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一家亲 第一百零八章 夫人之间的交往(下)

作者 : 古代言情

世芸不禁一笑:“我不知道杜太太这是在说什么?”

杜太太道:“既然不是为了这种粮跟耕牛,我也就不操这份心了。我还以为谭来是为了这事,前些日子章大人上我们这说了这事,我们老爷那时候还担心呢。不想章大人这已经是解决了。”

世芸急急的接道:“杜这是怎么说的?杜知县答应借给我家爷种粮跟耕牛了?”她话才一出口,立马懊恼的捂住自己的嘴,满是后悔的样子。

杜太太瞧着世芸那悔恨的样子,冷笑两声。在她面前装,以为她不晓得?在自己跟前玩心眼,你还女敕了点。

杜太太一脸的诧异:“章知县还要种粮?”

世芸涨红着脸:“是。”

杜太太则是一脸的恍然:“原来章知县的种粮还是没着落?”她不住的咋舌,“这可怎么好?我们老爷只当章知县已经解决了,原本替章知县准备的种粮都散了。”

世芸忙道:“还请替我们爷周旋一二。”

杜太太收起先前的关心,冰冷着脸:“我又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又哪里能替你们周旋。”

世芸晓得杜太太是因为那金钗的事,忙附小做低:“我若是知道太太……哎……不瞒您,我这次是来就是为了借春耕的耕牛跟种粮一事来求到府上的。我们爷来过两次。杜大人说还要等些日子。可是这春耕哪里是能等的,我们爷只有道邻县去借,可是旁人都不肯借。惟有杜大人还有十分同僚的情谊,只说要等等。我们爷打听了许久。后来县衙的师爷说,府上的高姨娘深得大人的喜爱。对她是言听计从的。说只要求到高姨娘的跟前,再难的事都能办成。我们老爷原是不信,递了回东西要见您,想请您帮忙说句话。可是东西递进来了,什么话也没有。我们也这才信了。我早就劝他不可以这样,可是……”

杜太太的脸上顿时涌上一股怒气。送给她的东西,有人收了居然没送到她的手中:“我怎么不知道?”

世芸诧异地道:“怎么可能?那东西是我亲自送来的。府上的人接了东西,我等了许久也不见太太见她。是下人出来说,太忙。不得空,便让我先回去。我这……”

世芸不用说再说,杜太太已经晓得是怎么一回事了。是高姨娘干的。好啊,现在打主意都打到了她的身上来了,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世芸叹道:“我若是有一点法子也不会……姨娘果然看不上这些东西。杜太太……高姨娘喜欢什么?”

果然,杜太太的脸色越变越难看,居然不把她放在了眼里,当着她的面,打听高姨娘的喜好。只当自己是死人,是木头?

世芸看着杜太太越来越难看的脸,心里越发的高兴,只是那脸上半点也不露出。她是故意准备了一份厚礼。让簇水专门送。今日选簇水跟自己一起过来也是有原因的。横云固然好,只是她是个闷性子,默默的找人问了。默默的送,一点动静也没有。没有动静怎么能吸引杜太太的注意。又怎么能让她的计策成功?

这件事要闹开,就是要让杜太太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杜太太上钩。为了能让东西顺利的送到杜知县的那个妾的手上。她特地让簇水向人打听那个高姨娘住在哪里。今天这样的场合,高姨娘是不会出现的,而这附近都是杜太太身边的人,有了簇水这要欢实的人,这一点点事情哪里会传不到杜太太的耳朵里。

她见自己的谋划已经有了起色,决定继续火上浇油:“太太,若是我能早日见到太太……我,我哪里会求个姨娘。旁人都是求正房太太,哪里有人去个姨娘的。我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好太太,你……”

“你要多少耕牛跟种子?”

世芸张大了嘴:“呃?”

杜太太道:“我问你,你要多少耕牛跟种粮。”

世芸道:“我家爷开的单子就在这。”她从袖口模出了单子,还有些不放心。

那犹豫的样子,让杜太太看在眼里越发的火大。这明白的是瞧不上自己。旁人越是瞧不上自己,杜太太是下定决心要做成了这事。她不能叫人从此就这么看轻了,以为这府里头只有位姨娘,她这位正经的知县太太在这,有什么事找她来。

杜太太抽过了单子,瞧着那上头的数目,这数字到也罢:“我再给你加上五十头牛,五百斤的种粮。”

世芸张大了嘴,好不掩饰自己的惊愕,她以为杜太太能做到这单子上的数就已经是帮了大忙了,没想到居然还会加上一些。

“,这……”

“你只管交给我。今日我就把这事给你办好了。”她收了单子,起身便朝屋里去。

那端了醒酒汤的丫头端着汤迎面走来,一见到杜太太起身,忙快走两步,举高自己手中的托盘示意着:“太太,醒酒汤……”

杜太太端起碗,吃了一口,对着世芸道:“章太太你也吃。”又对着丫头道,“老太太吃了酒,也是要吃醒酒汤的,你快送了进去。”

待进了屋子,一屋子的欢笑声,郝县尉的太太不晓得说了什么笑话,惹得大家笑成了一团儿。杜老太太晓得只是流眼泪,杜太太笑着上去替杜老太太抹胸。杜老太太这才好受一些,看了杜太太,又看了跟在后头的世芸,只是问她们去了哪里:“你没听她说笑话。真是口蘖,以后就不怕拔舍地狱。”

杜太太笑着道:“我见章是懂佛地,拉着她问了。章说初次来没什么好孝敬老太太的,特地到我供的菩萨前为老太太拣了佛豆。待会便要拿会郧县施了。好让人都晓得老太太的菩萨心。”

杜老太太听了是连连的念着头:“这是做善事。我到沾了你们的光儿。不过。就那点能有什么用。到是做大点,拿一石米出去舍了才是。”

几位太太忙附和着。这个五十斤,那个二十斤的。到积累了许多。

杜太太笑道:“老太太常常教导我们说要救急不救穷。这米是舍了出去,若是遇到那勤奋的,熬过了这冬天,来年省吃俭用,再殷勤些,日子自然是能过下去的。可是,若是遇到那不长进的,只晓得好吃懒着,指望着我们这样的人家舍米。那就显不得老太太救贫救难的心了。”

杜老太太点着是连连点头:“你这说很是有理。”

几位太太也连着附和着。世芸揣度着杜太太的意思,也接了话:“正是。他那种吃常了的,就觉得习以为常,若是老太太到时候没舍米,或者是他没领到。挨冻受饿了,到时候只会抱怨老太太,到没有心图感激了。佛是叫我们渡人苦难,又不是纵了那些人的坏根的。”

杜老太太又是连连的点头,对杜太太道:“那你说要怎么样?”

杜太太笑道:“我能有什么见识。不过是听说章缺耕牛跟种子。我想到不如借他们些耕牛跟种子。解了他们燃眉之急,让他们一年都好过些。”

“老太太您想啊。”世芸晓得,杜太太这么说,这位老太太多半也明白不到哪里。她要把利害关系说出来,让这位老太太看到切实的好处,而对这位老太太来说什么是好处。不是吃,不是玩笑。而是她儿子。

“老太太。我们郧县虽然多是流民,朝廷虽然剿他们。但是他们到底是人,是朝廷的子民。他们跑到我们这,也就是因为在家乡遭难,生活不下去,到这里讨生活的。没有耕牛跟种粮,他们一年的农事就展开不了,没了吃喝,自然会记恨有的,自然就会去打家劫舍,危害邻里。若是咱们能借他们种粮与耕牛,他们这一年的生计有着落了,怎么会闹事?”世芸说着,脸上露出一丝的担忧,“说到底,我还是担心我们家二爷。他读了十来年的书,好容易做了官儿,还没好生孝敬我们太太,就到了这里。临行之时,我们太太整日的担心,生怕流民闹事,我们二爷不好过。若是,这些流民不闹事,我们二爷也就平安了,我们太太也就能安心了。想来想去,若是要孝敬我们太太,要我们二爷平安,积累善事,莫过于这个了。”

杜老太太跟着儿子在任上也是有了见识的。虽说这上津县是个富县,但到底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周围都是流民,若是出了事,她那做县令的儿子头一个跑不了。

其他的几位太太也是感同身受,贱民闹事,头一个找的就是做官的,她们也悬着心儿,听着这法子,到觉得,是个好法子,纷纷的赞同,甚至要出钱帮衬。

杜老太太问着世芸:“你说,你们郧县少多少耕牛跟种粮?说出来。”她叫了个老嬷嬷去叫杜知县,“就说我说的,让他借给郧县的章知县。若是他不肯应,我就亲自去见他。”

章延闿看着杜知县批的札子,乐得满眼都是晕的,有些走不动道儿。他闹了许久都不得其法的事,没想到世芸却做成了,他喜滋滋的看着那札子,请了钱师爷明日就让人去上津县提耕牛与种粮,到时候按各乡发配。还一定交待,要他们见了人就说是上津县杜知县帮衬的。

“你到底是怎么说的?”章延闿搂着世芸,只是问她,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世芸裹了被子,背对着章延闿,只说困了要睡。她今日走了那么远的路,又因为杜老太太帮着办好了事,打起了十分的精神奉承着,已经累得睁不开眼,好久没这么费神过了。

“说。”章延闿搂住世芸,只不许她睡。

世芸道:“要只金鸡。你想想该怎么办吧。”

金鸡。到是好办,只是这又是做什么?若是大方进在,到有个帮着做生意的,只是……若是这小子不中便好,他写信叫他上这里来帮忙,这教谕便有人选了。

章延闿想着心事,渐渐的也睡了。

屋外北风卷起雪花,一片片的飘落堆积着,厚厚的铺在了田地里。瑞雪兆丰年。只盼来年风调雨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庶庶一家亲最新章节 | 庶庶一家亲全文阅读 | 庶庶一家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