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滄海 第一一五章 老板智慧

作者 ︰ 琴昂

剛才還是爭論熱鬧的場面,瞬間安靜下來,靜得連一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能听得見。人人的目光集中到張老大的身上,大家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听著。

「把你建築隊的人分成兩個部分,一小部分為先頭部隊,主要是鋼筋工,組織十個人的精干力量,初四動身趕到濱江工地,集中扎好澆築水泥基礎的鋼筋籠,等初八大隊人馬到達以後,即可以進行水泥澆築。」張老大心定氣閑,不緊不慢地對胡經理說。

听完張老大的一番話,場面仍然很安靜,胡經理和王大海低頭深思,都沒有言語。吳兵和陶勇則看著兩個低頭人,等待他們表態。

陶勇忍不住,打破沉默,他站起來,走到胡經理的身旁,大聲地說︰「剛才還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現在怎麼成啞巴。」

「老大說的是個好辦法,舉雙手贊成,我帶頭去一個,然而還有九個人不好辦。」胡經理抬起頭,對陶勇說,他故意加大自己的語氣,好讓張老大听見。

「你這個經理當得窩囊,難道只能指揮你自己一個人。」听到胡經理這麼一說,陶勇感到莫大的失望,用手推了一下胡經理的肩膀,生氣地說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凡是初四去的人,每人發一個紅包。」王大海從內心里想,張老大的辦法好是好,可是再好的辦法,沒有人去實施,也等于一張空頭支票。他用商量的口吻,對胡經理說。

「這里的人不吃這一套,私下里會罵你想錢想瘋了,還有膽大的人當面罵你,破掉老祖宗的規矩,是要遭到報應的,對後代不利。」王大海提出給去的人,每人一個紅包,這個方法胡經理不是沒有想過,然而對于此地,是水土不服,人人嗤之以鼻。他無奈地向王大海進行解釋。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里的人知足常樂,不想拚命地掙錢,你不能硬綁著他們去。」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村支書,突然插話道。

「胡經理,如果你去一個,還差幾人?」張老大心想,都認為辦法好,卻束手無策。他大聲地問胡經理。

「差九人。」胡經理立即回答。

「你帶兩個鐵桿手下,初四跟著一起去,應該沒有問題吧。如果這樣,還差幾人?」張老大接著問。

「肯定行,還差七人。」胡經理很干脆地說道。

「剛才與村支書商量,他兒子與佷子,一共去三人。還差幾人?」張老大繼續說。

「這樣一來,只差四人。」胡經理不好意思地看了村支書一眼,抓頭搔耳地回答。

「吳兵,你在老家能叫到幾個人,交給胡經理。」張老大轉過臉,問吳兵。

「好久沒有回過家鄉,但是我保證最少交兩人給胡經理。」吳兵想都沒有想,肯定地回答張老大。

「現在還差不差初四去的人。」張老大看著胡經理,認真地問。

「老大,接下來的事我知道該怎麼辦。還差一人,如果我沒有本事找到人,就讓我老婆去暫時頂一段時間。」胡經理听張老大這麼一說,心里豁然開朗,又趾高氣揚起來

「王董事長,你看看這樣安排行不行。」張老大把胡經理的問題解決以後,轉移話題,接著問王大海。

此時,王大海心潮澎湃,困擾自己的問題,沒有想到被張老大幾句問話,就將困難解決掉。他從內心里信服張老大的過人智慧。回想起在里面那一次挖溝渠,他稍微動幾下鐵鍬,接下來的情況就不一樣。江海市場陷入開發的絕境時,他引見歐陽傲雪,巧妙打開江海市場的壁壘,使得德豪公司的產品源源不斷地流向高端市場。又是他大膽地投資德豪,成立中外合次企業,不僅保證充裕的資金,享受稅收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還使德豪公司步入發展快車道,進行二次創業,實現做大做強集團化發展的夢想。

張胖子的問話,打斷王大海的思緒,他問道︰「有一點我想不通,不管什麼棘手的事,老大都能迎刃而解。」

「能認識到這個問題,說明你的管理思想在突飛猛進。」張老大回答。

「我怎麼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感覺自己管理水平提不高。」王大海疑惑地問。

「能看到差距,你已經在提高。」張老大笑著說。

「老大,今天給我們大小經理上上課,傳道授業解惑。」王大海鼓動著吳兵、胡經理一起,對張老大提出要求。

張胖子看著王大海、吳兵熱切的目光,心想是可以講講當一個企業老板的智慧,避免自己模索,少走彎路。他若有所思地說︰「小老板經營事,大老板經營人。就拿王大海來比喻說,雖然德豪公司在不斷地快速發展,然而就王大海本人而言,至少目前屬于小老板。」

「德豪公司在濱江可算是不小的企業,老大還說我們董事長是小老板。」陶勇有點不服氣地反駁張老大。

「陶勇說得對,德豪不算是小企業。我是說王大海要擺月兌小老板的意識,是否具有大老板的智慧呢。王大海對企業有著初戀般的感情,可以為企業付出一切,就像人的初戀一樣,無怨無悔無私地付出一切。另外他也具有宗教般的意志,不管企業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都是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地去奮斗。」張老大如數家珍地說起王大海的優秀品質。他正是因為看重這一點,才敢大膽地對濱江進行戰略投資。

「老大這麼說還差不多,董事長為公司費盡心血,日理萬機。」陶勇自豪地接著張老大的話,又贊嘆王大海幾句。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學會抓人頭,抓住大人頭,一級抓一級。有個經典故事,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他是兵之將,然而漢高祖劉邦是將之將,韓信可管十萬軍隊,劉邦管韓信一人。如果放在企業里來比喻,劉邦是大老板的智慧。」張老大旁征博引,他想讓王大海自己觸類旁通,反省自己管理上的差距。

「老大點到我企業管理上的要害之處,什麼事都身先士卒,事必躬親,面面具到,反而適得其反。像這次用工問題,我就沒有抓好吳兵這個將。」王大海意識到自己平時與吳兵溝通得少,使吳兵遇到困難都不敢向王大海匯報。

「公司的第一產品就是老板本人,你能把自己賣給多少人,就能帶出多大的團隊。為什麼有的人創業,他能不斷地拉動無數人,越來越壯大。同時,在企業遇到困難時,還不停下來,因為各級將領帶著各路人馬,跟他一起闖過難關,繼續發展。」張老大文思泉涌,越講腦子越開闊。

「其實,最好的企業,是老板與員工一起完成的事業。」王大海深有感觸地說。

「這是大智慧,為什麼有的企業長不大,就像樹一樣,無數老板都一心往上長,投資創新發展,從來不往下長,結果上面無限長,下面沒有扎根,如水中浮萍,只有根深蒂固的大樹,才會不斷地再生長。這也是我經營企業的一點心得,把人經營好,抓住各路將領,穩定員工隊伍,人心穩,企業的根基就深,才能枝繁葉茂。」張老大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毫無保留地和盤端出,他是真誠地希望王大海能融會貫通,從中悟出一些道道,用于自己的企業管理。

「建築隊的人,為什麼要一個人帶幾個人,因為他們只跟著他們相信的熟人走。老大的經營人的方法高明,否則,我即使錢罐倒拎,給他們發錢,我看也沒有幾個人跟著走。這又是老大在關鍵的時候拉兄弟一把。」王大海理解張老大的良苦用心,他雙手作揖,對著張老大畢恭畢敬地說道。

「共同探討,攜手並進。」張老大哈哈一笑,帶著抑揚頓挫的語氣說道。

「我是緊跟老大,你發財,我發展。」王大海擺正自己的態度,謙虛地回答。

「你先帶領客人到餐廳,我跟王董事長私下說一個人的事。」張老大對集團的秘書吩咐道。

張老大要跟自己說一個人,王大海心里在想,這個人是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最滄海最新章節 | 最滄海全文閱讀 | 最滄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