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缘浅 第十六章 决绝的痛

作者 : 守候荒芜

张航不放弃,害怕失去高晨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一年后还是在一起,那现在还有什么好分开的呢?如果,是分手,那更不行,绝对不可以。

年少时光里,少男少女们对待爱情,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决绝,有人一定要在一起,有人一定要分开。总之,都是一种决然,带着一定肯定以及必定的勇气和决心。

若干年后,回首望去,也许,年少时光的美好和令人无限神往无限难忘,就在于那个特定年华里的人们,都是倔强的,勇敢的,决绝的,彻底的,无畏的,所以是无怨无悔的。

青春,是我们不管不顾,不可收拾的疯狂。

张航深切地将这一点演绎得淋漓尽致。对这段感情的所谓挽回,他几近疯狂,不计任何后果,甚至自己早已飘忽不可知的未来。

收到那封信,他在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马上就给高晨回了过去。

高晨狠心地没再搭理他。

张航越发地失控,接下来,他们第一阶段的补课最后一天,他写了恩多信给她,无一回应。

本来多好一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小伙子,忽然间就颓丧下来,本就近视的眼睛显得更小更无神了,皮肤也差了很多,上课精神状态极差。杨洋看出来了一点,就跟方丽说了。

方丽问高晨,得到的回复和她写给张航的并无二致。她也不好过多地劝说什么,毕竟,学习本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其实也不用这样,我看张航挺懂事一孩子,你跟他说清楚了他会明白的。”

“我就怕我自己控制不住。”

“这有什么,上次期末考试你不是考得很好么?”

“那之前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以后也像那样,高考肯定会死得很惨。我家里给我很大的压力,我自己也盼着能考个好的学校。”

“也是,我们几个就你学习最好,这种压力,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发言权。”

“你明白就好,我并没有说要分手,帮我多劝劝他,明年这个时候就好了。”

“我们尽量吧,只是你也不用太强迫自己。一段感情走到这里,很不容易。”

高晨叹息一声,无话。

第一阶段的补课结束,在一片有些伤情的氛围中。

两个人带着极大的失意回到各自的家,天越来越热了,闷得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高晨一边努力地集中心力复习,一边心不在焉地想着某人。没办法,爱上只需一秒,忘记,却可能花上一辈子都做不到。

尘封?是自己的变相分手么?心里马上有个声音:“不是的,我只是怕再和他腻在一起会导致成绩下降,我们不会分开的。明年,等到明年,一切就好了。”

这实在是很好的安慰。是啊,只是一年而已,很快的。

可为什么,他就是想不通呢?他为什么就这么不懂自己?

张航在家里,情绪低到了谷底,爸妈对他的状态很不以为然,想着他估计又是在杞人忧天。在学校里,还有杨洋和方丽可以聊一下,回到家,就什么都没有了。想给她打个电话,可手机在爸爸那里,而且,估计打了她也不会接。

张航的人生到此,还从没有这么颓丧过,就连当时遭遇汪小风的背弃,他也没有这么难过。

到底是有多爱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若干年后,走在城市繁华的街头,霓虹闪烁,仰头看天,一颗星星也无,想起了多年前,两个靠在一起坐在渡桥上看星星的背影,张航的心像被什么触中,止不住地疼。当年的他,真的爱她爱到了骨子里。现在的他,早已对爱情失却了信心,也快忘了当初因何心动,因何失落。可他永远记得,自己曾那样用心地去爱过一个人。一辈子,恐怕也只有这一次了。

爱情给人甜蜜,也给人忧愁,可这就是它的魅力。多忧多愁,总还有那么多的男男女女们如飞蛾扑火,万死不辞地去追寻也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

十天假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伏旱肆虐的时期,一年一度的抵抗热烈的太阳的战争里,人们巴不得整天都泡在冰水里。

最伤不起的,莫过于这些为着高考挥汗如雨的孩子们了。高晨不禁感叹,真是高“烤”啊。

坐在自己房间的书桌前,落地扇不停地转悠着,好在窗外还有一丝微风,略微减轻了些许暑意。

夏日的午后,蝉鸣一刻未停,可却越发地衬出了家里的安静。爸妈都上班去了,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她不自禁地嘴角上扬。走到窗户边,外面院子里的梧桐正是青翠欲滴的可爱模样,还有些老人手持蒲扇,在树下歇阴纳凉。远一点,镇上通往外地的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声刺耳。

高晨就着窗台眺望,夏日虽热,但充满绿色的生机,蕴含着希望,这就是超级怕热的她却一直不喜欢肃杀的冬季的原因。

忽然,前面街角处,一个橙色身影一晃而过。高晨的心一下子绷紧,不会是……吧?

她马上蹲下,但又扛不住好奇,挪到旁边,用窗帘挡住自己,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再度往外看去。

那不是张航又是谁?

本来一个镇也不大,高晨家在镇北,与邻省的一个县城接壤。张航家在镇南,离县城很近。

也不知道他怎么找到她家的,不过,这世上,有心就能做成任何事。

高晨躲在窗帘后面,一动不敢动,粉色的丝质窗帘,隐约可以看到外面,高晨虽说成绩好,但视力却没有随之下降。

那个人,穿着她最喜欢看的橙色T恤,十足的耀眼。他就靠在街角小卖部的外墙上,戴着有柯南图案的帽子,双手插在灰色休闲裤的口袋里,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高晨一边是激动和喜悦和慰藉和感动,一边是担忧和无奈和悲凉和委屈。

她蹲了下去,捂住脸,泪无声地落了下来。

高晨喜欢林妹妹,但她一直很好奇,林妹妹怎么就有那么多的泪,从春流到秋,冬流到夏。但她没有觉得她矫情。高晨一直认为,眼泪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情绪表达,求之不来,来了,又求之不去。

她盼着他能来找她,那她就彻底地豁出去了。可直到她哭到麻木,眼泪干了,脸上黏黏的,她醒转过来,爸妈马上就要回来了,她立即站起,拉开窗帘,街角,什么都没有。

这天下午,张航在那个街角站了一下午,不时抬头朝那个窗口张望,却终究没去找她。即便再不舍,再痛苦,他也不愿意给她带来麻烦,这个敏感时期,于她,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远远看着她的窗口,这就够了,两个人的距离已经拉得这么近,还有何求?

后来,两个人聊起这一天,无不感叹。少时的爱情,很简单,很纯粹,很幸福。

暑假补课的第二个阶段里,两个人还是那个样子,张航始终没有放弃,总是给她写纸条,有时候是陈述式,可谓是**果的表白;有时候是探询式的,诸如今天心情怎么样,怎么不理我了,我想带你去个地方好不好……

他想,他非常确定自己的感觉,既然不能失去她,那就守着她,她愿意,就正当地,她不愿意,就默默地。就这么守着,直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咱还真别笑话张航同学矫情,当年,他还真是这么想的。

高晨呢,虽然一直死守着关口,对张航的信也不怎么搭理,看见他也当空气。但心里,其实还是喜悦的,谁没有个虚荣心呢,尤其是那个情窦已开的年岁,有个痴情的人儿那么守着自己,再满足不过。

晚自习,高晨总是能拖就拖,磨磨蹭蹭到熄灯锁门的最后一刻。张航原先也是一直拖着,后来才发现高晨的决心还蛮大,心疼她一直呆教室耽误回去休息的时间,就主动地先走。当然,不是先走回家,就是跑出教室,躲暗处观察着某人的行动。

高晨自从写了那万恶的尘封信,就没再从那学校偏门走,大马路好久没走了,尤其是一个人走,忽然就有点空落落的,整天面对各种函数各种从句各种诗词各种气候各种史实各种原理,脑袋都要麻木到秀逗了。生活似乎恢复到了恋爱前的那种格调,但实际上,比之前更惨。如果,没有那个人,生活也就那样了,熬到毕业,考个靠谱的大学,然后,也许遇见个靠谱点儿的人。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遇见了就是遇见了,最美好的十七岁,她遇到了张航,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就这么着了,让人能怎么办?

偏偏让她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儿,便一发不可收拾,跟牙齿一样,不可自拔。从此多了一份期待和憧憬,忽然没了,怎不叫人空落落的?

马路上一片灯光,绰绰约约的人影,貌似还有一对对儿的。自己一个人,怀抱着书,有一步没一步地走着。

忽然就没头没脑地想象着那个人,是不是兴高采烈地跟着那群不思进取四肢发达的男生们一起不知道多乐呵呢,反正,他那么一个洒月兑的人,自由多可贵啊。

这时的她倒是忘了,那个人,才刚刚拖方丽给了她一封深情的表白,特有他的风格—直白露骨跟反复回环;她也没有回过头去,不然,兴许可以看见那个可恶的人,正从暗处跟着她。

文灵最近也纠结着,初中时,她跟前排男生有点小暧昧,人家痴恋着她,她不为所动,等到高中,那男生去了外地上中专,给她写信过来,两人倒是又拉扯上了,但这远距离的恋爱,又没有如今这么方便的联络方式,两个人总免不了互相猜心,猜着猜着就生疏了,隔阂了,有疑虑了。

反正,也挺纠结,跟三国一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没个消停。

方丽跟杨洋正甜蜜着呢,也不能总是逮着她聊自己这些衰事。

就剩下了自己一个,也罢,就这样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吧,话说高考本就这样,折腾折腾就好了。

有时候,有勇气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有勇气就意味着你得不停地逼自己,放弃一些不得不放弃的东西。与其这样痛苦,不如索性做个懦弱的人,舍不了就不舍了,想怎么样便怎么样,走一步算一步,得过且过也是一种幸福。

过于决然的高晨,你幸福么?隔着这么多年的时光,再问一句,当年的你,那么做的你,可幸福?

全文字更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情深缘浅最新章节 | 情深缘浅全文阅读 | 情深缘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