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下的宰相 第二十七章 论时事道英雄

作者 : 猫咪十字斩

书房里的摆设很是简单,除了几个书架,都被中间竖起来的屏风给挡住了,屏风还很风骚的写了一篇谷风,再加上几幅怡情的山水画,却是不可能让人认错的了。

刘坚正经危坐在先生的对面,心里呐喊着,“先生啊,不要,不要的。你能不要做的那么明显吗?”手里拿本春秋什么的多好啊,封面上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算什么啊,那可是王半山吹响改革的号角。

“徒儿,似乎很热的样子。要开窗户吗?”程先生状若无意的问道,刘坚这种表现才正常,要是状若无事,说不定明天就有锦衣卫找自己喝茶了,虽然自己并不怕。

“还好……”刘坚难道还能说师傅你换本书看吧,“只是大哥还等着我回家练字。”既然师傅你不说,就大发慈悲的放我回去吧。

“哦,今天就在为师这里练字吧!正好为师下午有空指导你!”程先生一副悠闲的样子,说话的时候还端起刚泡的茶水,吹散了浮在表面上的茶叶,喝上一口,“若是有事情要做的话,也可以先回去的。”

“多谢先生!学生没有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也只能认命了,这件事情大哥估模着知道一点,回去一定要拷问他。

“你先练字,等我看完这篇好文章。”那个“好”字还特意加重了语气。

“是的,先生!”见机行事吧!

程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完的书,在书桌前笔走龙蛇起来,却是一条正跃向龙门的鲤鱼,前半身已经化为巨龙,张口咆哮,不可一世,“徒儿,来看看我这画可算得好画?”程先生向已经伸着脖子看的刘坚招呼道。

“学生不懂作画,只是觉得这鲤鱼跃龙门要是龙门后面一截没有却是更好,只需要在前半部分加上一点未来得及的变化的特征就可,或是在龙门的另外一处露出一点鱼尾。天上的云的变化也太少了。”

“是啊,天上变化的云,真是好像神话中传说的龙一样奇妙。”程先生感叹地说:“龙这种东西,好比世上的英雄。徒儿啊,你来说说看,当今世上,有谁能够称得上英雄?”

“当今世上,好多名人我都不知道,还是不要说了。”刘坚推月兑道。

“童言无忌,你且说来,那些你不知道的名人是因为他们还不够名声。不说也罢!”程先生无所谓的说道。

刘坚心里斟酌了一下,“当今首辅严阁老。陛下得以清修数十年,无为而治,严阁老功不可没!”

“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是为宰相。狐假虎威之辈,碌碌无为之徒。窃高位而害天下,天下四处烽烟皆为此辈,此辈吾不耻之。”

“次辅徐阶如何?深得人望,天下人望之久矣!”好吧,不作为的你不喜欢,那这个在首辅下面搞动作的,你该喜欢了吧。

“佐政事,定国策,副署诏令,为宰相之亚,是为次辅。徐阶此辈稍有能为,能为治世之相,却行不得乱世的事,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有一人,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消减皇家和勋贵的势力,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国家为此兴盛二十年,此人可谓英雄!”好吧,大臣你说不好,那皇帝呢?

“若是没有后来,莫说是英雄,就是比作汉文帝又如何?”程先长叹一声,无奈啊,儒家子弟千年来,唯一的目标就是把皇帝教育成圣人,然后由上而下,洗涤这个世界,可是成功的有多少呢?莫说是都是失败的例子吧!

“那么,究竟谁能够称得上当世英雄呢?”刘坚很好奇,到底谁才会是先生口中的英才豪杰英雄。

“哈哈哈……”程先生摇着头大笑了起来,“时无英雄,是竖子成名!:俗话说: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英雄的时代就快要到来了。”

“既然师傅有此猜测,为什么不去考取功名,自己当那英雄?”刘坚小心翼翼的问道。

“哈哈……”程先生依旧是笑,笑的有些苦涩,有些沧桑,“天下人都可以去考取功名,唯独我们一族不行。”

“为什么啊?”刘坚几乎是下意识的就问了出来,然后立刻发现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不过程先生却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只是伸出手模了模刘坚的脑袋,“痴儿,也许哪天,我会和你说,不过要真的到了那天,你我的师徒缘分也就走到尽头了。”

“这幅画,算是为师送给徒儿的见面礼吧!将来,你自己按你的想法画一幅。”程先生小心的在画上盖上自己的印章,方正的印章,赫然是半山野人。

刘坚差点就给自己的口水噎到了,好吧,师傅,你无敌了,就是个别号也去模仿人家半山老人的。

“我送的那本书,你要用心看!里面的注释都是为师的一些想法,却是没有机会实践了。”先生嘱咐了一番,又从桌面上拿出一本字帖,“这是为师最喜欢的一本字帖,今天就送给你了。”

“谢师傅!”刘坚小心的接过字帖,“我一定好好练习。”

“恩,今天先这样吧,你回去自己练习。”程先生端起了茶水,却是要送客了。

“是,师傅!”刘坚小心的把那副鲤鱼跃龙门卷起来,这是师傅的作品,是必须好好保存的,不然一个不尊师重道的帽子压下来,能直接让你喘不过气来,出去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关上门,长出了口气,还好先生没有把话说死,自己怎么都不像那等翻手是云,覆手是雨的人物,先生怎么会看好自己,感觉大哥都靠谱了许多。

良久,门内传出了一声叹息,“困龙又如何画得了飞龙在天呢?”

回到家里,好生的把画裱起来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恩,现在,刘某人也是有了自己书房的人了,特别是拜了程先生之后,他的身份是水涨船高,也是过了几天,他才知道,原来自己那位师傅只收过一个徒弟,其他的人,不过是记名的弟子罢了,而且按他的话就是考了秀才,就算是师徒缘分尽了。

接下来的日子,先生并没有专门找刘坚谈话,但是却开小灶,还有就是位置向前挪了一位,那位暂时回家思过的路人甲兄也一直没来,听说家里安排他去照看自家的产业了,读书的路走不通,只能走别的路了。

练字,读书,只不过读的却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太史公做的史记,读完史记接着是更厚实的资治通鉴。而且不是粗粗的背诵,还要问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文章的主角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能不能做的更好?那些人有荒yin残暴的商纣王,有礼贤下士的齐桓公,有大义灭亲的陈桓公,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机智勇敢的甘罗,有公正无私的石奢,有奉公守法的公仪休,譬如说楚汉之争。

项羽,他有长处也有短处,他的短处就是他十分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认为自己本事很大,可以取代秦始皇,而且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奉劝,一意孤行,最终惨败,死在了东城。但他仍然不觉醒,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不责怪自己的过错。他还给自己找借口说:“这是上天要我亡,并不是我用兵的失误。”这就是导致项羽亡国的最大的原因。好吧,事实上,让刘坚自己选择的话,肯定是会过江的。

项羽为刘邦所败,原因多多,但最重要的在于项羽性格缺陷。项羽浪漫、简单粗暴、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刘邦实际、胸有城府、善于用人、办事果断。项羽重情,忠奸不辨为情所困;刘邦喻利,**之徒皆为用之。

所以,楚汉相争,项羽由强到弱,冰消雪融,最后破灭;刘邦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胜利,实属必然。

项羽为刘邦所败,甚至早就注定,早在奉楚怀王招分兵伐秦约定:先入关者王。看是公平,实则早有倾向。

当时,楚怀王看到项羽残暴,于之不满,而刘邦宽厚,心里爱之,就有意让项羽北进指向秦军主力章邯,而让刘邦径直西进,阻力较小,容易先入关。

而项羽一则没有看出这一招,还有一层因素,在于其叔父项梁被章邯所杀,急于报仇,以致利令智昏。结果,尽管破釜沉舟,大败章邯,歼灭了秦军主力,但毕竟还是比刘邦晚入咸阳,虽军力远远强于刘邦,道义上却输刘邦一筹,埋下失败的伏笔。

从亲情上来说,项羽本来和楚怀王关系要较刘邦还要近的:楚怀王为项羽叔父项梁所立,但胜利的天平终向正义倾斜,大道自然,孰能拒之?

由此可见,勿为性格为小事。

先生用这件故事,师生两个沟通了一番,却是程先生用心良苦,让刘坚意识到自己不够谨小慎微的缺陷。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阴影下的宰相最新章节 | 阴影下的宰相全文阅读 | 阴影下的宰相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