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 第十九回 陈年旧案之薛胡案6

作者 : 无情燕子

两人刚到县衙门口,捕快韩林似乎在等着他,见他来了,箭步上前,“秦大人,徐大人都等急了。”

“又有案子了?”

韩林点头,“是一个寡妇告自己的儿子不孝。”

“有这等事?”

“徐大人觉得不对劲儿,所以,请大人赶紧过去。”

来至二堂,徐知县看到秦浩然进来,微微颔首。

两人向知县行礼后,徐知县把案情向秦浩然陈述了一遍。

被告人邵启在专门刻书的萧家刻坊里做工,平日里很少回家,所以,母亲生病了也不知道,据说朱寡妇差点死在家里,所以原告朱氏告儿子不孝,要知县大人重判儿子。

就因为儿子不能常年在家陪伴,便告儿子不孝,这个理由实在太过牵强,而且,徐知县传了朱氏的邻人,邻人都说,邵启是个难得的好人,为了母亲过的好一点,到现在都没有成亲,挣来的钱,全都孝敬了母亲。

所以,徐知县断定,其中内有隐情。

徐知县吩咐捕快去寻秦浩然,就是要他一起想想办法。

雍妍也在一旁观察母子俩。

朱氏的衣服,没什么不正常,让她起疑心的,是朱氏脚上那双绣花凤头鞋,朱氏今年最少四十五岁,竟然穿着闺中女子喜爱的凤头鞋,再看看邵启,脚上穿着的,是街上十文钱一双的草鞋。

雍妍心中有了计较,徐知县的判断,是对的,邵启应该庆幸,自己遇到了清官。

雍妍压低声音在秦浩然耳边说道:“先判了他,然后跟着朱氏。”

徐知县悄悄伸出大拇指,他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找了秦浩然回来,就是想计划再周详一些。

徐知县一拍惊堂木,“邵启,你当真愿意认罪么?”

“大人,小民甘愿认罪。”

雍妍一直在细细观察朱氏,朱氏听到儿子毫不犹豫的认罪,微微翘起了嘴角,神情很是得意。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一致认定,这其中必定有问题。

“朱氏,你真的想好了吗?你寡居多年,含辛茹苦的把儿子养大,现在儿子也会挣钱养你了,你却要告他,按照我朝的律法,他可是要判死罪的,你不怕没有人给你养老送终吗?你不担心邵家从此绝后吗?”。

“民妇现在身子还能动,这逆子就已经不孝,哪里还敢指望他给民妇养老送终,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朱寡妇的态度,十分坚决。

徐知县叹了一口气,“既是如此,那本官就按照律法判决了,好歹,他也是你的亲生儿子,母子一场,他不孝,你这做母亲的却不能不仁,你且先给儿子准备衣服棺木吧。”

朱寡妇一听,喜上眉梢,跪谢徐知县以后,高高兴兴出了县衙。

秦浩然命人悄悄跟踪朱寡妇,徐知县继续审问邵启。

徐知县走到邵启面前,叹了一口气,“邵启,你真的甘愿认罪伏法?”

“小人有罪,小人愿意认罪。”来来回回,邵启都是这两句,且态度十分坚决。

“邵启,你在刻书坊做工,想必是认识字的。”

“是,小人的父亲是个秀才,只因父亲早亡,家道中落,才会去了刻书坊做工。”

雍妍点点头,另外两人却不明所以地看着她,雍妍继续问道:“邵启,我问你,何为孝道?”

邵启略略迟疑,抬头看向三人,徐知县淡淡道:“邵启,你不知道吗?”。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雍妍神色一凛,“邵启,你只说对了一半,我还记得,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是也不是?”

徐知县疑惑的看向秦浩然,秦浩然的目光,一直在雍妍身上,并未曾留意到徐知县的目光。

邵启低着头不说话,雍妍继续说道:“邵启,你是一个聪明人,却也是最愚笨的人,你这是愚孝你只知父母之命不可违,但是,隐藏母亲的德行,岂不是陷亲于不义,难道你不应该更顾及自己这条性命,别忘了,你父亲只有你一个儿子,你到现在都没有成亲,没有子嗣,就为了掩饰你母亲的过失,甘愿赴死,你可对得起你邵家的列祖列宗”

“我……我……我……”邵启说不出话来。

雍妍冷哼一声,乘胜追击,“邵启,若是你真的判处死刑,你有何颜面去见你的父亲,我若是你,哼”

邵启跪在地上,头几乎垂地。

雍妍道:“邵启,你不愿意说,大人也不会勉强,但是,你母亲的事情,我们自然会查清楚,到那时候,我看你如何自处”

邵启脸色大变,“大人,不要,不要啊……”

徐知县马上追问,“邵启,你现在说还来得及。”

邵启面如死灰,呐呐说不出话来,这等羞耻的事情,他着实说不出口。

雍妍道:“徐大人,可否让其他人退下?”

徐知县点点头,挥手命人退下,堂上只剩下徐知县,秦浩然,雍妍以及邵启四人。

邵启嗫嚅道:“大人,家母和永庆寺的僧人有染……”

“你为了保住母亲的名节,宁愿一死,邵启,你真是糊涂,你让你的父亲情何以堪”徐知县勃然大怒,男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女人的红杏出墙。

永庆寺就是胡家对面的寺庙,雍妍的脑海里迅速闪过聂家姑娘,胡家姑娘,再加上刚刚离去的朱寡妇,全都和永庆寺有关系。

“多少年了?”

“七八年了,那时候我只有十一二岁。”邵启的脸红的就像是在火边烘烤着。

“大人,先把邵启收监。”雍妍果断的说道。

“什么?”徐知县怔住,看向雍妍,眼中满是疑惑。

“陆心禅,不要胡乱说话。”秦浩然瞪着她,恨不得将她轰出去。

雍妍道:“大人,先把邵启带下去,我自然会告诉大人为什么。”

徐知县点点头,大堂里只有三个人,自然是秦浩然带他下去了。

没办法,秦浩然带着邵启先退堂了。

雍妍这才张口道:“徐大人,我和秦大人今天去查了一桩十年前的旧案,就是薛涌那桩杀人案,想必秦大人已经跟您说过了,那宗案件,怕是有问题,而且,我还查到,胡家的后院聂家,在十年前也失踪了一个姑娘,听说是与人私奔了,可她失踪之前,哪儿都没去过,只是去永庆寺上过几次香,今天的朱寡妇,也是和永庆寺有关系,我总感觉,这个永庆寺有问题,不知道徐大人知不知道这个永庆寺内中的情况?”

徐知县皱了皱眉头,“整个今阳县,一共有八十五座庙宇庵祠,儒家五座,道家二十三座,剩下的,都是佛家的寺庙庵堂,但是,香火最鼎盛的,却是永庆寺,盖因永庆寺的菩萨最为灵验,而且,永庆寺的的繁盛,可说是十几年如一日,永庆寺的主持慧风法师,是十五年前由江浙的寺庙云游至此的,后来收了几名徒弟,永庆寺的香火日渐鼎盛,也不见他们收徒弟,而且,还把寺庙的西厢租了出去,住的都是来县城读书的学子,寺里只收取少量的租金,若是实在没有,可以挂账,寺庙还免费供给他们一日两餐,十多年来,学有所成的学子们,很是感激永庆寺的主持。当今的工部尚书冯大人,就是今阳人,当初,他在永庆寺住了五年。”

“徐大人,我想去一趟永庆寺,查探究竟,还请徐大人代为安排。”雍妍听完,心中有了主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河东狮吼最新章节 | 河东狮吼全文阅读 | 河东狮吼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