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逍遥行 正文 第099章 上路

作者 : 阿袭

天空一轮清辉,李琪借着月色潜入了赵恒的院子。这样的夜晚潜进皇宫来可是有点难度的,不过既然答应了赵恒,李琪当然不能食言。

李琪在窗棂上轻击了两下,就见屋内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紧接着窗户就开了,赵恒轻笑道:“师父快进来!徒儿可是等了你好久了。”

李琪从窗户跳进去,说道:“人家的师父都是登堂入室接受徒弟的跪拜,我这个师父也太惨了点,竟然还要跳窗户。”

赵恒笑道:“开门回惊动别人的……师父若是愿意,我明天就跟父皇说我想拜你为师,父皇肯定会答应的。”

李琪摆摆手“还是算了!也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材料,若是学的好还成,能给师父长脸,若是资质太差,师父的脸可就没地方搁了。”

“师父,我肯定能学好!像郭靖那么笨都能学好,我比他聪明多了!”

李琪笑道:“郭靖笨是笨了点,可是人家勤能补拙,你怕是就难了,你是皇家子弟,不读书是肯定不行。用在练武上的时间肯定不会太多……”

“可是师父,我喜欢像郭靖那样成为一个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振臂一挥,多少人为他马首是瞻,多威风啊!”

李琪没想到一部《神雕英雄传》的影响力这么大,赵恒竟然想当大侠了!这个苗头可不太好,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当然没什么,可是眼前这位可是未来的皇上呀!他若是当了大侠,自己可就白在他身上投资了,李琪抹了抹冷汗,赶忙说道:“侠之大者,的确可以为国为民,那是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若是像咱们大宋这样承平百年那是没有问题的,就算是你有了郭靖一样的武功,恐怕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到底是个小孩子,李琪一通忽悠,赵恒呆了呆,满腔的热血几乎被李琪给浇灭了“那……师父,那我该怎么办?”

“你应该好好的勤学文治武功啊,争取能在你几个兄弟中能够出类拔萃,这样等将来你的父皇老了,他也许能让你来接这个皇位……”

“那不可能,我还有两个兄长呢!”

李琪心道真是个好孩子,比他爹爹可强多了!李琪笑道:“最不济你也能封王啊!做一代贤王,协助皇上剿灭契丹。一统天下,让天下的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若是能让天下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李琪看见赵恒呆呆的看着自己,忙说道:“你现在年纪还小,我说的这些你还听不懂是不是?”

“您说的我都懂,师父!您是想告诉我,即使不能做大侠,我也一样可以为国为民……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样就好!”李琪郑重的点点头,掏出几页纸来递给赵恒,这是练习内功的诀要,李琪又详细的给他讲解了一遍,赵恒倒也聪慧,没一会儿就全都记住了,李琪又考教了他一遍,看他真的记熟了,这才教他实际操作了一遍,这一练习就到了四更天,李琪嘱咐他以后就这样天天不间断练习。自己回来以后要考他,这才出了皇宫。

回家后小睡一会儿,天就大亮了,琉璃、翠儿知道要远赴潞州,就开始收拾行装,这些事儿不需要李琪亲自动手,她想起一些管理商家的经验,准备写下来交给大嫂看,哪知道老夫人又把她找去了,仔仔细细的叮嘱了一番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到了老家应该去拜会谁,李琪无奈道:“婆婆,您昨天已经说过一遍了,孙女都记得。”

“你这个孩子,又嫌弃婆婆罗嗦!婆婆这不是担心你一个女孩子家第一次出远门,又没有大人在身边跟着嘛!”

李琪心里也正奇怪呢!为什么自己跟婆婆提到送尤姨娘的灵柩回乡,婆婆竟然马上就同意了呢?会不会她早就跟二姐商量好的?昨天答应的时候难道都没有顾忌到自己是个女孩子吗?

李琪心里虽然疑惑,但是她还是很高兴的,一来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她不太习惯,二来也可以让尤姨娘早日入土为安,三来她又能摆月兑管理商铺的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李琪笑道:“婆婆,我已经长大了!婆婆,您这把摇椅是从哪儿得来的?我怎么没看见有卖的?”

老夫人笑道:“还不是你那个段玉师兄送来的!要我说这个小伙子就不错,不光人样子长得好,还尊老爱幼……”

李琪连忙打岔道:“婆婆,人家一把摇椅就把您老给收买了!可惜您只有两个孙女未嫁了,而且都定亲了,真是太遗憾了。要不您干脆认他当个干孙子得了!就是不知道大哥和二哥吃不吃醋!”

老夫人听李琪这般说。竟然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琪一眼,看得李琪心里觉得一阵紧张……

出了晚香苑,正看见李琰站在一棵树下往上看着什么“三姐,你在干嘛?”

“我在看树上的那只红隼,是不是你养的那只?”

李琪抬头一看,果然有一只红隼落在树上,看它的一支翅膀耷拉着,好像是受了伤,红隼也发现了李琪,它扑棱棱飞到李琪的胳膊上,果然伤势很严重,翅膀上还带着血迹,李琰也发现了“哎呀,它受了伤了!”

李琪赶紧从怀里拿出药来,精心的给它上药,又帮着它包扎了一下,李琰问道:“四妹,你说它是怎么弄伤的?能在天上飞怎么还会受伤?”

“在天上飞就不会受伤了吗?都说人是万物之灵,除了人之外,能让红隼受伤的东西还真的不多。我看应该是捕鸟的人想用渔网抓住它,它挣扎着飞跑的时候被渔网给勒伤了,好在它不傻,竟然知道往这里跑!”

李琰笑道:“也不知道它到底算不算是你养的宠物。好几天都不见它的影,你也不管……”

“难道你想让我把它关在笼子里吗三姐?我们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人似地,什么世故人情,各种礼教把我们都给束缚住了,不能自由,我可不希望我养的鸟儿也关在笼子里。”

李琰四下看了看“就你怪话多,还是少说两句吧!明天你真的要去潞州为姨娘下葬吗?”。

“当然!你放心,等你大婚的时候我肯定能赶回来!对了,他们郑家的老人不会常住京城吧?”

“应该不会吧?他们郑家的产业都在老家,住在京城算什么?”

李琪笑道:“不住在京城最好,省的还要在婆母跟前立规矩。我现在看大嫂二嫂都替她们累得慌。”

李琰听了李琪的话正有些不好意思。猛然听到这句话吓得又四处看了看“好妹妹,你不要乱说,小心被人听见……”

“你放心吧,在我们周围二十丈之内,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我都会知道。”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散了。

晚上,月上中天了,赵承诚还没有来,李琪想起再招的话,知道赵府大小两只狐狸正在内斗,也不知道他们输赢如何。本来李琪还想着跟赵承诚告个别,左思右想,决定还是算了吧!

—————————————————————————————————————

第二日太阳还没出来,李琪就向老夫人和郑氏夫人告辞,此时的李琪又换上了男装,她一身素服,头戴逍遥巾,俨然是一个翩翩的美少年,老夫人看着心里暗赞,又把孙女拉到身边嘱咐了一番,郑氏则沉着脸,心道不过是一个妾室,竟然兴师动众的去老家安葬,这也太过分了!再说老夫人竟然没跟她商量就自己决定了,郑氏心里很不舒服。

李琪又向两个哥哥告辞,带着管家李叔和他的两个儿子李平安和李幸福,再加上六个家丁护院和翠儿琉璃两个,算上李琪一共是十二个人,赶了四辆马车,李琪和琉璃、翠儿坐一辆,李氏父子坐一辆,还有一辆拉着李琪的随身衣物行李,剩下一辆马车就是准备拉着尤姨娘的棺椁的。一行到家庙里接了尤姨娘的灵柩,一路离京向北面的潞州进发。

出了汴京城,李琪心里还隐隐的觉得这事情有些反常,却不知道这反常到底在什么地方,按说前天才决定的事儿。今天就执行了,这速度也太快了点……还有那赵承诚,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要走吗?赵普那个老狐狸到底怎么对付他的?李琪坐在马鹿上,心里还一个劲儿的嘀咕。

潞州商朝时称黎国,周朝为潞子国,秦朝置上党郡,北周时,更名为潞州,一直沿用至今……

李叔是李府的老人了,一行人中叶只有他去过潞州,李琪闲着就跟他谈谈老家的风土人情,人文典故什么的,时间倒也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中午。

一行人在路边一家小店打尖,十二个人一进店,这小店立刻就变得拥挤不堪了,店里正好有三张桌子,四个人一张,李叔跟李琪、琉璃、翠儿一张桌子坐了,琉璃、翠儿在桌边坐定,又跟店里要了点水,把碗筷洗了又洗,凳子桌子擦了又擦,生怕不干净,其实这样的路边小店都是这样,李琪摆摆手道:“差不多就行了,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多讲究。”

饭只有包子和粥,好在是热乎的,菜也只有咸菜,一行人刚刚坐定要吃饭,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都探头往南看,就见五六个素装的人一路打马而来,李琪也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的吃着包子,没想到那几个人来到这小店门口都翻身下马,为首的一人喊道:“师父!”

李琪定睛一看,来的居然是钱玉砌!她带着两男两女四个下人!这可真是意外!“你怎么来了?不用跑这么远来送我吧?”

钱玉砌笑道:“师父,我可不是来送你的!我是想着跟师父多学点武功,所有想着侍奉师父左右。再说了,师父您回家安葬师婆,我这做弟子怎么也要在师婆的坟前磕两个头……”

李琪嘴角抽搐了两下,这个钱玉砌可真能白话,她分明是想出来游玩的!却找了这么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李管家一见来了三个女眷,他赶忙跟他的儿子一处挤着坐去了。

钱玉砌在李琪的身边坐下,李琪问道:“你不会是私自离家的吧?”

“没有没有,我哪敢呀!父亲的铺子到处都是,外一撒下大网找我,我也逃不出多远去……”

李琪笑道:“是你以前逃过吧?”

显然是被李琪说中了,钱玉砌有些脸红,强辩道:“哪有?我不过是想着出去闯荡江湖而已……”

“呵呵”李琪笑道:“就你那三脚猫的武功还想着闯荡江湖?”

“师父!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家的护院都不是我的对手!”

“那是因为你是他们的主人,又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他们当然不敢下死手怕伤了你!”

“我怎么知道啊,当时我还以为我自己武功高强呢!”

李琪忍着笑说道:“现在你知道了?我看在你武功没练成之前,还是不要闯荡江湖为好。”

钱玉砌喜道:“师父,那你说我什么时候武功能练成?”

李琪想了想,调侃道:“你若是想练成我这样嘛!就算不结婚也得练上二十年……”

“啊……”钱玉砌一脸失望,周围众人都暗笑不已。钱玉砌想了想:“师父,我不求像你的武功那么厉害,只要在江湖上行走不受人欺负就行,您说需要练上几年?”

李琪笑道:“你想要小有所成最少也要三五年吧!”

钱玉砌嘟着嘴说道:“师父,您在华山好像也没练上几年吧?”

“那是我的师父比你的师父好,我这个做徒弟的也比你这个做徒弟的好……”

众人听了越发想笑,不过因为此行的特殊目的,众人都不好恣意大笑,却也憋得够呛。

钱玉砌红了脸“师父,我这做徒弟的怎么不好了?我又不笨!”

李琪知道她受了打击,忙说道:“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你习武的时间晚了,骨骼都长成了,想成大器很难。”

钱玉砌倔强的说道:“晚了也不怕,我一定要当一个女侠!”

李琪对她不服输的性情很是喜欢,“行!只要你肯努力,我总会教你!”

琉璃一脸羡慕,她有心跟着小娘子习武,又怕小娘子不肯教,只在一旁说道:“钱小娘子好福气,能得我们四娘子的指点。”

翠儿性子直,她也点头“是啊,我们都好羡慕你!”

李琪笑道:“有什么好羡慕的?你们若是想学,我指点起来不是更方便吗?我就是怕你们偷懒不爱学!”

“爱学爱学!”两个人都连连点头,表示以后也要跟着李琪习武,李琪倒不是好为人师,只是觉得家人多一丝自保能力总是好的。

一行人吃了简单的午饭,刚上马要走,就听见从南方又传来一阵马蹄声,远远地又来了一骑,李琪刚想打马走,那人远远地喊道:“七师妹,等一等!”

李琪回头一看,来人居然是赵承诚!众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是喊谁,只有管家李叔挡在李琪的面前“小娘子,你不能和他见面!这不妥!”

李琪皱眉道:“没关系的李叔,我就在这儿跟他说两句话,用不上一刻钟,说不定他有什么急事呢!你们先走,我随后就来!”

李管家还待要阻拦,李琪已经催马迎了上去,李管家急得跺了跺脚,看见这些家丁护院的都看着自家小主人,这可大大不妥,李管家忙说道:“咱们先走着!”

车队缓缓地向北行去,李琪和赵承诚在马上对望了一眼,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下了马。两个人牵着马来到树荫下站定,赵承诚说道:“你要回老家怎么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为你送行。”

“这都是二姐安排的,我也没想到会走的这么快,不过我一想到最近你父亲回来了,想来你最近一定会很忙……又不是不能不见面了,何必搞得那么隆重?”

赵承诚苦笑了一下“我父亲……他也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主意,根据我的经验,他若是对我大发脾气,说不定这事儿不算什么大事儿,很好办;他若是苦口婆心的给我讲道理,这事儿就有点麻烦;这次可好,他竟然不骂也不说,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我看着可就心里没有底了。”

李琪听了呵呵笑“没想到你这么短的时间就这么了解你父亲了!”

赵承诚苦笑道:“那是因为我和他斗争的太多次……咱们还是不说这个,你这次要多久能回来?”

“我想——年前应该能回来吧!”

赵承诚立刻苦了脸“小师妹,为什么要这么久?潞州虽然不近,可也没有那么远啊!”

“是我想把姨娘葬了之后,要四处走走看看呢!等再回到京城,婆婆还不知道怎么管束我呢!再想出门可就难了。你还是早点回去吧!我也要赶路了。”

赵承诚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翡翠玉佩来“小师妹,看看你喜欢吗?这个是我前些日子得到的,早就想送给你,一时没得空……”

李琪摇了摇头“六师兄,这个玉佩是很美,不过我现在是给姨娘送葬,重孝在身,这个红颜色的东西我不能带着。”

赵承诚神色一黯,拿着玉佩的手又缩了回来“对不住,是我想的不周到了。”

李琪回头看看,李管家还站在原地直盯盯的瞅着二人,怪不得今天赵承诚这么老实,李琪笑道:“我得走了,要不然晚上怕赶不上宿头了!”李琪一跃上了马背,冲着赵承诚挥了挥手。

赵承诚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眼看着李琪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不见……赵承诚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忧虑又爬上了他的心头,父亲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一样,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可是他不能跟李琪说,小师妹的压力应该不比他小……

李琪打马追上车队,赵承诚的影子还在心头萦绕。赵承诚虽然没说什么,李琪却感受到了他受到的巨大压力,毕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那么久,从他的神态上还是能看出一点端倪的……

钱玉砌笑嘻嘻的说道:“师父,刚刚那个人是谁呀?”

“是我六师兄……”李琪怕她接着追问,忙说道:“现在的太阳太足了,我要坐马车,要不然皮肤都晒黑了!”

李琪说这话觉得理所当然,却不妨和他们同路的两个男人中的一个“嗤”的一声笑,对他身边的另一个男人低声嘀咕了一句什么。

别人都没听清,李琪却听得清清楚楚,那个男人说的是:“兄弟,晚上有没有兴趣找那个小白脸玩玩?”

另一个男人说道:“还不知道是不是一路呢!若是得你们俩在胯下承欢,我自己是开心的很……”

李琪听了暗暗生气,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个什么路数,看样子是一对有龙阳之好的人,而且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上了马车,钱玉砌一看,她自己也没有了骑马的兴趣,也跟着李琪挤进了马车,好在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大家挤着坐倒也没什么。

李琪倚着车壁假寐,琉璃河翠儿不敢来烦李琪,只是缠着钱玉砌给她们讲一些修习武功的秘诀,钱玉砌这下子终于当上了师父,兴奋的给两个菜鸟讲解怎么练内功,应该注意什么。

李琪虽然在家装睡觉,却留神倾听者外面的马蹄声,李府自己家的马匹都是李继隆淘换来的,几乎每一匹马都是高头大马,李继隆最是爱马,家里的马虽不说都是宝马良驹,却也比一般的马匹强一些,而那两个人骑着的马显然不及李家的马,这马匹跑动起来的声音当然就有了不同,听在李琪的耳朵里越发明显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北宋逍遥行最新章节 | 北宋逍遥行全文阅读 | 北宋逍遥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