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下的宰相 第六十章 治河方案

作者 : 猫咪十字斩

“我觉得不如将黄河一分为二,一条是现在的这一条,另外一条通过汴河与泗水引入淮河,由两淮入海。”先回答的是朱正,也就是国子监除了刘坚之外的另外一个副领队,事实上所有人在知道消息的时候,都在家里秘密培训过一段时间,甚至恨不得把家里的门客什么的全都带去,不过心里一想这事情还是让他们单独处理的好,对他们将来有好处,一个,两个这么想,别个也都不带了。

“这样子不行,刚才先生才说黄河水少沙多,你再一分,岂不是更加无力。”另外一个学生反驳道。

“还是束水攻沙的好,只要水大点,有什么冲不走的?”严鹄笑着说道,引起了朱正的不满。

朱正大声反驳道:“如何束水攻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哼,那是他们不够魄力,在几处险要的地方进行围堤,到时候从上而下,一泄之力足以,再说一次不行,还可以多次。”严鹄虽然不爱读四书五经,其实读的书也是不少,各类的书籍都读过不少,加上宰相府里的智囊团的填鸭式教学,也估模出了一个法子。

“那险要之处进行围堤,这几处水流湍急,如何才能够将土坝合拢?一旦土坝不能合拢,那么,前期耗费无数的改造好的水道,岂不是要荒废?”这个时候,又没有铲车,没有翻斗车,想要像建三峡大坝那样,合拢一条大坝,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使用旧船,装满石块,沉入水底。”严鹄说道。

“那需要多少的旧船,小船太小不堪使用,大船也进不了黄河。”说话的是朱正那边一个叫徐能的,似乎是定国公家的公子。

“我们用五六条漕船,满载泥沙,同时沉入,就可以截断黄河。”当然严鹄也不可能是孤军奋战。

“此言差矣!哪怕就是用十条漕船,也会被水流冲走,此法万万不行!”徐能接着说道:“接着看这里,两边尚低,如果让河水重新流入这里,那么,得大大掘深,将土运到两岸加固,此段很浅,又长,就是动用二十万劳工,恐怕也得数月。”

“日夜不停,只需十万劳工即可,我们也可以就近取土,缩短工期。”

“大言不惭了吧?河堤如何才能固若金汤?至于清淤,黄河是那么容易便能清淤的吗?”

大家说来说去,渐渐有变成了争吵的迹象,若不是有高拱在一旁主持,说不定又要上演一场全武行。刘坚喝着小茶,心思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至于吵架嘛,少他一个不少。

高拱当然不会让事情失去控制,看到某人在那里看戏,顿时有了祸水东引的打算,“刘坚,你来说说,他们的方法谁的比较好?”

被高拱这么一问,刘坚的冷汗瞬间就滴了下来,自己似乎没得罪高祭酒啊,看着从眼神里都是支持我,支持我的字眼的同窗们,这问题突然间变得好难回答。

几选一,选了一个肯定会得罪其他人,可是不选的话,所有人都得罪了。不对,还是可以不选的。

刘坚低头喝了一口水。只看他们之前说的,绝对是在河防上下了苦功。刘坚自知在黄河水利等细节上,他是肯定不如家里有着一宝,二宝甚至是三宝、四宝的高官权贵。不能往细处谈,“黄河之难,主要就是在于沙,南方雨水十倍于北方,而长江水势自是远过黄河,为何长江少有决堤?还不是长江沙少,黄河沙多的缘故。根本原因就在黄河这里砍了太多树木,山上没有草木固土,雨水一来便会泥沙俱下。看看泾水之清,再比一比渭水之浊,是何故方有泾渭分明之语?”

“树木多了,可以固土,而黄河沿岸,全是光山。”刘坚说得深入浅出,严鹄自然也能听的懂,想得透。这时候出来说一句,当然是帮刘坚唱二人传的。

“好了,好了,你们说的都对,但是也都不对。”高拱最后总结道,下面满满都是不满的眼神,他们的这些方法前人也都是有用过的,而且还成功了,当然他们也根据前人的方法做了小小的改动。

“黄河是有数千里,可淤积严重的河道主要在下游,情况也各有不同。”高拱道:“当然了,但是靠人工疏浚终究费时费力,效果也很有限。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帮手,那就是河水本身,只要利用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淤积,从而使得沙在水中行!”

借助水势?

稍微懂些河工的人都知道,所谓水势就是水流的速度,可这需要落差,可是黄河出了三门峡之后是一马平川,哪里有什么落差?这个水势该怎么借?难不成人为制造出落差?

“抬上来!”在大家还在争论的时候,高拱已经让随从准备好了,随即有人抬上来一个大木盘子,上面有一条小水渠,里面垫着沙子,俨然是一个黄河模型。众人都觉得十分新奇。

“为了直观起见,我制作了这样一个模型,与黄河流水和泥沙状况十分相似。”高拱道:“如果水流加快,泥沙不容易沉淀,甚至还可以将本来已经淤泥的泥沙冲走。就算河南河北这里全是平原,不过办法也是有的,我们可以人为制造落差啊!”

“难不成先生,你打算在黄河之上修筑堤坝?开什么玩笑?”小河渠上可以如此,但是黄河上似乎有些天方夜谭。故而高拱话音落地,立即就有人大声的质疑。

“修整座堤坝不可以,但是我们可以修一半啊!”高拱笑道:“可采用束水沖沙之法!”

“束水沖沙?”这和之前说的有什么差别。

“没错!”高拱解释道:“所谓束水沖沙,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一边说,高拱一边示意随从在模型上演示,很快就在河道一侧搭起半道堤坝,然后在上流注水。入水大出水小。水位也陡然间城外。故而另一侧出水口流甚快。“河底”淤泥的泥沙也被冲起,随水流不断流下。演示十分只直观,清晰明了。

许久才有学生反应过来道:“先生学富才高,非我等能及。先生如此办法当真是绝妙,黄河可治矣,黄河可治矣!”此话一出,大家一片陈赞声。

高拱之所以要这样,其实是用心良苦啊,河工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必须让那些可以给他支持的人看到希望,看到修好河堤的希望,这些学生就是个传声筒,另外就是隐晦的告诉那些学生的父辈,只要河工的事情完成,大家都是有功劳的。

修理黄河那是泼天的功劳,就是在其中分润一份,也够儿孙辈的享用一辈子了,河工上面就算抠弄赚些银子,哪比得上一个官位,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能把河工上的事情弄好。

他需要朝堂的支持,需要在关键的时候没有人扯后腿。

他想起了自己前来的时候最后一次面见陛下。

“那朕委派爱卿为治河大臣,可有异议?”谁献策谁治河,顺理成章的事情,自然无人反对,更何况他还拉了一大棒子人替他出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未来帝国皇上的老师,帝国未来的肱骨。

当然实也有不少人存了幸灾乐祸之心,毕竟那是黄河,水势无常的黄河。

“谢陛下!”不做事就不会出错,将来裕王登基,他顺理成章的进入内阁,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嘉靖皇帝朗声道:“朕升你为工部右侍郎,负责治河一切事务。”

高拱并未着急道谢恩,而是欠身道:“陛下,治河乃国之大计,臣义不容辞。只是在此之前,有几个请求!”

“肃卿说来听听!”嘉靖帝倒是不以为意,治河乃当务之急,些许小事他不会多计较。再者,还要看看高拱会要些什么。

高拱沉声道:“先,治河乃工程之事,须不畏天地鬼神之说!”

这一点很重要,疏浚黄河,有些地方需要修渠,有些地方需要拓宽。到时候不免会占用到一些人家的祖坟,更有说法,黄河是龙脉,轻易动不得,这个别人不信,高拱面前的陛下估计是深信不疑吧,故而高拱早早就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防止有人在这方面找事。

“准了!”

“陛下,治河并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定会有所非议,臣的名声是小,但治河工程不可停,更不能朝令夕改,毁于一旦。今日陛下既然觉得此法可行,诸公亦无异议,希望日后依旧如此。”高拱沉声道:“臣此去一两年之功可初步见效,坚持十年之后,黄河水患虽不能完全解决,亦不成大患。”

高拱的意思很明确,有道是三人成虎,此去河南少不得会有风言风语要嘉靖帝不要听信谗言,全力支持,否则治河难以为继。

“肃卿放手去做吧,朕相信你!”自然是相信的,要是不相信怎么会放到自己儿子身边。

“多谢陛下信任!”高拱续道:“还请陛下赐臣沿河专断之权!”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阴影下的宰相最新章节 | 阴影下的宰相全文阅读 | 阴影下的宰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