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世荣华 第21章 太子选妃

作者 : 米大

由于是在船上,诸事不便,过了头七,便撤了灵堂。同时沈五老爷安排妥当的人扶棺回乡,并叮嘱将棺椁停在家庙中,等来年回乡亲自为王氏风光大葬。锦芸站在甲板上,看着载着母亲王氏的官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至最终消失在水平面上。

“小姐,回舱房吧,外面风大,小心着凉了。康哥儿还等着小姐了。”

锦芸点点头,回到舱房。康哥儿正在写字。锦芸挨着康哥儿坐下来,这些天康哥儿也瘦了不少,天天吵着要母亲。实在没有办法,锦芸只好告诉康哥儿,说母亲去到天上了,天天都在看着康哥儿,看着康哥儿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就这样,才将烦躁的康哥儿给安抚了下来。

“七姐姐,你看这是我写的字,好不好看?”

“嗯,写的不错。不过康哥儿若再努力一些,还可以写的更好哦!不过今天已经是写的最好的了,奖励康哥儿两颗松子糖吃。”

康哥儿顿时就笑了起来,“吃松子糖了,我最喜欢吃松子糖了。”

锦芸陪着康哥儿玩了一会,便让素梅和素秋带着康哥儿下去了。之前锦芸已经告诉了几位素字辈丫头,王氏对她们做出的安排。如今素梅和素秋便将全副心思都用在了康哥儿身上,而素月和素如则留在锦芸身边,打理事情。

检查完了几个丫头的窗课本子,翠香就正好进来说是赵妈妈前来请安。

“快请赵妈妈进来。”

赵家的进来后,先给锦芸行了礼,然后就说道:“看小姐的气色倒是好了不少,阿弥陀佛,太太知道了也是高兴的。”

锦芸笑了笑,“我答应了母亲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康哥儿,断不敢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赵妈妈放心。”

赵家的笑了起来,又说了几句吉利话,这才转到正事上头,“小姐前几天让奴婢打听的事情有眉目了。”

“哦,具体是怎么回事?”

“奴婢问了钱管事,后来下船的时候,又遇到了广宁候府的那位徐家的,奴婢便多嘴问了几句。小姐可知道,广宁候府和鲁国公府为何这个时候上京?”赵家的倒是卖起了关子。

锦芸顺着她的话说:“难道是京城里有什么事情发生?”

“正是!”赵家的兴奋的拍了下自个的大腿,然后说道:“奴婢听说皇上打算立太子了,还要封王。听说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选太子妃还有各位王妃。听说啊,如今成年的皇子就有四位,这不除了太子妃,王妃还要选太子侧妃,王爷侧妃。如今很多功勋世家都往京城赶了。光鲁国公府就有两位适龄的姑娘,还都是嫡出。广宁候府也有几位适龄的姑娘,不过只有一位嫡出。不过庶出的说不定也能去做太子的侍妾。小姐,这回我们回京,只怕京城如今已经热闹起来了。”赵家的一说起这个就兴奋得不能自已,好似是自家有人参选一般。

锦芸笑了笑,原来是这么回事。“赵妈妈,你有打听皇上打算立那位殿下为太子吗?”

赵家的一愣,“奴婢倒是不知道。不过总归都是皇上的儿子。”

锦芸点头,是啊总归都是皇上的儿子,无论立哪一个,似乎都和自己没关系。只是不知对父亲的仕途是否有影响,若是立了太子,是不是意味着就要站队,或是保持中立。锦芸不懂这些,也不知里面是个什么状况,自然就不想了。不过想到选太子妃,还有王妃,只怕这会京城里的功勋世家们都震动了。听闻皇家选儿媳一般都是从功勋世家中挑选,极少从文官家中挑选。这样的话,别说家中没有适龄的姑娘,即便有,也是没什么关系的。

“这下子,估计大太太那边要忙活起来了。”赵家的突然嘀咕了这么一句。

“这跟大伯母有何关系?”锦芸有点糊涂。

赵家的当即说道:“二小姐刚刚及笄,听说还未定下人家。如今正好赶上皇家选妃,只怕是大太太也要谋划一二。”

锦芸听到这里笑了起来,而翠苏,素月等人则不明所以的看着锦芸。这有何可笑的。锦芸摆摆手,“大伯母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为何?”

“按照本朝惯例,皇子妻一般都来自功勋世家,或是武将家中。极少有出自文臣家中的。当然皇子姬妾应该有部分是来自文官家中。”

赵家的和素月几人面面相觑,“小姐,真的有这个规矩?”

锦芸抽出一本本朝风俗话本和一本本朝历史,“这上面从本朝开国之初,也就是从太祖开始一直到先皇时都有写到。上面有提到这方面的信息,从太祖那时候起,皇子娶妻,总共也就只有六位王妃出自文臣家中。而历朝历代的皇后都是出自功勋世家。”锦芸当时在看这书的时候,就有在想,皇家是不是为了文武制衡,所以才这样做呢?一般太平年间,武将无用武之地,地位也会越来越低。就好比上辈子的宋朝和明朝,到了后期,一个三品的武将地位还比不上一个五品的文官地位高。也许大夏朝的皇帝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到了最后无武将可用,军政一概被文官把持,便想出了这个办法来巩固武臣的地位。以此达到文武相持,不会出现一方坐大的局面。

“啊,那这样的话二小姐是没机会了。”翠墨快言快语。

“即便二姐姐有机会,也很难被选中!”锦芸随口说道。“不过这话你们心里知道就行,别拿到外面去说。”

“是,小姐!”

“赵妈妈,那位鲁国公府的二太太曾是母亲的闺阁好友,不知这位二太太出自何家,和母亲的关系如何?往年在京中的时候,我们府上可有和鲁国公府上有来往?”

赵家的皱着眉头想了会,“小姐,奴婢以前在太师府时是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太太和这位二太太的关系,奴婢实在是不知。不过以前太太在京城的时候,那时候鲁国公还在京城住着,我记得太太有送过两回年礼。奴婢在太太身边办事的时间短,早年的很多事情奴婢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不过小姐可以问吴姨娘,姨娘是太太的陪嫁丫鬟,应该知道不少事情。”

锦芸点点头,算是知道了。早年跟着太太陪嫁过来的丫鬟们,除了吴姨娘,其他的都配给了小厮。其中有两家已经放了出去。不过当初陪嫁的几房家人都还在,都安排在庄子上或是铺子上。见问不出什么来,锦芸便转而问其他的:“赵妈妈,你给我说说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年王氏和五老爷是在京中成亲,那时候老太太也在京城中住过两三年。以前听说,自己出生的时候老太太还在京城,不知为何后来回了老家。

赵家的愣了下,想了想才说道:“老太太是个慈祥的人,就是有时候规矩难免大了点。小姐放心,你是老太太的亲孙女儿,还有康哥儿,老太太肯定会喜欢小姐的和康哥儿的。”

锦芸笑了笑,她倒是不太担心老太太不喜欢她,而是担心老太太若是规矩大的话,估计很多事情她在府中就不能做了。只怕连出门也是不行。老太太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呢?锦芸脑子里完全没有任何关于老太太的印象。也不知老太太究竟好不好相处。桂姨娘倒是老太太赐下来的,若是桂姨娘知道老太太要上京,不知会作何感想。

“那赵妈妈你给我讲讲以前在京城时,母亲平时都是跟哪些人家来往?这些人家如今都是个什么光景?”

说起这些,赵家的倒是滔滔不绝起来,毕竟她跟着王氏做的就是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常常代表着王氏往各府中走动。

锦芸仔细的听着,很多人家锦芸之前完全不知道。想来是离得远了,便没有来往。毕竟都是官宦人家,有时候也要讲究个避嫌。

听完赵家的话,锦芸心里大致有了个谱,等回到京城,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锦芸心里默默的算着,等到了京城,过了母亲的热孝之后,虽说自己有孝在身,但是还是有几家是必须要走的。首先就是大伯父家中。听母亲说大伯父是个老翰林了,自从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就没调任过。如今官居从五品,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算是清贵的官职。不过清是真的,贵就未必了。若不是长房一直是族长,家中资产富裕,大伯父的那点薪俸根本就不能支撑一大家子在京城生活。

接着就是外祖父家中也是必须要去的。至于其他人家,只要派赵妈妈去走一趟就可以了。至于老爷在朝中的关系,则不需要锦芸操心。老爷自会安排钱管事几人去打理。

------题外话------

上榜期间,大家的收藏很给力,感谢大家的支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越之一世荣华最新章节 | 穿越之一世荣华全文阅读 | 穿越之一世荣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