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一家亲 第六十四章 日子(下)

作者 : 古代言情

这个地方的人学习的热情还是有的,不过大家都只奔着秀才不用交租纳粮的名头去的,一旦进学了,便不再埋头书本,有的竟从商做贾。

章延闿走访了好几家一家都不愿意,这些个秀才不愿意读书,无论他怎么说人家都不愿意。只要他不提让家里的孩子去乡试,这些人对他还是相当的友好的,甚至提出去见学政大人也是可以的,那学问就免谈了。天气是潮热的,章延闿是燥热的。

没有学生的县学是宁静的,章延闿这日翻身坐起,屋里已经没人了,世芸也不在外间。她这些日子到显得很快活,让人养了鸡,每日高高兴兴的去数又收了几个蛋。也好,去看看她做什么。

高安家的说要把以前收来的鸡蛋都挨个的看了,让一只母鸡抱窝,孵出小鸡来。世芸撒了米,那母鸡都没吃,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只是一旦有人靠近,又警醒地睁开眼。

“女乃女乃莫靠近,仔细啄了手。”高安家的拦住要靠近的世芸,“这母鸡抱窝都是不吃不喝的,偶合吃一些,也是一会儿。”

世芸示意她手中的鸡蛋:“这些就不用了么?不如多孵一些。”

高安家的拿了一枚高高举起,透着光指点着世芸:“这没有黑点,孵不出的。”

世芸顺着高安家所指的地方,摇摇头,还是不明白怎么瞧。

高安家的将鸡蛋都收入篮子里,又去收拾那块菜地。她收拾的很仔细,前些日子先是松土。又埋了草木灰,今日就等着撒了菜籽。或深或浅。或疏或密,每一下好像都很有讲究。

世芸瞧着章延闿走了。忙站起身,走了:“你起来了?今日不用去见知县大人么?”

“晌午后再去。”

没有学生教导,章延闿在这里成日只要熬日子。他有些闷的发慌,他以为自己在这里能够大展宏图,但是如今却什么也做不了。

“女乃女乃,这字要怎么写?”横云拿了纸笔寻了世芸问。自打花销必须入账后,横云也跟着世芸学了字儿。

世芸替横云写在了掌心,笑着道:“再多写几次就好了。”横云才学字,很是有兴趣。每日一有空就绕着世芸问着问那。

章延闿凑瞧了一眼,那纸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跟鬼画符一样,就跟个才学字的小孩一样。他不觉一笑。

“这写的都是什么字?这几个到不错,只是这是请的哪个孩子写的。”章延闿颇有兴致的看着纸上写的最好的几个字,显然横云正对照着那上面的字学习着。

世芸顿时红了脸,那几个字便是世芸写出来让横云照着写的,她还以为章延闿要说那几个字还不错,却不想他居然说是请哪个孩子写的。她写的就这么差?

“不至于吧!写的还不错,这个还是照着柳体的。”

章延闿拿了笔,比照着一个字写了,让世芸瞧:“你且看看这个。”

这到是相差很大。自己的字跟他的比起来那是相差的很大,却是显得相当的低劣。

“那还请你写些字来,让我们照着写。”世芸干脆提议着。世芸蹿唆着章延闿去书房,让他写了字。好让她描摹,这也是打发日子的好事情。

章延闿只写了一个永字。让世芸好好的联系数遍:“只要学会这一个字就可以写好其他的字了。”他手把手的教世芸如何运笔。

章延闿是个不错的先生,教的很仔细。他甚至写出一些话让世芸照写,甚至很是有兴趣的同世芸讲解这些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听着章延闿的讲解,他在讲解句子后又添加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见解并没有所谓的大道理,只有浅显易懂,有时候还添加了许多故事。

“你是位好先生。”

章延闿放下了笔,颇有些失落。他来了这么多的日子,却一个学生也没教导。怎么能叫个好先生。

章延闿笑笑。

“有为难的事?”世芸看着章延闿,他这些日子的不快她都瞧在眼里,这里的人都对学问不大热衷,章延闿要如何才能出成绩。他一切的希望都即将破灭。

“只要有一个人,我都可以好好的教导他。我奋斗一年也能中举,如今还有两年。可惜……”他虽说那么惆怅,却随即闪过一丝亮光,那些考中秀才的不愿意,他可以找别人,那些个只为了家里免些地租的富户不愿意让自家读书,那些寒门弟子却不好说。有些是想读书没有钱去读;有些是不想读书,家里却逼着他读。

章延闿面上再次出现着光彩,他怎么先前就没想到这些,章延闿握了握世芸的手便去寻郝知县,同他商议事情去了。

章延闿原以为还要很废一阵口舌,毕竟县里的余钱不是那么宽裕,县衙都是破旧的模样,让郝知县拿出这么一笔钱来,说不定还显不出什么作为来的事情。可是郝知县却爽快的答应了。

他拉着章延闿的手,只说一定大力支持,更是拿出自己一年的俸禄来支持:“本该这样,大兴教化,传播圣人教诲本就是我等的职责。”随即又拉了章延闿,很是亲切的道,“此事咱们再议议,学章,入学的规矩今后的课业咱们都要好生的商讨一番。来人,到先前把钱师爷请来。”

钱师爷是衙门里的钱粮师爷,凡事钱粮大事都要通过他打一阵的算盘。他是个典型的绍兴师爷,钱粮刑狱样样精通。只是不晓得他为何会躲在这么个小地方。

章延闿不晓得郝知县为何那么热衷义学的事情,为何要做到精益求精,甚至宴请了本县的乡绅大户,威逼利诱地请他们捐钱出力。

看着一天天忙起来的章延闿,世芸也跟着高兴,不止是章延闿忙,最近几日她也有些忙,郝太太总是打发人请她说话。自从章延闿提议兴办义学后,郝太太对她更是亲热。拉着世芸打牌逗乐,县里的乡绅请去吃酒瞧戏,郝太太也是把她拉在身边。

世芸道是成了这县里的第二号人物了,日子久了她这才注意,那位县丞太太从来就没出现过。

县丞做了多年的县丞,早想着郝知县迁任别处,他好补了这里的差事,只是郝知县留任了一次,如今又留任了,县丞也觉得自己在这处发展没了希望,整日里钻尖了脑袋往外头跑,那位县丞太太也跟着压箱去帮自家老爷跑差事去了。

郝太太说到那位县丞满嘴的没好话:“有能耐自己跑去,到引了去,也不嫌丢人。”

世芸这才知道,那位县丞为了能升官,特地道布政使跟前奉承,让自家的拜了布政使跟前最得宠的五姨娘做了干娘。

“她眼里如今只有她干爹跟干妈,哪里瞧得上我们。”郝太太慢里斯条地挑着核桃仁,“也不瞧瞧自己有什么能耐,能做了县丞就满足吧。还想一步登天不成?这做官跟做人一样,连身边的人都照顾不到,难道外人还能指望?”

世芸觉得这位郝太太有时候还挺有做人的智慧,她所有的出世都跟做街坊邻居一般。郝知县是个考了多年的老秀才,也忍受了不少的白眼,最后好容易中举,也就知足的跑去选官,到底要做一任的知县,日后回乡也是有体面的。

郝太太不大乐见严训导::“严训导?他哪里能叫训导?只是没有个举人愿意来我们这,我家老爷无法,只得在这满县的秀才里挑了个最好的,让他先充着训导。”

难怪那个严训导昨日在章延闿的面前自称学生,却是这样;还有那个等不及与章延闿接交的前任教谕,这里的学风竟然如此之难,到是超乎了他们先前的预想,这次的义学也能那么容易的推行么?

新县学很快便装饰好了,多余的银钱也留在县学,以备这些学生平日里的所需的费用。

贫寒的学生出于考上功名便可以免交赋税的叮嘱很是用功,读书格外认真,让郝知县颇感欣慰。他满意地点着头,悄悄的拉了章延闿:“那几个可有希望?”

他到底关注那几个学生日后能不能中举。新办儒学也是一大政绩,但是最大的政绩还是要看能不能出举人。不多,只要一个,他的政绩就出来了。

原以为这一辈子做知县就到头了,却没想到送来了个章延闿,居然想出重建官学,办了义学的好法子,他沉寂许久的热血又沸腾了。没想到即将年过半百的他还有升官的机会。

章延闿瞧了一眼认真读书的学生:“县尊何必着急?先瞧今年的院试。”三年,要等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不如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的到显得政绩显著。也省得旁人后来说什么不过就是一个举人就是上佳的政绩。

郝知县频频地点着头,正是这样,今年的院试才是牛刀小试,若是考的好也是一大政绩;就是不好,也可以图来年。他笑着拉着章延闿的手:“恒臣,咱们且先回县衙,我还有事想同你商议商议。”(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庶庶一家亲最新章节 | 庶庶一家亲全文阅读 | 庶庶一家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