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正文 第七章 偶遇

作者 : 草木葱

十一月的某个黄道吉日,将钟母陈氏安葬进祖坟墓地后,钟澄又请来了清虚观的道士,做了三天的道场,以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在回祖宅的路上,撩开马车的窗帘,回望着渐行渐远的墓碑,妙如的心里肃穆而低落。

“别了,祖母!我会好好保护自己的,也会认真地活下去。决不给您老人家丢脸!”在心里默念首,她的思绪,跟着墓前那白色孝幡一道,随着风飘来荡去。想起祖母一年多的照顾,她就忍不住潸然泪下,还没来得及回报,就再也没机会报答她老人家了。

“姑娘,老太太生前一心记挂的,就是您的安危。千万别哭坏了身子。姑娘这样,老人家她走得也不安心!还是养好身子,把以后的日子过好。再嫁个好人家,才不辜负她的一番疼惜和安排。”跟在车里的秦妈妈,在旁轻声劝慰道。

妙如擦了擦眼泪,对她强装出个笑脸,解释道:“妙儿知道!只是控制不了,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她老人家了,就忍不住伤心……”

自此以后,妙如一家在钟家祖宅东北角的槐香院里,过起了深居简出的守孝生活。

……

“奴婢经周昌家的指点,找到了库房管分配的连二家的,说想领些不冒烟的银霜炭。连二家的称已经没了。说是因着咱们五房,是中途加进来的,没提前统一定额采买。现在市面上不仅难以找到,就是能寻到,价银也不低。奴婢没法子,只好拿些普通的黑炭回来了……”杨氏屋里的二等丫鬟冬儿站在地下,垂着头对着崔妈妈嗫嚅道。

“怎么可能?!奴婢上午去长房三女乃女乃那里取花样子时,看见三爷通房巧莲的屋里,燃的就是那种银霜炭。好像才刚领回来的,见我问起来,领炭的小丫头还特意说起,库房里还有不少呢!奴婢从小跟在太太身边伺候,在大学士府没少见过此种炭。这才回来告诉崔妈妈,咱们也可领些回来!”大丫鬟玉簪争辩道。

杨氏听后,脸色随即就沉了下来……

“小姐,看来还是得老奴,亲自到卢总管家的那走一遭才行!”见状崔妈妈赶紧请缨道,“大人用烟炭没什么!妤姐儿还小,可受不了这烟味!也难怪她一直不肯呆在屋里,总喜欢往外跑……”

“也好,听婆母生前讲过,咱们五房还有些祖产在公中管着。现如今回来了,也不算白吃白住人家的,断没有再克扣五房份例的道理!”一听到提起自己女儿,杨氏就忍不住要争上一争。

到晚上妙如在母亲那里请安时,就见到了此番的场景:堂中烧得正旺的炭火,把正屋起居的暖阁里烘得暖意融融的,妹妹妤如在杨氏怀里睡得香甜……

经过抄手游廊回自己屋时,就听见丫鬟婆子几个,在正屋的廊檐底下,聚堆在聊着什么……

“还是崔妈妈厉害,一出马领了那么多好炭回来!之前去时那帮人,还在那儿推三阻四的。”丫鬟冬儿向众人夸道。

“不全是崔妈妈的原因,说到底还是看在咱们爷的面子上。虽然爷现在丁忧在家,过两年再起复,恐怕就不是这般光景了……他们不说赶紧巴着,断不会得罪了咱们五房……”侍候钟澄的大丫鬟墨香,补充道。

“可不是!爷当年可是响当当的探花郎!要不是回乡时老太太寻不着了,我们爷理应留翰林院作京官的!”一个媳妇子随声附和道,众人一看,原来是钟澄亲随长庚的老婆吴氏。

杨氏陪嫁大丫鬟玉簪也不甘示弱:“有咱们杨家大学士府在后头,姑爷回京任职是迟早的事,熬过这两年就没事了。”

“这帮狗眼看人低的奴才,等咱老爷回京复职了,看他们那几房的主子,以后不上京到咱府里来打秋风的!”冬儿朝西南方向吐了口唾沫,恨声说道。

装着什么都没听见,妙如一路回到了西厢房。心中却对正屋那边下人的行事做派、管事们的御下能力,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晚上睡觉前,她偷偷跟秦妈妈提及了炭的事情,暗示这位管事妈妈,要注意约束屋里几个人,千万别和正屋那边的,因炭起了争执。也莫要跟府里其他房的人,有过多来往,免得招惹来事端。

秦妈妈很是诧异,不太明白她想什么!但忆及她平时机敏过人的样子,也没说什么,按她意思照着吩咐下去。

日子像流水一般,不动声色地流淌着,转眼间就到了年底。钟氏全府上下,开始扫尘清洗准备过年,槐香院也不例外。

作为小孩的身份,妙如还是蛮喜欢这种日子的。虽然还是什么都不能做,但大家都忙起来了,大人们盯得也就没那么紧了!好歹可以遛出自家院子,到其他地方逛逛了。

最近,她发现了一处颇有妙趣的地方。在钟府的西北角,那里有个园子,里面种满了各种珍稀树木和花草。从后山流下的泉水,在那里形成一潭碧水,又从西边的林子里流了出去。虽然瀑布是被冻住了,但那白色的冰流却挂在深色的山体上,特别醒目生动。远远看去,不是银河落九天,倒似银戟挂山中。

这日,她又走近了那片林子。在靠近潭水不远处,妙如闻到一阵阵幽香,引得她顿时心情大好,起了跑去寻芳探幽的念头。

时日已进入三九寒冬。前两日还下过一场大雪,气温还没回升,到处都是未融尽的积雪。脚踩在残雪和枯枝上,嗝吱作响……

还没走近香源,就听见林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妙如愣了一下,心中有些害怕。毕竟这里比较偏,收住脚步,就准备打道回府。

“谁在那边?”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不等妙如躲闪,林中就窜出个半大不小的少年,生气地打量着妙如。见到只是个小不点的女童,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来。

“你是哪个屋里的妹妹?怎么跑到此处来了?那边有个水潭,可不是你这般小的女圭女圭该来的地方!”未月兑稚气的脸上,呈现出老学究式的严肃表情。

“我闻到梅花香了,想折枝回去给爹爹插瓶,爹爹最爱画梅花了!”女童一副介有其事的表情。

“你那么矮,就是找到梅花,也够不着啊!怎么摘?”少年不以为然地说道,“还是哥哥帮你折吧!”说着,就过来牵妙如的手,带她去找梅树。

“这地方可不好找,你怎么找来的?”少年随口问道。

“从槐香院出来,一直向西走,向左拐弯就见到了,门是开着的,就进来了!”她如实回答。

把梅枝递给她时,少年惊讶地问道:“你住槐香院?可是九叔的女儿?”

见她点了头,少年自我介绍道:“我是大房的钟明信,你可以叫我信哥哥。走,我送你回去!”

钟澄从书房里出来时,就见到眼前这幅画面: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牵着他女儿,她手中拿着一支开得正好的白梅,两人正研究枝桠上的花苞,还要多久才能开……

“小侄明信拜见九叔!”长身一揖,钟明信向钟澄恭敬地施了施礼,随后解释道,“路上遇到妹妹,就把她送回来了,小侄正好早就想来拜会九叔了。”

“原来是信哥儿,你祖父和母亲的身体可都还好?”受了堂侄的礼,钟澄顺便问候起长房的堂伯和堂嫂。

“他们身体都还好,劳烦九叔惦记。”钟明信彬彬有礼地答道。

“妙儿,这是你从哪里摘来的梅花,开得好生俊俏!”钟澄这才注意到女儿手中的花枝。

向父亲递过手中的梅枝,妙如殷勤地献上:“是妙儿求信哥哥帮忙折的,想着您喜欢画梅花,带回来送给您插瓶!”

“听闻九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侄儿是否有幸求得一幅丹青?”钟明信忙随声附和道。

钟澄欣然应允。

“我也想要!”妙如忙不迭地小声嘀咕。

正要跟堂侄闲聊几句,钟澄就听到女儿的嘟囔声。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她主动开口,问他讨要东西,显然有些吃惊。

“曾听父亲念过‘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诗句,妙儿今天也见过这情境了!想留个纪念。”妙如难为情地涨红了脸,惴惴不安地解释道。

听闻后钟澄当场怔住,有些悲喜交加。

悲的是,这还是女儿当着面,第一次称他为父亲,想到结发妻子的早逝,心中对她们母女俩的愧疚,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喜的是,女儿竟如此聪颖,小小年纪还未曾开蒙,竟能默记下他无意中念过的诗句,还能应景地背了出来……

一旁站着的钟明信,突然击起掌来:“不愧是探花郎的女儿,这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对应先前趣园幽溪涧边的景,却是极妙!果真是人如其名,妹妹的确是个妙人儿!”

接着问堂叔:“不知您可为妙妹妹启了蒙没有?族中也有为女儿家开办的闺学,不如送妹妹去那,可多识得几个姐妹,一起练练字,绣绣花,也是好的!”

妙如一脸渴望地望向父亲,过了半晌才听见他说道:“多谢贤侄的提醒,家中无长辈指点,妙儿又是长女,此事倒是九叔忽略了!”

只见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认真地对堂侄说道:“原本守孝之人,不好多作走动,况且后年我们又会离开此地到任上。要是去上了族学了,到时又得中断。启蒙时最忌半途而废,中间换先生。横竖我如今正在居丧,平日也无事可忙的,就亲自给她启蒙算了。过两年等她姐妹们都大了些,再另行延请夫子来教!”

一脸艳羡地望着妙如,钟明信忙恭贺她道:“妹妹果真是有福之人,有九叔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妹妹以后成不了李清照,也能成个蔡文姬。不知小侄能否搭妹妹的光,也可时常来跟着讨教一二?!”恳切的目光望向钟澄。

“欢迎之至!闲下来时,咱们叔侄俩也可聊聊学问,彼此切磋切磋,交流交流。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师嘛!”对着这个晚辈,他第一次露出了激赏的目光。若有所思望着他,钟澄不禁心中暗叹道:小小年纪竟能如此机变灵巧,钟氏一族后继有人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美人迟慕最新章节 | 美人迟慕全文阅读 | 美人迟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