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一家亲 第一百一十章 来人(上)

作者 : 古代言情

春耕的日子渐渐临近,百姓们忙着从县衙借耕牛种粮准备一年的播种,而在这个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郧县。县衙传出了个消息,“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也就是说,不论这个田以前是谁的,现在谁占了田,这田就是属于谁的,县衙还要派人登记造册,发于鱼鳞图册及地契。甚至声明,凡做种田地,三年后才起科。

消息已经传出,整个郧县上下顿时沸腾了,这就意味着他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将有了自己的田地,再进一步,他们便再也不是流民,而是郧县的百姓了。国家再也不会派兵围剿他们了。

很快,便有人专门跑到县衙报告自己的田亩数。开始的几天还是高兴的很快,喜悦便被随之而来的争地所环绕,有的向人讨还以前分种出去的地,有的仗着自家人多到处抢人田地。就连世芸这也被人千方百计的找来说情。一时间,衙门人满为患,都是为了那些田来打官司的。

章延闿的办理很简单,就是他发出的那一条“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所有的处事都是严格按照这一条执行。

“在本县下令的前一日,这田由谁占即为谁的产业,以后状纸该不接受。若是要上告,先交粮一石。”

有人还是上告,毕竟现在的一石粮食,若是争赢了,日后就不止这个数。章延闿还是按着他的原则,不过,有时候他也很会给人出招儿。怂恿人去开荒。

“不是还有荒地么?你争来争去也不过是一亩三分地,荒地……”

郧县的田地很快便有人认领。还有大量外县的人涌入郧县,他们都声称某处是自己的田产。县衙所需人实在太多。章延闿有些忙不过来,却不想大方进突然出现在他的跟前。

“你不是要会试么?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学生本就没想过要参加会试。”方进说的很轻松,看着章延闿那堆积如山的公文,笑道,“不晓得学生有何代劳之处?”

章延闿忙挪了公文:“这是田亩数,跟本县的地图,你将这些田地在何处,有多少亩,为何人全部列明。按照村,乡全数做出数给我。”他给方进分派了事,这才问道,“那你母亲那?”

方进看了一眼,随即坐下便照着章延闿列出的样子做起来:“我母亲本就是要我考上举人,我也考上了。至于进士么,大不了就说我落榜了。到时候,我再去信同她老人家说,我来大人这了。”

章延闿笑道:“你到是会找理由。你在我这可以。只是,我这少书吏,到是要委屈你这位举人老爷了。”

方进道:“只要不让我看那些个文章,我什么都能做。”又道。“大人,您这风气很好,一点都不想传闻那样。到处都是流民。”

章延闿只是笑笑:“你住下来便晓得了。”这才说着,前头便有人来了。却是几个乡里的人打官司,这都是要耕牛与种粮的。为了多得一头牛。已经不晓得往章延闿这县衙跑了多少回。

章延闿戴上官帽,交待着方进:“你先做,等我回来了,咱们再。”

方进坐下来,才做了不久,便觉得自己的裤管叫人扯了。他低头一看,却是个才到他膝盖高的小女孩,穿着大红袄,盯着他,指着的道:“你不是爹爹。”

方进一愣,随即意识到这个小女儿是章延闿的女儿,他搁下笔,笑着道:“我当然不是。只是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小女儿松开手,便往外走。

他忙跟了上去,却瞧着世芸拎着个棉布兜儿过来,忙迎上去,当地施礼:“师母。”

小女儿已经走到母亲的身边,唤了一声,随即看着方进。

世芸不想方进居然来了:“怎么会是你?我听人说有人来找大人,没想到居然会是你。怎么都不歇下?你的行李呢?我叫人给你腾屋子。”

“不急,先生的事情要紧。”

世芸看着那些东西,点了点头,唤了女儿:“见过你师兄,姓方。”

小女孩儿很听话,走上来同方进见礼,然后又挨着母亲站,她却是不怕人,世芸一直带着她到外面走动,见识了很多。

“不过才几个月师妹便长大了那么多。”方进拿手比划着,他只觉得这变化太大了一些,只是一会儿的工夫,怎么就变了那么多。

世芸笑了笑:“小孩子长得快着呢,三天一个样儿。你忙吧。也不耽搁你了。”

……

章延闿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粮,可是同时也鼓励种桑养蚕,因为耕牛毕竟有限。由于田地令的下令,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地是有了,耕牛跟种粮却是不够,只能借其他的来代替。种桑养蚕也是一条生财之路。

开荒种地这样的事由章延闿出面,连他为了起表率作用也卷了裤腿下地同百姓们一起劳作。而种桑养蚕的事却落在了世芸的肩上,她也要做出表率。

这一日章延闿带了世芸下乡,他们要为这个乡的百姓做出表率。

里长跟地方早迎出了十里地,殷勤的领着这位县太爷四处瞧。这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每人都忙碌着。郧县处于南北之间,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既可以种水田,又可以种旱地。只要抓紧时间,再加上风调雨顺,来年定会有个好收成。

“种牛可够?”

“够。”里长地方忙接着话儿,只是章延闿问的并不是他们。

老农看了看地方,好容易道:“回太爷的话,够。”

章延闿四处看看,能用耕牛的还是少。大多数还是要靠人拉:“不够,远远不够。”

里长地方怔了怔。不晓得这时候该怎么接话。

章延闿却月兑了官服,月兑下官靴。卷了裤脚便下田去了。里长跟地方见了,忙也月兑靴下地,哪里能知县大人都做了,他们在边上干瞧着的道理?

里长下到一半,看着那水田,犹豫了,站住了脚,回身将章延闿的官府官靴收在手里,打着赤脚在田埂上走来走去。颇为关切地看着要跟老农一起种田的章延闿。

地方没有里长那么精明,待双脚已经踏入田里,没发现里长的身影,待他回头,才发现里长居然没下田,他那月兑靴的动作不过是个鳌头。地方顿时觉得自己上当了,他怎么就没想到要帮知县大人拿衣裳呢?可是,他现在想回去也没有办法了,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才走到章延闿的跟前。他便觉得腿上有些不对劲,低下头一看,发现几只大蚂蝗趴在自己的腿上,他下意识便伸手去拽。那老农见了忙伸手拦住,赔着的道:“老爷,不能拽。拽了还在上头。”

地方急着道:“那怎么办?”

“只让他吸,吸饱了。它自己就会掉下去。”

地方一听吓得失声道:“要让它吸饱,那我不是要……”他见章延闿看着他。就连章延闿的双腿上也吸附着几只蚂蝗,顿时收了声,“不,我是说要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样。人哪里能受得住。”

章延闿道:“擦些香油便没事了。”

地方听了忙让人去准备香油。

章延闿道:“擦了香油还怎么做事,你不会就上去。”

地方哪里敢,只得老老实实的站着,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不往腿上看,一心只盯着章延闿的动作。

知县大人的动作很麻利,跟老农相谈也甚欢。

世芸在老农家同农妇,她并不是单单来做桑植的,而是要趁这个机会帮章延闿多了解些情况,好让他知道。

老农姓高,有五个儿子,三个孙子,两个孙女。湘儿已经跟两个女孩儿去玩了。

“阿弥陀佛,多亏了知县大人,明年总算可以吃上自家的粮食。”

“是,若不是知县大人,我们还胆战心惊的。”

“我们家儿子多,力气也多,山头我们也包了旱地。这在老家,我们就是地主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高家的第二个儿却道:“太太,这地以后不会收回去吧。”

世芸看着这个儿,她到是跟人不一样。世芸笑道:“当然不会收回去。鱼鳞图册已经做了,就是你们也是要纳入郧县版籍的。怎么还会收回去。”

一听不收回去,农妇们越发的高兴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就要到做饭的时候,世芸提出也要帮忙,农妇们怎么都不敢让她进去,世芸只得在外头等,那个二却留在世芸身边,她到一点畏惧的神色也没有,言谈也颇为大方,到像是有见识的。一问下来,原来是个秀才的女儿。

“令尊呢?”

“就是本村。只是我没兄弟,我父亲年纪又大,除了教书什么也不会。到也没开什么地。”她特地说了教书,这人能安居乐业了,这教化也是要展开的,先让知县太太知道她父亲是秀才,日后说不定也能到县衙做事,这样她老夫到不用成日里苦吟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之类的话了。

农妇的动作很麻利,一会儿的工夫,已经将饭菜做好。熬出来的老碱水稀饭,煎的黄亮亮的煎饼儿,上面撒了葱花,喷香喷香。还有那自家腌的酱菜。

章延闿卷了一张饼儿,大大的咬了一口,只说好香,又顺着碗边儿大大的吸溜了一口儿稀饭,只说:“好吃。”

老农跟章延闿说了一的话,到也不怕,只道:“这是粗食,您只是瞧着新鲜儿。”

章延闿只低着头吃着。

正吃着,衙役匆匆忙忙的跑来:“大人,老爷,县尊大人。”

章延闿放下碗,笑着道:“好你个小子,知县的名讳儿,你一溜儿的叫全了。什么事?”

衙役忙站起来道:“大人,来了个什么官儿要见你。钱师爷让小的来请您回去。”

“什么官儿?”

“不晓得。只瞧着衣裳好着呢,像个大官,还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

是府里的人,或者是再往上……自己的那个题本……

章延闿忙吃了剩下的饼儿,洗了手,对老农说:“本县有事,先走一步,日后再来视察。”说着又让世芸留下五百钱以作今日的饭前,急急忙忙的往县衙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庶庶一家亲最新章节 | 庶庶一家亲全文阅读 | 庶庶一家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