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高 第96章

作者 ︰ 艮龍

老太太早就和潘家商議過莫鐘書和潘慧言的婚事。當時莫鐘書出海去了,香餑餑早變成了牛屎干,也就潘慧言願意,所以這婚事是一點阻力也沒有就議定了,甚至把婚嫁六禮的前面四禮都完成了,只等莫鐘書回來再「請期」、「親迎」。

莫鐘書一覺睡醒,兩家人已經請了「半仙」為他選定了良辰吉日,竟然就是三日之後,「半仙」還有言道,錯過了這個日子,這兩個人就要三年之後才好成親了。于是兩家人毫無異議地做出了一致決定,趕快把這兩個剩男剩女湊成一對。

莫鐘書對這比閃婚還閃的速度只能表示贊嘆。他原來計劃只呆個三五天就回松江去的。不過他沒打算過這輩子要當和尚,早晚要娶老婆的,這個潘慧言又不討他的厭,所以他什麼也沒說就配合著把媳婦娶回來了。

他的順從讓莫府眾人都吃驚不小,也更確定了先前的猜測。莫鐘書感覺得到這府里的氣氛有點怪異,要是以前他一定要想法子弄個清楚明白。但現在他已經跟老太太說好,成親之後就帶著老太太和媳婦搬到松江去,莫府再發生什麼事都與他無關,因而就沒工夫去管那閑事了。

婚事都有別人張羅,莫鐘書只等著到時迎親拜堂便可。所以別的人忙得腳不沾地頭昏腦脹的時候,他卻閑得想要出門去訪友,找舊同窗們喝酒聊天,只是還沒出門就被莫鐘寶攔住了。

莫鐘寶是一個大閑人。他去年終于得中秀才,雖然不是廩生,也讓莫榮添高興了許久。這個莫鐘寶也是個怪人,他的嫡親哥哥與兩個庶兄在他面前上演財富版三國演義,他卻毫不關心視若無睹,只呆在房中讀小說話本,光讀還不過癮,他還要自己動手寫,澄州城里一有什麼奇聞逸事,他必要去了解清楚然後寫到自己的作品里頭。去年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集結成書,找了書局刻印幾百部遍送親戚朋友。只可惜這位大文豪至今籍籍無名,更無伯樂賞識。莫鐘書一回來,他就親自送書上門。

莫鐘寶此來,一是送書,二是請求莫鐘書同意,欲將他當年在書院里說的那些故事作為素材,重新寫書。莫鐘書無所謂,那些故事不是他寫的,那些版權所有者也不會追究到這個地方來,莫鐘寶愛抄便抄愛改便改。

娶親的前一天晚上,莫鐘書還在書房里悠哉游哉地翻著小時候的玩意兒。老太太叫人把他的屋子打掃得很是干淨整齊,就和當年他還在書院時差不多。他打開一個紅木箱子,那個碩大的人形風箏便出現在眼前。

回想起當年為替蘇姨娘出氣半夜從被窩里爬出來放風箏的往事,一時興起,他便又到院子里放了一會兒這人形風箏。他自己是興之所至隨心所欲,卻差點沒把莫府整得又一次人仰馬翻。

前幾年莫鐘書出海去了,老太太讓人原封不動地保留著他住過的院子,人員也沒調動。現在使用的大多是當年的舊僕,這些人深知莫鐘書的習慣喜惡,見他進了書房就都各自歇息去了。

不想這些人中,卻是有個新來的小丫鬟,對這個死而復生的五少爺十分好奇,雖然不敢當面問出什麼話來,卻常常于無人處偷窺。

這天半夜,那丫鬟一夢醒來,習慣性地從窗縫里向還亮著燈火的正房瞄兩眼,也沒什麼新發現,正要回去繼續睡覺,目光掃過院子正中,她就嚇得「啊」的一聲低呼,一**坐到地板上,發出的聲響驚動了睡在窗邊床上的另一個丫鬟。

莫鐘書卻是毫無覺察,放了一會兒風箏,就把它收下來,小心翼翼地回屋里去,還特意把腳步放得很輕,以免吵到了別人休息。

窗戶後面的兩個丫鬟卻是看到飄在半空的那個漂亮女鬼落到地上,與莫鐘書一起進屋去。

十多年前,蘇姨娘「回來」看望莫鐘書的消息就已經讓莫府人人自危了半年,也讓許多未曾見過蘇姨娘的人都听說了她的樣貌,即便這兩個進府時間不長的丫鬟也不例外。

第二天,迎親的隊伍還沒出發,莫府里的下人忙碌不停地接待賓客,還彼此不斷交換眼神,借著擦身而過的短暫機會交換著剛剛出爐的爆炸性新聞。

蘇姨娘昨夜又回來了!還跟五少爺面對面地交談許久!後來還跟五少爺進了房間里。

太太王氏自然也听說了,嚇得手心直冒冷汗。雖然她想過許多次要除掉那兩母子,可都沒成功,前幾天她只不過是善良地向佛祖許了個願,祝福那女鬼的兒子早些去與他娘團聚。女鬼連這個都要計較嗎?她可什麼都還沒做啊。

王氏的大兒媳于氏更是慌得變了臉色。蘇姨娘進屋里去做什麼?當然是檢查給莫鐘書準備的新房了,當娘的都最關心兒子娶媳婦的事。這些事兒都是于氏張羅的,順便也把一大半的經費張羅進了她自己的腰包。這要是讓那個女鬼知道了,會不會來找她算賬?于氏也顧不得今天是什麼日子了,趕緊把最可靠的親信叫來,吩咐她趕緊去清涼寺找方丈大師念經做法事,貪污來的那筆經費正好捐作香油錢。

莫鐘玉其實不太關心莫鐘書的死活,料想蘇姨娘也奈何不了自己,莫榮添最賺錢的幾個大店鋪都已交由他管理,無論莫鐘書如何都不會影響到他什麼,只是這個小庶弟太不懂事,一不高興就不分親疏遠近地搗亂,曾經讓他遭受不小損失,希望蘇姨娘為他撐腰之余也多少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才好。

莫鐘金起先埋怨老太太偏心眼兒把那許多錢財都給了莫鐘書,全都白打了水漂,他本想去把那連鎖面館接收過來,看管面館的蘇直卻一口咬定莫鐘書早有安排,還不待他再想出別的主意,這早就該死卻沒死透的又還魂回來了。這蘇姨娘一來,今後那些錢恐怕就更難到手了。

莫鐘銀卻是听說莫鐘書的噩耗之後最興高采烈的,沒料到這才幾天工夫,他就又站在面前給自己添堵了。老天不公啊,他的姨娘也做鬼多年怎麼就沒蘇姨娘的神通?人家蘇姨娘不單在莫府里看護著兒子,就連那小鬼淹死在異國他鄉也有本事能把人撈回來。

唯有莫鐘寶高興得緊,人鬼子母情,這可是最轟動的素材,他的下一個話本一定會很成功!他得把現在正在寫著的兩個話本都停下來,集中精力先寫好這一個!莫鐘寶躊躇滿志地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莫鐘書沒想到自己一個無心之舉能引來他們如此之大的反應,看著這些心思各異的親人他偏不願掩飾情緒,人們就看到一個笑得合不攏嘴的新郎哥,讓潘家人對這個時運不濟的落魄姑爺也多了幾分好感。

成親後第二天,潘慧言在準備回門的東西,莫鐘書問︰「你娘不是一直不喜歡我嗎?怎麼就答應讓你嫁了我?」

他可是記得很清楚,因為他們倆正巧同一日出生,自小就被好事者湊成一對所謂「金童玉女」,潘太太也因此處處看他不順眼,就差沒登廣告說絕對不把女兒嫁給他了。時過境遷,他到底還是娶了潘慧言。那位丈母娘就沒什麼說的?

潘慧言也笑。小時候她父親因為沒有兒子,倒是好幾次琢磨著把莫鐘書弄來做上門女婿的可能性,懵懂無知的她就是因為偷听到父親的話而起了心思,她母親卻很看不起這個剛出世就克死親娘的庶子,後來兩個姨娘都生了弟弟,父親便息了念頭。再後來莫鐘書考了秀才,偶然有人提起那「金童玉女」,話里卻已隱有她高攀之意,因為時下商戶都愛追捧秀才,母親就更不願意了,說這種有幾個小錢又有半點小才的人最不可靠。再往後她父親去世他中舉,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想不到最後兩人居然還能成就姻緣。

「我娘說了,這時候嫁你正好。」他的船沉了,老太太手里頭只剩下一千畝田,莫榮添的家產也難有多少能到這個小庶子手中,他現在除了個舉人的名頭就一無所有了,而潘家這幾年的生意是蒸蒸日上,她在這個時候嫁了他,就算他今後再有什麼造化,也不敢把糟糠之妻怎麼著了。

莫鐘書听著妻子說起岳家計劃著怎麼幫助他重新站起來,不管他要讀書科舉還是重新經商,他們都會大力支持,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再出海。

潘慧言就看到她的丈夫臉色古怪起來,慢吞吞道︰「恐怕,你娘,你們家都算計錯了。」

她不解地望著他,這話的意思是說他還要再出海去?還是說他不會珍惜願意與他一同患難的發妻?他們自幼相識,憑她對他的了解,前面那個的可能性要大些吧?

「誰說我的船沉了?你又知道我現在有多少錢?」

潘慧言瞪著大眼道︰「一年前在大食外海的風暴中出事的不是你的船?」她雖然嘴上一直不承認,心里其實也認為傳言沒錯的,時間地點樣樣都吻合了,只不過心願壓過了理智,總希望他能回到自己身邊來。現在許多人都相信,一定是有過往的大船救起了他,還把他送回中土,只是莫鐘書自己一直閉口不提,別人就不好主動問起。

「那是海盜的船。我們當時被他們追趕到了深海,風暴來的時候,海盜船往回走,而我們卻迷失方向順流漂到了一個荒島上,所以才沒法按原計劃的時間趕回來。」

「那為什麼只得你一個人回來?你帶出去的那些人呢?」

莫鐘書哭笑不得,這叫什麼邏輯?回到松江的第二天一早,他就趕回澄州,他那些長隨跟班都要留在船上幫他整理貨物,就連藍天都被大富派了一堆的任務,哪個能跟著他離開?

莫鐘書現在恍然大悟,看來他出事遇難的傳言早已深入人心。難怪來喝喜酒的昔日同窗都不約而同地送他銀票當賀禮,原來是以為他現在最需要銀錢!不管他說什麼方睿等人都閉口不提他們這幾年的發展,原來是生怕刺激了空著手回來的自己!

莫鐘書想起莫府諸人的眼光,大概都以為他窮途末路要回莫府要錢了。他饒有興致地想,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莫榮添能施舍他多少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闊天高最新章節 | 海闊天高全文閱讀 | 海闊天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