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快乐遐想 零四九:坐车见闻(求票)

作者 : 六月飞雪123

由于处于秦岭地带偏南,所以小南庄的一年四季还是很分明的。一大早的王山就爬起了床,飞也似的逃离了这个温柔乡。

说实在的,面对这个暖被窝的温柔乡,王山还是十分留恋的,甚至还想在早上给下面的小王山消消火,可是面对身边有一个随时会醒过来的小萝莉,和一个被自己给ooxx的母老虎,随时会对自己爆出战争状态,王山只有无奈的起床逃跑了,把后续任务交给了自己的欣姐。作为现在王山心里面最为信任的人,王山相信她一定会办好这件事的!

想着没有什么事做的王山,和自己的欣姐说了一声,就往刘家集乡镇的方向去了。这次去镇上,王山并不只是逃避而已。他还要去去一点钱回来,尽量把包水库的事给办下来,那样的话到时候分钱后,村里人都会过一个真正快乐圆满的新年。

而且自己也该买一辆行驶的工具了,总是靠两天腿走路也不是办法,有钱了就要花,放在银行里只有亏得没有赚的!至于四轮车,还是算了吧!就现在村里的这条山路,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陡石坡,小轿车行驶在上面不坏才奇怪呢!这件事以后路修好了再说吧!先买一个摩托车将就着用,免得过年走亲戚的话不方便!

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山路也通往小王庄。面对小王庄四周那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小王庄与通往刘家集的山道是有很多的,不过最短的路程通常是最为难走的小路,翻山越岭越河跨坎,可是要是车辆行驶的话那就只有走最远的路,在群山间蜿蜒行驶。

在刘家集乡镇上过一个早,解决了肚子的问题,王山便直接就坐上到陈柳县那边去的客车上。小镇上根本就没有卖好东西的商店,要买摩托这一类的还是得去陈柳县比较好,毕竟那里位于国道上,交通达,货源丰富,种类齐全,自己也好货比三家不上当。

至于安山市,那距离太远了!一个来回的话,半天时间就没有了,去了也做不了什么事,而到离刘家集乡镇不到一个小时路程的陈柳县,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售票员热情地拉着看起来要坐车的行人,那些路过的行人在她的眼里恐怕个个都有想坐自己车的嫌疑,和只需采摘的果实一样,拉个上来就是几块钱啊。还别说,她还真的拉到不少客人,很快就装满了一车。

看着来来往往上车的人流,大部分都是普通的乡村打扮,去乡下的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人,土里土气的,偶尔有些在城市里居住的。快过年了,大家都是提前买年货的,人潮汹涌一点也是正常的!

现在正是大冬天的,道路两边的稻田一片翠绿,那是一片一片的麦田,没有种庄稼的土地都已经被犁了过来,等着大自然的施肥!车内的乘客也在谈论着冬耕的事情,一名青年农民模样的乘客对他的同伴说:“狗娃,你家的地耕了没?”

他的同伴狗娃回答:“还没呢。这种地的成本太高,耗时间不说,收获的谷物也卖不了几个钱。这几年我都在外头打工,家里的一亩二分地早已荒废几年了。对了二根,你不如跟我一起打工去吧,我现在在东莞一家电子厂,虽然加班辛苦点,但每个月可以拿到1ooo多呢!”

叫二根的农民似乎有些动心:“是真的吗,狗娃?在东莞打工真的能拿1ooo多一个月啊。我家那点地一年到头收获的谷物交了农业税,还不够自家吃,但这样死种地确实没多少油水,农药化肥样样要钱,碰上灾旱还得花钱请抽水机打水。虽然算起来一年的成本也就五六百块,但收获的谷物也就两千斤的样子,我们村人均才2分多地,家里五口人就一亩地,只够自家吃。这一年的人工下来,细细的没完没了,算起来每天的工钱才三四块钱。看见那些挣大钱的人风光起来,我真的有些不想种地了。”

狗娃看来很关心他的同伴:“种个屁的地啊,我家的地长草都五六年了。你家那点地一年的收成,就算不计成本,也就值一千来块钱,我一个月的工资就不止一千了。过几天我要回厂里,你跟我一起去吧。正好厂里现在要招人,你要是不去的话下次可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二根看来过惯了农民的生活,虽然已经十分动摇,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这个,狗娃,谢谢你啊。我还是想回家好好想想,也问问我爷娘的意见再说。”

狗娃颇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说:“得了,你不去拉倒,回家去守着你的一亩薄田两头耕牛吧,让你娶老婆的钱都存不起!”

二根似乎有些难堪,却又觉得无从辩驳,低头涨红着脸道:“这个,我也没说不去撒,我想再考虑考虑。”

二根不急,另外一个乘客却乘机凑了过来:“吆喝,这不是狗娃吗?我是李家村的苦根啊。好久没看到你了,原来在外面打工财了啊。”

狗娃似乎对二根失去了兴趣,很自然地和苦根攀谈起来:“哦,你是苦根啊,在小学一年级共过班吧。怎么,你也是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吗?”

苦根说:“是啊。我在温州的一家皮鞋厂打工,老板好黑,加班到半夜,工资经常拖欠,一个月才五百块钱,还要压一个半月的工资,这些温州佬真他妈欺负人。这不,我一个工友和工头吵嘴,还被打了,我也被牵连进去,连夜跑了回来。现在也不好干什么了,你看我可以跟你去东莞进电子厂吗?”

狗娃犹豫了一下,似乎有点不放心苦根的人品,有些推诿地说:“这个,我们电子厂也没啥好的,一样加班很晚的。要是你实在想去的话,改天你到我家来一趟,我把情况详细和你说说。”

看来,他并不是对什么人都那么热心地招引了一起进厂打工的,之所以对二根那么拍保证,恐怕他和二根的交情要深厚不少,而和这个苦根应该只是泛泛之交。

听到家乡的人对种地都这么没兴趣,而且农民的境况这么糟糕,王山感到现在农民的生活真是太艰苦了。因为地少人多,人均才两三分田,耕作出来的谷物只够自家吃,根本无法形成商品粮生产模式,也就谈不上盈利了。

自己村里还好一些,由于四周没有其他村里的人,加上村里有很多的人都搬出去了,人口减少了,还开垦山地,人均耕地还是很多的,一家五口分到的山地加上梯形稻田,还是有一石(dan)多田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王庄虽然很是贫穷,可是总是不用委屈老婆而愁的原因:田多啊!

虽然78年包产到户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让农民得到了几千年来都没有真正获得过的土地,但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逐渐退居二线,农民们需要更高的收入,以进入小康生活水平。这种需求让现有的包产到户的土地分配模式有些过时,但国家又很难在短时间里拿出一个妥善的方案在全国范围实施,毕竟事关十亿农民的根本利益,一个没弄好就可能会出大问题。

正是因为北京方面这种谨慎和观望的态度,让农民的实际问题很难得到良好的解决,只能是让农民们自地走上各自的致富之路,这种模式无疑是低级的、落后的、效果不好的,富裕起来的村落和农户,恐怕只占全国的极少数部分。

王山记得小时候,自己老家村子,就曾经有三个在外面混了的人回来投资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兴办养猪场,但因为对养殖技术的不了解,猪舍构建的不科学,无法防范疫情,或者是对猪种选择、市场定位、产品推销等方面不到位,先后夭折了,投资下去的钱也都打了水漂。

别说小王庄了,就说刘家集乡镇,就只有一家国营造纸厂和几家规模不一的民营烟花鞭炮厂能够赢利,不过造纸厂流出的黑乌乌的污水,把环境污染的很不像话,是流经刘家集乡镇的一条小河,再也不清澈了!至于烟花鞭炮厂,很不安全,不时出事。

至于和农民更息息相关的养殖业、渔业和种植业、园林业,都甚少有人尝试,或者甫一尝试不久,就宣告失败了。

考虑到家乡的这种情况,王山陷入了沉思,帮助家乡人摆月兑现在这种种地划不来、打工受剥削压迫的窝囊状况,以前还真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自己回来后没有什么目标,就算是包水库也不过是想帮助自己村里的村民而已,自己有钱,但是自己的钱想要帮助整个乡里面这些人,却是极难的,钱不够啊!

听到现在农村的生活还是如此艰难,顿时让王山起了心思,以后有机会得想找个办法帮助这些乡亲。现在的自己还是帮助自己村里的村民们先,那是有自己的亲人的地方,帮亲不帮外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之快乐遐想最新章节 | 重生之快乐遐想全文阅读 | 重生之快乐遐想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