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洪荒枣强 第八章 八龙、文口、紫龙、流常和花园的传

作者 : 捡贝拾珠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传说还是任蔷亲自搜集起来的。现在回忆起来,文章中的文字、段落,还历历在目:

《八龙、文口、紫龙、流常和花园的传说》

在枣强县的东北角、清凉江西支流汇江口的地方,有一个叫北寺的村庄。清凉江西支流的西岸,从北到南依次散布着的村庄有四个八龙、三个文口、三个紫龙、两个流常。在文口东南方、清凉江的东、西岸上,散布着五个花园村(古时候称十三花园)。这大小十几个村名的由来,与燕王朱棣还有一段渊源哩。

一、燕王射箭定都城

传说,燕王朱棣废惠帝朱允炆与南京,改年号为“永乐”。为了展自己的宏图大志,决意迁都北方。和军师刘伯温一起来北方选择地形。出前,刘伯温对燕王说:“茫茫北国,地长界宽,要建新都,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这天时地利倒还好把握,致使人心难测。陛下和不以御箭定都?”

“难道御箭能测出人心所向?”燕王不解地问道。

“怎么不能!”,刘伯温说,“出前,先射出一支御箭,让御箭先头里选择地形。箭走得快,人走得慢,待人马走到时,如果御箭还在那里,说明那个地方的人情和顺,不拾不抢,可以定都。否则,就不能。”燕王听了十分高兴,忙取弓搭箭,用力一拉,那箭就好像是一只有灵感的翠鸟,飘飘荡荡,向着北方飞去。

第一支箭,落在了枣强城南三十里许的果村。燕王的兵马赶到后,见箭一丝未动地插在地上,这就先占了个人和。

再看天时地利,这里虽无耸入云霄的险峰、一泻千里的江河,但气候冬暖夏凉。平川沃野里果园藏沙丘,花叶送流水,林茂粮丰,风水一片龙脉。掘了一锨土,再放下,却没有盛下。

刘伯温说:“陛下,这里虽然民情顺良,生活富裕,却是七分坐轿的,三分抬轿的,在此建都后,坐轿的就更多了,没有抬轿的怎么行?”

于是,又叫燕王射了一箭。这第二支箭,就落在了今天我们所要讲的故事——枣强县东北方四十余里的一座寺庙上。

寺庙叫崇教寺,坐落在清凉江西支流汇江口的东岸。规模不小,很成格局。坐北朝南,占地大几亩。寺西是河岸,广种梨树,一片林带长约十华里。寺东一片禅堂。寺前有关帝庙。寺内有三座大殿,南北纵向排列。整个寺院庙宇雄伟,富丽堂皇。有一白云长老带着三个徒弟住在寺内。

这白云长老原是个云游的和尚,上懂天文,下晓地理。看出这一带风水好,有龙脉,就在这寺院定居了下来。

一天夜晚,白云长老在寺院静坐,忽见头顶偏西南的一颗明星有霞光益处,直射在清凉江西支流中心的土岗子上。这土岗子高及河堤,大有三、四十亩。有四个稍低一些和一个稍长一些的土疙瘩,分布在土岗子的四周,状如一个爬行的乌龟。人称乌龟地,是大徐村里的坟地。

大徐村里有一个曹财主。曹财主的妻子刘氏连着生了三个儿子,都夭折了。由于悲伤过度,已有十多年未生育了。到了四十九岁上,刘氏忽又有喜。怀胎十月,刘氏夜梦红日坠怀,醒后生一男孩儿。落地时满屋红光辉映,异香扑鼻。

曹财主半百得子,自是高兴。又觉得有些异端,就给儿子起名叫曹根,乳名铁头。还按当地的风俗,在大门口插了一面红布做的小旗儿,祈祷孩子像铁头一样硬硬绑绑地成长,为曹门传宗接代。

白云长老夜观星相,知大圣大贤已在大徐村出世。第二天早起,就到村中来探视。见曹财主家的大门口上插着红布小旗儿,知道此家有男婴出生。问及出生时辰,正好与昨夜明星溢霞之时相符。心内暗想:待这孩子百日,我必来做佛事,收这孩子为俗家弟子,好好教,使其成为一名为国为民的圣德明君。想罢合掌念了几声“阿弥陀佛”,高高兴兴地回了寺院。

走到寺院门口,见有一支箭插在那里,剑柄上雕刻着燕王的名字,知是御箭,心想一会儿定有官兵见临。白云长老的心里就七上八下地犯开了寻思——

原来,朱元璋出生时肚子涨的圆鼓鼓的,三天不吃女乃也不哭叫。父母着了慌,就到寺里许了愿,给朱元璋舍了身,拜一个叫高彬的和尚为师。

说来也稀奇,还愿回来,朱元璋竟会哭会叫了,也会吃女乃了。因此,朱元璋长大以后,对佛家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与迷信。在父母兄嫂都被饿死后,便出家当了小行童,做了高彬的徒弟。

怎奈他凡心不死,一心想“学的文武艺,八月十五杀鞑子。”师傅见他求取功名心切,就让他还了俗。还俗前,他在大佛像前许愿说,如果他做了江山,一定要重修天下各地寺庙。

当皇帝后接连下过几道圣旨,要求各县都要修旧庙、建新寺。一时间,把寺院封成了禁地,把和尚捧上了天堂。

这崇教寺初建于唐朝,到了宋末,已是破烂不堪,洪武初年,是在朱元璋皇帝的旨意下重修的。因众和尚都得过他的好处,他死后就把他的塑像供在了二大殿里。

他的儿子燕王扫北时,杀的人海了,老百姓们都很透了燕王。众和尚看在朱元璋的公德上,对他敬而远之。白云长老也不例外,见有御箭在此,吩咐徒弟看好,自己就到外地云游去了。

再说燕王一行,顺着箭头指示的方向向北走来。当他们走到离崇教寺有四、五里地的时候,燕王指着那纵横的渠道,茂盛的荷莲对刘伯温说:“若能在这里建都城,朕必在这里建个御花园。”

刘伯温笑道:“是啊,凉亭曲径,荷莲藏娇,真乃美不胜收。陛下,这里的荷莲美,河也出奇的直啊!”说着,二人翻身下马,站在了清凉江东岸。

刘伯温手指面前的河床说:“常言说得好,‘三里直河出皇上,二里直河出娘娘,’陛下,你看这河槽笔直,水深流急,清澈碧绿,是蛟龙盘踞之地呀。”

燕王见说,心里欢喜,翻身上马,说:“快去找回御箭,看能不能在这里定都?”

一行人来到崇教寺,见御箭还纹丝未动的插在那里。燕王自是高兴。

刘伯温掘了一锨土,放下,冒出来的比在果村的还多——这里更富,光坐轿的,没抬轿的。

燕王一看泄了气,说:“还是回果村吧,那个地方好赖还有三分抬轿的呢!”于是派先遣军往果村开。

刚走到半路,有探马来报说:“果村已被玉皇爷占了。”燕王没法,只得又拉满了弓,一箭射出了七百里,落在了一片荒凉低洼的土地上。那就是现在的北京城。a全文字更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入洪荒枣强最新章节 | 穿入洪荒枣强全文阅读 | 穿入洪荒枣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