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璧 第三十一章 朱棣拜师

作者 : 宫希彬

张士诚投江自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江湖武林和朝野内外,或惋惜或悲痛或欢欣鼓舞或伤心欲绝,一时间人们心里弄得沸沸扬扬。元顺帝兔死狐悲,为一代英雄张士诚的损落而叹息,如果两人有机会联手,还是可以和朱元璋血战到底的。朱元璋听闻后,当着很多属下的面流下了同情的泪,他毫不掩饰地说:“可怜张士诚英雄一世,没想到死后却尸骨无存。我本想优待这位对手,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没有享福的命,罢了,罢了。”

刘乾骑着快马奔赴应天府南京,赶了三天路程,连续换了三匹坐骑。南京城城楼果然气派,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南京城”三个石刻大字,南京人脉鼎盛,怪不得皇帝都抢着把都城建在这里。风水学最基本的原理是“山管人丁,水管财”,“山水”只能算是一个方位概念,“山”代表背后,主宰健康和人丁兴旺,风水的靠山宜雄健浑厚,最忌背空;“水”代表前方,主宰事业和财富收入,向水宜宽广低平,最忌紧小。而南京的靠山零碎无力,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么大的城邑,更致命的是“靠山”背靠扬子江,没有接通大型山脉,得不到龙脉的支持;比全部靠山占地面积还大的玄武湖,把南京的山脉龙气阻挡得一干二净。风水之气“乘风而散,遇水而界”,被玄武湖阻断红山和幕府山之后,连那一点点靠山地气都被消磨掉,形成彻底背空的风水形煞。

刘乾纵观南京风水格局后,心想怪不得好几位皇帝在这里都呆不长久,原来这里的风水格局如此糟糕,风水大师刘伯温为何不给朱元璋找一个好地方,难道他算出大明都城早晚都要北移?这里只是一个临时落脚之地?刘乾反正也没有急事办理,乐得一副好心情,刘乾决定到幕府山游山玩水一两天,然后再联系毛骧。

幕府山位于南京西北方的长江之滨,山峦延绵起伏,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12里。幕府山有五座山峰,主峰偏向西北,名北崮山,海拔204米,峰下有幽深的石洞。中峰有仙人洞和虎跑泉等名胜;西北二峰合称夹萝峰,亦称“夹骡峰”、“翠萝峰”。刘乾腰挂乃尔不花宝刀,慢慢腾腾地盘山而上,半路遇到一个拾柴的老头,正在吃力的搬运成捆的柴禾准备下山,刘乾看着过意不去,就帮老爷子送下山去,算是学学雷锋吧。一路上刘乾就打听这幕府山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老爷子呵呵说,算你来巧了,这山顶有一座古刹,这几天有不少文人骚客到这里聚会,据说是举办什么“幕府山幕僚座谈会”,也有不少江湖人士来凑热闹,听说举办方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以武会友”交流会。

刘乾不怀好意地问道,有没有什么彩头?让人大老远地到这里来开会,总得给点什么好处吧。老头子嘿嘿一笑,说我天天在这里打柴,好事也听说了不少,据说政府给出来回路费,另外择优选为南京各官员幕僚,这年头领兵打仗的将军都有可能回不来,就这幕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不用提心吊胆掉脑袋,怪不得全国知名的文人都往这里赶,我看八成就是冲这个来的。

刘乾心想,我倒要看看这些幕僚有什么了不起,能有什么决策千里之外的好计谋。以武会友,倒是可以结交江湖朋友,喝酒的时候呼朋引类,人生不胜一场醉;有难的时候,振臂一呼,朋友两肋插刀,人生痛快淋漓。刘乾来到山顶的古刹,这里青墙碧瓦,红花绿树,格外得清幽。门口一个俊秀的小沙弥将刘乾领进门,来到一张横门摆放的大桌子面前,那里有一个戴眼镜的老秀才正在登记,他头都不抬,对刘乾说:“姓甚名谁,是男士女?竞选幕僚的,往左侧直行,左拐第二个大厅;以武会友的,直接右拐直行,左拐,右拐就到了一个大操场,那就是。”

刘乾盘算,还是先看看幕僚吧,那边打打杀杀的,估计就是些花拳绣腿。这个大厅,四四方方的,很大,已经有很多文人在这里炫耀起来了,要不画幅水墨画铺在地上,要不写几个毛笔大字,挂在墙上,有的干脆就表演口才,口若悬河地讲起了评书《桃园三结义》……,刘乾忍不住乐了,我得乖乖,这哪是什么竞选幕僚,整个就是一个天桥练摊的,就差耍猴子的没出场了。刘乾就围着这个大厅转悠,终于见到十几个人围在一起,旁边用毛笔字写了个牌子,上面写道“学术研讨,非诚勿扰”,中间坐着一个面带黑纱的年轻姑娘,面貌虽然看不清,但看玲珑的身段就知道绝对不会太丑。看见刘乾走半步停半步地走过来,她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大有不把刘乾放在眼里的样子,刘乾心里这个气,本不想过来凑热闹,但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心想我还就扎这了,非要让这个狗眼看人低的小娘子刮目相看不可。

刘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挤进来,干脆一坐下,几个老酸儒看刘乾年纪轻轻,就轻蔑道:“年轻人你是不是来错了地方?这里可不是听书的地方,那边才是。”

刘乾懒洋洋地说:“老先生们,你们继续,我实在走不动了,就想在这里歇息歇息,你们要是看着我不舒服,大可以把我抬出去。”

几个老酸儒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蒙着黑纱的姑娘鼻孔里冷哼一声道:“无赖。大家不要离他,我们继续讲老子的道家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大家看看这句有什么禅机?”

几个老儒生连连摇头说:“老子学问高深,就连孔子都曾经向其问礼。每一句话都是我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是不得要领。还是请姑娘给大家讲解讲解,我们也算是讨教。”

那个姑娘不客气说:“这句话大致可理解为:道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以说出来,因为它有迹可寻,但是又不能给它命名,因为它博大精深,根本又无从说起。天地万物起初什么都没有名字,但是人们认识了就慢慢地给叫上了名字……”

一个胡子和头发都灰白的老儒生惭愧说:“看来老朽是白白被称为红山居士了,老子的这一句话我都答不上来,惭愧啊惭愧。”

大家大多都是附近有身份的文人居士,这时也都交头接耳,摇头叹息。岭南文人欧阳苏说:“姑娘对老子道篇和德篇深有研究,我们愿意虚心聆听,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刘乾随口说:“山外青山楼外楼,我觉得这位姑娘的解释说不上什么高见。”

几个老儒生喝斥道:“年轻人听听也就罢了,不得诋毁姑娘的学识,她可是我们邀请的远方客人,五年才聚一次啊,你休要再无理取闹,速速离开,否则我们拉你见官。”

蒙面女子轻轻道:“让他说下去,我倒要听听这个人有什么惊人言论。如果你要是说不出来,我可不会轻饶你!先要拔掉你这乱说话的舌头!”

岭南文人欧阳苏悄悄对刘乾说:“识时务就快快离开,她可是朱元璋四公子朱棣的老师,你得罪不起。”

刘乾置若罔闻,侃侃说道:“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岭南文人欧阳苏缓缓点了点头,他觉得这年轻人的见解果然不同凡响。蒙面女子似乎面部表情很惊讶,她语气有了很大的改变,缓和说:“有几分道理。”

刘乾继续说:“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蒙面女子情不自禁站了起来,对刘乾鞠躬行礼说:“我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请老师你别见怪。”

刘乾知道古人称呼学问大于自己的人为老师,这是一种尊敬,哪怕这个人是个孩子,只要学问大于你,你就得尊称为老师。刘乾心想,你们这些人和我整整差了六百年,你们怎能辩论过我?

刘乾站起来还礼说:“不跟你们胡扯了。老子文化博大精深,岂是我一两句话就说明白的。好了,打扰你们了,你们继续吧。”说完刘乾就要拍拍走人。

谁知蒙面女子听到刘乾的真心话后,反而更为之动容,她忽然问道:“老师可否告知名字?住在什么地方?以后我们会亲自去拜访。”

刘乾头也不回,扔了一句话:“刘乾,拜访不必了。记住,以后别太拽了。”

几个老儒生议论纷纷,指着刘乾的背影说:“了不起,真的了不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都老了,也该是年轻的人的时代了。”

以武会友的大操场就是一个废弃的祭台,足足可以容纳数百人。一大帮人争执不休,先从说招开始抬杠,然后就你一拳我一脚地练起来,围观的人不仅看热闹,有自命不凡的还当场指招点评:“你这招玉佛手招式用老了,哎呀,这招神童献桃就更不到位了,如果胳膊再往上举高三寸,这小子就趴下了……”

旁边的一个戏台子上也是热闹,两个人面对面站立,一个老道,一个和尚,老道说:“别不服输,我这一招‘手挥琵琶’在前,玉女穿梭在后,迅速演变‘藏海神针’,封住你上下三路,你怎么办?”

和尚咧开一张大嘴说:“这有什么高明的,看看我这套降龙十八掌破你招数,先是一招‘双龙取水’,克制你的‘手挥琵琶’,同时‘神龙摆尾’,逼迫你下盘,你势必后退或者跳跃来躲避,你的‘玉女穿梭’不攻自破,最后一招‘突如其来’,你那‘藏海神针’妄想封我上下三路已是不可能,你必须全力以赴来破解我的‘突如其来’……”

刘乾走走看看,他比较喜欢刀法和剑法。前面一个老松树下摆了一个小擂台,下面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正好那位蒙面女子也在一边观看,大概是刘乾没有透露落身地址,她悄悄追踪来的,刘乾也不点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她看见刘乾过来,、微微欠身施礼,刘乾一抱拳,算是彼此见过了。擂台上一个使剑的少年已经打败了七八个高手,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成名不宜,老江湖没必要跟这个年轻后生较劲,赢了固然脸上有光,但是要输了,那可是多了一个江湖笑话。

年轻人倒提着宝剑,已经叫阵半天了,他感觉实在没劲,就趾高气扬说:“江湖原来就是如此,这么多英雄豪杰竟然没有敢应战的,难道高手今天都没来?”

刘乾心想,这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张狂。反正也是以武会友,不会伤了和气,我刘乾就去会会你。刘乾拎着乃尔不花宝刀走上擂台,说:“叫唤的兔子没有肉,我来向你讨教几招。”

蒙面女子见刘乾骂人嘴里不吐脏字,脸上微微笑起来,她越来越觉得这个刘乾很有意思。那个年轻人脸色变得很难看,大概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他说过话,他怒极反笑说:“好,我倒要看看,你的刀法是否也像你的嘴那样刻薄!接招!”

少年剑法果然有独到之处,剑走偏锋,剑式轻灵,每一招都毫不拖泥带水,连贯起来更是一气呵成。年轻人更没想到刘乾的刀法如此娴熟,刀势犹如石破天惊,招式收放自如,攻守兼备,最厉害的是,招招封杀敌人,根本就不给你喘息的机会。少年打了半天,气地一把扔掉了长剑说:“打不过你,我认输!你哪是来打擂台的,简直就是糊弄我玩的。”发完牢骚,这年轻人忽然满面恭敬说:“你可不可以当我老师?我想学学你这套刀法。”

刘乾掉头就走,爱搭不理地说:“我对收徒弟不感兴趣,再见!”

年轻人后面喊道:“我叫朱棣,我父亲是朱元璋,只要你答应收我为徒,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刘乾忽然停下了离去的脚步,这“朱棣”的名字太响亮了。刘乾转身走过来,仔细打量着朱棣,然后说道:“我要什么你都给?”

“对,只要我有的,都给你。”

刘乾挠挠后脑门说:“这样吧,我可以收你为徒,至于我要什么东西,我一时半会想不起来,等以后想到了就跟你要,你可不许反悔?”

朱棣开心道:“老师你放心,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就要算数,人无信则不立。我给你引荐我的另一位老师。”

顺着朱棣指的方向,刘乾看到了那位蒙面女子,刘乾小声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朱棣回答:“她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人前人后总是蒙着面纱,我就叫她蒙面女师傅,她主要教我知识的。”

刘乾打探说:“这么好的老师你怎么请来的?”

“刘伯温请来的,他去了趟高丽国,结果就给我带来这位博学的老师。虽然是女子,可是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蒙面女走过来,对朱棣祝贺道:“恭喜你找到一个武功高好强的老师。”

刘乾忽然很敬重这位女子,心想,既然是刘伯温推荐,她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才。尤其是深谙老子道家思想,这个女人可是卧虎藏龙之辈。刘乾伸出左手说:“我们握个手,交个朋友吧。”

蒙面女虽然蒙着面看不出她的表情,但她一定是脸红了,她伸出春藕般的手跟刘乾握手,说:“小女子素来就喜欢交朋友,尤其是有才华的朋友。你文武双全,我们今后可互相学习。”

朱棣和蒙面女将刘乾带回到南京宫殿,刘乾倒是省了不少麻烦,凭借朱棣关系,一下子就接近了朱元璋,接近了普妮。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八卦璧最新章节 | 八卦璧全文阅读 | 八卦璧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