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一家亲 第八十七章 下乡(中)

作者 : 古代言情

一说要去乡下,高安家的首先想到是交待高安要买几只肥鸡回来。

世芸听高安家的这么说来了兴致:“肥鸡,巴巴的从乡下带这个回来做什么?难道这乡下的跟城里不一样?长了四条腿?”

章延闿听着也笑了,也让高安家的说。

高安家的笑道:“那还不是妖怪了?若真要说哪里不一样,还真有一样。这乡下的鸡肉烧出来香的很,肉也细女敕好吃。”

“哦?这到是怎么说的?”

高安家的道:“这乡下的鸡都是放在野地里,让它遍地的跑,也不喂它,只让它随意的吃虫子。咱们自家养的,喂着米,成日里就关在笼子里,哪里比的上。”

世芸听了高安家的说道:“原来是这样。那明日就带些回来,到时候大家都尝尝。我要尝尝是不是你说的那样。”

章延闿笑道:“原来这东西也跟人一样,家里的不好,外面的才好。”

“怎么又想到人了。”

章延闿笑说着:“这人在家里百般呵护的总是觉得娇娇弱弱的,一定要放到外头去,野地里滚爬摔打才结实。”

世芸点了点头。这自小叫父母呵护的到底不如自小离了父母的。

高安家的笑说着:“女乃女乃现在身子重,吃几只好养身子。等女乃女乃快要生小爷了,再让我当家的去买一些,给女乃女乃补身子再好不过。”

世芸拿了钱给高安家的让她买几只回来,这便替章延闿收拾着明日要穿的衣裳。既不能穿的太华丽太过,也不能使了体面。世芸翻出了一件七成新的蓝地圆领袍出来。又为他预备了一身衣裳,以防什么意外。

“即是去做客。也那些东西。这几盒点心分给村里的孩子,也不晓得够不够。我让高安家的去胡屠夫家说了。明早就送半扇猪肉,让你带。至于方进家里,这几枝绢花是给他的,他父母则是两块棉布。方进的好办,这一套书书就够使了。”

章延闿看着世芸整理的那些东西,点着头记下来,却转身交待着:“我不在家,你也当心着点,要买什么就交待给簇水。她如今也是了,还有什么抹不开脸面的?”

这里两人歇下,到是没话。

第二日一早章延闿便带着高安同方进,将带的东西装在车上,三人坐车去了。

方进村子里的人老早的就迎了出来,原以为这教谕老爷会着人抬了轿子,被人拥着而来,却不想,他只带了一个随从。而且还是坐了一辆没有篷子的驴车来了。那身上的衣裳也就比他们的好些,没有补丁,新一些,料子好上那么一点。根本就不像那地主家,穿着什么绸缎料子。

这村里的人不由地议论着,这教谕老爷怎么这么一副穷酸样。

村长是个中年人。他只是笑笑,便侧了身子将的位置让给了村里的长老。这几位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见到章延闿就要跪下行礼。章延闿忙一把拦住:“老人家,这可使不得。老人家今年高寿?”

其中一位年纪最大的方爷爷,胡须雪白,手脚还算灵光:“小老儿今年八十二了。”

章延闿就在一边搀扶着他:“您老身子还好?”

方爷爷笑道:“我们庄稼人身子就是皮实。”

那身后的人见到高安拿了些东西来,还有半扇猪肉,不由地咋舌,这位教谕老爷到带了不少东西来。一听那半扇猪肉是教谕带给全村的,村里的人忙道谢,几个结实能干的女人早就帮忙,拔猪毛,烧火准备烧猪肉。那些分了果子的小孩则笑嘻嘻地躲到外头吃东西去了。

村里的长老带着章延闿在村里转了转,说了庄稼收成,又说了村头的大树地年岁,又说了祠堂。章延闿还进去参拜,更是应老人的要求写了副字,等挂在堂上。

“您是大人物,我们村都没举人老爷来过。”方爷爷笑嘻嘻地看着章延闿写了字,他虽然不认识字,只觉得章延闿就是不一样,到底是举人老爷,写的字也好,也快。

章延闿收了手,笑着道:“也快了,等方进后年去省城参加乡试,到时候也就有了,说不定日后还是进士,您老准备在村口建进士牌坊了。”

方爷爷欢喜地笑着:“那就承你吉言了。”

方进的母亲却嘀咕着:“读那么多的书,家里的地谁种。”

方进的父亲瞪了她一眼,她缩了缩脑子却是使了个白眼,显然对自家男人不信服。

方爷爷点着拐棍:“男人,你个婆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看锅烧上没有?”

方进母亲到底还是怕村老,不敢,缩着脑袋就要退出去。

章延闿却将她拦下:“嫂子在这听听也好。”他笑着对方爷爷道,“我此次来也是为了这个,方进昨日来见我,说村里的长辈说了,开年后就不让他去读书了,要留在家种地。”

方爷爷哼了一声,点着拐棍:“村里的哪个长辈说了?我怎么不知道?”

方进母亲也急了,忙解释着:“没有没有,叔公,您别听那死小子瞎说。”

方爷爷只是哼道:“什么死小子,死小子的。进儿如今是有功名的,不许乱叫!”

方进母亲不服的住了口,心里却道,就是有功名那也她儿子,难道她这个做娘的,如今就打不得,骂不得了?

章延闿却是疑惑地道:“不是么?那他怎么那么说?我还以村里的长辈不让他读书。”

方爷爷点着方进:“你做什么跟先生说假话?”

几个老人们都指责方进不该说假话。

方进急了,他明明跟章延闿说的是父母不让他读书,哪里有说村里的长辈:“没有。先生,我说的是爹娘不让我读书的。没说是村里的长辈。”待他看到章延闿双眸中的笑意。他意识到,自己落在了章延闿的圈套。他是在逼自己说实话,在长辈面前说实话。

方进这话顿时引起轩然大波,方爷爷眼睛顿时一横,沉声道:“老九,这是你说的?”

方进父亲忙跪在了方爷爷的面前:“叔公,不是的,没……”

方进母亲却是个大胆的,站出来道:“叔公,这话却是我说的。这读书也不跟庄稼活一样么?不是你下了功夫就能长出庄稼。这还是要看这老天的脸色,雨水充足不充足,若是年成好了,就收成好些,若是年成不好,旱了涝了的,就颗粒无收。他这读书也是,就像这次吧,他运气好。得了功名,若是运气不好,熬到老也什么都不是。到不如在家里帮我的忙。家里为了供他这一年可花了不少的钱了。再说读那么多也无用,况且家里也没那么多的钱供他再读两年。他大哥为了他到现在还没娶。如今他已经有了功名,家里的田租子也少了,我也知足了。您老可是说的。要知足。我也不指望他怎么样,赶紧娶得了。”

方进母亲的嘴巴贼是厉害。两片嘴皮子上下拨弄着,说了一大通的话出来。让人连插嘴的地方也没有。

方进一听娶,顿时红了脸。

章延闿看着豆芽菜似的方进,就这小身板就娶小?

方进见章延闿打量着自己,面皮更挂不住,从里红到外:“先…先生……”

章延闿笑着拍了拍他,示意他不要急,只听着长辈们怎么说。可是长辈们像是被方进母亲说动了,一个个都没了话。

只有方爷爷点着拐棍,气呼呼的道:“妇人之见,妇人之见,可是你若等他说出什么来,他也不过是反反复复的说什么这是全村的体面,是方家祖宗保佑,没有方进母亲那么现实直接摆出利益的证据来。

方进母亲到是听不进去,说破天也说不过一个钱字。她辛辛苦苦的供儿子读书,这村里的人又不出钱,到时候他儿子读出来了,又是全村的光荣,到没她什么事了。

章延闿等着方爷爷絮叨完,这才道:“嫂子这么想也是没错的。”

方进紧张的看着章延闿,连先生都被说动了,那他真是读不成书了。

章延闿拍拍方进,示意他不要急,而是温和地同方进母亲算账:“您这一年供方进读书花了多少?”

方进母亲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这是义学到没花多少,只是他成日里不做事,只吃家里的,这一来一去,有一两银子了。”方进母亲是下狠了心。

章延闿笑了笑:“廪生一个月就有米六斗子,一年是七十二斗。每年另给银四两。”他无视方进母亲长大的嘴巴,惊愕的模样,继续道,“除了这之外,廪生为应考的童生结保,若是遇上那有家世的,少不得有些来往。”

“这么一算,方进这两年非但不用花家里的钱,到还补贴了家用。再者,以前我没说中举的事,只是不晓得他能不能进学,如今进学了,咱们就要说这以后的话。”

方爷爷坐直了身子,请章延闿说了。

“这举人不仅是取得了会试的资格,关键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他自谦的笑了笑,“我便是得了举人,选到这里做教谕。若不是因为我实在是读书不成,一定也会去考会试。做官是什么?大嫂子,这举人就是老爷,日后可以做官。我如今做了教谕,日后若是考评优等,可以选拔做知县,就是父母官儿。我如今一年的俸禄米是三十六石,岁俸三十一两,做了知县一年的俸禄是四十二石,岁俸四十五两,而这举人免的丁役则更多。”

方进母亲听着已经愣了,她被那几十两银子,几十石米弄晕了,只有点头的份:“到是我糊涂了,去读,不就是再苦几年么。”她随即道,“他大哥才十九,还早着呢,他若是举人老爷,他大哥就是举人老爷的大哥,到时候什么样的说不上?连带他的婚事也都好起来。”她说着连连向章延闿道谢,“您若是不说,我就亏大了。”

她忙出去准备好酒好菜,还杀了两只鸡,亲自端上来让章延闿吃。

正吃着,外头吵闹闹的,却是一对夫妻领着个孩子来,要见章延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庶庶一家亲最新章节 | 庶庶一家亲全文阅读 | 庶庶一家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