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伯爵閣下 葛朗台伯爵閣下 第57章

作者 ︰ 司澤院藍

想是這麼想,但新酒還是陳釀過後更醉人。所以夏爾的意思就是,把這些酒好生照顧著,等到他能派上用場的時候再拿。

米隆先生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把他們花了大力氣才得到的葡萄酒當最普通的餐酒用,簡直是暴殄天物;自己嘗嘗口味就算了,最正確的處理姿勢當然是繼續在酒窖里呆著,散發出更愉悅、更獨特的單寧香味,才能折服更多的人。

至于剩下的酒,兩人也商量好了。

和夏爾之前考慮的一樣,波爾多地區的酒普遍比其他地區質量更好一些,供給只需要普通新酒的軍隊就顯得有些浪費。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酒總是要賣掉的,賣自家出場的酒還省掉了一筆本該給葡萄園主賺取的錢。而且新酒價格差距並不太大,陳釀好幾年後的酒價格差距才大。

另外,今年新種的嫁接葡萄產量不錯,所以兩個人一合計,覺得剩下的葡萄也該采取這樣的栽種方式。

這樣一來,將來需要陳釀的酒就多了。考慮到酒窖空間以及回本時間,之前不算太好(相對于陳釀數年)的酒就該及時出手。

所以夏爾準備拿出一千桶做特供酒,剩下的幾百桶就放在酒窖里,至少過個一兩年再拿出來賣——這樣正好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接下來的幾天,米隆先生帶著夏爾,把已經完全變了樣的葡萄園展示給他看。土地經過翻耕整犁,變得平整了許多;巨石消失,成排的橡木扎根于碎石地面,看起來長勢良好;依舊茂密的葡萄藤在山丘上一排排延展開來,像是某種寧緩的樂章。

「……那些橡木苗都是根部帶土種下去的,這樣能讓它們更好地存活。至于那些美國葡萄藤,它們的根須本來就更加發達,在條件更好的土地上適應能力自然良好。」在巡視的間隙,米隆先生一點一點地把細節告訴夏爾,語氣從始至終都帶著一種滿足感。

「听起來不錯。」夏爾問,想到了紀堯姆和他提過的助手問題,「但是,事情這麼多,給您找個幫手會更好一些嗎?」

上了年紀的人都需要好好照看著,更何況米隆先生這樣得力的合作對象?雖然說他們的協議是米隆先生去世以後、他才正式成為米隆古堡的主人,那又有什麼關系?再找一個這麼熱愛葡萄事業的人可不容易啊!

「您這是擔心我的身子骨受不住?」米隆先生笑了,白胡子微微抖動。「我必須先謝過您的關心,但這真的不是必需。我愛葡萄,也愛這里;每年看見它們開花結果,我就更年輕呢!」

夏爾抿唇微笑。「我只是提出一個建議,最後當然還是您自己說了算。只要您不覺得勉強,我會認為這事再好不過。」

「您可真是個招人喜歡的青年,一直都是;如果您真想要讓我輕松一點,就去找找漢普頓先生吧!」老先生這麼說,語氣俏皮,「我在波爾多呆了一輩子,從來就沒擅長和外國人打交道過;而我認為他的木頭的確還不錯,不論是橡木還是美洲白櫟。」

這位漢普頓先生,就是夏爾之前拜托從美國帶點葡萄藤回來的那位板材商人。其實他經營的範圍包括櫻桃木、水曲柳、白蠟木、黑胡桃木等等,但在波爾多銷量最好的無疑是能用來做酒桶的木材。

「我明白。」夏爾回答。「不過我听說,美洲那頭的木材香氣普遍比較濃烈?」

「沒錯,但也有意外。不管如何,都可以試試。」米隆先生對此不太介意,「我之前一直用本地的無柄橡木,也該想想別的方向。」

因為之前的印象——米隆先生是個偏向保守的好人——夏爾這時候還愣了一下。隨即他就想到,大概是因為美國葡萄確實有效果,所以米隆先生無形之中被說服了,開始覺得優劣並不是僅僅靠產地判定的。只要細節控制完美,創新並不一定會被曬死在沙灘上。

所以,在他更側重提高酒的產量時,米隆先生已經想到可以開發系列酒品了嗎?雖然以好葡萄酒的釀造周期來看,現在定這種目標有點好高騖遠,但想發展總是好的。

「行,那這個就這麼定了。」夏爾點頭,還開了句玩笑︰「雖然美國葡萄我們用來做砧木,但說不定它們正好是絕配?」

再來說那位漢普頓先生。作為一個合格的跨國板材商,他致力于把美洲的木材賣到各個地方去。這也就意味著,他要滿世界跑,一年之中,到某個特定的地方一般不超過三次。如今正值葡萄酒上市季節,他當然在波爾多,試圖找到下一年的主顧們——

雖然照法國人的傳統觀點,土生土長的葡萄加橡木才是最佳搭檔,美洲木材的銷量並不多好;但他並不死心,畢竟這是很大的一塊市場,而且家具用材和酒桶用材的價格差距不要太大!

所以可想而知,漢普頓先生對有購買意向的夏爾是什麼態度。「您真是太有遠見了,」他這麼對夏爾說,「這可是一塊還沒人開發的寶藏!」

這話說得就夸張了點。因為這不是沒人開發,而是法國人的口味普遍比較刁鑽,喜歡那種能將各種香氣完美融合的葡萄酒——他們公認,這樣的才是精品。

而從美洲白櫟的木桶里釀出來的酒,橡木香氣就要更濃烈一些。另外,美洲白櫟和橡木都比法國原產的黃橡木長得快,質地就不那麼致密,不適合那種需要十年二十年長期陳釀的酒,因為換桶比較頻繁。

對漢普頓的自賣自夸,夏爾不太介意。商人嘛,總會推銷一下自己的產品,或多或少地,漢普頓已經算是比較收斂的了。

至于桶的持久程度,最高級的當然要用本國橡木。只是,他們一時半會兒絕對達不到國內頂尖的標準,沒必要那麼苛刻。畢竟,種葡萄是個耗時間的活兒,沒有個百來年的精心照料,誰也不敢說能把一塊普通葡萄地變成能與拉菲齊名的酒莊。

那就該注重再下一層、也就是中流的市場開拓。葡萄酒的質量和銷量都是個金字塔形︰頂尖的貴,但產得不多、賣得也不多;中間的便宜些,買得起的人也多一些;越往下就越是這樣。

時間啊,時間!

夏爾自認沒有時光機,做不到一下跳過百來年的發展時間,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做得好,中流也能賺不輸于頂尖的錢。不過就算是這樣,有些部分也是不能將就的。

「我知道您的想法;我甚至能保證,如果您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我願意和您簽訂一份長期的供貨協議。」他這麼回答漢普頓,說的是他已經考慮後的決定。「這樣,您就不需要繼續四處踫運氣了;您可以坐在家里數錢。」

漢普頓的小眼楮眨了眨,不可避免地被打動了。他長得比較富態,臉上的肉都要把眼楮擠沒了,配上圓溜溜的啤酒肚,一起看頗有娛樂效果;但如果要從表面判定他就是個矮胖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也是很精明的。「當然,」他很快回答,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您這種語氣,應該是有別的要求?」

「有一點兒。」夏爾看出了這點,不由得在心里給對方的評價上加了一顆星。

「讓我猜猜你們希望我做的事情,」漢普頓很快接道,「比如說再運幾船葡萄根睫過來?」

「您很敏銳。」夏爾笑道。

漢普頓知道這是客套話——雖然米隆先生從不願意和別人談自家的嫁接葡萄,但大家都有長眼楮耳朵,自然知道結果不錯。說句實話,已經有人和他打听,運美國葡萄藤是什麼價格了。不管敏不敏銳都會知道這件事,更何況他?

「這不太難。」因為早就想過了,他回答得很快。「我個人十分樂意為您做這件事——因為其他人就算拿到了和您一樣的葡萄藤,也並不意味著成功。」這事兒明擺著——砧木只是其中的一個細節,哪兒可能隨便復制成功?

夏爾贊許地看了漢普頓一眼。當初他就是覺得這個板材商對他的胃口、才拜托漢普頓去做葡萄砧木這件事,但對方現在證明了自身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此。「沒有錯。不過這只是簡單的那一部分而已。」

「還有什麼?」漢普頓終于有點兒疑惑。

他已經想好了,如果夏爾和他訂協議,那幾船葡萄藤——無論多少——都當他送夏爾的合作禮物。因為夏爾這麼年輕就這麼雷厲風行,而且戰績輝煌。不僅僅在波爾多和巴黎,听說在法國東部發展也很不錯……

這樣的合作對象當然要搞好關系!

但夏爾說,這只是簡單的部分而已?

「我對橡木有點別的要求。」夏爾端正坐姿,「它們會比較耗費時間。如果您能做到,價錢好談。」

漢普頓差點以為是什麼過分要求,一听和橡木有關系就放下心了。他還不知道法國人嘛?對衣食住行的要求高得驚人!挑剔原材料什麼的,太正常了!「您盡可以說說看。」他滿口保證。「別的很難保證,但我至少能保證用心。」而時間什麼的,難道不是用心點就夠了嗎?

夏爾要的就是漢普頓這句回答。他從口袋里模出一張折疊好的信紙,遞給了對方。

漢普頓看得出,夏爾這是有備而來。不過他就喜歡這樣的態度;對方有準備,他的時間才不會白費在嘴皮子上。「株高十米以上……二到三年自然陳化……三月浸泡,每日換水……整齊起垛……」他張開紙,低聲念了出來。

「怎麼樣?」夏爾問。

「看起來的確就是時間的問題。」漢普頓抬起頭,更疑惑了。不成垛不好運,所以夏爾要他做這些事。條件看起來都不難做到,但問題是,為什麼要這麼處理木材?

夏爾並不打算解釋。「那就是沒有問題了,是嗎?」

漢普頓又想了想,最終覺得這必須是法國人的完美主義在作祟。「沒有。」他肯定道,「如果協議現在能定下來,還趕得及這麼處理今年新伐下來的樹木。」砍伐季節通常在冬季,而現在還沒到。

「那就太好了。」夏爾在心里合算了一把。那就是說,第一批橡木到他手里,差不多要三年或者四年……到那時候,他家葡萄園全部植株應該都換好了根,正正好!

兩邊都有意長期合作,價格和氣協商,合同談得就相對順利。反正在夏爾到達波爾多的第一個星期里,他已經拿到了他的那份協議。因為這流程比平時直接砍下來賣掉的時間長,他已經預付給漢普頓一部分定金。

「您放心,這事兒就交給我了!」漢普頓在離開之前對夏爾這麼說——這次是他第一次在葡萄酒上市之初就離開波爾多——「我保證,您會看到一切要求都符合您想象的木材的,在可能的最快時間里!」

在送走板材商之後,夏爾暫時空閑了下來。這時候,波伊雅克村里的廣場已經熱鬧起來,到處都是批發商,巴黎的也有,外國的也有。但葡萄酒真正的盛期還是在十月份,所以夏爾並不著急買酒,只在市場上溜溜達達,了解一下行情。

因為在過去的一年里弄出了最大的動靜,所以雖然不是最大的葡萄園主,夏爾也能算是波伊雅克村的名人之一。同時,大家都知道,夏爾土地上產出的那些酒絕對不愁銷路——雖然在他們眼里可能還不夠好,但對于普通餐酒來說太足夠,賣給軍隊都能算高檔貨了。

所以找夏爾閑聊的人遠比談生意的更多。主要是因為,閑聊也有很多別人關心的話題——葡萄啦,木桶啦,美國啦……等等諸如此類。那些細節,如果他們能打听出來,不就是對自己有大大的好處嗎?

但抱著這種主意的人最後都落空了,因為夏爾看著年輕,不著痕跡地轉移話題的功夫卻實在不弱。他好像什麼都回答了,但仔細再一分析,卻什麼關鍵都沒有——

「簡直比米隆先生還難套近乎!」有人這麼說,不乏羨慕嫉妒恨,「簡直讓人以為他是一頭老謀深算的狐狸!」

「算啦,」也有人這麼勸,「好歹人家投下去那麼多金子,輕易說出來才是怪事吧?」

會說出類似前面的話的人大多有自家的葡萄園;而後者大部分事不關己,比如說各地的酒商、非富即貴的游客、以及晃蕩在波爾多廣場上的證券經紀人等等。尤其是證券經紀人——

現在誰不想做巴黎葛朗台家的經紀人啊?葛朗台家在政界腳跟很穩,認識的人包括伯爵閣下、銀行巨頭,據說交情都還不錯;原來只是個酒商,而現在是葡萄園主了,看陣勢只會越來越厲害;明面上管著至少三家紡織企業和礦產企業,很可能還要涉及機械或者運輸……

在巴黎時,想見葛朗台父子倆的任何一個都不容易,而現在夏爾就在人來人往的廣場上——

此時不刷boss,更待何時?通關獎勵的金子比普通小怪的掉落多好多啊!

夏爾後知後覺地發現,他被人圍觀搭訕了,不由得有些驚奇。因為他覺得,等他做出點什麼,再圍觀也完全來得及,現在有點太早了。

這想法如果傳揚出去,大概有不少人會吐血。家財早已超過百萬法郎、每年都還有一百來萬法郎的進賬,還不算成果嗎?

不管怎麼說,夏爾應對自如。又過了兩天,這消息大概傳到了勒梅爾夫人耳朵里,于是她再次盛情邀請夏爾去拉菲莊園做客。

這邀請不好推拒,夏爾答應了。他本想著,勒梅爾夫人也能算是個聰明的女人,現在肯定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這次,等到他到達拉菲古堡內的客廳時,才發現勒梅爾夫人還邀請了另外一個人。

「這位是皮埃爾-納西斯•多羅特•米歇爾先生,他是做銀行的。」勒梅爾夫人笑吟吟地給兩人做介紹,「這位是夏爾•葛朗台,」她打趣地道,「听說現在做的東西已經多到我沒法完全記住了。」

米歇爾是個瘦高個子,看起來三十來歲。衣著講究,風度翩翩,一看就是巴黎人的做派。「您好。」他客氣地道,伸出右手,「久聞大名,葛朗台先生。」

「您也一樣,米歇爾先生。」夏爾維持著笑容伸手,但心里吐槽已經刷了滿屏。

又是一個銀行家?他身上沒帶銀行家吸鐵石這種神奇的玩意兒吧?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好,這里是不定時掉落的粗♂長菌~~

夏爾︰一點錢當然不算成果,至少碗里要有個男神吧?

奧斯特︰放著那個碗,我來!

法拉第︰……我有預留位置的,別佔了!

安培︰……別這樣,弄得我也覺得該進去了。

維克托︰我要告訴全世界的人,夏爾的碗都被我承包了!(#‵′)

感謝墨天心的地雷,qyx的營養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葛朗台伯爵閣下最新章節 | 葛朗台伯爵閣下全文閱讀 | 葛朗台伯爵閣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