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與征服之櫻石叛逆 第二十六章 士

作者 ︰ 杯具道長無解

什麼是「士」?

如果把一個國家不做人體的話,那麼相當于大腦的那個階層,便是士了。

士,便是國家的大腦,負責指引國家的前進方向、分析並解決路上的種種疑難問題,是統治階層中的知識分子。

而一個合格的士,單純有才是不行的——應該說有才無德者的危害往往更甚——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可見只有德才兼備者,方可稱之為士。

在古典時代,士通常指的是管理階級,指的是官僚,指的是勞心之人,是管人之人。而到了電力革命、工業革命後,士的範圍擴大化,包含了大匠,包含了格物之學,包含了科研領域。

中華聯邦的士大夫官僚階級,自古以來便有三大敵人︰宦官閹黨、門閥世家、土王番貴。這四者自古以來爭權奪利,互有勝負,此起彼伏。

而現在,李餃龍橫空出世,以雷霆手段清除了那三座大山,士大夫集團原本還是很高興的——然後他們就不高興了。

大權在握,成為權相——這在歷史而言,很正常。

但是,李尤卻對于士大夫集團也進行了清洗——這且不說——然後便是種種約束、規範,雖說高薪養廉,官員福利多多,但同樣沒有了種種特權。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千里做官只為財,而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但是,李尤的強勢,卻又是任何人等都無法也無力媲美的。

因為中華聯邦的軍隊,對于李尤忠心耿耿,說一不二。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不是沒有人嘗試過對于軍官進行收買——國內國外勢力都有之——但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如果說大體上的忠誠不值得奇怪的話,那麼當具體到了每一個軍官的身上,每一個軍官都忠心耿耿時,那就很奇怪了。

有些聰明的家伙瞧出了不對勁,于是收手收腳,開始安安心心做事,為人民服務。

但愚蠢的家伙,也總是存在的。

——不作死就不會死,為什麼就是不明白?!

——————

為了培養人才,尤其是能夠為國家所用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李尤也對教育制度進行了相應的改革。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下一代的教育,從來都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國家永遠都是屬于下一代的。

在打倒了三座大山之後,在查抄家產時,各種私塾,統統收歸國有,變制國有學校。

接著,就是意識形態的統一,大同儒學重新煥發了新機,不再是名義之學,而是實質之學。少先隊、青年團、同志社開始步入小學、中學和大學。

重新分配文理比重,人為加大理工科的份量,從原來的重文輕理,逐漸向文理並重的方向調節。

——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矯枉需過正。

——————

——————

中華聯邦,國務院,政事堂,禮部文教司。

最近,主管國家教育事項的文教司,可是忙了個腳朝天。因為根據國務院在丞相李尤大人的指導下初步商議下來的《中華聯邦第三個五年計劃草案》中的相關計劃,接下來中華聯邦的教育界將會發生一次天翻地覆的大變革,堪稱是前無古人,足以青史載名。對于一個中華式傳統文人而言,這已是最高級別的榮耀了!怎能不動心?怎能不賣力?

禮部尚書李文和,與禮部文教司郎中皇甫育之,及並幾個副官,步入了格物院下屬的一個大腦研究所。

在歷經身份驗證,及略顯繁瑣的安檢之後,李文和與皇甫育之二人順著電梯,來到了地下四層的一間研究室。

「歡迎!」

這里的負責使,張知心教授,向著兩人一拱手,「歡迎來到神經元的世界!」

李文和倒也知道一些有關于這位大腦醫學教授的風評,是以也不在意他的瘋癲,直接問道,「張教授,閑話休提,直說正事︰刻錄機之事,究竟如何?」

張教授咧起了嘴巴,「包你滿意!跟我來——」

說著,一旁的安全門就打開了。

「大腦的秘密,淵博若海,無人知其廣,也無人知其深。吾等人類格物至今,亦不過是在沙灘上看看海,撿撿貝殼罷了……」

走在金屬質感的走廊中,一股無情森冷的氣息撲面而來,席卷周身,令人不自覺的心底發寒。那是一種金屬的冷清,靜寂的空曠,所帶來的沒有人氣的冰冷寒意。

——這里,非人。

——這里,拒絕人。

而也就是在這種拒絕的寒意之中,張教授卻一邊健碩剛正的大步前行,一邊舉手劃腳,聲情並茂的進行講解。

「……通過天機工程中的某些項目,我們在人類腦學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了解到了人腦的一些運作機理,並且加以利用……」

「人腦所使用的記憶模式,是一種全息式記憶方法。記憶的信息不是記錄在某一個區域、某一個細胞中的——可不是那樣。而是呈現出一種全息雲的方式,彌漫在每一個大腦區域、每一個神經元細胞,都是全息記憶的信息基點!」

什麼是全息?

全息是一種概念,特指一種技術,可以讓從物體發射的衍射光能夠被重現,其位置和大小同之前一模一樣。從不同的位置觀測此物體,其顯示的像也會變化。因此,這種技術拍下來的照片是三維的。

全息相片有一種特性︰局部既是較小的整體。如果將一張全息相片的底片一分為二,那麼每一份都保存有之前的完整信息,只是會變得模糊。分割的碎片越多,則信息越模糊,但每一個碎片都含有全部的信息。

光信息可是做成全息圖,聲信息也可以做成全息圖,又或者其他形式的信息。

這便是人腦的記憶方式,局部既是較小的整體。以生物電脈沖在神經元細胞網絡間形成疊加衍射,以神經脈沖的圖案橫跨整個腦部,構成了生物的全息式腦記憶。

感官是鏡頭,大腦是個記錄器,采用全息原則,將來自于外界的信息進行全息式記錄。

而這,也能解釋人類頭腦如何能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儲藏那麼多的記憶。人腦的估算記憶容量的字節數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相似的,除了其它功能之外,全息攝影也具有驚人的資料儲存容量——只要改變兩道激光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許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範過,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塊底片上可以儲存一百億比特的資料。

而全息式記憶,又與機械式記憶不同,人類的記憶具備混沌關聯性,不需要條目。比如你看到了你的鄰居張三——但你是怎麼知道他就是張三的?你測試了他的種種數據來作為證據了嗎?比如檢驗a?測試他的身高體重以及面容五官之間的精確距離……

這便是全息式記憶與機械式記憶的不同之處了——關聯性,在人腦中的直接體現就是聯想能力。

在機械式記憶之中每一個條目按序排列,互不關聯,一是一二是二,一只是一二只是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在全息式記憶中,一是一二是二,一在二前二在一後,一加二等于三,一乘以二等于二,一壹11、二貳22……凡是跟一二相關的東西,都能想得起來。

就在張教授的絮絮叨叨的背景音中,三人終于來到了一間實驗室。

這間實驗室過于巨大,顯得空空曠曠、冷冷清清。零星幾個研究人員,聚在一台造型古怪的巨大座椅面前,不知談論著什麼。

「這個就是……」

走到跟前,李文和略顯激動的盯著那台古怪的巨大座椅,眼神奕奕。

「是的。」張教授肯定道,「大腦刻錄器。」

跟著一步,皇甫育之也打量著這台足以改變歷史進程的偉大發明。

——同樣也是令人恐懼的發明。

「學習,對于人類而言,從來便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大事,同樣也是一個大難題。」張教授興奮的舌忝著嘴唇,「而學習主要分為兩點︰記憶,和理解。

其中,‘記憶’這一過程,佔據了人類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謂對于人類而言,記憶是一種痛苦。嚴重阻礙了人類的學習效率,進而阻礙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腳步……

另外,當今科學,也逐漸的面臨一個難題。人的精力有限,隨著科學的發展,導致科目越分越細,而每一個科目的學問只增無減……那麼到了最後,會不會這種情況︰任何一個科學分支中的知識,都多到了一個人窮盡一生的時間,都學不完?事實上,這種擔憂一直有之,這便是科學的瓶頸,若不解決它,那麼終有一日,人類科學將會裹足不前。」

張教授轉過頭來,在激昂中大力宣告︰「而現在!這些擔憂都將不在!」

「人類的大腦將得到解放!學習的步驟之一︰記憶,將再也不成問題!這將會節約人類的大量時間精力!也將會打破現有科學發展模式,進入廣域跨科目聯合研究發展的時代!已經逝去的博學家時代將會再次來臨!」

「根據計劃,大腦刻錄器將會布置于各地學校之中,輔助學生們的學習,節約‘記憶’這一過程,提高效率節省資金……而各地的圖書館也將引入這一技術,輔助人們的再學習……而最終,我們要開發大腦刻錄器的小型化、乃至微型化技術,在未來爭取人們人手一個,徹底的解決記憶難的問題,將學習效率極大化……」

「想想看吧!從今以後,人們的記憶將會簡單到只需按一下鍵盤,就可以將數據打包下載到大腦之中!就像電腦下載文件一樣的簡單、便利!將會極大的助益人們的‘學習’!而且這份記憶是完美的!難以褪色!就算是《無盡藏》百科全書都能輕松裝得下!學習過程中的記憶環節將再也不成問題!這種大腦刻錄技術、這種知識灌輸技術,將會改寫世界!教育形式也將為之改變!老師將會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生的品德教育之上!……」

「當然,民用級別的型號,功能自然會有所調整……」

在張教授亢奮的闡述中,來自禮部的兩人只是愣愣的盯著那台大腦刻錄器,久久不能語。

過了一會兒,皇甫育之忽然開口問道︰「張教授,既然連大腦刻錄器都有了,那麼……你們是不是也研發出了能夠讀心的技術?」

張教授停止了自己的喋喋不休,看著他,看著他們,「那個啊……那個就不是你們的事兒了,那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和樞密院的事兒了……」

嘶的一下,兩人對視一眼,然後李文和問道︰「也就是說,你們真的開發出了……某種讀心的技術?」

「啊啊……」張教授不以為意的揮了揮手,「逆運用而已,既然有大腦刻錄器,自然會有大腦讀取器。對于腦電波信號的捕捉、及腦電信號的翻譯問題……事實上從技術難度來講,大腦讀取器要比大腦刻錄器容易些……」

兩人再次對視一眼,苦笑下,然後深深的垂下了頭顱。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命令與征服之櫻石叛逆最新章節 | 命令與征服之櫻石叛逆全文閱讀 | 命令與征服之櫻石叛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