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倾天下 第三章 三十六计

作者 : 烟光春冷

李谁知手指敲两下浴桶边缘,沉声道:“贼人是个女子没错,可她怎么能够分身行事?从侍卫营到宫婢舍,她不仅安排好逃跑的路,且在这里早早埋下内线,用一只带着余温的太监靴子将咱们吸引过去,称机逃往生天!哼~”他一声冷笑,“没想到,一个女子竟能如此狡猾诡诈,将咱们整个侍卫营玩弄于鼓掌间!有意思,有意思!”

“太子,现在怎么办?”

“仔细盘查宫婢身份,她逃得了,她的内应肯定还在!”李谁知吩咐道,等侍卫全部离开,他阂起双目,静心回想对方还有何破绽遗留。从他一闯进来,从她惊慌捂住颈与胸,从她被水波遮住的身体。她为什么不用双手去遮掩最私密的部位,反而只护胸口,她的双手交叠,似乎更注重挡住颈部?李谁知抬手慢慢模索上自己的颈部,疑虑对方不应该是遮掩喉结,因为她的身体已经很明显表露,她是个女子没错!踏出屋门,整个院落里的宫婢都被集合在空地。她们各个埋首而立,等待着排查询问。

“太子,那边拿包裹的宫女是正在风华殿当值的,奉了国师命过来!她要走,咱们给拦下了。”近身侍卫悄声禀报。

“什么时候进来的?”

“回太子,在咱们来之前!”

李谁知走近,他平时很少注意到哪个宫婢,所以对眼前之人毫无印象。“你是风华殿的?”

“回太子殿下,奴婢巧玉,在风华殿当值,奉国师命来找宫女小梅!”

“哪个是小梅?”

旁边一个年纪稍小的宫女迈出一步回道:“奴婢就是小梅。”

“小梅抬头回话!”李谁知冷脸命令着,“巧玉找你做什么?”

小梅将脸庞扬起,一张清秀的容颜,十分稚女敕。“回太子,奴婢是承尚殿打扫的,前段时候犯了错,是国师在国公面前求情,奴婢才逃得一顿板子的罚。奴婢别的不会,只是绣工做的好,奴婢绣制了四幕屏风图,但奴婢不能进风华殿,所以托人找了巧玉来取!”

李谁知转向巧玉道:“打开包袱!”

巧玉回声“是”,将布结解开,取出里面半绸纱丝而制的屏风图,花、鸟、鱼、虫,每一幕都栩栩如生、争相斗艳。

“我正好去风华殿,不如我带去给国师!”李谁知命令侍卫将屏风图收起,巧玉不敢说什么,委身揖礼禀道,“既是如此,奴婢为太子带路!”

风华殿内,堂中多了一把长形竹椅,宁倾负手执简书侧躺,头顶处一个婢女动作轻柔为她搓洗头发。

“国师好生惬意!”李谁知将包裹放到桌上,“太子?”宁倾负刚要坐起,李谁知过来按住她肩头并对婢女说道:“退下,我来!”

宁倾负赶忙推辞:“太子玩笑,这怎么使得?”

“国师能以身替我挡砚,我为何不能给国师洗发!”李谁知说着接过湿漉的发丝,婢女委身退离,李谁知从小到大都没有干过这种活儿,学着方才婢女的动作,轻柔绾在手心,他心头升起莫名其妙的暖洋。

“太子今日来有事?”

李谁知看一眼宁倾负的颈部,纱布是新换的,缠的极宽。他没有回答对方而是说道:“洗个头你还劳心劳神的,难怪伤总不好!”

宁倾负一笑,将书简合起,银蛇面具下那弯轻韵,恰入李谁知眼底。气氛突然变的尴尬,两个人齐齐沉默,等洗净了发,李谁知拿着巾帕笨拙的沥干净,这才说道:“承尚殿的宫女托我将四幕屏风图捎过来!”

宁倾负轻“嗯”一声,坐起身说道:“我知道此事,婢女禀报过我,没想到竟劳烦太子跑这一趟,无以为谢,此书简是我撰写的兵法,太子拿回去看一看,若有不明之处,可以向我来讨详细!”

李谁知随手接过:“告退!”

“身体不适,恕不远送!”

李谁知怏怏而别,离开风华殿,他一时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了。纵然巧玉出现在宫婢舍屋,又能说明什么,他难道就凭这一点来向国师兴师问罪,或者在风华殿搜查贼人?想起方才宁倾负还未愈合的伤口,李谁知下意识抚上自己喉处,突然,一道霹雳在他脑中闪过。如果贼人真是风华殿的,如果那个宫婢颈部有不敢暴露的秘密,如果贼人知道他要来风华殿走这一遭,会以什么方式遮掩那浸泡过水的湿发?李谁知甩下头,一切假设再成立也无用,国师是个男子,这一点足够将所有的证据推翻!越想越是烦燥,疑窦越多越显得多余,他展开简册,上面题写着: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第一套为胜战计。瞒天过海,胜战计中第一计。

瞒天过海?李谁知步子缓下来,继续看下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示假隐真,麻痹敌方,待己方兵力集结强大,然后出奇不意向敌方举兵压境,以此取胜。

李谁知迅速将书简收卷,风风火火向来处折回,一到风华殿,他大步迈上台阶从外殿穿过,直奔上首书案,朗声而问:“国师,怎样一个瞒天过海?请国师明赐!”李谁知说着抱拳一揖,神态庄重而又诚恳。

“太子坐!”宁倾负微一笑解释道:“瞒天过海,首先要知道,此计绝不等同于欺上瞒下、僻处谋命!瞒天过海就字面意思讲,是指在处理事情中,容易习见不疑,因防备周密而产生疏漏、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略歇一口气,她继续道,“我为太子举个实例,古时有一个姓隋的帝王,率兵大举攻打某国,战前,隋朝将领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军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军队在同一个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敌国。果真敌国难辩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备战,可是不久他们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敌国便撤回集结的迎战军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敌国司空见惯后戒备松懈,直到隋军渡江而来也未有察觉!”

李谁知听的兴起,问道:“国师哪里看来的这段兵史,又是野史?”

宁倾负含笑默认。

“国师,我想知道第二计是什么?”

“围魏救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宁倾天下最新章节 | 宁倾天下全文阅读 | 宁倾天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