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高 第111章

作者 ︰ 艮龍

轉眼又過去了兩個月,莫鐘書給工場想了幾個辦法,但生產出來的玻璃器皿質量並無改善,帽口去除後總會留個明顯的痕跡,這樣的東西是賣不出好價的。眼看著年底到了,馮永青的撲克臉越來越難看,今年玻璃工場的盈利比往年減少已成定局。

莫鐘書能想象出皇宮里的呂熠是如何的不高興,不過呂熠越不高興,他就越開心,因為那意味著他手中的資料更加珍貴。多虧他當初就留了一手。要不是因為之前他建議生產玻璃器皿而工場的生產工藝卻不能完善,謝一鳴想要惡心他的時候,呂熠也不一定就會幫他。

當年在大食參觀玻璃工場時,莫鐘書特意帶上了王三和張七兩位神偷,他們拿出了行動之前踩點的本事,王三甚至連有幾個工匠站在哪個位置都給畫了下來,他們記錄下來的加工步驟和設施是絕對完善毫無紕漏的。但交貨之前,莫鐘書故意瞞下了其中兩個關鍵,呂熠等人那時根本就不懂得玻璃制造所以並不知道。莫鐘書的目的很明確,等到將來有需要了他再拿出來,等于多送了一次人情,彰顯了自己的重要性。

不過莫鐘書也會演戲,他先讓工場的試產失敗了幾次。在馮永青送賬本回京前,他又對馮永青道︰「大家再好好琢磨琢磨,明年再努力看看,實在不行的話,我便再去大食參觀一次。」

莫鐘書上次去偷技術,雖然安排得巧妙成功得手,但之後膽顫心驚了許久,這些年又目睹呂熠及其爪牙為了保住技術秘密殺了那許多偷窺者,就算是打死他也不敢再做賊了。不過現在東西就鎖在他的抽屜里,他便有膽說幾句漂亮話來賺人情。

果然不出他所料,呂熠听了這話就感動了,覺得自己沒有白送莫鐘書一個爵位,在那一千石祿米的基礎之上又給他加了一千兩俸銀。當然莫鐘書也沒讓他吃虧。一得到正式通知就馬上寫折子呈上,請求把這些俸米俸銀都捐贈給京城的善堂。呂熠不在乎這點米銀,莫鐘書也不稀罕,兩人聯手共演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君臣佳話。結果就是。朝野內外都贊嘆建興帝禮遇有功之臣,官員們更是甘願為之肝腦涂地。而世人也見識了莫鐘書的聖眷之隆,宵小之徒也不敢再惦記著莫記船隊和玻璃工場。

潘慧言看著莫鐘書拿著一張發黃的紙片,臉上笑眯眯的,像個狐狸一般,與當年教她裝假應付莫鐘玉造謠引起的困局時毫無二致,她就忍不住也笑了,不過又有些心疼。莫鐘書平日懶散慣了,很不喜歡與人斗心眼,極厭惡爾虞我詐的伎倆。但為了保全自己和船隊,卻又不得不這麼做。

她伸手替丈夫揉揉眉心額角,道︰「要不,咱們什麼時候再去烏托島上住一段時日吧。」潘慧言對烏托島印象很好,覺得那兒就是人間天堂。一腳踏上去就能輕松快樂。

「烏托島是李長義的地盤,不是我們的家,去得多了就討人嫌了。」

潘慧言聞言很是驚訝,「怎麼?你們不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好朋友好兄弟嗎?」她知道,莫鐘書為了烏托島的建設,沒少出錢出力。

「再好的朋友,也應該分清彼此。」雖然李泉特地給他建了個宅子。讓他隨時可以去住,莫鐘書也不願做烏托島的常客。距離產生美,說的就是他們這種關系。他和李長義有多年的交情,李泉在他組建船隊時為他輸送了許多適用的人才,所以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現在李泉待他就如自家子佷一般親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任意闖入對方的地盤為所欲為。

莫鐘書還記得當日李泉在烏托島的開國典禮上說的話,那時他已經顯露出一國之君的氣派和作風。如果他長期滯留烏托島。不是他變相地淪落為他們李家的臣下,就是朋友反目爭奪烏托島的主權。這兩種情形都不是莫鐘書想見到的,所以他要與李家父子保持適當的距離,不但如此,他還不願意讓他的兩個孩子與李長義的兒子太過親近。

李長義忠厚耿直重義氣。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但李躍龍不同,他從小就被當成烏托島的繼承人培養,如果他也養成像他父親那樣的人品性格,只能說他接受的教育失敗了,為了對得住那個等待著他的位子,他也必須要有政治家的心術謀略,起碼要和呂熠差不多了才算合格。結交這樣的朋友,對他的孩子來說,不是個好事情,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當成朋友祭奠江山社稷的犧牲品,而且被犧牲了還得裝個不勝榮幸感恩戴德的膿包樣子。

「那你為什麼先前又讓三個孩子整天在一起玩兒?」

「他們現在還小,留下一段短暫美好的記憶也不錯,但他們的友誼只能到此為止。從今往後,我不會讓他們再踫頭了。我不要求自己的孩子飛黃騰達,只希望他們一輩子都能平安喜樂。」

潘慧言並不能理解莫鐘書的想法,她和許多女人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不過她也相信丈夫會為孩子做出最好的安排,便任由他去教導孩子。

莫雲遙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對他父親也越來越敬仰,一有了疑問就會向全能的爹爹求教。但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父親太不靠譜,不得不開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問題。

那天,莫雲遙又指著下人房旁邊的一個雞窩,習慣性地問︰「爹爹,為什麼母雞一整天都坐在雞窩里?」

「那是因為母雞在孵蛋,過了一段時間,小雞就會啄開蛋殼從里面走出來了。」

「小孩子也是這樣被孵出來的嗎?」

莫鐘書望著兒子滿臉的求知欲,竟然又起了玩心,對兒子道︰「我不知道,我沒見過‘人蛋’。不過如果你願意,可以孵幾個雞蛋試試看。」

莫雲遙得到父親的鼓勵,就去找潘慧言要一只雞窩和十個雞蛋。潘慧言正忙著,見這不是什麼有危險的東西,便指示一個老媽子全都滿足他。

吃過晚飯,莫雲遙就回了他自己的房間再也沒出來。到了往常他該睡覺的時間,潘慧言過去看看他有沒有睡好,卻發現他趴在雞窩里一動不動,心中奇怪,正想把他抱到床上去,沒料到莫雲遙一本正經地對她道︰「我要孵小雞,沒空睡覺。爹爹說要連著孵二十天小雞才會出來的。」

聞訊趕來的莫鐘書笑到跌坐在地板上,潘慧言弄清楚來龍去脈之後也笑得捂著肚子站不穩,老太太第二天听說之後笑出了眼淚,只有同樣受苦受難的莫雲逍向弟弟表示深切的同情。

莫雲逍還記得,她三歲那年不小心撞到了桌角,額頭上起了個大包,痛得直哭,娘和曾祖母都心疼得陪著她哭,老爹卻罵了她一頓,說什麼桌子比她更疼,騙得她忘了哭,對著桌子一個勁地道歉說「對不起」。這件事被嘴碎的下人傳到外面,直到現在還有人拿來笑話她。

年方六歲的莫雲遙這時候才明白自己被父親戲弄了,欲哭無淚之際,他暗暗告誡自己,從此對爹爹的話不能盲目相信,必須要經過仔細驗證才行。直到他長大以後,回想童年生活,才發覺自己反復試驗認真求證的鑽研精神,竟然是老爹用這麼另類的方式培養起來的。

陽春三月,馮長青根據莫鐘書最新提出來的建議,終于做出了一批讓人滿意的器皿。他松了口氣,如果再不能成功,很可能建興帝真的會讓他陪同莫鐘書再去大食「偷經」。

莫鐘書現在已經不敢輕易遠行了。老太太過年時感染了一次風寒,之後身體每況愈下,大夫診治過後只是搖頭。老太太自己倒是看得開,她錦衣玉食了一輩子,人間各種喜怒哀樂也都嘗遍,跟著莫鐘書搬到江南之後過了十年順心順意的好日子,已經知足了。她甚至不再拘著莫鐘書留在松江,叫他該干什麼就干什麼,想去哪兒就去哪兒。莫鐘書倒嚇得不敢出門了。

老太太今年恰逢八十大壽。老人家七十之後年年都是做大壽的,但老太太今年是八十整壽,又是莫鐘書晉爵之後的頭一年,不但澄州莫氏一族的許多本家和親戚來了,她在靈州的娘家也派代表來了,就連莫榮添和王氏也親自來了。

早年莫鐘玉來松江,玻璃生意上沒討到便宜反而「逼」得莫鐘書出了海,被老太太好一通教訓,回去之後澄州和松江的兩個莫府幾乎就再沒往來,只有潘慧言逢年過節象征性地送些禮物回去。但一听到莫鐘書封候的消息,澄州的莫府人就坐不住了。

那天早上,老太太看著前來拜壽的人,樂呵呵地听著連綿不絕的奉承之語,興奮得紅光滿面。老太太到了這個年齡,早就勘破人生百態視名利如浮雲了,但她看到自己親手帶大的孫兒被人夸贊追捧,心里就止不住地得意,臉上的笑就停不下來。

她越笑就越高興,聲音也越來越大,突然地一口氣嗆住,樂極生悲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闊天高最新章節 | 海闊天高全文閱讀 | 海闊天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