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缘浅 第一章 若只如初见

作者 : 守候荒芜

高晨和张航的首次“会晤”,并不是愉快的,也绝非多么的让人印象深刻。相反,带了点不和谐的音符。如果,他们能预知到日后的情景,那当初,会不会多注意对方几眼呢?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高一开学后教务处的一个会上,彼时,他俩是各自班上的团支书。刚入高中,高晨忙着收拾东西,忙着感叹,忙着追忆,没及时收到通知,去得最迟。

甫一进门,一件如火树银花般的橙色棉质T恤就撞入眼帘,那件高调华丽的衣服的主任,是一个瘦高个男孩,正阴着眼睛看着门口有点羞赧的高晨,脸上有隐约的笑意。高晨略有些不好意思,高一十个班的团支书齐聚于此,就她和另外一个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女生,其余都是纯爷们——至少看上去是。

高晨顶着男们生满怀打量的眼光向着那女生走了过去,关键时刻,同性就代表了组织了。她清晰地听见了旁边那橙色T恤发出的一声“切”。无奈教务主任已开始滔滔不绝了,她虽不满,也只得作罢。会后,那男生第一个冲了出去,后面,教务主任送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高晨心里窃笑了一下,好歹,有人替她报了仇。

那时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时光兜转,缘分弄人,一年后,彼此会成为对方最牵挂的人。

高晨成绩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非很好。那时候,学校分实验班和普通班还不是特别普遍的事情,进入重点班是要额外交钱的,而高晨的家里,哥哥正在省城上大学,妈妈又没有工作,仅靠爸爸一人维持,略有拮据,于是本着学习更多的应该是自觉为主的父母主张就在普通班,甚至搬出了高晨哥哥的光辉历史佐以说明。高晨本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相信自己的自制力,由此,她的人生拐了一个大弯,不知道若干年后,她想起当初的这一决定,是否曾后悔?

而由于初中在普通班,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都不如重点班,高晨也渐渐地放松了下来,初中九门课,她曾创下总分不到300的“佳绩”,若非中考前对佛脚的倾情“热爱”,她几乎都考不上高中了。

彼时,张航在他的初中重点班里,每天在老师的铁血政策下“苟延残喘”,鼻梁上早就架了度数高达四五百的近视眼镜。饶是如此,他仍是不孚众望,没挤进一中的大门,顶着爸爸给的一身伤,和高晨一同进入了镇上的普高。

中国的学校视升学率高于一切,高晨他们学校亦不例外。不久期中考试完就进行分科。高晨初二时,物理老师是个有精神分裂症的隐形帅哥,他空有满月复经纶,讲课仍是照本宣科,高晨还没弄懂到底是串联容易短路,还是并联容易短路,自己的脑袋就短路了,从此坚定了自己学文的理念。张航呢,自不必说他这样一个患有疑似多动症的男生无论如何不会选择整天要背枯燥无味的文科了。

然后她变成了英语课代表,而他不再是班委,貌似从此,他俩就没了见面的契机。高晨的成绩本就不错,尤其是语数外。算是天赋异禀吧,因为她自小就不是刻苦型的,初中那几年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高晨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从小就聪明,牢牢占据着班上的前三。人也比较懂事,虽然身为家里的小公主,无可避免地有一些任性。但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死板呆滞,乖巧懂事也不等于内敛沉闷。从小,她就接触了很多爱情方面的书籍,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后来的《萌芽》、《花火》、郭敬明、韩寒等,而她也没有余钱去买杂志。于是,闲了,还在上小学的她就抱着家里爸爸订的《家庭》、《知音》看,虽然不适合她的年龄,可意外地,爸爸工作忙没时间管她,妈妈又光顾着照顾家里,对这个乖巧聪明的女儿完全放心,毕竟,期末考试后领成绩单时那鲜红的奖状都向爸妈证明了高晨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于是,并没有刻意避开爸妈的高晨,反而一路畅通无阻地看完了一本又一本的所谓“闲书”,从此,爱情的萌芽,破土而出了。

像那个年龄的其他女孩子一样,爱情启蒙之后的高晨爱做梦,脑袋充满各种奇妙的浪漫幻想。梦想着有一天,王子提着水晶鞋,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她而来。回归现实,她喜欢性格开朗,能逗她开心的男孩子。

其实,年少的我们,并不一定能分清爱与喜欢,感动与心动,习惯与依赖。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只要记住最初的那一拍漏掉的心跳就行了。

现在想起来,当初没花多余的钱去实验班真是个值得庆幸的决定。虽然,实验班收过一次钱之后就没再收,高晨的父母还为此扼腕叹息过,这情景,搞得高晨都不禁要怀疑当初苦劝自己自身的努力和自觉性比环境更重要的人是不是她的爸妈了。

反正初中三年在普通班,高晨过的很开心。被《家庭》和《知音》启蒙了的她,情窦已开。那时她已经认识了两个好姐妹,陈娇和吴珍,她们三个在那个普通班里,成绩算不错了,但在那样一个轻松得甚至过度的班里,她们一样的爱玩。彼时,正值豆蔻的她们,是班上男生众星捧月般呵护的公主。谁都喜欢她们,谁也都不敢过于靠近她们。除了一个人,他就是方栋。

方栋坐在高晨的后面,陈娇和吴珍同桌,四个人斜对着过道。

方栋符合那个年代女生心目中的坏男生形象:长得挺帅,家境富足,爱逗女生,痞痞的一副欠抽的样子……他“荤素不忌”,不管是漂亮的不漂亮的,学习好的差的,开朗的内敛的,他都敢上前一逗。这样看来,他和高晨她们仨结缘倒也不在意外。他戏称她们为“三剑客”、“三大国宝”。

话说高晨她们三个虽天天腻在一起,恨不能重新投胎成真正的三姐妹,但各自的性格却不一样。高晨比较中庸,既不太开朗,也不太内敛。吴珍则比较文静,以学习为主,不太爱出头露面。陈娇就不一样了,她就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一样,左右逢源,在班上混得如鱼得水。往往是方栋一下课就拿着一根红绳,四处晃悠,“终于”晃到吴珍的旁边,开始开玩笑,而吴珍则是十句回一句,剩下的九句,都由同桌的陈娇代劳了。方栋目的没达到,悻悻而归。吴珍的态度,更加激起了方栋的征服欲,他更加地乐此不疲。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方栋喜欢的是吴珍。而吴珍呢,她从小接受的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一套中规中矩的教育,既没有高晨那样“钻空子”的条件,也没有陈娇那种没人管的“得天独厚”,爸妈从小就对她管教甚严。她自己这方面,既然自己热爱学习,当然就不太愿意跟学习不好的人多有接触了。方栋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说实话,高晨对方栋也是有好感的。他符合她喜欢的那种男生该有的特质:帅气,风趣(虽然方栋的那点爱开玩笑可能还上升不到这个高度)。但看多了《家庭》里面那些花季少女因误入歧途而伤心伤身的案例,加上女孩本能的矜持,以及方栋那过于明显的意图所向,高晨并没有把她那一点点好感表露出来。和方栋的关系也就是比同学多一点,比朋友少一点。

可能也正是因此,方栋对她比对陈娇更亲厚了些。有什么心事也爱跟她说,顺便从她这里套一点吴珍的事情。

有一次,高晨管方栋借英语书,居然在他的书里发现了一张纸条,那上面的字迹明显是陈娇的,“栋,你的感冒好一点了吗?”高晨瞬间明白了过来,无怪乎陈娇平常跟方栋的那些美其名曰护着吴珍的打闹了。她悄悄地把那张纸条放了回去。看来方栋早就知道了陈娇对他的心思,而陈娇是个聪明人,使尽了浑身解数跟吴珍搞好关系,这样一来,她们三个人的纠葛中,吴珍自然更不会给方栋机会了。

高晨想着,幸亏自己没有趟进那一滩浑水。后来,直到中考结束,方、陈、吴之间也没个确定的结果。吴珍去了省城上中专,而他们三个,都进了同一所高中。再后来,高晨听说方栋还去吴珍家找过她,不过被吴珍的妈妈拒之门外。吴珍的妈妈把她中考失利归因于在学校“瞎搞”,故而迁怒到方栋的身上也是情有可原的。

高晨不知道方栋和吴珍之间到底有没有谈过,也不知道陈娇有没有得逞过。她想,既然初中三年已经结束,那些过去的事就不用多问了,问也白问。

后来的后来,他们都在新的环境里遇到了新的朋友,而过去的那一点纠结,早就像昨日的日历,被撕去了。

如果,初恋是指第一次对异性的心动,那方栋无疑中了高晨的标。但那也仅仅是一点点心动,一点点好感。但也正是这一点点,奠定了高晨日后在爱情中的样子。所以,其实,年少的我们,并不一定能分清爱与喜欢,感动与心动,习惯与依赖。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只要记住最初的那一拍漏掉的心跳就行了。

若人生只如初见,让一切都停留在最美好的那一刻,任它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自闺阁赋诗,尔自疆场拼杀,宁愿两不相侵。

全文字更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情深缘浅最新章节 | 情深缘浅全文阅读 | 情深缘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