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魅女 第五十章 桂圆坝、水鸟、树

作者 : 钻木书虫

又到周末,早晨,一觉睡成了自然醒,感觉好爽。睁眼一看,明晃晃的阳光早也爬上了阳台,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我让铃声响到七、八次时才拿起听筒来——不用猜是谁的电话了,因为谁也不会象兰玲这样的耐心与执着。

这是兰玲第一次邀请我去她外婆家——我刚想说桂圆坝有什么好玩的嘛,一转念又觉不妥,虽说是一种俗务,但她要求陪同她去看望一下她的外婆,总是情理之中吧,继而,我又联想起周编辑对兰玲的关于桂圆坝的那个建议来,刚好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也可以去空气新鲜处做做吐纳。

酒城的长江的那边的确有个桂圆坝,兰玲倒不是因为去看望病中的周编辑受到提示后才惦记起了桂圆坝,她的外婆家便在那里。桂圆坝原名陈家坝,后来卖给了兰家的先人改成了兰家坝。素有谱系的兰家大族的先人们历经沧桑,在这得天独厚的一块风水宝地上代代生息、繁荣昌盛,在兰家坝的江边与路旁种植起了桂圆树,一种就是几辈人数千株的事,从附近的瓦瓷山上往兰家坝远望,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那深蓝的苍翠的一片。其树型遒劲古朴,雄健有力,姿态万千,蔚为大观;每当挂果时节,桂圆林无异于苍穹下的一座天然的氧吧,微风中飘浮着桂圆花的芳香,绽裂的桂圆象一枚枚晶莹剔透的圆宝石般闪现出肉质的透明,引来一群群的游客在林中贪恋桂圆的美味、鲜美的空气,于林中留连往返,不忍离去——

再后来,兰玲的祖一辈,即祖父将整个桂圆林捐给了市里,便改名为桂圆坝了。桂圆坝距城中心其实也不算远,空中的距离就区区数千米,因为隔着一条长江,形成隔江遥望之势,如果轮到轮渡扯拐不能渡江的时候,两岸的居民便徒生望江兴叹咫尺天涯之感。这次去桂圆坝,兰玲一改往日的清纯路线,弄了个长发披肩的打份,弯弯的两条柳眉下,黑乎乎的两只熊猫眼,再配上一口鲜色的红唇极为抢眼,脚下,踏着两只白色高跟鞋,真有些妖精的意思。

去时,为了赶时间,我约兰玲在主干道上乘公交车。一见兰玲的打扮,刚想说什么,兰玲反倒先向我瞧瞧,又故意抛过来一个媚眼,笑嘻嘻地差不多象讪笑着对我说,我打扮成这样,不会笑我吧,我这是换一下口味,不然而话,成天老是一个模样恒久不变,谨防遭憋死了!

听她这么一解释,我只好附和说:

“当真,也是啊,遭憋死了说不定还没人同情呢!”

她猛地一拍我的肩头,差不多是欢叫着说:

“说得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哥儿们。”

看着兰玲的一副好情绪,我的情绪也随之而高涨起来,即便如此,我的心

也不免叹息了一下,说,你什么时候才能长成熟一些呢?她说,瞧你,刚才还夸你来着,我何必成熟呢,在我的身上,生理年龄大于心理年龄,才属正常。成熟得没一点儿棱角了,那还叫人吗?那不叫人,叫任人观赏的打磨得光滑了的鹅卵石。这下,轮到我哑口无言了。

上了车,找好了座位,兰玲先向我瞧瞧,又笑嘻嘻地差不多象讪笑着对我说,乘公交也有好处,感觉宽敞得自在,不像坐小车总感局促。兰玲的话,不知是不是嘲弄我这次没小车。

我买好了票,便向她致歉说,公司的驾驶员休周末去了,所以——她截住我的话说,刚好,我们还可以散步呢。回来时去坐轮渡——兰玲这人,就是善解人意。当车沿着主城区干道走了好一段,绕行着过长江大桥时,她聊道,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具体落实到桂圆坝,就要先修一座从城区直通桂圆坝的大桥,为开辟一条国际旅游路线而拼搏。

“呵呵,你已经想好创意的思路了吗?”我说。

“还没有——这不,正想着呢。”她望着窗外说话,眯缝着双眼的头脑里似乎正生起一股子创意风暴呢!

“本城如果不是已经约定俗地名为酒城了,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儿可叫!”兰玲若有所思地说。

‘哦,说来听听,”我感觉有些兴趣。

“也可以叫桂圆城呀!现时的桂圆坝,已经拥有大约16000余株百年桂圆树,今年又是大丰收,所谓果实累累的红山,桂圆成熟于阴历八月,也称为桂月,其果实又是圆形,故称为桂圆。”兰玲尾尾道来。

说话间,已车至风景区大门口,公路沿途两旁均摆满了卖桂圆的货摊和箩筐,从主城区赶过来品果和购买桂圆的人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兰玲象多年的游子回家乡似的,迫不及待地一跳便下了车。

“这不,一会儿就到了么,”她说。她向守门的门岗挥挥手,算是打了招呼,便拉上我径直往里走。我想沿着宽敞的大路走,大路上三三两两地挑着装满桂圆的箩筐的村民。兰玲向认识的一位长相敦实的女村民问好,打着招呼,顺便从其挑着的箩筐中取出一束桂圆来,执意让我尝尝那厚厚甜甜的桂圆肉,当着女村民的面,我当然连说“好吃好吃”;当寒暄的村民挑着担子赶场去了,兰玲搀拉着我往左边长着杂草的僻静的小路走,她说,我们先去看一看我抢救下来的那棵桂圆树。

兰玲说着,拖曳着我往江边走,边走边惯常的满不在乎地向我咧嘴笑笑,然后一本正经地向我宣传说:

“我要告诉你我曾看到过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也许,这种现象的本质不应当由我这种创意工作者来叙述,而理所应当地应由环保家来加以关注。但由于我的家乡就在此地,也就是这长江边上的桂圆林,每一年的洪水过后,长江的枯水的瘦身的季节,就会在桂圆林的河边上呈现出一个数万平方丈的的河滩。秋收季节,一群又一群的水鸟在滩涂上盘旋,或俯冲;渐忽,又打着鸣“呀呀呀”地往江边飞来,飞进一轮夕阳下的绵绵的桂圆林,飞进四周的一片金黄里,那景色真的是美极了。再加上长江涨水,神奇地搬运来了上游的各种奇石,来沙滩寻奇宝的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然而,好景不长,好像是自我大学毕业那年起,便开始搞开发了,一辆又一辆的重型挖泥机、洗石机肆无忌惮地在沙滩上横冲直撞、昼夜哄鸣,直搅得整个河滩被开膛破肚,沙土不断流失,导致沿岸的一棵棵桂圆树的百年老根在也藏身不住了,都把脚掌样的根须从泥土里翘出来透气似的,仿佛有喊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的憋闷感!”

随着兰玲的介绍,我们走在了凉风习习的江边,沿着一条路面不免有些润湿的弯曲而又高低不平的江边小路走;从江的这边望过去,正是酒城的市中心,越过宽阔的江面,隐约可见市中心的一幢幢高楼,以及楼群中的白塔的小小的尖顶。

我边走边贪婪地呼吸着这未经人类呼吸过滤的新鲜的空气,大口大口的既吸气又吐气,如此反复地做着吐纳。兰玲好奇地问我在做什么,我说,你都这么精灵古怪还不懂,这叫做吐故纳新噻!

其时,偶听得路旁草纵中传出一两声蛙鸣,小路上见不到一个行人,周围一片沉寂无声,时间于此仿佛象一只老旧的座钟似的,被多年不洗的油泥凝滞住了,世间万物午睡了一般,都沉沉地睡过去了;碧蓝如洗的天空中竟看不到一只水鸟,似乎果真如兰玲所说的那样,都被机器的轰鸣声吓得飞向天边去了。

果真如兰玲所说的那样,泥土的流失,导致长江涨水季节,沿岸的桂圆树或葡伏在江边,或倒卧在水中,思想之中,越走越近了,呈现在眼前的,那是一棵上了年纪的桂圆树,几百岁了吧,但由于长得身姿健硕枝繁叶茂,树冠巨大而形成一个硕大的圆弧,我惊讶于这大自然的天然神工,将一棵树塑造得如此有性格,却不幸地倒卧在江边,静静地,一声不吭,也不喊冤,也不叫痛。

“这树看上去真有性格,可惜就这样被遭踏了!”我说。

“就是,这树看上去多象一个男子汉呀!这么有素质有内含,既威武又雄伟。”

“真想弄回家去——这就象一顶可以拿来做成一个天然的华盖似的,让人生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丝丝快感。”我补充说。

“就是,可惜没带录像记录下我倚靠在这树杆上的影像,向世人宣告这里的情形。”兰玲说。

“哦,对不起!”我遗憾地说,“走得勿忙,竟然忘带录相了。”

“就是,你是一直只习惯于甩手旅行的哦!”兰玲揶揄说。

兰玲边说边跑去倚靠在一枝树梢上,并眯缝了双眼,摆了个自我陶醉的姿势,并向我示意,用双手的姆指与食指架成一个方型的取景框,以便给她作模拟拍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创意魅女最新章节 | 创意魅女全文阅读 | 创意魅女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