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名门淑女 第247章 奇遇连连,震撼心灵

作者 : 恬静舒心

“张大人、张伯父,快快请起!”璇儿亲自上前,将张三给扶了起来,又示意小禾把张怀瑾给扶了起来。随即,就将母亲写给张怀瑾的书信,亲手交到了他的手中。

信封上有一行隽秀的簪花小字:张怀瑾亲启。

张怀瑾接过信封,只是扫了一眼,立刻就辨认出了字的主人,他激动得连声音都颤抖了:“这,这是和硕郡主给微臣的亲笔信么?”

和硕郡主的寒梅画作,他有幸得到过一副,上面还有和硕郡主亲笔题的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画的意境相当的美,字也写得非常漂亮,隽秀中透着刚强,令人过目难忘。

璇儿点点头。怀那房得。

张怀瑾含着热泪,把书信小心翼翼的放进了贴身的衣袋中,笑得春花灿烂,年轻俊朗的脸上,光华流转。他恭敬的对璇儿几个做了个“有请”的手势,热情有礼的笑道:“县主,请去后院的海棠小筑歇息一下先,饭菜很快就上!”就引领着众人去往后院的二楼雅间,张三抹着滚烫的泪水,亲自下厨去了。

亲自下厨,一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和敬意,感激顾惜的大恩大德,也是对传奇女娃乔凝璇的一种敬意,想要亲自为她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二是防止有人在菜里下毒,毒害和硕郡主的女儿。

璇儿一行跟随着张怀瑾,穿过回廊来到后院的海棠小筑,这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院落。三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庭院里种着几棵海棠树。此时,正是海棠果成熟的季节,满树艳丽的红色果子挂满枝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怀瑾向璇儿介绍:“县主,这座海棠小筑,是微臣的父亲为十多年前的大恩人特意打造的。也就是说,是为和硕郡主特意打造的。”

“特意打造的?什么意思?”璇儿很是惊诧,莫非,这院落,从来就没有接待过顾客么?

“是的,这这十几年以来,这座院落一直为郡主保留着,等着郡主来住宿,从来就没有接待过任何的一个人。”张怀瑾的回答,印证了璇儿的猜想:“每一天,微臣的父亲都会带着全家的人,亲自来打扫,让每一间屋子都保持着一尘不染的样子。”

这么的情深意重啊?璇儿听了,微微动容,感觉到心里有一股清泉在流过,心情是那么的明朗愉悦。

这世上,像季晨曦和顾妩那样的坏蛋和白眼狼,确实挺多的。无论你为她做过什么,无论你为她付出过多少心血、钱财和真心,她都不会满足,都会觉得远远不够!甚至,会因为你没有满足她的私*欲和贪婪,而反目为仇,恩将仇报。

然而,知恩图报的人,却也大有人在。如同张三这样的一个人,就是典型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十多年前,顾惜不过是给他写了几个菜式,指点了他一番做生意的窍门而已,却让他一直感念在心。为了报恩,竟然会为了一个不知道还会不会再相见的恩人,修建了一座美丽的庭院,就为了让恩人再次来投宿的时候,可以住的安逸舒服。这样的胸襟气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忍不住由衷的敬佩和折服!

小王子徐淳和,还有季芩等人,皆都不禁深深的被感动了!这座庭院虽然小巧,也算不上华丽,但是却非常的清幽雅致,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桌椅摆设等,都透着一种令人感觉到舒适恬静的淡雅清新。

这样雅致舒适的院落,就连时常进入皇宫的小王子见了,也觉得非常的难得。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家的人实乃谦谦君子的模范榜样。

年仅五岁的小王子,也着实感动了一把,他很自觉的,推开了正房左侧的那一间屋子。季芩则很有默契的,选择了正房右侧的那一间屋子,两人不约而同的把主卧室留给了璇儿。葱儿和季芩的丫头,去了东厢房,小禾和几个侍卫,去了西厢房。

龙门县,是一个千年古镇,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在张家人的盛情邀请下,璇儿一行在这里停留了十天,游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期间,张怀瑾陪伴了璇儿几天,带她去了几个盛产野果的山沟沟,把她给乐坏了。

这一天,张怀瑾陪着她和徐淳和、季芩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大山里,打野兔、挖野菜、采蘑菇、摘野果、挖药草,玩得不亦乐乎。

走到一个山坳里,遇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山里汉子,高大健壮的身材,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上去既憨厚又精明。在他的身后,跟随着一大群的人,有男有女,老老少少有好几百人。“张大人好!”那为首的汉子笑呵呵的,向张怀瑾拱手致意,又对璇儿几个和气的点点头。其余的山民,也都纷纷跟张怀瑾行礼问好,又对璇儿几个点头微笑。

璇儿连忙微笑回礼,一副标准的小淑女的样儿。

张怀瑾定睛一看,原来是牛头山寨的大当家的,和他是老熟人了,就也热情的笑道:“哦,是柴大山啊,你们一大群人,这是干什么呢?”

“回大人的话,小的们这是上山顶的庙宇去祈福。”柴大山很恭谨的应道。

嘿嘿,没错!牛头山,就在龙门县境内,属于张怀瑾的管辖范围!十多年前,柴大山从顾惜的庄子里领了五大把的甘薯苗,回到山寨的第二天一早,就亲自领着山寨里的人,把甘薯苗给种到地里去了。

当年秋天,牛头山寨种下的五亩甘薯地,获得得了大丰收。不但如此,种植的高粱和大豆,亩产量也比往年高了三成以上。这一切,都是多亏了顾惜提供的那本农耕指要,让牛头山的山民们,在防治害虫方面,以及抗旱方面,少走了许多弯路和误区。

那一年是大旱之年,牛头山寨的几百人,之所以没有饿死,主要就是仰仗了那上万斤的甘薯。灾年过后,柴大山带领着山寨上下,在山里修建了一座寺庙,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他都会带着五百多人,在佛像面前,为顾惜和她的家人祈祷祝福。

十几年以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今天,柴大山带着众人,就是要去山顶的庙宇处,为顾惜和她的亲人们祝福和祈祷的。张怀瑾和璇儿等几个听了,都大为震惊,也感动莫名。

“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柴大山啊?”

璇儿看着眼前的这大汉,眼睛睁得大大的。

柴大山,和顾妩曾经有一段情,并且差点就娶了顾妩为妻的那一个人。就在顾妩问斩的那一天,他路经顾惜的田庄,领了五把甘薯苗。据说,就凭借着这五把甘薯苗和一本农耕指南,他成功的带着寨子里的几百口人,度过了灾年,并将牛头山快速的发展壮大。

十年过去了,牛头山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庄园,创下了巨额的财富,人口多达三千余人。从牛头山走出来的秀才和举人,已经有十几个人了,甚至有一个人还做到了五品的京官。而原来的牛头山,只有一个人读过几年私塾,其余的人基本上斗大的字都不认几个。

这种变化,实在是太惊人了!

除此之外,柴大山还有一个惊人之举:每年的三月初三,他都会效仿当年顾惜的做法,让山寨的人站在田头,给路人免费发放甘薯苗,以及农耕指南。

十数年,如一日。由此,没有几年,牛头山方圆五十里的农户,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种上了甘薯,都有一本手抄的农耕指南。

动静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悄悄的。难得的是十多年的坚持,这风声终于传到了顾惜的耳中,也传到了顾氏家族族长耳中。族里的几个人,甚至偷偷的去看过柴大山,将他的生平细细的调查了一番。zVXC。

众人一致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柴大山,是条好汉!甚至,可以说,是民间的一个英雄人物,在牛头山一带的十里八乡,颇有号召力。他只娶有一房妻子,即使后来富贵了,也没有纳妾。膝下的三儿两女,个个身体健康,正直善良,学文习武,勤劳肯干。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男人,顾妩却失之交臂,没有好好珍惜。族里的人,都不禁暗自叹息了一番。为顾妩惋惜的同时,却也不禁为柴大山庆幸,庆幸他当初幸好没有跟顾妩走在一起,否则的话,他这一辈子,恐怕就要毁在顾妩的手里了!而牛头山,很有可能,最终会变成一个土匪窝!

“是啊,小小姐,小的就是柴大山。”柴大山憨厚的对璇儿点头微笑,同时却又很是疑惑,不明白这么点大的娃儿,为啥听说他是柴大山,会有这么惊诧的反应?

张怀瑾看穿了他的心思,就笑着为他一一介绍道:“这就是和硕郡主的小女儿,圣上御封的辅国县主,这是燕王府的世子,这是蓬莱书院山长的女儿。”

此话一出,柴大山和山民们,都怔愣住了。好一会儿,柴大山才回过神来,连忙领着众人,在林间的草地上齐齐跪下,大礼参拜:“草民见过辅国县主,见过燕王世子!”

齐刷刷的呼喊声,穿云破日,地动山摇。

这数百的山民,以前见过的最大的官员,也就是张怀瑾了。如今,不但一下子见到了辅国县主,而且还见到了燕王世子。更何况,这个辅国县主,还是恩人的女儿!

淳朴善良的山民们,心里那个激动啊,当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柴大山这个粗狂的汉子,竟然激动得泪花闪烁,看向璇儿的目光,非常的热切,亲切得不得了,就像看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

前面就是山顶了,璇儿饶有兴趣的,跟随着那几百个山民,一起来到了庙宇之中。这是一座石头砌的庙宇,一进去就是一个大厅,足以容纳上千人。大厅的右侧,有五间屋子,四间卧室,一间厨房,后面还有茅房、柴房和杂物房。

“这庙里,住了两户人家,是负责打扫庙宇,还有巡山的护林的。”柴大山简短的跟璇儿等几人解释了一下,璇儿和张怀瑾都不禁暗暗点头,这个柴大山确实不可小觑,粗中带细,很有两下子嘛。

也难怪,他一个半文盲(在这几年中,他跟自己的儿子写字认字,坚持了好几年,总算不是个睁眼瞎了),居然也可以把牛头山治理得风生水起,让大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日子。

山民们进到大厅,就分散开来,一个挨一个的跪在蒲团上。这个大厅,本来就是专门供大家祈福用的,这地上的蒲团,就是管理庙宇的人事先就从柜子里拿了出来,成排的铺在地上的。

“佛主在上,菩萨在上、山神在上,各路神仙在上,信民们是牛头山寨的山民,向佛主、菩萨、山神和各路神仙磕头上香,为和硕郡主和她的亲人们祝福、祈祷。祝福和硕郡主和她的亲人们幸福快乐,心想事成、平安喜乐!”

柴大山虔诚的上了一炷香,念念有词的说了这么一句,就跪倒在了蒲团上,双手合十,闭上双眼,开设了为时一盏茶的祈福。数百山民们,也跟着轻声细语的念了一遍祈福词,也双手合十,闭上双眼,诚心的祈福。

“哇!实在是太感人了!”

璇儿和季芩对看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惊诧、感动、激动和赞叹。张怀瑾接连点了好几下头,眼里的赞许和惊诧,显而易见。

“好淳朴的山民哟!”见惯了皇室血腥争斗的徐淳和,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从心底轻轻的呼喊出了这么一句话儿。心里,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葱儿、小禾等人,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硕郡主顾惜在他们心里的形象,又高大了几分。他们对顾惜的崇敬和爱戴,陡然提升了好几个高度,达到了一个极高极高的境界!

主子顾惜,确实是大大的好人啊!她是这天下之间,当仁不让的第一巾帼英豪,是天下无双的奇女子!她对这世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的想象!如今,看到柴大山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山里汉子,竟然会为了几把甘薯苗,就对他们的主子顾惜如此的尊崇,如此的敬重,这说明他们的主子顾惜的号召力,是多么多么的强大啊!

有这么一个主子,实在是他们天大的福分啊!

小葱看向璇儿的目光,又多了几分热切,她在心里暗自下定了决心:今生今世,对小主子璇儿誓死效忠,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好好的守护小主子,绝对不会背叛!

季芩的贴身丫鬟青草,看向小葱的目光,多了一分羡慕。没错,虽然她对自己的主子季芩,也是忠心耿耿的,然后也还是很羡慕小葱,羡慕她可以做和硕郡主女儿的贴身丫头。

当晚,在柴大山的盛情邀请下,张怀瑾和璇儿一行十几个,留宿在了牛头山庄园。

没错!就是牛头山庄园!以前的牛头山寨,如今已经是庭院深深的大庄园了!庄园占地几十亩,外围用自己烧制的青砖给围了起来,围墙有两人之高,墙头上插着尖锐的箭头。里面的房舍院落有上百个,都是统一修建的,装修格局都是一样的,布局整齐,错落有致。

院落和院落之间,铺砌着青青的石板,每隔几户人家,都有一个小小的花园,有花有草有茂盛的树木,还有小巧的荷花池,里面种植着莲藕、蒲草和焦茭白。老人和小孩,三三两两的,坐在荷花池边的石板上,聊天、下棋、玩耍,其乐融融。此情此景,令人眼前一亮,叹为观止。

“哇咔咔!这,这简直就是新农村嘛!干净整洁,不错,非常滴不错!”璇儿在庄园里溜达了一会儿,就忍不住赞叹出声。

“是啊,确实是太棒了!”张怀瑾望着荷花池里那田田的荷叶,抿唇笑道:“这个山庄,跟和硕郡主所描述的桃花源,有几分相似。”

蓬莱书院的教材,顾惜也参与了编写,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桃花源记”。文章一出,在文坛顿时掀起了一阵狂潮,也因为这篇文章,那种植了上千棵桃树的蓬莱书院,吸引了众多追求浪漫和悠闲生活的文人雅士。

七年前,曾经奉命对柴大山进行深入调查的小禾,更是惊得目瞪口呆,心里浪潮迭起。这个山里汉子柴大山啊,还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就在七年前,这个牛头山,还是满目的荒凉,到处可见破旧简陋的房舍,还有面黄肌瘦的山民。

如今,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变换,简直就是从贫民窟,一下变成了富人区了!这种变换,太惊人了!七年的时间,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华丽的完成了从贫民到“大户人家”的转变!

看过了“新农村”的璇儿和张怀瑾等人,对于晚宴的丰盛程度,就没有感到特别的吃惊了!——

今天就更九千字,很抱歉。亲亲们,晚安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名门淑女最新章节 | 重生:名门淑女全文阅读 | 重生:名门淑女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