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高 第116章

作者 ︰ 艮龍

李長義很有戰略眼光,一听到可能會找到大金礦,就已經想到那將是多大的一筆財富。烏托島的人口越來越多,就算李記船隊和莫記船隊合力也不可能養得起這麼多人,但如果有個挖不完的金礦,那就不一樣了。

因此李長義對這一次海外淘金高度重視,竟然派了兩條船近千人出去,大部分是要听從楊成指揮淘金的工人,另外還有幾百人是軍隊,不管在船上還是陸地上,這些軍人都肩負著保護和監督的雙重職責。而那兩條船,竟然是他們的戰船,上面還有剛剛走私得來的火炮,雖然射程不算很遠,但到底是火炮,威懾力極大,估計遠近的海盜听說了都要退避三舍。

有這兩條戰船護航,他們一路走得極順,別說險,連小驚都難有一點。方睿就跟莫鐘書開玩笑道︰「我說你這小子,不會是故意用什麼金礦來誆長義,好騙他派戰船給你保駕的吧?」他心里一直很疑惑,莫鐘書憑什麼就那麼肯定那個他也從沒到過的地方有金礦?

莫鐘書也笑,「咱們這可先說好了,將來找到的金子都歸長義,你不許眼紅。」

方睿的大牛眼一翻,「切,你當我連點金子都沒見過麼?說話那麼小家子氣。」不過,這個一點兒也不小家子氣的歸德侯爺,後來還是當著朋友的面,承認自己從沒見過那麼多的金子。

他們這回是沿著蘇門答臘和爪哇的海岸線走的。方睿和李夫子一有機會就要求停船下去游玩,觀賞這與大慶國截然不同的自然風光。

莫鐘書帶的那些絲綢很受歡迎,每當食物將要告罄之時,讓人帶著幾十匹絲綢下船,就可換來足夠的食物。

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中,澳洲大陸就已出現在他們的眼前。

他們最先抵達的,是北部的一個港口,就是上輩子被取名為達爾文的地方。此時歐洲殖民主義者還沒到來。澳大利亞還處于她的史前時期,整個澳洲大陸還只是一片無主的土地,只有不多的土著居民,很多地方都還只是荒山野地。

莫鐘書隱約有個印象。這個地方是十九世紀發現金礦之後才迅速發展成為城市的。他拿出一小塊金子,比比劃劃地問了好幾個土著,他們有的搖頭有的又點頭,咿咿呀呀手舞足蹈的,猜來蒙去也搞不懂他們什麼意思。莫鐘書最後干脆放棄,決定到維多利亞去找算了,至少他曾去過那邊的金礦遺址。

莫鐘書用帶來的絲綢和土著換了些食物,就又繞行向東,數日之後就到了大堡礁。

風平浪靜,船在海岸與礁群之間穿過。方睿和李夫子干脆趴在欄桿上。看著船下透明清澈的海水中多姿多彩的珊瑚,眼也不眨一下,連吃飯時也不願稍離。

莫鐘書好笑道︰「這礁群延綿幾千里長,夠你們看幾天的。該干嘛干嘛吧。」

李夫子頭也不回地答︰「等會再看,見到的就不是現在這些珊瑚了。」他活了這一大把年紀。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許多顏色鮮艷形狀各異的珊瑚。

莫鐘書一听也有道理,干脆找個地方停船讓他們吃飯,飯罷正好退潮,許多珊瑚都已露出頭來,兩個少見多怪的游客又是一通大呼小叫。方睿還下水去和珊瑚群中穿梭的游魚海龜等親密接觸一番。李夫子不通水性,只能站在船邊看著眼紅。

不過更難受的是跟在他們後面的兩條船,領頭的軍官簡直要暴走了。他受命帶人出來找金礦。哪有興致看什麼珊瑚。可在前面那條船上的,不是島主的朋友就是島主的先生,而且自己還要靠著人家指點金山的方位,不能催更不敢打,只好硬著頭皮跟在後面與烏龜比速度,急得差點沒把喉嚨都抓爛了。

直到幾天之後。李夫子和方睿出現了審美疲勞,三條船才能正常航行,駛出這兩千公里的礁群。

他們轉到這塊大陸的東南端,就到了維多利亞。莫鐘書憑著記憶中的方位,找到了巴拉臘特的疏芬山。接下來的事。就只能交給楊成他們了。

楊成他們早得了李長義的命令,莫鐘書說這里有金,他們便听話地在這山上山下采砂淘選。楊成來回穿梭指點著,而那些軍人已經擺出戒嚴的姿態。

莫鐘書幫不上忙,便帶了李夫子和方睿去看十二門徒。莫鐘書上輩子到這地方來時,只見到剩下的七個,現在倒是一下子就給補全了,十二塊礁石一個不少。李夫子和方睿兩個人都沒听說過耶穌的故事,但看著那十二塊矗立在湛藍海水中的礁石,它們酷似人面,表情迥異,似溫柔似悲哀,也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之後他們又去了菲利普島看企鵝。日落黃昏,成群結隊的企鵝上岸後,搖搖擺擺地走在海灘上,身形嬌小,卻又胖乎乎,憨態可掬,把幾位遠道而來的客人都看愣了。

轉轉悠悠了半個月,三人都記掛著那些淘金客,便又拐回去看看。這地方的含金量的確很高,楊成他們的眼力和技術也令人佩服,進展飛快,已經收獲了小半袋的金粒,甚至還有幾塊拳頭粗的狗頭金。

莫鐘書見了這些金粒金塊,便放下心來。他沒指錯地方。金礦已經找到。至于要怎麼保住它不讓別人奪去,那就不是他能夠操心的了。李長義應該還有後面的部署。

三人便繼續他們的觀光之旅。澳洲的地形景觀豐富多樣引人入勝,獨特的動植物生態也讓人流連忘返。

李夫子白天游覽,晚上回船就揮毫潑墨。到離開澳洲的時候,他已經作了近百幅畫。只是誰都料想不到,這些畫今後會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轉了一圈之後,莫鐘書本來還想再往南去新西蘭走走,但方睿數了數剩下的紅豆,只有百來顆了,強烈要求回家。李夫子不反對,莫鐘書更無所謂,他自己有船,什麼時候高興了再來一趟就是。

經過蘇門答臘。莫鐘書讓人把剩下的半船絲綢全換了胡椒。方睿對莫鐘書時刻不忘賺錢的行徑嗤之以鼻,莫鐘書也不客氣地嗤笑回去︰「沒有錢,哪里來的大船?誰給你補給生活物資?就連水手們也不會替你賣力!我不信你能像魚兒那般只泡在海水里就能活下去,」人是社會性動物。不管你是否願意都不可能永遠月兌離社會生存,而錢和權是社會生活中最有力的保障。莫鐘書不喜弄權,便得努力去賺錢。要不是他能幫著呂熠賺錢,也不可能有現在這麼逍遙的日子。

回到松江,潘慧言見到莫鐘書,又驚又喜,說是沒料到他會這麼快就回來了。莫鐘書望著她的笑臉,腦中想到的卻是方睿那一包紅豆。潘慧言嫁給他這十幾年,幾乎就沒限制過他的自由,想來她心中對丈夫也不是毫無怨言吧。但她從來不說,只默默地操持家務教養兒女,以至于他差點就把這當成理所當然了。

一家人吃完飯之後,圍在桌邊一邊喝茶一邊說話。莫鐘書就問起寶貝女兒的錢莊發展。莫雲逍得意地亮出賬本,她把大半的存款都放了出去。每筆都能收到三分的年利。

潘慧言卻在旁邊潑冷水道︰「三分的利還沒見到,但借款放出去後,許多儲戶上門來取款,這丫頭把自己的零花錢全搭進去了也還不夠,又找我要了幾百兩。」

莫雲逍不好意思地笑笑,雙手在桌子下面扯著她母親的衣角,「娘。人家不是早就和你說好了嗎?那五百兩算我借你的,一年也給你兩分的利。」

莫鐘書故意嘆道︰「你這丫頭,收人家三分的利,卻只給你娘兩分,賺錢賺到自家人頭上了!」

「爹爹,這叫在商言商。賬目就該這麼算的。」

莫鐘書听這句話就知道寶貝女兒這兩年真的在這錢莊上費了不少心思,便問得更仔細了一點。

莫雲逍為了吸引儲戶,想了個貼利錢的法子出來,存滿一年的,她付一分息;存滿三年的。每年付兩分息。

莫鐘書知道,這時候一般的錢莊都不給儲戶利錢的,只免費保管著銀子,儲戶隨時可以來把錢提出去,不過一般人存到錢莊里的都是用不著的閑錢,存著應付不時之需的,但普通人的生活少有意外,往往一存就是許多年,錢莊便拿這些錢放債生利。莫雲逍這麼做,倒有點像上輩子的銀行的做法了,應該能吸引到一些想要吃利息的儲戶。

「這也是你娘教的?還是你自己想出來的?」莫鐘書以為應該是前者。潘慧言曾經管理過錢莊,經歷過一段殘酷的同業競爭,這是她苦思多年的結果?

沒料到,莫雲逍得意地指著自己的小鼻子,「當然是這個聰明的腦袋自己琢磨出來的。」

潘慧言又好氣又好笑,「果真是聰明得很呢,有些小姑娘來存錢時听說有利錢好拿,就說要存三年,她馬上就先把利錢付了,結果小姑娘過兩天要買衣服零食,又來取錢,利錢卻不退了,這都白白送了人家多少利錢。」

莫雲逍被母親揭了短,撅著嘴道︰「那不是一開始沒想透嗎?後來我就改了規矩,要等存款到期才付利錢,要是提前一天取都不會給一文錢的利息了。」

莫鐘書笑眯眯地听著母女倆又討論上了,心中高興,這不就是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嗎?他的女兒也許真有做一個金融家的潛質啊。不過,她們說了那麼多,還是沒提到怎麼防止和應付儲戶擠提的風險。莫鐘書不懂金融,但想來那是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吧,他記得當年潘家錢莊就差點被逼死了。

莫雲遙坐在一邊,對母親和姐姐的話不怎麼感興趣,只追著父親問海外見聞。他這兩年一直在書房里用功讀書,除了莫鐘書臨走前給他指定的幾本書之外,還讀了許多介紹風土人情物產的游記雜記,不過那些書大多數寫的都是大慶國及毗鄰幾國的風物,少有提到海外,即便點到也只寥寥幾句,比不上他父親說的詳細。

莫鐘書也知道兒子的年紀漸長,一半是天性使然,一半是他這個當父親的刻意引導,對自然地理越來越感興趣,便給了他一疊厚厚的手稿,里頭有他自己這兩年里寫的游記,也有李夫子隨意扔掉的畫稿,被他撿了回來,上面的動植物畫得傳神生動。莫雲遙一接過去,注意力就被吸引了。

ps︰

為什麼又那麼難發上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闊天高最新章節 | 海闊天高全文閱讀 | 海闊天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