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群雄逐鹿 第三十一章 黄巾军

作者 : 分手为啥把碗带走

***本章节来源*****

秦明了解一些太平道事情之后,心中不由为皖县之城担忧起来,若是在对方大军攻打而来,加上皖县之中早有对方的人佐内应,那就坏了,里外夹击,就现在皖县城卫军,多年来没有打过仗,肯定是散沙一空。

“凌操,如今皖城县令被杀,那城卫军等又是那位驻守。”秦明觉得如今之际,不单单是自己一个秦家之事,要想对付太平道,那就要双方合作坚守才行,两方面兵马都不多,但只要加起来,有着城池在,秦明是把握十足,能将皖城坚守住。

“少爷不知,没有了那县令,这皖城中的官吏们也都是自扫门前雪,他们各自管各自事情,谁也不踏足对方管辖范围。至于城中兵马有八百人,这八百人由两人管制,一人是管城西和城北之处的洪县尉,叫洪达,也就是地地道道的皖城人,听说他跟我们秦家还有几分交清,好像几年前他还只是一名士兵的时候,受过老爷恩惠。

还有一人,是城中梁家之人,前年那梁坤在太守那买了个县尉一职。管理城东和城南两地。他们二人是井水不犯河水,平时还有点不合。”凌操开口说道。皖县是个大城,所以有两个县尉,当然,城池若是小,那就只有一个县尉。向洛阳京城,就有四个县尉。

“梁家,就是经常仗势欺人的那个梁家吗?”秦明忙问道。

凌操点点头“皖县除了他们一家还有谁,洪达是平民出生,而梁坤是富家子弟,二人本就有偏见,这两年来就没少发生摩擦,如今县令不在,曾多次还互相殴斗。”两位县尉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凌操对其都是十分清楚之事。

“看来是有些麻烦,若是二人如此斗下去,皖县迟早是不保,现在我们时间已经不多,必须让二人团结起来才行。”要想防止在太平道攻城那一天向皖城进攻,秦明就必须要防范一切措施。“这样吧,等下你派人前去洪达家和梁家,将其二人秦府,就说我盛情款待二人。”

实在没办法,那就在酒桌上解决,他相信洪达会给自己面子,也相信梁坤必定会来。“我明白了少爷,我这就派人去办。”凌操站起来,忙退了下去。

“少爷,咱们还请他们喝什么酒,事到如今,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反正县令不在了,这两人要是敢有什么不听我们,我就带一帮家伙直接上他家门,将其一举拿下不就可以了。”站立在秦明身后的周仓大声说道。如今秦家有八百乡勇,都是经过凌操两年多锻炼,比起那些整天无所事事躺在城墙上睡懒觉的城卫军不知强多少倍。

“胡闹,你脑子里想得就是这些吗?这样一来,皖城还不人心惶惶,大乱一通。那些太平道没攻打来,我们皖城就先自乱阵脚。”秦明不由骂道。

在凌操安排下,当夜,洪达和梁坤二人也都敢来了,秦家虽是富商,但在皖县也是有头有脸之人,不怕他们二人不给面子。

当然,主人公是秦安而不是秦明,当酒席喝到一半左右,秦安也开门见山将邀请二人到来的事情说了一遍,太平道在翠溪山安营扎寨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其危害众人也都清楚。不得不说洪达是个汉子,只要秦安一出马,他就一口答应下来。

这也难怪,洪达一家的命算都是秦安所救,就是秦安让他去死,他也没什么二话。当初洪达本是外县人,算是从别处来到皖县,因他们老家闹瘟疫,不得不举家逃离。来到皖县他们根本没有求生能力,虽洪达武艺还不错,但根本没什么用场。

还好当时秦安对百姓们都是有些关照,不管是外来人,还是本城人,都是一视同仁。见洪达一家如此可怜,秦安不但给予房屋,还借给对方田地耕种,才保住了洪达一家,并且洪达也在皖县定居下来。洪达祖父本就是绿林之人,祖传刀法了得,为了展现才华,洪达就前去当兵。虽然只是一名小小官兵,又是贫苦人家,没什么作为。但也刀法不错,正是他那好刀法使得一次斩杀山贼立大功,被升级到县尉一职。就算如此,他洪达不是忘本之人,他清楚,自己有如今成就,都是秦老子给的。

快人快语的洪达答应下来,可梁坤却是表露出婆婆妈妈,支支吾吾,让秦安等人都有些为难。最后还是秦明亲自出马,并将其中利害说了出来,梁家在皖县也算是大户人家,田地最少也有三四千亩地,家中钱财也不少。秦明就直接道明,若是太平道直接攻打下皖城,那他们梁家所以的富饶也就不再存在。不说这些太平道专向有钱主下手,他们大部分人马还都是向那些专门欺善怕恶之人下手,梁家原本在皖县就没什么好名气,而太平道都是百姓出生,搞不好还会将梁家满门抄斩。

还真别说,很管用。秦明假设地说了一遍,梁坤马上就答应下来,若真被太平道攻破,梁家还真会跟秦明说的一样。

将两位县尉拉到手之后,接下来日子里,二人在城中校场上展开了对士兵们训练,秦明就向皖县城中的士族和富豪们下手,他们都是有钱有权利的主,太平道攻破城池的话,他们自己心里也是十分清楚。秦明就是从这点下手,不能从他们那里借点人,也可以挖点钱财为士兵们打造铠甲和粮食等。

眼看时机一天天成熟,张角他们决定在“甲子”年,即一八四年三月,发动起义,还颁布了四句口号,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同时,他们又派人在京城洛阳的寺门及州郡官府的墙上,用白土写上“甲子”两个大字,作为起义的暗号和标志。

该来的终于提前来了。马元义听从张角指令,调荆、扬二州的数万名起义群众,赶到邺县集中,准备配合京城及各地太平道一同起义。马元义又几次到洛阳,组织宦官封諝、徐奉等为内应,约定在这年的三月五日一同起义。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在不久前,起义军内部出了叛徒唐周,把马元义的起义计划向东汉政府告密。东汉政府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在洛阳实行大搜捕,对起义进行残酷的镇压。结果,马元义被捕,在洛阳牺牲。信奉太平道的一千多名官兵、百姓,也遭到了屠杀,满门抄斩。同时,东汉政府又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人。

张角知道事情已经泄露,就连夜派人通知各方,立即举行起义。起义军头上都裹着黄巾,作为标记,因此称之为“黄巾军”。这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提前在二月爆发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东汉之群雄逐鹿最新章节 | 东汉之群雄逐鹿全文阅读 | 东汉之群雄逐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