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皇朝 第20章 搞定耳機

作者 ︰ 筆指江山

事實證明,敢來霸王面的不是腦大的學霸就是有真有本事的人。

蕭文靜大概兩者都算得上。

當她臉色平靜、動作緩慢地拿出全英文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會計學研究生畢業證復印件,還有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證書的復印件,夏宇開始不淡定了。

他一眼看出來這東西不是假的。

berkeley和斯坦福都在舊金山附近,夏宇重生前上學時也認識幾個朋友,所以他還知道這個學校的會計學研究生大概全美排行前十。

至于證書的含金量,比號稱全國只有十幾萬人通過的注冊會計師p也高出不少。

蕭文靜就那麼看著夏宇,也不說話。

這里雖然是羊城,但一般小公司的老板,對這兩個證書能認識的可不多,準確評估出價值的就更鳳毛麟角了。

夏宇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簫小姐,我承認被你震到了,你真心是來我們這面試的?」

蕭文靜笑著說︰「對啊,難不成來砸場子?」

大小姐你這跟砸場子有啥區別!

「好吧,那你通過了,明天過來上班。」

「哎,這麼簡單啊,不問我干過啥工作?」

夏宇暗忖︰你這畢業證是2003年的,剛一年干過啥工作重要嗎?不過嘴上卻是哄著,手向桌子上一指︰「有這兩尊神位供著,就算你是頭豬我也要了!」

蕭文靜終于不文靜了,急罵道︰「你才是豬!誰要你要了!」不過她又盯著夏宇看了下,怎麼看都是高中生模樣,小聲問︰「你認識這兩個東西?」

夏宇盯著她,突然笑著開口︰「berkeley的會計學研究生,我不確定現在還在不在全美前十;這一屆的如果沒放水,它重知識更重實際應用的含金量就沒得懷疑。我認為你能勝任極星電子的財務經理,你說呢?」

這兩句話他是用流利的英語說的!

這下終于輪到蕭文靜吃驚了,好一會兒後才莞爾一笑道︰「你說的不錯,很高興能為極星效力!」

夏宇自然還是把她留在公司,面試下午另外兩個應聘會計。

蕭文靜心里得意想著︰這可是你沒問的,那本姑娘一年換了五家公司的工作經歷就不用匯報嘍!

……

宋小剛這些天一直在整個南粵甚至大半個南華國跑,尋找可以滿足夏宇對耳機需求的代工廠。

也難怪他辛苦,實在是夏宇要求太高。

好在四十塊的成本對于一般耳機絕對是高價了,很多國內p3廠家配的耳機成本不過五塊十塊。當然他也沒想跟專業的耳機設備比,但絕對屬于高檔品。

而且,夏宇給他整整五萬副的最大談判額。

就是靠著這個听上去有些恐怖的數量,才讓宋小剛有底氣跟那些大牌代工廠談判。不過仍然只是談判,最終還是要夏宇來拍板。

畢竟一來數額大,二來夏宇對音質要求也苛刻。

要知道,全國2003年的p3銷售量大概只有170萬台,均價800元,今年上半年數據沒出來,業界的估計是110萬台。

但夏宇知道,由于需求被引爆,價格不斷下降,今年國內市場銷量會是430萬台,2005年更達到恐怖的近700萬台。

宋小剛給夏宇打電話的時候,豐達、富士達兩家代工廠的市場經理已經分別被他安排在酒店,並且帶來了初步加工的樣品。

當然,兩家的市場經理並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夏宇打車去找他,一見面就說︰「辦的不錯,這些天辛苦你了!」

宋小剛倒是有點興奮,說︰「嘿,這些廠開始還不怎麼理我,等我報上五萬的數目時,一個個都舌忝著臉貼上來。不過夏總,我們能賣出五萬台p3?」

說著給夏宇簡單介紹了下這幾天的行程,同時也對整個p3產業鏈上的情況更加了解了。越是如此,他越是對夏宇說的五萬台心里沒底。

夏宇笑著看他風塵僕僕的模樣,問︰「哦,你對極星這麼沒信心?」

宋小剛被夏宇問住了,這話叫他怎麼回答,聲音放低了不少︰「這麼還沒看見產品呢嗎……」

夏宇說︰「一會兒就去看,你這就給豐達的人打電話,我們直接去烽火那邊測試。到時候你再給我猜個數字。」

姜平是豐達這次過來的市場經理,也是開始沒怎麼理宋小剛的人之一。

豐達屬于行業內頂級代工廠,代工業務覆蓋森海塞爾、索尼等不少大牌專業耳機品牌,所以一般的小廠訂單豐達向來是不怎麼理的。

沒別的,小廠訂單一來量小,二來可持續差,即使利潤點高些也很少考慮。

但這架不住5萬的大訂單。而且現在廠里訂單不飽和,所以姜平已經接到主管通知一定要拿下這個大單。

三人一起到達烽火公司的時候,楊春來已經做好準備在等他們。

經過最後的調整和測試,這套簽署了獨家使用協議的定制p3設計方案已經可以交貨了,比預定的15號提前一天。

和p3整機一樣,夏宇對耳機的要求一樣很簡單︰外形、材料和線材等水質之上即可,但振膜以及線圈這兩個核心元件要盡量高質量,核心就是保證音質。

耳機這種產品除了高端型號外,並沒有多大核心技術,所以也不需要像p3、手機一樣需要太專業設計方案,大牌的代工廠、加工廠本身都能拿出不少解決方案來。

姜平這次帶了十副耳機過來,分兩種技術標準,都是根據極星的要求臨時趕制的。

在烽火這邊做出的簡陋樣機上測試後,第一種方案下的表現效果十分強悍,第二種也在水準之上。

作為市場經理,姜平對p3市場還是有不少了解,卻為這個測試的效果震驚不小。

難道這個小廠要做的是高端市場嗎?還敢下五萬的耳機訂單?他越想越不可思議,暗自記在心里打算回去匯報。

夏宇並沒有故意瞞著他的意思,直接讓宋小剛通知富士達的業務經理趕到這里。

這讓姜平心中一驚,不過這也是常態,並沒多說。

富士達的業務經理是個三十出頭的大胖子,叫董春生,滿臉橫肉堆起來笑的時候不嚇人已經不錯,真不知道怎麼選擇做業務經理的。

之所以在行業老大之外選擇了富士達,是因為這家技術弟子也不錯,2000年在港都上市後,富士達的投入和發展速度都很快,而且相比豐達的報價要便宜。

這胖子一到烽火公司,就開始抱怨這地方怎麼這麼不好找,打個車都要問半天,還說也不拍個人接一下。突然看到旁邊的姜平一下子老實了,這老冤家也在還是態度好點把。

這次檢測的效果也還可以,但明顯兩組耳機的效果分別比豐達要差一些。價格低的還好,但高的那個就比較明顯。

讓楊春來給騰出了辦公司,夏宇帶著宋小剛把兩人一起請進去當面談。

他先自我介紹說︰「我是極星電子副總經理夏宇,謹代表公司歡迎兩位。之前宋經理已經跟二位有過詳細溝通,但我還要補充一句,極星電子未來一年的耳機訂單不是五萬,而是十萬!」

此話一出,另外兩人且不說,連宋小剛都震驚不已,一臉錯愕的望著他。

都是圈內人,誰都知道去年市場上排名第一的三星,也不過佔據了15%的份額,也就是二十萬左右的銷售量。這還是靠著三星在2002年近乎壟斷的份額余威,事實上第二名的銷量都沒到十萬。

姜平一臉似笑非笑,胖子董春生更是把鄙夷寫在了臉上。

夏宇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也不多說,直接道︰「極星電子的要求,宋經理已經沒少跟你們溝通,現在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接著談談合作吧。」

姜平也想通了,只要是訂單到手就能拿下這筆業績,至于極星這邊怎麼處理關自己什麼事?于是先開口說︰「如果真是十萬副的耳機訂單,我需要跟總監匯報一下,不出意外可以再優惠一些。」

豐達之前拿出的兩款耳機樣機,第一款效果很強悍,報價是50元;第二款稍差,報價38元,檔次劃得很開。

無論是哪種產品的代工,一般利潤率都很低,賺的都是量大的辛苦錢。即使是世界五百強的富士康、偉創力也是如此。

所以老板們才通過各種手段壓榨工人的價值,爭取將勞力成本壓到最低。

後世富士康不斷出現的跳樓事件也是因此而起。

可惜即使到夏宇重生前,絕大多數華國科技類公司都是制造為主,技術為核心的很少見,「世界工廠」的地位一直沒有本質改變。

當然,互聯網領域應該算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只是不可復制。

董春生听了姜平的報價,心中暗暗叫苦。

他這人外表凶悍憨魯,其實心思很細,而且很善于觀察別人。他看出夏宇是真的要做大訂單,似乎根本沒想著能不能賣出去。雖然心里對這種狂妄暴發戶的鄙視更深了,不過訂單還是要拿下的。

「富士達也可以更優惠,第一款就46塊吧,第二款35,這個我就能做主。」他的報價比原來還要低一點,而且明顯低于豐達的。

夏宇卻搖頭道︰「兩位的報價還是有些高,這樣吧,我們現在只談第一款。而且極星電子資金實力有限,我希望能夠在結算方式上靈活一些,比如先簽兩萬的訂單,但我們可以加上其余八萬副的限定附屬條款,比如5%的首付貨款……」

「這恐怕有點難……」

「有沒有搞錯!」

夏宇沒理他們,繼續道︰「你們還是跟上級匯報一下再回復我吧。我們的產品你們也看到了,極星電子在p3市場是有野心的,不是小打小鬧,希望你們能把這個意思也匯報下。」

兩人紛紛起身打外面打電話,老實說極星電子的價格也算公道,比起給那些大牌代工的利潤還要高些,他們最擔心的是穩定的長期訂單……

如果極星真的在市場站穩腳跟,那未來的大客戶自然也要另作考慮。同時兩萬副的一期訂單和八萬的附屬條款後續訂單,本身也足夠吸引人了。

今年以來p3市場競爭陷入亂戰,代工廠的日子也不那麼順利了。

兩人回來後,臉色都有些變化。

姜平略顯輕松些,他的一個電話過去說明情況,也談了談自己對極星的感官,尤其是這個自信滿滿卻並不倨傲的年輕副總經理。

總部的市場總監和副總裁簡單討論了下,很快就給他了一個相當寬松的空間。畢竟現在也是豐達現有產能空置很高的一個空檔期,未來又不好預判。

董春生那邊因為自己對這家小公司的觀感一般,所以匯報時多少有些主觀情緒,最終得到的議價空間很小。

其實夏宇想做的很簡單,他並不想在耳機這個關鍵配件上太苛刻,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願意付出足夠的利潤空間。只是現在手頭緊,需要一些策略。

而且未來極星電子的產品升級必定很快,一個實力強大的配件工廠後面會省去很多麻煩。

最終,在董春生復雜的眼光中,姜平拿出了預付款6%的一期2萬訂單,加上強制性後續八萬訂單的方案,第一款高配耳機價格最終也定在了45元,成功跟極星電子達成合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科技皇朝最新章節 | 科技皇朝全文閱讀 | 科技皇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