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踢斗 第153章︰第十一章 四大門派

作者 ︰ 糖衣古典

阮天成正色道︰‘這夔龍是傳說中才有的瑞獸,力大無比,凶狠異常,哎,「嘆了口氣,又道︰「老夫已經廉頗老矣,無力捉住這夔龍了。更遑論取出那夔龍之膽了。」

連星冷冷道︰「然則,阮先生何以預知我便能捉住這夔龍?」

阮天成呵呵一笑,道︰「老夫日前夜觀天象,看見那魁星大亮,奔這東北而來。過不數日,賢佷數人就來到此間,嘿嘿,豈不是正應了天象。而賢佷正是咱們倒斗中人,又是搬山弟子。豈非天助我也?」

連星知道,這魁星又名魁星爺、大魁星君,為讀士子的守護神。魁星為北斗星的「璇璣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這四星為魁,其余三星為杓。

傳說魁星是文運之神,乃天的文曲星下凡。魁星連續三次考狀元俱都未中,原因就在他相貌極丑。魁星一怒之下將裝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魁星雖未中三元,而民間百姓卻仰慕其才華,將他塑造為神,借「魁星踢斗」之題,以求文運高照。想不到這阮天成卻借這魁星之名來游說自己。

阮天成見連星臉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便道︰「這魁星踢斗一說雖是寓意讀士子文運亨通之意,但恰恰你和那位大魁賢佷便應了這魁星踢斗之意。」

連星奇道︰「這卻是為何?」

阮天成緩緩道︰「但咱們盜墓中人何以將盜墓名為倒斗,乃是取其墳墓形似覆斗之意。所以說這魁星踢斗若是說踢的是深墳大墓之斗也未嘗不可。而你們二人一個名字中有個星字,一個名字中有個魁字,正合了這魁星踢斗之意。嘿嘿,所以說,你們二人天生就是咱們倒斗中人。而且,以後必將會為咱們四大門派發揚光大。」

連星心道︰「說的再好听,也不過是個盜墓賊而已。」見阮天成似乎還要為自己將這魁星踢斗的意義繼續延伸開去,急忙岔開話題,問道︰「阮先生要這夔龍膽有何用處?不知可否見告?」

阮天成猶疑了一下。

連星道︰‘既不方便,那就算了。」阮天成搖搖頭,道︰「倒不是不方便,只是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頓了一頓,道︰‘這還要從咱們倒斗的四大門派說起。」

連星心中一動,這倒斗四大門派自己雖是听師祖搬山老祖說起過,但也只是泛泛而談。只約略知其名。至于四大門派的淵源倒不甚知。

只听阮天成緩緩道︰「咱們倒斗模金四大門派由來已久。

俗話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古往今來,盜竊歷來被世人所不齒。而咱們倒斗一途更是被列入江湖下五門之首。

江湖下五門能人異士在所多有,數不勝數。與偷香,拍花,金批彩卦,風麻燕雀等不同的是,倒斗已經自成一派。從戰國到現今,倒斗之流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了。

倒斗眾人,按行事手段不同,又分為四個派系,發丘、模金、搬山、卸嶺。發丘有印,模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老夫模金一派始于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三國時期,曹操設立模金校尉一職,專門掘丘,所以模金門弟子又被稱為模金校尉。時至宋元之時,發丘、搬山、卸嶺三門都少有弟子出現,因此往往被認為門派傳承就此斷絕,只剩下模金一門。

模金一門中並非是需要有師傅傳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專門的標識,切口,技術,只要懂得行規術語,皆是同門。不過在模金門傳承中,只有獲得正統模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為模金校尉。號稱掘丘一行的民間正統,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行事講究留有後路,做事並不做絕。

模金一派與發丘靈官互相看不順眼,模金認為發丘與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時壞人尸骸,損人風水,對行內傳統規矩多有違背;而發丘以為模金因循守舊,空有精悍手藝只為衣食謀,不去將行業發揚光大

模金校尉最擅長的就是找墓,他們往往將搜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

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里都要點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模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模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而你們「搬山」一派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他們大都扮成道士活動,正由于他們這種裝束,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為他們發掘古冢的「搬山分甲術」,是一種類似茅山道術的法術。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漢時就有雛形,但是興盛于于大清中葉,機關陣法是其所長,破解墳墓中各類機關很是拿手。風水只是粗通門道,但與其他三派相差較遠。搬山道人行事多獨來獨往,從不與他人合作。傳統武功比模金強一些,但對付僵尸多用提前設置的陣法,以及自制的各種小型手工武器。

其前身與茅山略有淵源,但因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因為創派時間比較晚的緣故,繼承風水法術不多,對傳統行規徹底無視,被其他門派所排斥,所以極少表露真實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國內各地,沒有太強烈的善惡與民族觀念。

搬山道人掘丘,只為求財,雖通機關,但一貫以破壞為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為人身安全及銷贓渠道計,亦有自然形成而流傳下來的種種套路。

「卸嶺力士」介于綠林和掘丘兩種營生之間,有墓的時候挖墳掘墓,找不著墓的時候,首領便傳下甲牌,嘯聚山林劫取財物,向來人多勢眾,只要能找到地方,縱有巨冢也敢發掘。卸嶺門據說創始人得仙人傳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嶺門門人,多是力大無窮,通曉武功之人,因此被稱為力士。當年威震九州的呂布也曾是卸嶺門傳人,為董卓籌備軍餉,曾挖掘過多位漢皇墓葬。

此派于北宋期間經過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模金與嶗山派兩派特色,形成了具體的流派,對風水術法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擅長于破壞法陣,熟悉各類風水地形的的弱點。

元蒙時期,因敵視元蒙政權,被大肆迫害,于是展開全面報復,以破壞成吉思汗陵的風水,敗壞元朝江山為己任。最終破壞了成吉思汗幾處附陵,恢復漢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結下世仇,蒙古佔據天下時,曾發出金鷹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組織追殺卸嶺門人。據說直到今日,這一只刺客集團的後人依然遵循祖訓,追殺卸嶺門門人。

發丘將軍到了後漢才有,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靈官,其實發丘天官和模金校尉的手段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印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據說毀于明代永樂年間,已不復存于世。

與模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術稍微遜色,但比較注重眾人合作。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

阮天成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連星听在耳中,心中波瀾起伏,驚駭莫名。想不到這倒斗四大門派還有如許多的秘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魁星踢斗最新章節 | 魁星踢斗全文閱讀 | 魁星踢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