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下的宰相 第四十三章 十罪

作者 : 猫咪十字斩

新娘子那边,二娘将厨房刚端上来的饭含了一大口在嘴里,然后吐在了媒人手中的红纸上——媒人会把她吐出来的饭一分为二,一半放到刘家的米柜上,一半由乔家的全福夫人带回去放在乔家的米柜上。

等新娘子出来,刘家老爷就道:“时候不早了,发亲吧!”

二娘盖着盖头,看不清外面的情景,但刘坅把她背到轿子里的时候,她只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却没有听到嘈杂的笑语声。念头闪过,轿子已被抬起来,鞭炮声响得更密集了,锣鼓也敲起来。喧嚣中,轿子摇晃了一下,开始往前走。

随着一声声的赞礼声,刘坚看着二姐出了刘家的垂花门,出了大门,出了胡同……然后鞭炮声渐渐的消失,只余锣鼓声。

就这样离开了吗?

刘坚感觉自己的眼睛似乎被风吹到沙子了,有些麻麻的,赶忙躲在一边,免得被人发现。

大姐和二姐都修成了正果,大哥刘坅却遇到了麻烦,作为刘家的长房长孙,作为刘家家业的继承人,作为一个十五岁就考上秀才的天才,他的婚姻已经不是他自己能做主的了。

如果是知县家嫡出的女儿,就算不是嫡长女,这门婚事都十有**能够成,毕竟被派到这里,怎么可能不事先就把事情打探好来,不说刘家大公子人才了得,那三少爷更是在皇上那里都听说过的,可以说刘家前途无量。

最后订了赵知府的嫡女,不过由于还没有及笄,两家约定等赵家的那位嫡女及笄了才成婚,刚好三年的时间,刘坅可以努力念书。事实上,刘坅自从订婚以后,读书的越发努力,不过明白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发泄罢了。

刘坚也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收到来自皇帝陛下迟到的祝福,一份国子监的录用书,而且上面没有报道的期限。要知道国子监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凡国学生员,一品至九品文武官员子孙弟侄,年一十二岁以上者充补,以一百名为额。民间俊秀年一十五岁以上,能通四书大义,愿入国学者中书省闻奏入学,以五十名额。”五十个名额,而且多半是管家子弟。

程先生以刘坚是“民间俊秀年一十五岁以上”这一条为理由,把他留在书院。

刘坚的未婚妻沈惠儿则是越发的深居简出,也许是因为同伴们一个个都出嫁了的缘故,整天做一些手工贴补家用,把刘坚心疼的不行。

春去冬来,外面的雪花盖满了整个庭院,过了年刘坚就十五岁了,沈惠儿也到了及笄的年龄,她是六月六的生辰,婚期订在生日之后的一个月,七月初七,岳父已经三年没有回来过年了,每次收到岳父的家书,媳妇就要哭上一次,此时,千里之外的燕京城,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大事……

嘉靖三十三年除夕夜,京城内一片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照亮了整个京城,西苑玉熙宫谨身精舍中也是喜气洋洋。

有明一代,百官都要在这一曰上疏贺万寿,权作是给皇帝拜年了。

拜年自然都捡好的说了,不过那水平离严阁老的差了太多。都是‘圣寿安康’、‘万寿无疆’的,皇上把手中的奏本随手一扔,道:“千篇一律的东西,罢了罢了,不看了。”

“你把这些收拾一番,把那些可以看的挑出来。”晚上,还有家宴,虽然皇上修仙,但是并不是要抛弃一切的。

“是,陛下。”

说是挑拣,其实能入得陛下法眼的,也就几位阁老,还有几位翰林,其他人的水平,就黄锦看来,都甚是普通。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种不也是富贵宰相的作品,皇上喜欢的那股富贵高雅的青词,还真得站在那里才写的出来。

不过有一张封面不一样的奏章映入了黄锦的眼帘,一看到这张扎眼的奏章,直觉告诉他准没好事,正想偷偷的把这张奏章笼到袖子里,却发现一边的帮忙收拾的小太监眼睛亮了一下,只能长叹一声,既然被人看到了,那这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吃过家宴,心情大好的嘉靖帝打算让自己心情更好一点,不过黄锦却递来了一张不一样的奏章,扫一眼封面上的名字,乃是‘锦衣卫经历司沈炼。’

这个人是谁,嘉靖陛下早就忘了,于是干脆就打开沈炼的奏疏时,立刻便笑不出来,只见那雪白的纸笺上,银钩铁画的凛然写道:“我朝旧例,辞旧迎新之际,群臣当上疏以贺。然臣孤直罪臣沈炼,夙夜祗惧,思图报称,盖未有胜于请诛国贼者。方今外贼乃俺答、倭寇也,内贼惟严嵩,未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今大学士嵩,贪婪之姓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实乃祸国之巨歼也。

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嵩虽无丞相之名,其权却甚于自古之丞相也,以致天下只知有严丞相,不知有嘉靖帝也。其罪一也。

窃君上之大权,沽恩结客。朝廷赏一人,曰:‘由我赏之’;罚一人,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其罪二也。

又有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其罪三也。

老迈昏庸、误国家之军机,其罪四也。

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五也。

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

纵子受财,敛怨天下,运财还家,月无虚曰,致道途驿搔,八也。

连络蟠结,深根固蒂,各部堂司大半皆其羽翼。是陛下之臣工皆贼嵩之心膂也。九也。

自嵩用事,风俗大变。十余年来,贿赂者得居高位,清高者却尽遭排挤。以致天下视‘守法度’为迂疏,视‘巧弥缝’为才能。视‘正直不阿’为矫激,视‘阿谀钻营’为练事。自古风俗之坏,未有甚于今曰者。皆因嵩好利,天下皆尚贪。嵩好谀,天下皆尚谄。源之弗洁,流何以澄?是敝天下之风俗。大罪十也!

陛下奈何爱一贼臣,而忍百万苍生陷于涂炭哉?

至如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也。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歼。或召问二王,或询诸阁臣。重则置宪,轻则勒致仕。内贼既去,外贼自除。虽俺答倭寇亦必畏陛下圣断,不战而丧胆矣。”

在皇帝阅读这份字字如刀的奏章时,西直门外的一条偏僻小巷内,一个稍显寒酸的小院中。锦衣卫经历官沈炼,正在与他的家人吃年夜饭。

一家人吃的很安静,就怕连这最后一顿团圆饭都没时间吃完,所以吃的很快。

沈夫人流泪道:“入京以前,家里的那些亲戚朋友便预料到会有今天,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惠儿和衮儿都还没有成亲呢。”要是变成罪官之后,惠儿那边如果没被退亲的话还好,衮儿要找到一个好媳妇就太难了。”

沈炼脸上的歉疚更重了,其实从进京起,全家人都在数着时间过日子,只是没想到自己会是,“对不起,让你们受苦了。”说着给两个儿子还有夫人都倒上一杯,“来,今日我们喝个痛快。”

所谓死劾,并不见于《大明律》中的任何一条,也从来没有官方的承认。它弹劾的对象,往往是那种一言足以定生死的大人物,而弹劾的罪名也足以置对方于死地,是身处弱势的弹劾者以生命为赌注,向不共戴天之仇的敌人,发起的最猛烈地攻击。

只是这种实力悬殊的较量,结果往往在一开始就注定——弱者九死一生,强者继续逍遥法外。后果他当然也知道,但是如今的大明要变,变化就从自己的死开始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且说皇帝大发雷霆,你且看看嵩虽无丞相之名,其权却甚于自古之丞相也,以致天下只知有严丞相,不知有嘉靖帝也。其罪一也。天下谁不知道,只要我一句话,他不得不死。而且每每有重大的事情不都是自己一断而决?

窃君上之大权,沽恩结客。朝廷赏一人,曰:‘由我赏之’;罚一人,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其罪二也。这更是狗屁了,哪个没有乡党,哪个没有学生,你们王学门人不也是党,不知朝廷之恩威,那就是不知道有我这个皇帝咯。

又有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其罪三也。吏部作为天官,那可是可以和内阁平起平坐的存在,哪一个天官不是皇上亲手任命,最多是内阁势大,行事偏向内阁罢了。

老迈昏庸、误国家之军机,其罪四也。若说老迈昏聩,那倒是真的,听说最近很多的青词都是他那独眼儿子代劳的吧,误国家之军机,不过是年前鞑靼的事儿,如此大事,一个阁老怎么能挑得起。

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五也。任何奏章没人有权利拦截,真有军国大事,哪个敢让他不知道,那些言官成天盯着那些没用的小事,却是不如不说。

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要是这朝堂真的全是庸才,怎么没见天下大乱……

纵子受财,敛怨天下,运财还家,月无虚曰,致道途驿搔,八也。这事儿,锦衣卫也是调查过的,不过天下的乌鸦哪一只更黑的问题罢了,除非他嘉靖不想好好修炼了,不然吏治的问题就只能放着。

坐在高台上的皇上一脸铁青的看完奏章,这简直是欲加之罪,严嵩侍奉他十几年,不过是碍着一些人罢了,还有就是自己十几年不上朝,有些事情都要他做首辅的给扛下来,哪一个当首辅的不是一叠的弹章,就是宋朝神宗陛下的老师半山老人不也是血淋淋一路走上神坛的?这事情也不可能就这样子放着,无论如何都要给首辅面子,就算比那十罪疏还万恶十倍,毕竟首辅是皇上的脸面,朝廷的脸面。

“大伴,这个人处理一下。”嘉靖陛下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决,怕这事惊扰了太上老君,不愿意过年的时候接受他这个天之子的邀请来造访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阴影下的宰相最新章节 | 阴影下的宰相全文阅读 | 阴影下的宰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