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柳妻缘 第四十八章 还原真实

作者 : 刘泽让

据笔者考证:伦文叙为南海县黎涌村人士,家贫,自幼聪明过人,乡试中举后,于弘治十二年参加北京会试(与他同赴科场的还有唐伯虎、王阳明等人),夺得会元,殿试中再夺状元。官至右春坊右谕德,曾任皇帝经筵讲官,为皇帝修玉牒(家谱)。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殁于任上,年仅四十七岁。

文献记载,伦文叙正室夫人是区氏,侧室夫人是邝氏。伦文叙和两位夫人共育有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大儿以谅、二儿以训、三儿以诜、四儿以谟,以上四个儿子均出自区氏,五儿以谔,出自侧室邝氏。长子伦以谅,曾得乡试第一(解元);次子伦以训,曾得会试第一(会元),廷试第二(榜眼);三子伦以诜,得中进士。一家科举功名甚盛,称为“父子四元”。为此,正德皇帝御赐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此牌坊之一直完整保存至“文革”前,在“文革”中被“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红卫兵损毁。笔者见到时,该大理石牌坊已断为两截。但笔者在伦氏后人家中亲眼看到了伦文叙及其长子以谅、二子以训、三子以诜的画像,保存完好,四幅画像均采用工笔设色,矿石颜料,时隔数百年,仍栩栩如生。

历史的真实,往往和坊间流传的各种传奇版本大相径庭,其中有一个传说中,伦文叙夫人为员外府的一名丫环,叫李春花,伦文叙考取功名后,本来可以当驸马,也可娶位富豪小姐,但他仍然信守承诺娶了这位丫环。这个传说在岭南地区流传甚广。

伦状元和丫环的爱情固然可赞,但谁都知道,小说的内容一般不同于历史事实,是不靠谱的。故而,笔者根据伦文叙夫人为区氏达人的历史事实,演绎为以上的《伦柳妻缘》。

关于真实的伦文叙的夫人,现在人们很难想象她的容貌,她的风采。但据笔者研究过各种文献资料,获取了最权威最珍贵的资料。可以肯定地说,区家那位小姐确实是位大家闺秀,端庄高雅,美丽大方,自嫁给状元伦文叙后,她将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丈夫,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孝敬公婆,慈善热心,街坊四邻无不夸赞。

让我们重温一下珍贵历史文献吧:伦文叙的另一同门师兄、著名思想家湛若水是这样形容区夫人的:“区氏恭人生而徽柔贞淑,敏慧婉娩。式闲捆范,外阈不踰。父母称其贤女,当配君子。生备人伦,有母仪之恭,有无违之敬,有事公婆之孝,有奉先之恪,有姻党之睦,有逮下之仁,有爱子之慈,有刑於之化……”除了这些无与伦比的美德外,后面又洋洋洒洒列出了九条具体内容,长达一千五百余字,湛若水对区氏夫人极尽赞美,钦慕之情溢于言表。

历史长河,无数星光闪耀,一代才子和贤女,是那璀璨之光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永恒……

在动笔写《伦柳妻缘》时,其初衷是以民间传奇人物为原型,塑造一个不同以往的伦文叙、柳先开,展示他们少年时期的同学友谊和美好爱情。写着、写着,写出了一个处处巧合、无比完美的结局。欣慰之余,仍觉得不满足。反思起来,本书着重写了人性无比美好的一面,太过理想化,对人性的自私、阴险、好斗、**无边等劣根性,限于篇幅,未能很好拓展。这或许对读者是个误导,无论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大多数人的命运没有这么简单和美好。若世界都这么美好,还要“被和谐”干吗?

为此,笔者开始恭敬请出新的历史人物,闪亮登上红袖舞台。

伦文叙、柳先开两位老兄,烦请您二位先休息一下,新的人物即将出场啦!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您继续多多来帮衬哦!

本书参考文献:

附1:伦文叙遗作:《伦迂冈稿》,按语:伦文叙,字伯畴,广东南海人,弘治十二年进士,会试、殿试,具擢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历官经筵讲官、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病卒于官。事具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九所收录黄佐撰《右春坊右谕德伦公文叙传》等传记。清人俞长城题识:“闽粤,古之僻壤也,其中率多望族,莆田林氏,三代五卿;南海伦氏,父子四元,中土莫之及也。林氏之盛,始于亨大;伦氏之盛,始于迂冈。今读二公文,亨大先生郑重古朴,故其福厚;迂冈先生高洁简贵,故其名高。子孙蕃盛,亦积累教诲之所致,然其兆未尝不见于文章,必谓才人多穷,难为继起,是亦言之过激已。昔丘琼山为相,力争粤为南卷,后人讥其好虚名,受实祸。试观伦氏科名,跨江逾浙,多才如是,又何分南、北、中也。且人不求为天下才,徒于分卷中较量难易,岂不陋乎?”

附2:伦文叙小传:伦文叙(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广东省南海县黎涌村人。自幼家贫失学,靠父母以种菜、卖菜为生。他的父亲伦显,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希望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叙身上。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伦文叙人穷不志短,在坎坷中成长。七岁时附近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十分克苦勤学,两年之后便能文能诗了,每试必列前茅,才气横溢,名噪一时,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而且又调皮诙谐。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缀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湖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三宝佛前妙对联语,命官梁储赞他是个饱学之士。金銮殿上应试,皇帝称他是天资聪明。弘治二年(1489年)23岁时以儒士身份到省城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33岁时在京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瘵击几对手柳先开等,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入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职。正德元年(1506年)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充经筵讲学官,还有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附3:右春坊右諭德倫公文敘傳(黃佐):倫文敘字伯疇南海人長身玉立頭顱大二尺許五歲時與羣兒戲有術者獨指之曰此兒大魁相也弘治己酉以儒士就試巡按御史周南得其卷於遺材中嗟異之入試果中高等肄業太學己未會試殿試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學行才器世所推重乙丑武宗登極頒朔安南充正使會丁外艱歸不果行庚午起復充經筵講官尋推陞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壬申九月進講舜有臣五人而天下冶多知諷語癸酉春進修王牒考覈惟詳是秋被命主考應天府比還得病卒於京師年四十有七文敘天性純厚德器粹然望之可知其君子篤於孝友□旨必盡而室無私財雅有弘量未嘗與物競尤能仗大義賙族黨恤孤寡既以文章連掇大魁人皆期台輔及卒天下惜之所文宗韓楊悠長宛轉類其人居嘗以書史自娛手不釋卷尤善教子長以諒字彥周鄉試第一辛巳進士入翰林累官南京通政參議次以訓字彥式會試第一殿試第二官至南京國子監祭酒贈文敘如巳官頴悟過人詩文立筆而就涖監待士以寬養病卒於家次以詵登進士高等南京兵部郎中父子三元海內衣冠盛事夫能或□先也

(全本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伦柳妻缘最新章节 | 伦柳妻缘全文阅读 | 伦柳妻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