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重生 025:风波将起

作者 : 风倾玉

这女子姓杨,确是神雕大侠杨过与古墓派掌门人小龙女的后人。

因她自幼幽居山野,鲜少与外人结交,故而没有正式的名字,也觉得名字其实没什么用处,其父母便只以小龙女所遗的瑶琴唤她,是以她的名字便叫做杨瑶琴。

杨瑶琴是这一代的古墓派掌门人,居住山谷之中,每日精研□与九阴真经,桃花岛玉箫剑法、弹指神通与打狗棒法亦练得颇为精深,武功远胜其祖小龙女。不过,古墓派虽已归隐,却因与郭靖黄蓉有旧,故而时时留意江湖动向,不减侠义本色。

武当派张三丰百岁寿宴,各门各派均赴宴道贺,但却心怀不轨,其中牵扯到谢逊并屠龙刀的下落等等。屠龙刀和倚天剑本是郭家之物,又是杨过所赠玄铁重剑铸造,古墓派自然不能袖探。寿宴上倒是出乎意料,真武七截阵大战少林僧,更兼九阴真经中的白蟒鞭法忽现江湖,虽然众人不识来历,但深知九阴真经下落的杨瑶琴却已经坐不住了。

北丐、西毒双双在华山之巅去世,一灯大师只习得九阴真经的总纲,老顽童周伯通虽然通篇精通,却无后人,弟子耶律齐长大后不得其顽心,也未得传授,郭襄虽然聪明伶俐,却也未曾习之,故而襄阳兵败之时,郭靖与其子郭破虏殉国,除了古墓派以外,九阴真经实已失传,此时在一幼女身上忽然出现,不得不让杨瑶琴为之侧目。

杨瑶琴知道九阴真经一百余年前驰名江湖,五绝曾深受其害,现在倘若被外人得知,势必引得武林大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杨瑶琴深知其意,是以,才有今日与周芷若的一番言语,虽有询问之心,却并无恶意。

更何况,周芷若居然自称桃花岛的传人,程英门下,须知程英自杨过夫妇归隐之后,也与表妹程无双隐居江南,自守未嫁,也不曾收徒,那么周芷若的武功从何得来?

杨瑶琴满月复疑窦,念及祖上与桃花岛的渊源,不得不查个水落石出。

忽忽数日,杨瑶琴带着八女便已经到了武当山下,也就是周全夫妇新宅不远处。

周全本是操舟打渔出身,薛氏祖上是世家,两人都不会耕作,面对良田无计可施,宋远桥便送了他们一头耕牛,又派了两个弟子来教他们如何耕种良田种植蔬菜瓜果,这么些时日,也已经学得颇有些模样,便谢过宋远桥的两个弟子,送了他们上山。

彼时张三丰已闭关数日,俞莲舟面壁思过,张松溪前去大都打探汝阳王府和西域金刚门的下落,张翠山与殷素素则带着张无忌前去天鹰教的总舵拜见岳父,山上也就只有宋远桥主持山门,周全夫妇道谢了几句后,薛氏又送给宋夫人一些针线花样,便即下山。

夫妻两个堪堪从山上回来,忽见杨瑶琴一行人立在自己家门口,不觉暗暗诧异。

周全生性粗豪,又见来人是女子,便由薛氏上前询问。

在山下耕种的一些武当派弟子、道童等人,见此情状,早已上前站在周全身后防备着。

杨瑶琴目光犹如两道冷电一般,在薛氏脸上转了几转,察觉她呼吸自称循环,竟似身怀内功气流,不觉微微一惊,道:“两位可是武当派门下周芷若周姑娘的父母?”

薛氏脸色微变,斯斯文文地道:“不知姑娘有何见教?”

杨瑶琴道:“小女子祖上与桃花岛颇有渊源,也曾习得桃花岛的武功,数日前亦与周姑娘有一面之缘。周姑娘虽身怀武功,但一直漂泊在汉水之上,有没有拜师学艺,想必周先生和周夫人自然知道,如今小女子略有疑问,还请周夫人解惑。”

周芷若出身清清白白,操舟打渔皆有证据,但一身高绝武功,着实来得奇怪之极。

薛氏听了,她原非乡野村妇,又颇有些见识,女儿有本事,她只有骄傲的,何况拜师后周芷若也曾细细向他们夫妇说明,说是师门规矩,私下学艺,没敢叫父母知道,故而她便神色淡淡地道:“这可怪了,我家闺女的本事,自有她的来历,姑娘如此好奇做什么?”

杨瑶琴微微皱了皱眉头,难道当真是她想多了,九阴真经的确有传人在世?

可是若桃花岛真有传人,怎会一直默默无闻?不与古墓派互通声气?何况祖上也未说起黄药师精通九阴真经,程英只学得黄药师二三成功夫,并没有九阴真经一项。

此时听薛氏略带襄阳口音,杨瑶琴忖度片刻,忽道:“周夫人祖上是襄阳人氏?”

薛氏颔首道:“祖上乃是襄阳世家,虽已落魄,却亦是清白人家,姑娘可还有疑问?”不知这女子是什么来历,虽生得极美,却似要查自家祖宗十八代似的,薛氏心中不悦,不过教养极好,不愿意恶声相对,但脸色却已不若先前了。

襄阳当年与蒙古相抗的高手极多,后人也遍布天下,杨瑶琴虽然心中犹有疑惑,却也知道已经问不出什么结果了,只得微微笑了笑,道:“那么打搅夫人了,今日冒然来访,还望夫人见谅,小女子告辞,后会有期。”

琴箫合奏声起,杨瑶琴飘然离去,顷刻间便已无影无踪。

俞岱岩的弟子谷虚子向众位师兄弟和道童们道:“想来只是听了周师姑的名声所以好奇罢了,各位且请散了吧,别打搅周先生和周夫人了。”说着向周全夫妇微微一笑,“周先生和周夫人住在这里大可放心,倘若有人来打搅两位,还请不要客气,尽管叫人便是。”

薛氏笑道:“多谢道长。不过这只是小事,还请道长别惊动宋大侠。”

谷虚子知她夫妇不愿多生枝节,想到那黄衫女子并没有什么动作,也不似心怀不轨,加之武当山有张三丰坐镇,方圆百里也无人胆敢作恶,便点头答应了。

自此以后,不提此事,周全夫妇在武当山下以耕种为生,周全力气极大,也跟着几个俗家弟子和邻居在后山林子里打些山鸡野兔之类的野味加菜,薛氏则常常上山与宋夫人闲话家常,或者一同做些针线,互相送些精致花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是每常闲了,夫妻两个却又有些担忧芷若小小年纪在外面风餐露宿,不知有没有吃苦受罪。

薛氏年岁未及三十,昔年漂泊无定,生活操劳,不免风霜满面,显得苍老,常常生病,然而这几年被周芷若暗中以内功易筋洗髓,又定居了下来,衣食无忧,自是心满意足。堪堪数月,薛氏便养得面色红润,更显得容貌秀丽,举止落落大方,恢复了昔年的大家气质,叫宋夫人啧啧称赞不已,常笑谈怪道芷若生得这样好,原来是有本而来。

这一日薛氏忽觉晕眩,周全忙请了大夫来看,谁知竟是有了身孕,夫妻顿时喜出望外。

其时重男轻女,周全夫妇只有芷若这么一个女儿,虽然疼她如宝,却也难免觉得后继无人,薛氏心中也常常自责不已,现在忽然有了身孕,自然大喜,只盼着能给周家生个男丁,如此一来,儿女双全,便是极大的福气了。

得知消息之后,宋远桥夫妇也不禁为他们喜欢,忙吩咐弟子备了厚礼道贺。

山下做住的百姓有武当派保护,个性也都极为淳朴,数月中与周全夫妇相处得很好,向来是一家有喜事,家家都来贺喜,故此周全迎来送往,笑得合不拢嘴。

忙乱了几日,周全终于清闲了下来,薛氏却是静心养胎,忽然笑道:“芷若已经有一个月没写信回来了,叫我怪想她的,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别是等她兄弟都生下来了才回来。要是她再写信回来,好歹把好消息告诉她一声,不知道她多了个兄弟高兴不高兴。”

周全笑道:“哪能不高兴?芷若常常羡慕人家有兄弟姐妹,恐怕最高兴的就是她哩!”

薛氏点头也是一笑,笑容中尽是温柔和满足。

第二日一早,薛氏起来用过饭,想了想,便拿着几个鞋样上山去寻宋夫人,前几日宋夫人还说要借她的鞋样给宋远桥做鞋,谁知一上山,却见山上一派紧张气氛,宋夫人也面带担忧,不禁一怔,问道:“昨儿个还好好的,现在是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要紧大事?”

宋夫人见她进来,忙起身让座,然后点头道:“是五弟一家出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周芷若重生最新章节 | 周芷若重生全文阅读 | 周芷若重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