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明末記 第十三章 有槍了

作者 ︰ 白人小胖

書接上文︰七月二十八號這一天、終于有後單彈膛遂發槍了;只是這火槍有點重、六點二公斤;全長一點四四米﹐槍管長為一點一米﹐四點六毫米口徑﹐膛壁厚底為十毫米。看著這個大家伙、柳宏仁說道︰「這玩意的子彈口徑也太小了吧﹐它可比小鬼子的三八大蓋還要小呀!再有就是這分量、這不是槍啊﹐這玩意是手炮呀!」;王勝俊介紹道︰「你放心、這子彈可比小鬼子的強多了;是紙殼定裝單、這彈頭上也有膛線、術語叫做yin險;只不過、我們現在所拉制的yin險要比我們原先那個地方深得多;猛一看這彈頭還以為是電鑽鑽頭呢!為確保子彈的速度與大殺傷xing﹐子彈全長約五點六厘米﹐彈殼長三點六厘米;喏、這就是子彈」;說著、王勝俊拿出了一粒子彈。柳宏仁接過來一看、還真像鑽頭;接著、王勝俊繼續介紹道︰「嘿嘿、可別小看了這種子彈;它的初速可是七百一十米呀!就是到了這個距離準頭差點;最後測試結果為、有效距離四百六十米;而且在這個距離內、可擊穿一厘米厚的木板。而這種子彈、是靠撞針擊發打火石引爆;撞針在擊發火石的同時、刺破紙殼彈尾部生火;這準心照門、瞄準用的表尺﹐全都有了。至于這槍為什麼這麼重﹐那是因為他是鑄鐵造的槍管;本來槍管厚度為五毫米、為保險起見又給他加了一個五毫米的槍管。而且、這槍的槍管和膛線﹐均是利用水力沖壓機制成的﹐沒有動用任何現代化電機設備;也就是、在這十七世紀﹐可以大規模生產」。

「老套筒呀」柳宏仁月兌口而出道;而王勝俊卻說道︰「這十七世紀、能用上老套筒就已經跨越三個世紀了;何況他的設計在目前的情況下、是其他國家無法仿制的;就連這槍上的一個螺絲、也未見得他們造的出來。就更別題、彈倉上的彈簧倉蓋了;這拉槍栓的同時、彈倉蓋也同時被打開;只是填裝子彈後、手動閉合彈倉蓋。這年頭可沒後膛槍、誰要把子彈挪到後面那就意味著炸膛或燻瞎眼楮。這槍還有一個領先三百多年的優點、配有刺刀;刺刀全長五十七厘米﹐單刃開口雙側血槽。也就是這加刺刀的法子、他們可能學會;但這年頭可多是手動造槍﹐可沒流水線啦!再有就是這槍的壽命、這火繩槍能用上幾百次就算不錯了;而咱們的槍使用火棉彈、最少就能用上一千來次才能將膛線磨平。如果使用黑火藥、那用上六七千次是不成問題的。因為、火棉的威力是黑火藥的兩只三倍。當然、用黑火藥的數據只是筆上計算而已;要真用起來、還是時間出真知吧」。

柳宏仁接著說道︰「這種槍、一天能造多少出來?」;王勝俊道︰「人手不夠、搶工搶料、到目前為止十支而已;若是給我足夠的人手﹐足夠的水利機械;我敢保證、ri產量五十枝」。「哎」柳宏仁嘆口氣道︰「又是人手問題呀!這缺人的不止你一家﹐我那兒也缺人呀!不僅如此、這建造房屋的、捕魚狩獵的、冶煉的、尤其是制造機械的﹐他那里的人手可是缺的厲害呀!再加上你的武器組、哪一行都缺人呀!我現在都想直接去抓人來干活羅」!!!

八月一ri這天、柳東岳等人穿越來此已有兩個月了;在兩個月後的今天、第一次總結大會﹐即第二次全體大會開始了。既然是總結大會、那就由碼頭說起﹐由建造碼頭的負責人「蔣中國」第一個先發言。這蔣中國現年六十歲﹐穿越前是建設兵團的;現在負責、海灣碼頭的修建工作。他說道︰「碼頭工作已接近收尾;下一步、是造船塢;就是不知道、這工程款誰來結算呀?我還有一個小問題、能多給點人嗎?能把那六百人調給我嗎?」;柳宏仁也說道︰「我那兒倒是已成了一個自負盈虧的企業、可我也需要大量人手啊;是不是考慮調些人給我呀?」。而這時、王勝俊也說道︰「還是多調些人給我吧?我哪兒可不能缺人手呀!」。結果、所有負責的部門都要起人來;這達爾文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在後世可是有十萬多人呀!而十七世紀的達爾文空無一物、要想發展建設、沒個三五萬人是玩兒不轉的呀!不過、他王勝俊的要求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因為制造武器的技術太過敏感了﹐誰敢讓外人來參與呀!

而此時、周濤飛卻說道︰「沒關系、我那兒不用擔心用人安全;整天除了捕魚就是打獵﹐也沒多大難度;何況、這澳洲土著本就是狩獵為生的呀!我現在倒是很羨慕國良兄弟兩呀!這整天捕魚狩獵、我都快成土著人!」。緊跟著柳宏仁也說道︰「我能要的人不多、就缺一百伐木的﹐就麻煩各位投票的時候松松手、讓我有足夠的人手就行了。哦還有一件小事、誰來把「臨時委員會」購買的桌椅給結賬了呀」。

這「臨時委員會」是穿越後、在大家的第一次全體會議後﹐成立的臨時機構;他由原先的、各工作組負責人臨時組建而成。其主要目的就是將所有工作組串聯起來﹐有效率的大干快上;但其本身不具備任何強制權力﹐只是一個執行機構而已。若是想通過其他決議、或是政策法規;則必須由「全體大會」的投票方式來決定。而在穿越兩個月後、這個「臨時委員會」和「全體大會」制度並不是很完善;在這兩個月里、已多次出現問題。而現在、達爾文已成了特區;他必須發展一套具備監督、立法、執行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制度。

在大家搶著要人的時候、柳東岳老爺子發話了︰「各位、缺人手是肯定的;現在哪兒個地方不缺人手呀?我提議現在商量兩個議題、第一、各組盡快結賬﹐這里可不興賴賬的;第二、搬家﹐這筒子樓建好了﹐大家不用再住軍用帳篷了。以上提議大家有異議嗎?」;一眼看過去見大家表示贊成、老爺子說道「那就先清帳」。緊剛一說完柳宏仁來要賬了︰「老爺子、您先跟我結賬吧」;說著就報出了一串賬單﹐什麼桌子八十個銅線啦、什麼椅子三十個銅錢啦等等等等……

當大家都在結算賬單時、王勝俊也拿出了一個算盤﹐在那 里啪啦的打著算盤。柳宏仁要完賬後覺著奇怪、便問道︰「兄弟、算啥呢﹐這麼認真?」;王勝俊道︰「我再算、一支後膛槍能賣多少錢;一門後膛跑能賣多少錢」。「啊、你小子想當軍火商呀!」柳宏仁詫異的說道;「哪兒啊」王勝俊說道「我是在算成本﹐這一支後膛槍成本約為兩點四銀元;一門後膛跑、約為十二點五銀元。彈藥的成本倒是不貴、一發子彈五個銅錢﹐一發炮彈約為五十八個銅錢」。「你造的岸防炮又是多少成本呢?」柳宏仁問道︰王勝俊道︰「稍微高了點、每門一百二十銀元左右」!!!

八月三號這天、海港碼頭已建立;此時、兩門剛趕制好的岸防炮已矗立在碼頭兩旁。而也是在這一天、五艘歐式遠洋大帆船﹐正在向達爾文海港駛來!!!

yu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群穿明末記最新章節 | 群穿明末記全文閱讀 | 群穿明末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