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缘浅 第十四章 无尽撕扯

作者 : 守候荒芜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以为自己足够强大,足够理智,足够坚定,而当变数来临时,才发现,曾经的那一切,只是“以为”,万万做不得准。

高晨的哥哥大她八岁,那时候已经大学毕业,在上学的省城参加了工作。两人之间隔了这么多岁,所以不会有其他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打闹,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的关系疏远,实际上,高晨的哥哥高昕是很疼她的,从小就对这个唯一的宝贝妹妹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谁叫高晨也的确争气,样貌好,学习好,乖巧,懂事。

但高昕有一点不太好的特质,也许是高氏家族基因里面一直传承着的,那就是自以为是。虽说更多的人都会比较相信自己,但人各有别,有的人能够把握一定的度,兼听有益的想法,但有的人就不行了,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丝毫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高昕是通过寒窗苦读走出小镇的,深知知识改变命运这样一条真理。至于怎么样获取牢固的知识,他信奉努力就有收获,虽也明白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勤奋刻苦是怎么都不会无获也不能略过的。所以,他虽明白高晨的好成绩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她的好头脑,但他还是不停地在她的耳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醒她切不可自恃天分就“投机取巧”,忘了认真刻苦之于学习的本分。

对此,高晨很是无奈,可又不能反驳。哥哥确实是地地道道的过来人,他的话本就不无道理。不然,书山有路勤为径之说从何而来。但她也是个好强的人,以前也会反唇相讥几句,含沙射影地讽刺那些只知埋首故纸堆的书呆子,那时候,她有反驳的资本啊。但现在,她亲身经历过没有好好努力而轻易落后的失败,反驳的底气一丝也无,她也就更加明白,有一副好的头脑的确重要,但如果不勤加以磨砺,再聪明伶俐,也终会生锈。

哥哥毕业于省城一所一本类重点院校,他对高晨的期望自然很高。爸妈虽很通情达理,平常对高晨多有宠溺,但在重要的事情上,自然也不会含糊,何况他们也经历过高昕的一步步成长,在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上,自是章法有度,轻车熟路。

好几年前,那时候高晨还在上小学,对于上大学的概念并不很清楚,从周围人人的称羡中,她能体会出一些,但并不多,只知那是要走出县城,去到省会,从此一只脚就迈进了幸福的天堂,只用坐等荣华富贵。

其实,那时候上大学极其不容易,扩招尚未开始,分数线颇高,招收人数极其有限,高晨的哥哥能进入那所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真的很不容易。爸妈感到很欣慰,更是自豪,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教育谈资之于高晨。哥哥的榜样和形象是很伟岸光辉的,高晨从未有过怀疑。

但,从小类似“你们家孩子真聪明”的话听得很多,潜移默化,使得高晨真的以为自己的学习之好完全是缘于自家的优良基因,只要平常佐以一定的勤学,更能事半功倍。

就这样,她荒废了初中,从此就降了一个台阶。

就这样,她遇到了张航,从此,更不用多说。

她被自己渴望了已久的甜蜜冲昏了头脑,“一定的”勤学苦练,这个“一定的”慢慢被她不断压缩,呈递减状态。

她忘了,哥哥面临中高考时的书山题海,挑灯夜战,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鬼晚,这些她都忘了。

她不是一个只知埋首故纸堆的书呆子,但并不意味着她不重视学习,相反,她能体会到自己在攻克一道道难题后的喜悦。学习能给她带来快乐,她确定。

最重要的是,她一直明白,自己未来该走怎样的一条路。不管路的尽头是什么,不管是坐车还是步行,她一直明白自己沿路而走必须带的一样东西,那就是知识,能力,才华……而这些,都必须通过上学读书来获得。

所以,她很清楚上学之于她的重要意义。即便和张航爱得甜蜜忧伤婉转回肠,她也从没想过放下学习。不能说她过于理智,或者自私,或者功利,每个人都有自己再确定不过的东西。

而曾经的失败,并非学习在她的心中丧失了地位,只是由于她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天分,过于相信自己的平衡力。

现在,经过失败,经过期末考试的翻盘,她更清楚了自己的境况。

哥哥从省城回来看她,平心静气地跟她聊了天,谈了地,无话不谈,却又不离宗旨。

“快高三了吧,你有什么想法没?”

“我能有什么想法?”

“以后想去哪个大学啊?”

“还没想过。”

“看前几年的招生分数线了吗?”

“偶尔看过,不记得了。”

“你的成绩很瓶颈,可上可下,考得好,一本就没问题,不好,二本也可能有问题。”

“我当然想上好的学校了。”

“学校有多好,就看你的努力程度了。我看了你的试卷,语数外都还不错,但英语有点不稳定,文综一般,地理更是不行。”

“我也没办法,这已经是我尽了最大力气考出来的。”

“没到最后一刻,就不能说尽了最后一份力。”

……

“你放心读书,什么都不用操心。还剩最后一年,坚持不是胜利,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要专心致志,好好完成这件事,以后想干嘛不行?道理你都懂,只是要按照道理说的去做就难了,一直做下去更难。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说,爸妈辛苦了一辈子,还不是盼着我俩能出人头地,现在你是我们最大的担心跟期望所在,我们只会盼着你好。”

“我知道。”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被其他的事情蒙蔽了心。”

这最后一句话让高晨的心猛地一跳,生怕哥哥是知道了什么。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自己想要什么呢?

学业,爱情,亲情,健康,富足,美貌,什么都想要。

可如果某些自己都想要的东西产生了冲突怎么办呢?

鱼和熊掌,忠和义,此和彼。

到底该如何取舍?

晚上,睡在床上,虽然开着空调,屋里没有外面的燥热,但高晨的心却没有半分平静。

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做好的,足以平衡好各方面的矛盾。家人不许,她就苦心相瞒,遮人耳目。老师警告,她就加倍学习,证明自己。同学质疑,她就牵得更紧,确定坦然。

可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强大呢?

能冒险吗,能吗?

一边是来之不易的青春爱恋,渴望了许久;一边是壮志未酬的寒窗苦读,终点在望。两个砝码,都那么重,撕扯着高晨的心。

人们常说,最大的困境是没得选择的机会。其实,最大的困境,可能正是选择的机会太多,而无从选择。所谓天无绝人之路,真的没有选择的机会,也就意味着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反而给了人确定的方向跟信念。

现在,高晨正面临着爱情和学习的矛盾,过往的事实证明,她必须割舍其一。

学业,意味着未来。再有一年,她就可以靠着自己的聪明头脑和勤学苦练,走向自己想要的未来。而继续沉溺爱情,则有可能功败垂成,到时候,哭都没有地方去。

她爱张航,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爱得盲目。相反,她对那些过于沉溺近乎绝望的爱嗤之以鼻,即使痴情如林妹妹,这个她最喜欢的文学人物,她也并非十足赞同她的爱情观。她不认同林妹妹把贾宝玉当做生命生活中的唯一来爱,导致她看不到人生的其他美好,堵死了其他的路,那当这唯一的一条路也走不通,便只好香消玉殒了。

她向往的爱情,是两情相悦,两厢情愿的,她也渴望被人视如生命唯一去爱,但她认为自己绝无可能这样去爱对方。并非她自私,而是,人活一世,生来并不是为了死去,中途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好存在,不能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一个东西上。相爱的时候,给予对方自己所能给的一切,就够了。至于其他,请原谅,那些和爱情比重。

而同样的,另一方面的隐忧,来自于张航。

那个男生,口口声声“你不是我第一个爱的人,但你是我第一个爱得最深的人”,是真的把她当做生命中的唯一来爱的么?

相信爱情,需要勇气、恒心、毅力,甚至是不断地自我催眠。

这点不确定,是要人命的。

至于学习,张航虽然已经是一塌糊涂了,但还有一年的时间,不能因此就弃之荒野。更何况,他的学习下滑,固然跟他自己的态度密切相关,但高晨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一年的时间,如果可以,是有希望转入佳境的。所以,两个人都好好利用这最后的一年,釜底抽薪,更大的翻盘也是不无可能的。

她在意的未来,不仅是自己,还有他。他的未来,怎可葬送于她?现在,两人感情好,不计较这些,一年后,高考失败,各奔东西,怎么办?两年后,三年后,……,如果那时,已不在一起的两人,工作生活过的不甚如意,后悔起当初来,该找谁买单?

几番踌躇,几番撕扯,高晨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她不可能放下胜利终点在望的学业,也不会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青春悸动,但这仅有的一年中,二者不可能共存而相安无事,所以,就当给彼此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吧,也算是希望。

为了不直接地伤害他,她只想着说把感情尘封一年,两人好好冷静,认真备战高考,高考后,如果两人还有心有意,自然可以“重修旧好”,反之,好聚好散。想法是好的,但未来会如何,她亦是一片茫然不可知。

全文字更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情深缘浅最新章节 | 情深缘浅全文阅读 | 情深缘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