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不朝臣 正文 第一章 北伐

作者 : 春暖花败

太宗嘉定元年,南楚国起兵十万,正式对北面的高阳国发动征讨。理由很简单,天机门在百花艳的行刺。

不过对于演武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无比振奋人心的消息,相比较毕业之后去各地执勤,能去真正的战场才是这帮年轻人所期待的。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林文正站在演武场教场上,两个月的休息让他身上的伤好了去多。而作为仅有的三个一年级就参加这次誓师大会的林文也非常受瞩目,元夕词、四国赛让林文成了永和城让人瞩目的新星。

今天霍焕起并没有到场,来宣读誓师词的是卫历。殿前指挥使元帅,演武场的副监理卫历已年近花甲,但是其充沛雄浑的声音还是准确无误地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自太祖立国,未尝一日忘却当日一统天下之宏愿。高阳本我南楚之土,奈何太祖念立国未久,为免黎民之艰辛,忍辱负重,罢兵修养。然而,太祖仙去之时,犹憾未偿之愿,为人臣子甚感惴惴。今时圣上,发奋立誓,收我之土、遂黎民之愿,以尽天命。

演武二十余载,南楚才俊多耶,纵强敌万里,吾等往矣!”

年轻的未来军官们被卫历煽动得恨不得立马拼死沙场以报家国。林文清楚地听到卫历说完最后一句,然后跟着所有人一起大喊“南楚所向,所向披靡”。数年磨砺,所求谓何?男儿安身立世,只求封侯拜相。

那天,作为演武场正监理的南楚皇上孙清本人并未到场,此次出征由卫历任统兵大元帅,这位当年为南楚国打下大片江山的元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依旧如残烛般燃烧为南楚奉献余生。前朝极弱,太祖孙明兵变立国已有二十多年,他励精图治,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让南楚由原本的涂炭之地变为富饶之乡。一生征战疆场的卫元帅,本是想一统天下马革裹尸,奈何在太祖有生之年他却并没有再次获得出征的机会。所以这次太宗起兵,卫历首当其冲自告奋勇,作为统兵元帅以期完成自己的夙愿。

林文一边朝兵舍走一边与同样被挑中的季修禅畅想着自己的未来,宣读完太宗的征讨诏之后,林文和季修禅都被点名将带领百人的队伍,随军出征任百夫长。身为南楚的军人,打仗是他们实现抱负的唯一途径。

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拿到金菊花的他需要用战争来证明,自己是可以配的上那个远走的云瑶。

这次出征,三年的甲乙丙六个小班的三百人都将作为百夫长随军出战。而林文、季修禅和胡建术因为四国赛的表现也得以被选中作为百夫长随军出征。

季修禅看到林文说得兴起不由对他说道:“太平之下,你不觉得皇上有些唐突么?”

林文当机反驳道:“当年太祖立国未稳,才有北高阳、西夏蜀这些本来属于我们南楚的国土被占,如今北征高阳也是合情合理;现在南楚国富民强,已不同于立国的时候,高阳这些年重文轻武加之内乱,正是征讨的大好时机啊。”

经过两个月的养伤,林文其他的没长进,大道理倒是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季修禅不可置否也没再反驳,在他心里对这次出征抱有不同的看法,那就是穷兵黩武。

因为当初南楚立国不久又经历两年征战,造成军队严重缺乏下级军官,所以本来是宗室晋升捷径的演武场便对所有人开放。正因为这样林文才有机会在演武场学习。

虽然如此,一些家世较好的人并不与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出身的在一起,演武场的一班二班就是这样分出来的。

季修禅家就在南楚都城永和城内,所以出征前的这三天假期他可以回家。而林文还是一如往常,三天时间勉强够一个来回的路程,所以他独自一人回到兵舍。当下给家里修书一封:

“文男跪父母亲大人金安:

今日得上令,三日后远征高阳。尝闻父亲随太祖征战而落恙,而今男已十之有六,为国为家,北征高阳乃吾辈之责。此行虽难,但望父母亲勿念。

家书数及父亲大人需防脚疾,男每日惴惴不安。近来,男于枪法有所悟,书写亦未敢忘。

书及武弟多习文字,于枪法亦有所趣味,万望父亲多为督促,来年演武场选才之时亦可来京相佐,解文思乡苦,扬父母成龙志。

吾在京安好,万望勿念。久未见家书,时有记挂,此番北征,未知何月乃还,家书定不能忘由武弟转与文观。

父母亲需保重身体。万望待男凯旋之时能得以尽子孝心。

男文跪安”

仓促之下,林文发觉自己字迹有些潦草,心想在父亲心中又要把自己责骂一顿。不过等这封家书送到父母手里的时候,林文想必已经在出征的路上了,想到这里林文心里也不再那么担心了。

林文自己并没有太多的东西要收拾,他父亲当年跟随太祖起兵之后由于腿受伤就回家租了地,家里并不宽裕,能来演武场学习虽然有些补贴但生活还是算比较节俭的所以并没有多少衣服之类的需要收拾。

虽然出征是在三天休假之后,可是他此刻却感觉空荡荡的,没有训练,也没有心思看书。四国赛的失败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可是这在他心里始终是个结,这段时间他始终不敢去面对自己的师父刘老头,也不敢去想以后见到云瑶,她是否是一张失望的脸。

*****

林文决定,去看看刘老头,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自己努力过,这次出征他抱有建功立业的心。四国赛的偏将他拿不到,那就从北征里获得吧。

百夫长到偏将,虽然差的很多,但是林文坚信自己可以做到。

北城门外人群激愤,张贴出来的檄文里,南楚这次简直就像是同仇敌忾逼不得已不得不去北伐一样。

被人侵占领土,这些守着自己脚下一片地的老百姓,像拥有天下一样对北伐有着极其向往的雄心壮志。

“师……师父!”

林文打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刘老头,走过去之后林文怯生生的喊道。

“呦?林文,你还记得你有个师父呐?”刘老头看到垂头丧气的林文气不打一处来的讽刺道。

“师父……我……”

“你什么?翅膀硬了?”

“我……走,吃饭!”周围都是人,林文一跺脚说道。

“走!”

刘老头也不客气,说到吃饭他就来了劲了,林文时常想自己赢的那一百两银子也不知道被他弄到哪里去了。

“说说怎么回事吧!”刘老头一股脑的往嘴里塞着大馍和面条一边嘟囔道。

“没拿到金菊花!”林文赌气的回答。

“没拿到就没拿到,还这么拽?”刘老头抬起头盯着林文说。

“不是……”

“算了,拿不到谁会怪你?”刘老头说完又地头吃起来。

可是就这么一句,林文突然眼睛就湿润了。对啊,在永和城,对自己期望最高的,或许也是最不会在意自己失败的。

“嗯。”林文凝重的点了点头,更加在心里打好主意,这次北征一定要出人头地。

“金菊花、偏将军,这不过是皇上赏的花头,这次北征你知道吧?那才是大彩头,多少人,光宗耀祖,全是一刀一枪拼下来的。”刘老头啧啧地说。

“真的?”

“当然,军功、高中,两个有一个就算鲤鱼跳龙门了。”

刘老头咽下一口馍,斜睨着林文撇撇嘴说:“我看你高中是没戏了,军功或许还能侥幸弄一点。”

“我也要去北征,三天后。”林文兴奋的说。

“你?不是三年级的才去么?”刘老头意外的问。

“嗯,可是这次四国赛表现好的也可以去,去了三个。”说起被挑中参加这次北伐,林文也是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和季修禅、胡建术俨然成了演武场的明显了。

“锦华年也去?”刘老头皱着眉问。

“他?没有听说。”林文也感到奇怪,夺魁的锦华年竟然没有参加这次北伐。

“嗯,那你千万小心,战场上刀枪无眼,保命要紧。”

林文又想起了花未眠的话,作为一个战士,首先要考虑的还是保命吧?

“这次岳鹏也去,有机会你多跟他学学。”提起岳鹏,刘老头一阵唏嘘,苍云阁里如今位高权重手握重兵的也就他一个人了。

“他是大元帅,我一个百夫长,哪有机会?”林文看着刘老头不满的嘟囔道。

“能学点最好,学不到也要守着一条命回来,老子还等你给我送终呢。”刘老头打了林文头一下说道。

“知道啦!”林文把最后一块馍塞到嘴里,想着每次来找刘老头其实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无法面对。

*****

第三天,艳阳高照,永和城北门外。

永和北门城墙之上,太宗的声音如破冰之声凄切悲伤,那是在回忆太祖之事;如柳絮飞舞宁静洒月兑,那是在叙述南楚的现在;如翠竹折断清脆悦耳,那是南楚未来的声音;但是太宗的声音突然如平地惊雷,豪壮有度,这一句林文听的真切:“念南楚之将来,皆系尔等负之。闻南楚之军歌,待全军凯旋。”

崖山苍苍,天水汤汤。

南楚巍巍,万世家邦。

年轻才俊,文韬武略。

遥想大帝,驰骋疆场。

万里敌犯,青戟所向。

安保永和,伐挞还乡。

林文身着南楚国百夫长铠甲,手持长枪立于马上,随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南楚将士朝北方高阳国进发,这是未来南楚国第一名将林文的第一次疆场之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天子不朝臣最新章节 | 天子不朝臣全文阅读 | 天子不朝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