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伯爵閣下 葛朗台伯爵閣下 第23章

作者 ︰ 司澤院藍

其實,勒梅爾夫人已經在信里暗示了原因。她之所以邀請夏爾去拉菲古堡,是因為她丈夫範勒伯格先生。

夏爾對這個名字略有耳聞。因為範勒伯格先生是拿破侖時期有名的谷物商人和武器供應商;他和阿爾豐斯的父親——老康龐先生——有過合作關系,所以夏爾才听說過。

顯而易見,這又是一位借由不穩的時局而上位的商人。人人都知道,範勒伯格先生發家所依靠的,也是軍隊——這是時局所造就的最大客戶,沒有其他事情或者人可以比擬。

說實話,當年葛朗台也趁機大撈了一筆——包括七八十公頃的葡萄園,上百公頃草場,還有幾條直達他產業的大路;他也做過夏爾現在正在做的事,為軍隊提供葡萄酒,只不過數量遠遠不及。這些事情給他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當年省下的購買費用;那些不定產到現在依舊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所以,借著和範勒伯格先生到老康龐先生到阿爾豐斯到夏爾的關系,勒梅爾夫人提出邀請,也算合情合理。就算僅僅作為地主,招待遠道而來的巴黎客人,也是無可指摘的。不過,就連夏爾都不得不承認,這關系實在有點兒遠;而信里的語氣相對來說,有種不匹配的殷勤。

夏爾不知道她的具體意圖。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夫人對巴黎的消息一定很靈通,然後現在希望結交他。因為範勒伯格先生就在巴黎,今年才買下拉菲古堡,勒梅爾夫人也剛到波爾多沒多久。

至于這莊園為什麼歸在勒梅爾夫人名下,也有原因。範勒伯格先生的原配妻子早年去世,天主教又不倡導二婚;再加上敏感的時局,雖然膝下有個兒子,但兩人並未正式步入教堂。換句話來說,這關系不那麼合法,勒梅爾夫人在巴黎就不可能過得太舒心;呆在波爾多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避免和很多熟或者不熟的人照面,被笑里藏刀的概率就大大降低。

能買下拉菲古堡,範勒伯格先生的財力可想而知。所以夏爾在大致了解過情況後,欣然答應了——

開玩笑,這麼好的機會!他去了也就是多個朋友,也不影響他想買下米隆古堡的意圖;不去,還顯得他自命清高。而且根本沒有拒絕理由——

沒錯,從私心里說,夏爾當然更希望能買下拉菲古堡。但以他現在的實力,只能想想。這也不算大罪過,畢竟人都是往高處走的,而且俗話也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吧?

這時候我們必須再提一句,上好的葡萄酒對葡萄樹的樹齡是有嚴格要求的;通常只采用至少要有二十年樹齡或者以上的葡萄樹結出的果實,而拉菲的標準是四十年左右。所以,想要好葡萄園,除了買現成的,沒有別的選擇——

就算夏爾現在就開始種葡萄樹,等到六十歲時才有第一批合格的葡萄;再加上陳釀時間,至少二十年……最早八十歲才能喝到第一桶好酒,這合適嗎?

夏爾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清掉家里的債務,當然沒這個耐心。而論來錢快,這時候最吸金的買賣當然不在國內,而在印度、非洲、美洲——淘金,種煙草,或者販|賣|人口。尤其是最後一項,接近無本萬利。

這些夏爾都知道。只是相對于這些行當來說,他寧願繼續做自家的葡萄酒生意。他想掙錢,這沒錯;但這並不以他的良知為代價。

話題扯遠了,繼續來說拉菲古堡。夏爾讓信差把回信捎回去後,安托萬就開始整理行李。等一切都整理好,勒梅爾夫人的回信又來了,表示房間已經收拾好、就等著他來城堡小住;她同時還慷慨地暗示,想住多久都可以。

夏爾沒有被害妄想癥,但他越來越覺得對方實在熱情過度,一副恨不得讓他趕緊過去的樣子。但這時候叫他說出個為什麼,他也不知道,只能去了再說。反正勒梅爾夫人不可能把他殺人滅口,對吧?

這話沒錯。勒梅爾夫人體態婀娜,笑容甜蜜,看起來完全沒有威脅。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她保養不錯,身形嬌小,說話細聲細氣,任何一個巴黎男人都會對她這樣的女人心生憐惜。

夏爾應對這種貴婦人得心應手,不幾天就混熟了。但出乎他意料之外,除了天氣之類無關緊要的話題,勒梅爾夫人從不和他提任何事情,無論是葡萄酒還是公爵。實際上,她的注意力更多地在一個十二歲的乖巧男孩——尤米加•範勒伯格,她的獨子——身上。

一方面,這讓夏爾住得比想象中的舒適,畢竟不需要從他的正事里分出心神來照看這頭;另一方面,這又讓夏爾疑惑︰如果只是這樣,那對方何必一定要讓他住進來呢?

這問題暫時沒有結果,所以夏爾把它延後,先考慮葡萄酒的事情。

照他的想法,買下能年產一萬五千桶酒的莊園有些扯淡(現在葡萄的單位產量普遍不高,一百公頃土地結出的葡萄能釀出一千桶酒已經算豐收),但至少能緩解部分壓力。

當然,從長遠來說是這樣;從目前的情況來說,他想買一座莊園,只是想讓人們以為,葛朗台家財力富余,根本不缺錢花。

這听起來好像是打腫臉充胖子,但奈何債權人就吃這套。當他們認為你很有錢的時候,就算債券到期,也只會想著繼續借給你利滾利;而當他們認為你即將破產,對不起,你還是提前連本帶利地還錢吧!

為了買酒,保險起見,夏爾必須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湊齊至少二百二十五萬法郎(酒價按平均的一桶一百五十法郎算)。按最好的情況來算,債券延期,再扣掉利息,還有一百萬法郎左右的現金缺口。頂著這種壓力,他現在還得讓眾人相信,他馬上要花五十萬法郎買一座酒莊,難度可想而知。

但不管多難,事情總要做。夏爾認識了隔壁的米隆先生以後,盡心盡力,就是希望在這位老先生心里,他是個可靠青年。因為雖然米隆先生的葡萄種得一般,但性格有些古板,想讓老先生同意轉手莊園可不容易。所幸他一直都很討長輩喜歡,很快就得到了隨時拜訪米隆城堡的許可。

這一天下午,夏爾和米隆先生坐在露天庭院里喝茶。這是米隆先生鄉間生活的必修課,他時不時拜訪一下,听老人回憶過去(大都是波爾多的莊園變遷史),偶爾補充點巴黎生活給老人逗趣兒。這是個需要耐心的活兒,他正好不太缺。

老先生活了那麼大歲數,當然知道這對年輕人來說很無聊。「就算在本地區,能听我把話說完的年輕人也不多了。」在絮絮叨叨地說完當年塞居爾家族經營拉菲古堡時的盛景後,他這麼感嘆道,「您簡直不像個巴黎人!我這話可絕沒有貶低的意思!」

米隆莊園的葡萄地和拉菲莊園的緊挨在一塊兒,夏爾正望著那條交界線出神,心想米隆為什麼種不出拉菲那樣的好葡萄——地明明差不多,不是嗎?這會兒米隆先生感嘆了下,他回神接道︰「這是您太夸獎我了。」

米隆先生從他的單片眼鏡下打量了一眼夏爾,仿佛看出了夏爾在想什麼。「我年紀大了,葡萄能種幾年是幾年。畢竟我愛這塊土地,我願意為此奉獻畢生的……」他抬眼望過去,還想說什麼,卻突然注意到了別的事情︰「又有人來了……最近勒梅爾夫人的客人真多,不是嗎?」

夏爾聞言,也看了過去,發現這話說得沒錯——有兩個男人正沿著一排葡萄樹散步。距離太遠,只能隱約看到臉部輪廓。其中一人拿著手杖,夏爾確信他從未見過;另一個戴著一頂小圓硬禮帽,感覺莫名眼熟……

夏爾只愣了半秒,一個人名就不依不饒地從腦海里跳了出來,還隨著一個慣常的、好似哪里有深意的笑容一起。

他是想放長線釣大魚,找個可靠的投資人;但這條未免太大了吧?而且話說回來,咬鉤的人搞不好是他自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葛朗台伯爵閣下最新章節 | 葛朗台伯爵閣下全文閱讀 | 葛朗台伯爵閣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