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缘浅 第六章 因差佯错

作者 : 守候荒芜

那时候,高晨他们刚刚在语文课上学到了一首中国现代美好的朦胧诗,郑愁予的《错误》,大家都特别喜欢朗诵。其中有一句特别火: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一个女子苦苦等候她的归人,她的心如小小的窗扉,紧紧掩着,直到听见了达达的马蹄,立马打开窗帷,结果,那只是个过客,而非她的良人。

这达达的马蹄,给了她无尽的希望,是以美丽。可是,那马背上的人,却非她望眼欲穿的归人,只是个过客而已,所以,再美,也是个错误。

那时候,本就在感情方面早熟的高晨,更能理解这种“美丽的错误”,她的心,也是“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她的归人,只怕是迷路了。

清明节收假后,是4月9号,星期一,2007年。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一天,让半生改变。

周一早晨返校后,高晨心无旁骛地坐在自己桌前,看着从家里带过去的《特别关注》,话说,这还是她特意带过去的呢,因为,里面有一篇叫做《没有了初恋,你还有我》。

听这名字,就应该能明白里面的内容了。她之所以带到学校去,是想让某个人看看。

这不,某人一进教室,看到他的妖怪正坐着低头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他轻悄悄地走过去,一把抢过来,看到了那篇文章。

哦,原来如此。

高晨猛然被他抢书,加上她想让他看的东西,也被他提前看到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航在她跟前站着看了会,什么也没说,拿着书就回了他自己的位子。

那个时候,mp3是很普遍,但手机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小镇上的中学生而言,还是很罕有的,学生之间使用最普遍最大众化的交流手段,就是传纸条了。

传纸条,相信很多他们这个年龄的学生都记忆犹新,并且印象深刻。这是那个特殊年代,心有灵犀的少男少女们传情递意的绝佳手法。

小小一张纸条,精致点的,就是专门买的便签纸或信纸。随意点的,直接就从练习本上撕下一页。精致点的,就特意叠成各种形状,心形,树叶形,帆船形。随意点的,直接就对折再对折。

完了就在纸条的表面上书:给某某,谢谢。然后就从这个角落传到那个角落。隔得近的,就直接丢过去。隔得远的,就一个个传过去。

往往是,老师在上边讲的意兴正浓,唾沫横飞,学生在下边你来我往,你传我递,面色淡定,随意得很,仿佛再正常不过。收到纸条的人呢,心里像开出了花,窃喜不已。

晚自习,高晨正做着恼人的立体几何,痞子蔡还在讲台上东瞄西瞅。忽然,背上有人拍了一下,回头,是她的《特别关注》,上面贴了张纸片:给高晨,谢谢。

高晨下意识地就打开了书,有一页折了起来,翻过去,正是那篇她想让某人看的《没有了初恋,你还有我》,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张薄薄的黄色的纸条,一看就知道,那是从数学练习本上撕下来的,因为看起来它只对折了一下。

“高晨,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高晨,你愿意做他的女朋友吗?

高晨有点懵,有点激动,但她很清楚,那一刻,她最强烈的感觉是,喜悦,不,是狂喜。

是的,自己这些天莫名其妙的举动跟心绪,虽有一些“非关风月,只为真心”的意味,但无可否认,自己难道就没期待过这个结果么?

后来的高晨忘了自己当年是怎么回复给张航的,可能是不确定的询问,或者表达愿意的意思之类。纵然她也明白,作为女孩子,她应该矜持些,但那时候,她只想抓住好不容易等来的幸福,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错过,自己纠结了那么久的心绪,豁然开朗。她什么都顾不上,只想着,这是我的,只是我的,终于来了。

反正,他们是在一起了。没有鲜花,没有歌声,甚至深情的表白都没有,就那么一句话,多么平淡,多么无奇,但也多么真切。

反而,让她记忆深刻,耿耿于怀的是,张航那个小气鬼,居然就用那么张再普通随意不过的一张练习纸,外加毫无修饰,毫无点缀,毫无前奏的一句话,不,只有十二个字外加两个标点符号,就把她哄到了手。

有时候,任性的她不甘心地对张航抱怨,“为什么你都没有追我,我就答应你了?真是的,太亏了。”张航则笑着说:“那是因为我们两情相悦,两心相惜,两厢情愿……”没说完就被高晨骂肉麻。

的确,真正的爱情根本不需要追,两个人的默契跟共鸣就能让两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也许,在你喜欢上他的那一刻,他也爱上了你。

其实,那时候张航跟高晨两个人,感情也许并没有那么深那么强烈。

张航从高晨手里抢到了那本书,看到了那篇文章,加上之前高晨的举动,以及自己的心灵感应,他以为,那篇文章就是高晨心里对他的所思所想,就是她对他所表达的。

经历了和汪小风的错过,张航已经不敢再轻易放开身边有可能是自己的幸福了。更何况,妖怪真的是一个好女孩,她有着自己喜欢的女孩品质:美丽,聪明,大方。她学习成绩好,但并不因此而呆板骄纵;她知道自己的国王,但并不因此而退避嘲笑。最重要的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她对自己并不讨厌,反而挺关心的。

种种因素下,他决定了。破釜沉舟,他也要试一把。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话说,那时候,高晨的确对张航有一些好感。但实事求是,那句话虽然确实是她想对他说的,但那个“我”却不一定是指她自己。给他看的重点是希望他早日走出初恋失败的阴影。

虽然张航的确有所误会,但也不吃亏。只不过是更早地捅破了他们之间的那层纸。

所以,这个并不算错误的误差,真的无比美丽。姑且把它称为美丽的“佯错”吧。

高晨虽然“只为真心”,但并非“非关风月”。

这一次,没有误以为,没有错过,没有试探,没有怀疑,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高晨和张航,堪堪遇上了,紧紧地抓住了彼此。

这一天,是公元2007年4月9号,星期一。是高晨和张航会永远铭记的日子,不管时光如何匆匆,岁月如何汩汩。

收到张航的表白的时候,高晨不是没有惊愕,只是在那么多次的交流后,互相理解得更多了,并非一点感觉也没有,而且,冥冥中感觉,彼此都是懂对方的人……

于是,忘了那个时候自己最根本的学习任务,或者,天真且疯狂的他们,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自制力来平衡二者。

爱做梦,暗恋过,期待过,失落过的高晨,和刚走出初恋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的阴影,满怀热情的张航,勇敢地牵起了彼此的手,一段青涩甜蜜的感情征程开始了,在众人的怀疑和好奇中,在自己的不确定的期待里,高晨和张航携手启程了,向着彼岸他们想象和期待的美好幸福出发。

那时候,张航的成绩又一次跌倒了谷底,完完全全的差生。而高晨,她依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爸妈眼中的乖乖女。

高晨,虽算不上特别漂亮,但好在有一张标准的瓜子小脸,皮肤白皙,五官端正,长着一嘴白而细的糯米般的小牙,163cm的个子,身材匀称,(悄悄地说一声,高晨同学的咪咪,有点小大),虽然眼睛不是特别大,但也绝对不小,弯弯的,睫毛很长,绝对是耐看的小美女加才女一枚。

而张航,个子虽有178cm,但很瘦,虽爱运动,但篮球一般,皮肤不黑,脸上无痘,但眼睛不大,且近视,还长了颗被高晨赞为可爱的小虎牙,形象中等偏上。但是,张航同学的学习成绩,自从入了高中,那个滑坡路走的顺的呀,就差没抢了第一的头衔,虽然是倒数的。

因此,周围同学的异样眼光,也是情有可原的了。甚至后来的高晨和张航,自己也觉得当初两人的决定,不止一点的不可思议。

可是,他们真的在一起了。高二二班的第一名,才女高晨和以爱开玩笑,脑子缺根弦闻名的“差生”张航走到了一起。

这在当时小小的普高二年级,不是没有轰动过的。甚至上了高中之后就没怎么联系的陈娇,也托人带信给高晨,提出了疑问。

高晨正沉浸在初食爱情甜蜜的幸福之中,头脑清醒与否尚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确定自己的平衡力,也相信她和张航在这份感情中的诚意,所以,她告诉陈娇,她相信张航是能够给她幸福的那个人,也相信他们能处理好感情和学习的矛盾。

陈娇自己就已经和赵亮开始了地下恋,被高晨那么一说,也就放心了,惟有祝福。

至于张航那边,朱青均也是满心疑惑,张航给他的回应,是再俗套不过的一句说辞: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

于是,不管那些异样的眼光,不管按世俗的标准,他们是多么的不配,不管会不会被老师和家里发现,高晨和张航管不了那么多,一头扎了进去。

若干年后,两个人心平气和地聊起曾经,还无比心向往之,那时候的高晨和张航,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单纯,多么的纯洁,多么的勇敢,多么的义无反顾。

于是,高晨的教室,上课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很多优美的抛物线,一个书夹,一张纸条,一份心意。

那时候,高晨依然坐在靠后边窗户的位子,张航也还守着他的大本营。两个人斜着过道,隔了四排,不算远。

有时候,他们会趁着老师面朝黑板的时候,赶紧把纸条丢过去。有时候,老师迟迟不转过去,等不急的他们只好通过中间的人传过去。

纸条的内容,不用说也可想象。小儿女的心思,最是甜蜜不过。

“中午我去食堂打饭,你在教室等我。”

“我让你听的杰伦的新专辑你听了没有?”

“亲爱的,我们晚上一起从板栗林回家好不好?”

“你的头发好香,下次能不能别扎起来?”

……

高晨从家里拿了个巧克力的盒子,把那些纸条留了下来。有时候是长长的一张她最喜欢的“静夜的思念”信纸,有时候只是练习册的一个角落,张航的字特别不像男孩子所写,不说像郑元那样飘逸,连一般的工整都谈不上,小小细细,歪歪扭扭,怎一个差字了得!可高晨每一张都视若珍宝地小心叠起,放到盒子里。

她没问过张航是否也是如此,但她相信是的。后来有一次聊到这里,果然证实了她的猜想。

他们相约,要把那些纸条好好留着,等老去了,一起坐在摇椅上,听着音乐,细细回味。

全文字更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情深缘浅最新章节 | 情深缘浅全文阅读 | 情深缘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