高考录取通知书也要,杨汉的感情也要,夏云也算贪心了。

要说送衣服文具用品给杨汉,那不现实,重生后的夏云兜里比脸还干净,哪里拿得出钱来。要说让杨汉去家里吃饭,别的不说,妈妈那一关就过不了,家里五口人,吃穿用度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哪有闲钱去帮助别人。

夏云正思来想去呢,有人拿着笔敲了敲她手里的练习本。

夏云抬头一看,是廖丽。她做了几道题后看夏云还在发呆,便敲了敲她,算是提个醒。

果然,夏云一看其他人都在埋头做题,杨汉犹其目不转睛,两耳不闻窗外事,忙收敛心神,先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函数一向是夏云的弱项,两页练习题倒有一半不会做,有三四道题做后也没把握全对。

夏云看了看杨汉,发现他函数已经做完,正准备做化学题了。

夏云堆着笑,说:“我有一些题不会做,你能不能帮我讲解一下?”

杨汉看夏云期待的眼神,想要拒绝,还是有些不忍心,不拒绝,势必影响自己做题的进度,便犹豫起来。

夏云看出杨汉的犹豫,便说:“等你做完题,再帮我讲解行不行?”

做完题便没问题了,杨汉点了点头。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纷纷要求杨汉也辅导辅导。

杨汉不语,只顾埋头做化学题。

夏云打圆场,说:“杨汉讲解的时候,你们也一起听吧,多少学习一点。”

大家便都不说话了,旁听也是能增长知识的。

等到把夏云不会的题都讲解完,又把夏云没把握的那三四道题给纠正了,天已经全黑了。

夏云邀请杨汉去家里吃饭。虽然明知妈妈不会同意,夏云还是决定先斩后奏,人已经到家,老娘总不会把人给轰出去吧。

杨汉说:“我得回家做饭。妈妈很晚才回家,没时间做饭。”

夏云不知杨汉说的是实情,还是婉拒,只好任由他回去了。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大家的学习兴致都很高,放学后自动自发便留在教室了。

夏云不愿天天盯着杨汉,那样累也累死了。便去向乐真报告杨汉在学习小姐里助人为乐的事,着实把杨汉给夸了一通。

乐真听后乐得合不拢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杨汉带领小组成员的先进事迹卖力地表扬了一遍,弄得杨汉哭笑不得。这样一来,杨汉倒不好马上退出学习小组了,免得给老师恃才自骄的印象。

比少年杨汉多了二十年人生阅历的夏云,确实厉害。

给杨汉戴了高帽子后,夏云心安不少,她也料定杨汉暂时不会找借口退出了,所谓试几天的话可以不作数了。

接下来,便是如何增进和杨汉的感情了,毕竟这辈子,只有把杨汉牢牢抓在手里,才是婚姻幸福的前提。前生忍受前夫烂赌,欠债,在家里搜不到钱便毒打的情景历历在目,夏云一想起便打寒噤。无论如何,这辈子,得重新来过

杨汉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专注认真,夏云实在不知怎么下手。总不能直白地说喜欢他吧?夏云思忖。

好在放学后总在一起,要找机会也不难。

在夏云的坚持下,杨汉终于同意做完练习题两人一起走。

问题是,杨汉的家在学校的东边,夏云的家在学校的北边,这可怎么个走法?

夏云自然有办法,每天情愿多走半个小时,先陪着杨汉回家,再折回自己家。

两人一起走的时候,夏云好几次想牵杨汉的手,又怕吓到杨汉。此时的杨汉才十九岁,少年人脸皮薄,要是干脆退出学习小组那可就糟糕了。

杨汉还以为夏云突然这么殷勤,是为了多得到他的辅导,在高考上多拿点分数。

杨汉查过历年高考录取分数,夏云的成绩中上,要考上普通大学是没有问题的。杨汉这么跟夏云说的时候,夏云笑而不语。

一路无话到杨汉家。

在杨汉那个用竹架搭起来的家里,杂乱地堆着些外面捡来的啤酒瓶子,一个煤炉子放在角落里,一小堆做燃料用的煤块子放在煤炉旁边。在这个年代,已经有相当一部份人用煤汽炉了做饭了,杨汉家里穷,用不起。

夏云想帮杨汉烧火做饭,便跟着杨汉进了屋,放下书包,把煤炉子下面的塞子拨掉了。

杨汉瞧见,便说:“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可以。你快回家去吧。”

夏云说:“不碍事。你不是帮我辅导嘛,我帮你烧饭,这才叫有来有往啊。”说着便满地里找锅,真要去淘米了。

杨汉怪不好意思的。其实所谓的做饭,也就是煮半锅稀饭,浇点酱油下饭,没什么菜的。

夏云看出杨汉的表情怪异,心知他家确实是穷了点,屋子里也没有吃的东西,更不可能有冰箱,或者他不愿让人知道他这种窘状也是有可能的。

夏云放下手里的铁锅,说:“挺晚的了,我先回家了。”

杨汉松了一口气,忙说:“我送你。”

杨汉把夏云送到竹棚门口,又叮嘱说:“路上小心。”

确实九十年代初期的路况是比较差,没有柏油路,也没有路灯,脚底下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夏云一脚高一脚低地回了家。

夏云回到家已经昏天黑地。家里也没人问她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一家人已经吃完晚饭,剩点残羹剩饭给她。

夏云还是沉浸在和杨汉关系进展的喜悦中。有了这位高材生适时的辅导,理科方面的进步可就大多了。杨汉成绩科科全优,根本不需要夏云辅导什么,不过很多题和夏云讲解后,也加深了印象,算是意外收获吧。

以目前夏云的成绩,恐怕还不足以考上华轩大学。夏云印象中,杨汉当年是考上华轩大学计算机系的。

为了和杨汉一起考上华轩大学,夏云可真是豁出去了,天天复习到凌晨两点,早上五点半起床,每天只睡三个半小时。

杨汉是冲着华轩大学去的,在填志愿的时候想都不用想,在第一志愿直接填上华轩大学四个字。当看到夏云也在第一志愿填华轩大学时,脸上充满了惊奇。

杨汉确实没有想到夏云会填这个学校。

夏云也看到了杨汉的第一志愿,果然是华轩大学果然是计算机系

从二0一二年重生的夏云自然知道计算机在以后的应用和发展。

要和杨汉在一起,最好自然是考上同一个学校,报考同一个专业。可惜,夏云真对计算机系不感兴趣。前生虽然天天用电脑,也只限于工作需要,只会简单的文档操作。没有兴趣,读起来会辛苦点的。

考虑再三,夏云最终于还是填了个英语专业,虽然和杨汉不在同一个系,好歹还是同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应该还是有的吧。

乐真看了学生们填的志愿,觉得夏云英语成绩最好,填英语专业没错,可是第一志愿直接就填华轩大学,太悬了。万一成绩达不到华轩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就得再上别的大学。有些稍微有名的大学只会录取把本校填在第一志愿的考生,真要那样的话,夏云可就失去机会了。

乐真很诚恳地对夏云说:“我觉得你可以报考东X大学,这样把握大些。这个大学英语专业也不错的。”

夏云摇头。

东X大学在广州,华轩大学在北京,地域就差着十万八千里。

乐真再劝:“华轩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高不说,录取人数非常非常少,竞争太激烈。你一模二模的分数虽然提高得快,但也有可能是超水平发挥,当不得真的,还是报考别的学校稳当些。”

夏云也不解释,只坚决地摇头。

说得口都干了,夏云还是不听。乐真真拿夏云没办法。

想起前生的高考改革,考生成绩出来才填志愿,夏云不由得羡慕前生有关部门在高考上的人生化设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幸福临门最新章节 | 重生幸福临门全文阅读 | 重生幸福临门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