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重塑盛唐 第六十四章 舒家

作者 ︰ 菜無心不活

第六十四章舒家

邊岡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那楊行密手下頭號謀士名叫袁襲,乃是屬下之同門師兄,據說頗得楊行密的信任。」

「袁襲?朕沒有印象。」

「陛下,屬下師兄一向行事低調,是以陛下不知也。師兄的術算之道不及屬下,但卻精于謀略,先師曾言,師兄運籌帷幄、舉無遺算,有三國郭嘉之才也。」

「郭嘉雖然才華橫溢,卻體弱多病,最終英年早逝。」陳摶突然插話道,「邊先生,令師想必也是相術高手,其言或許另有深意。」

邊岡一听,頓時愣了一下,似乎回憶起什麼,喃喃而道︰「這位小兄弟如此一說,我倒是想了起來,當日,師傅在說這句話時,好像,好像是眉頭緊鎖,只不過那時我們年齡尚小,都沒有在意。陛下,這位兄弟是……」

海無影道︰「邊愛卿,這是朕之御用道士陳摶陳希夷,術武雙修,日後有機會你們多親近親近。」

術士出身的邊岡知道,術士不練武,武者不修術。對于術士而言,練練拳腳也僅僅是用來防身而已。

古老相傳,當術、武分別練到極致後,兩者對立相沖,功力越深,就越會相克,所以,術武雙修者十分罕見。

「術武雙修?」邊岡有些吃驚地看著陳摶。這位年輕的術武雙修者乃其平生僅見,即便是其師父,也只是听說過卻不曾見過。

陳摶微笑道︰「正是。」

邊岡又一次起身,給陳摶行禮道︰「希夷先生,不知可有化解之法?」

陳摶搖搖頭道︰「除非我能見到此人。」

邊岡「恩」了一聲道︰「師兄的身體一直不佳,這次我便爭取將師兄接到長安來,希夷先生,到時還需勞您大駕。」

陳摶淡然道︰「生死在天,只要令師兄命不該絕,我自會盡力。」

「好,在下就先行謝過先生了。」

「大家都在陛下殿前效力,何需客氣。」

邊岡感激地看了陳摶一眼道︰「陛下,吉王殿下,希夷先生,屬下明日一早便啟程東行,此行雖然路途遙遠,但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海無影點點頭道︰「好,邊愛卿,朕和吉王就等候愛卿之喜訊。另外,此行注意安全,如有不測,即刻返回,千萬不要意氣用事,記住,活著回來比什麼都重要。」

邊岡心里一熱︰「是,陛下。」

海無影剛剛言及的廬州刺史楊行密,又是唐朝末期的一位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此人可以說是朱全忠的苦手。楊行密割據淮南,遏止了中原藩鎮朱全忠南進的步伐,成功地避免了全國範圍內的大動亂,並為五代十國之一的南唐國奠定了政治基礎,在歷史上享有「十國第一人」之譽。

在海無影的初步計劃中,楊行密也是要盡量爭取的對象之一。盡管此時的楊行密羽翼還未豐滿,但從其日後屢敗朱全忠來看,就不愧于「十國第一人」的稱號。

李保見正事談完,遂即言道︰「皇兄,臣弟已經去過舒家,那里一切如舊,完全可以用作實驗之地。」

「好,明日朕便與你一起去一次。」

在海無影等人離開七號客棧時,客棧掌櫃李禮上前交給海無影一封書信道︰「公子,昨日有一孟姓女子來此,讓在下轉交此信。」

「孟姓女子?孟憶襄?」海無影暗道一聲,急忙打開信件看到,「數日不見,不知唐大哥近日可有佳作?」盡管上面只有這十多個娟秀的毛筆字,卻也透露出一種思念之情。

「是有數日未見了,這兩日便去一趟蝶舞園。」海無影的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孟憶襄俏麗的身影。

「公子,返回宮中嗎?」李保告辭後,陳摶道。

「恩,回宮。」

轉日朝會後,海無影身著便服,在李保的陪同下,帶著無虛子前往舒家大院。

位于長安北郊的舒家大院雖然離長安城很近,但卻身處山嶺之中。為了安全起見,陳摶特地帶上了內園球隊的正副隊長楊會、夏宇軒以及調派到大角觀擔任護衛的十名樓觀少年。

出自樓觀的夏宇軒比楊會大上一歲,武藝出眾,乃是樓觀少年之首。夏宇軒人如其名,器宇軒昂,加上身材高大,看上去比起內秀的楊會更是顯得威風。

和李儇相比,海無影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喜歡步行。

舒家大院坐落于北郊的鵝頭嶺上,這鵝頭嶺雖說不是很高,但範圍卻是極廣,由好幾座高低不一的山峰組成。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峰名叫鵝頭峰,位于鵝頭嶺的東部。頗為奇特的是,整個鵝頭嶺一帶就只有鵝頭峰草木蔥蘢,郁郁蔥蔥,而其他山峰卻都是亂石嶙峋,光禿禿的。

「到了,前面就是舒家大院了。皇兄,還有印象嗎?」在鵝頭峰半山腰中,李保指著前面一座莊園模樣的建築群說道。

海無影搖搖頭道︰「基本上沒了。舒姓很少,不知是何來歷?」

李保道︰「皇兄,西周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並將皋陶(虞舜禹時期曾任掌管刑法的士,即獄官之長,以正直著稱。)的後代封于舒,建立舒國,為子爵,世稱舒子。舒子平時,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最後又被楚國滅亡。失國後的舒國子孫為了不忘故國,遂以國名為氏,稱舒姓。臣弟和舒老先生聊過,據他所言,他們這一支是在五十多年前從長安城遷至鵝頭峰的。」

「五十多年前?舒姓?莫非和甘露之變中的宰相舒元興有關?」

「皇兄,的確如此。」李保繼續講道,「在先帝文宗大和九年的甘露之變中,舒元興及其一家慘遭誅戮,唯一幸免之人就只有其佷子舒守謙,這舒守謙正是今日舒家大院之祖。當時,不知何故,舒守謙剛好被平日里關系甚好的舒元興趕出了家門。途經鵝頭嶺時,舒守謙得知京中生變,自己的叔叔已被閹人所殺,隨後暈倒在地,不省人事。幸運的是,荒山野嶺中,他遇到了一位隱居的僧人,那僧人不僅將其救醒,還將一身本事傾囊相授,為感僧人之恩,舒守謙便在鵝頭嶺安家落戶了。五十多年來,舒守謙的後人一直在此生活,逐漸形成了今日之規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重塑盛唐最新章節 | 穿越之重塑盛唐全文閱讀 | 穿越之重塑盛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