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罂粟紫薇 第十九章

作者 : 虚空踏月宫

翌日,漱芳斋。

今天天气晴好,艳阳高照,小燕子原本暴躁的心情似乎好了几分,也许是因为乾隆昨天下午派了人来通知,说是今天演武校场上有一场盛大的比武大会,西藏土司那边带了西藏武士来挑战大清武士。

南巡一路上的事情,桩桩件件都分明表示了,小燕子喜欢看热闹、凑热闹,甚至亲自上阵让大家热闹热闹,乾隆想着小燕子估计也很希望出席这样热闹的场合,便派了人来通知,说是给小燕子、紫薇、金锁三人留了座位,让她们去看看。小燕子得了这个消息,哪里还会不开心下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永琪偷偷告诉她,他没有碰那个乾隆所赐的,名叫琴秀的宫女。

小燕子虽然对于这方面的事一直有些懵懵懂懂,还不甚清楚,对于清朝男人后院里的那些事情、那些女人的等级什么的,更是一点都不清楚,但是对于永琪的坦白,还是很高兴的。

小燕子在明月彩霞的服侍下,换了一身崭新的绯色公主式旗装,戴上了褂珠等一系列佩饰,兴致冲冲的往外走。

夏清影虽然说兴致没那么高,但可能是曾经的习惯问题,在外人面前一直要保持着相对的形象,这一次也不想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于是也换了一身雪青色旗装,跟在小燕子后面,同时提点一下她关于仪态的问题。

金锁虽然惊讶于这次居然还有她的份,却也很是郑重的对待此事,在这几天慢慢地看到了她家小姐的变化之后,心中有些疑惑,但是也只看作小姐成长了,便也没有多提,这次也换了一身类似的浅蓝色旗装,跟在夏清影后头。

此时皇宫中的演武校场,热闹非凡,虽然还达不到人山人海的地步,但是人也比平常的时候多了很多。

主位上坐着一身明黄色龙袍的乾隆,因为保养得宜,已经五十五岁的他,外表却最多四十岁的样子,充满了成熟男人的迷人气质,加上那种常年处于上位者的生活,使得他比普通的中年男人更多了几分昂藏尊贵,对于那些喜欢英武强大、喜欢傲岸英雄的怀春少女来说,比一般的那些青涩少年或是英武青年更有吸引力一些。

乾隆的左边坐着乾隆继后乌喇那拉氏皇后,此时的那拉皇后一身明黄色凤袍旗装,显得高贵却也严肃,虽然容貌在乾隆的后宫中都算得上一等,但由于常年过于严肃反而掩去了那几分成熟女人独有的成熟风韵。

当年的娴妃曾有“满清第一美人”之称,容貌出挑自是不用说,加上出自满洲正黄旗,身份高贵,加上是雍正帝亲赐的潜邸侧福晋,自然有其高贵无匹的道理。

也正是因为她的规矩严谨,才会让雍正帝看重,希望她能在乾隆身边时时提点,免得他做出什么大丢皇家颜面或者有失体统、甚至不可挽回的事情。

可是雍正帝却没料到,这样的女人,端庄高贵是有了,却也正是因为太过规矩严谨,一板一眼,冲动而不懂变通,说话不懂委婉、直言不讳,逐渐地失去了这个年龄的女人本该有的成熟和风采,反而让她慢慢失去了乾隆的欢心,造成帝后不和、乾隆宠妾灭妻的后果。

皇后的左边坐着的是一位粉色旗装、样貌算不上一等,仅是清秀婉约,但身上散发着温柔成熟风韵的美人,三十来岁的样子,正是现今后宫最受宠爱的魏氏令妃娘娘。

说起来这位魏令妃的晋升之路颇有些传奇的意思,从乾隆元后孝贤皇后的一个洗脚婢,承宠之后初封魏贵人,之后好几年都没动静了,也没见乾隆怎么喜欢,直到乾隆十一年突然晋位令嫔,十三年孝贤皇后薨逝之后,开始频频承幸,十四年无子封妃,是为令妃。

此后之路更是一帆风顺,一直受宠至今,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也就是七格格,后来的固伦和静公主。如今又有了喜讯,如不出意外,应该就是皇十四子,那位早夭的十四阿哥永璐?

虽然历史上永璐是乾隆二十二年生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个时空,已经是乾隆三十年了,乾隆还是只有十三个阿哥出生。

而这十三位皇子里,还好好活着的就只有六位皇子。

其中大皇子永璜在十三年被乾隆骂废了,十五年薨逝。

二皇子(也就是乾隆元后嫡子,被追封为端慧皇太子的那位)永琏早殇。

三皇子永璋也在十三年富察皇后的葬礼上被乾隆严厉斥责,二十三年病逝。

七皇子永琮(元后嫡子)以及九皇子永瑜、十皇子永玥、十三皇子永璟皆早殇。

现在还活着的只有四皇子永珹、五皇子永琪、六皇子永瑢、八皇子永璇、十一皇子永瑆以及十二皇子永璂。

本来应该早就出继的四皇子永珹、六皇子永瑢依旧好好的呆在宫里面,乾隆此时似乎并没有将他们出继的意思。

此时的演武校场比武,基本上这六位皇子都到场了。

而令妃魏氏的左边坐着颖妃巴林氏、舒妃叶赫那拉氏、庆妃陆氏、豫妃博尔济吉特氏以及婉嫔陈氏等人,也是打扮一新,各具风采,希望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一搏乾隆青睐。

乾隆的女儿们,除了几位远嫁蒙古和亲、暂未归来的公主之外,几位年纪小的格格也在场,跟在自己的母妃身边。

这却是乾隆的恩宠——自从南巡时永琪和小燕子的表现让他失望之后,他才分出了一两分注意力到自己的其他儿女身上,而昨天他所布置下来的任务,永珹和永瑢都比较出色的完成了,反倒是永琪居然耍脾气走了,让他失望得很,不过这样的对比,也让他有了些欣慰和反省之意,也许,他真该好好看看,自己的那些儿女了,似乎他们之间,也有不那么让他失望的地方呢!

还是福康安说得对啊,毕竟都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爱新觉罗家的优秀血脉,怎么会个个都平庸得让他失望透顶?!(爱新觉罗家的优秀血脉?乾隆,你自恋了!)

出席这一次比武大会的,除了乾隆和他的后宫、子女之外,还有许多的朝廷重臣,诰命内妇,以及满汉八旗的青年才俊、格格千金,围着整个演武校场都坐满了。

乾隆的左边是皇后等人,右边却是西藏土司巴勒奔和西藏公主塞娅。

巴勒奔的装扮依旧是那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服,带着个类似盔甲一样的帽子,显得很是精神,又颇有几分威严之势。

塞娅一身明艳张扬的红色藏服,黑色镶边,头上戴着白绒羽冠,白羽飘飘,整个人显得很是高贵美丽而又不失热情朝气。

她的右下首还坐着两个纵队,总十八名藏族武士装扮的健壮男子,其中有一人样貌颇为英俊,比其他人的阳刚健壮比起来,却是稍显削瘦,且多了几分中原人的清俊,神情不似其他人般面无表情,反而带了些许笑意,看着塞娅的眼神很是温暖柔和。

而塞娅对待他的态度也跟对其他人不同,偶尔会回头看看他的表情,然后又转过头,继续跟巴勒奔以及乾隆谈笑。

小燕子三人按照位置一路排过来,正好坐在了乾隆和皇后的对面,小燕子兴奋的不得了,只顾着东瞧西看,根本就没管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场,什么礼仪规矩,统统被她抛到十万八千里去了!

夏清影心情也有几分新奇,毕竟从前没怎么见过这样的场面,除了那些电视里看到的以外,而且即使在电视里看过,也不及亲身体验的感觉那么真实。

虽然因为是皇宫,为了不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混进皇宫,因此有了限制,不能让太多闲杂人等进入,但今日的原因比较特殊,人比平时多了很多,有许多人都是很少见过的,或是根本就不曾见过的。

不,应该说,不管是对于夏清影,还是之前的夏紫薇来说,这些人都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没见过的,无论是宫里的人还是宫外的人。

从前的夏紫薇心心念念的只有爱情,只有福尔康,只有认爹,只有小燕子这个姐妹,自然认识的人是极少的。

灵魂换成了夏清影之后,她认识的人也没多上很多,仅仅是南巡时的傅恒、鄂敏等几人,还有平时所遇上的宫女太监之类的,总之对她来说,多一个朋友远比多一个敌人好,她可不是之前的紫薇,眼睛里根本就没有其他人的存在。

现下她已经开始积累自己的人脉,漱芳斋的明月、彩霞、小卓子、小邓子,暂时也算是得了她几分情的人了,还有金锁,正在调/教中。

有时候这些小人物可能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但是俗话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在危难时刻他们可能无法救你一命,但却可能在你心口插/上一刀!

看着四周围的满洲勋贵及其子女,夏清影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可不是那些成日里说长道短、七嘴八舌的长舌妇人,除了相夫教子、管家理事之外,什么都不用理会的!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自己?即使这里不是正史之中,即使这里只是一个崩坏的世界,她也不是个甘心受缚的人,既然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心,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些事情呢?

中国清朝后期的历史还历历在目,那些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战争,即使是在这个时空,这个历史,她也不想再次发生!

既然在二十一世纪都能混成青帮第一夫人,她怎么可能没有向往权力、地位的欲/望?怎么会容忍着这大好的身份浪费了?既然是皇家血脉,既然是炎黄子孙,总得做出些对得起这个身份的事情!

————————————————————————————————

因为许多亲们都不会注意看“作者有话要说”,所以关于本章的那些乾隆皇子的身份简介部分的内容,就放在正文里了,为免大家感到困惑,希望亲们可以看一下,是偶自己收集资料综合而来的。

以下(应该只此一次,如果V文的话,偶不会放到正文里骗字数的,谢谢合作!):

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乾隆十三年被斥,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薨逝。追封定亲王,谥“安”,即“定安亲王”。

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生于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元年被密定为皇位继承人,乾隆三年病逝。时年仅九岁,谥号“端慧皇太子”,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生母宝亲王侧福晋(即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生于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乾隆十三年被斥,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薨逝。年二十六岁,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生母嘉嫔(即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生于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允裪,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年三十九岁,谥“端”,即“履端亲王”。

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字筠亭,生母愉贵人(即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于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日,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和硕荣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日,薨逝。年二十六岁,谥“纯”,即“和硕荣纯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生母纯妃(即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生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十四日,乾隆二十四;奉旨出继为慎靖郡王允禧之嗣,封贝勒,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封质郡王,五十四年十一月晋封质亲王,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初一日,薨逝,享年四十八岁,谥“庄”,即“质庄亲王”。

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生于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日子时,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逝。时年仅两岁,谥“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生母嘉妃(即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生于乾隆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午时,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巳时,薨逝。享年八十七岁,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慎”,即“仪慎亲王”。

皇九子,爱新觉罗·永瑜,生母嘉贵妃(即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早殇。

皇十子,爱新觉罗·永玥,生母舒妃叶赫那拉氏,早殇。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号少厂,字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生母嘉贵妃(即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生于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嘉庆年间为军机处行走,道光三年三月,薨逝。享年七十二岁,谥“哲”,即“成哲亲王”。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生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生于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寅时,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时,薨逝。年二十五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贝勒。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生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生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子时,殇。时年仅三岁,幼殇未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生母令贵妃(即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魏氏。生于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午时,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酉时,殇。时年仅四岁,幼殇未封,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后改名顒琰),即嘉庆帝,生母令贵妃(即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乾隆三十七年被密定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封嘉亲王,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布于次年正月初一禅位,顒琰于次年登基,改元“嘉庆”,嘉庆二十五年九月二日,驾崩。年六十一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皇十六子,未命名,生母令贵妃(即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早殇。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生母令皇贵妃(即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乾隆五十四年封贝勒,嘉庆四年正月,封惠郡王,后改封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晋庆亲王,同年薨逝。年五十五岁,谥“僖”。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还珠)罂粟紫薇最新章节 | (还珠)罂粟紫薇全文阅读 | (还珠)罂粟紫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