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隋唐當好漢 第127章 招財童子

作者 ︰ 泠雨

看到李靖高興的樣子,姜松有點迷惑不解。李靖也喜歡遠洋貿易?貌似不對,李靖的願望是帶兵打仗,對于其他行業應該沒有絲毫興趣,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下姜松傻眼了。

「大哥,你不會是安慰兄弟吧?」

姜松還是懷疑李靖是安慰自己,怕自己面子不好看。實際上姜松也為李靖考慮過了,如果李靖不跟姜松到海外的話,明年就會被下放到馬邑那地方當個芝麻官。而且也不主持軍務,更不能實際帶兵打仗的夢想。

跟了姜松到海外,一方面是開展遠洋貿易,另一方面是出使西方。這對于李靖來說是有好處的,起碼能讓李靖了解一下西方國家的情況,感受一下東羅馬、波斯的強大。另一方面姜松還準備讓李靖指揮這次出使的所有水軍士兵,雖然不是很多,只有千人,也能讓李靖在水戰方面實際操作一翻。

「永年老弟,你多心了,為兄說的是真的。漢時張騫能闖出一條陸上絲綢之路,這對于咱們中原民族來說意義重要。這不僅僅是商業上的問題,還關系到安全問題。現在你說要新開闢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為兄能不高興嗎?能參與到這流芳千古的行動,這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的夢想。」

汗!姜松還真沒有往這方面考慮過,想的只是到西方國家去賺錢,把東羅馬、波斯一帶的所有國家的黃金都賺到華夏國內來,誰會想到什麼成名的問題。

華夏著名航海家鄭和在明朝朝時期七次下西洋,一路同諸國建立起了外交關系,對于華夏開展商業貿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姜松這次出使西洋,和歷史上的鄭和其然不同。鄭和干的是散財童子,每次鄭和下西洋都會攜帶600萬兩銀子的產品隨行。那麼多的產品不是為了賺錢,是用來做為禮物送給那些國家的見面禮,所以鄭和又被稱為散財童子。

由于鄭和每次下西洋都要散出去大把的銀子,讓朝廷怎麼承受得了,這事後來成了朝廷一個非常巨大的負擔。最後皇帝親自拍板,勸說鄭和兄弟,這事咱們不能再干了,你也別再下西洋了,好好在家休息吧!

當然,也不能怪鄭和,送禮物之類的事,華夏民族歷朝歷代都這樣干,都是干這種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傻事。

歷史上最聖賢的一代明君李世民也同樣如此,也喜歡干這種花錢買面子的事。記得在貞觀年間,李世民也沒少送東西給周邊的那些國家、部落。最典型的是送公主給吐蕃,另外還送了大量的各行各業的優秀工匠,最後吐蕃自己生產出優秀的武器來攻打大唐。這樣的事太多,估計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帝都干過類似的事。

姜松現在干的和鄭和就完全不同,鄭和是散財童子;姜松準備當賺錢童子、招財童子,用隋朝的絲綢、茶葉、陶瓷之類的產品把西方、波斯等諸國的黃金都賺回來。誰和你搞什麼見面禮,那是白痴的做法?

「大哥,既然你同意,那兄弟真的是高興死了。有你同行的話,所有隨行的士兵都可交給你指揮,兄弟也好輕閑下來,不用操心航行中的安全問題。」

李靖听後苦笑道︰「老弟,海上帶兵做戰和陸地上不一樣,為兄這方面也是外行,你別指望。」

姜松嘿嘿一笑,心里早就知道。如果是李靖連水戰都專家的話,那真成了無敵天下。「大哥,你不用擔心,有半年的時間給你熟悉水面作戰的各種準備,同時這半年時間內也會讓你親自負責訓練隨行的1000名士兵。」

李靖感覺有點意想,這出使西洋許國,路十分遙遠,又是從海面上航行,只攜帶1000名士兵總覺得太少。況且,這是代表大隋朝,再怎麼也要講點排場什麼的。

「兄弟,真的只帶1000名士兵隨行?」

姜松明白李靖的想法,如果按原來的操作模式確實是太少了。就算是出使周邊的部落或國家所攜帶的護衛士兵都不只1000名。姜松是去賺錢,不是象鄭和那樣是去顯擺,去裝逼、去威懾、去當散財童子。

「大哥,咱們此次的目的是賺錢,不是去示威,更不是去找面子。你要忘記原來朝廷的那些虛偽的做法,用全新的觀念去和西洋、波斯等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從而達成一些雙邊貿易協約。過去朝廷那種見人就送大把錢的事咱們不干,咱們反而要通過貿易形式把對方的黃金白銀給賺回來。」

李靖听後愣住了!

李靖實在想不明白,這樣操作的話,那不是成為一名商人了?雖然帶有朝廷的味道,那也是商人,最多是好听點叫官商。同樣沒有什麼前途,做得再好,賺得再多的錢還是商人,還是不會受到重用。

姜松把李靖的神態全看在眼里,知道這樣的朝代,商人的地位非常的低,朝中官員看不起商人,儒林人士看不起商人,皇帝更是看不起商人,覺得商人不創造價值,是不勞而獲等不正確有想法。雖然大戶人家,高官貴族也都擁有商大量的商業企業、產業企業。可在這樣達官貴人眼里,那只是為其撈金的手段,他們內心中根本是看不起商人的。就象李新形勢下這樣的牛人也是如此,對商人也有不正確的看法。

「大哥,你要觀念,不要用舊的習俗看待商人。其實一個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是離不開商人的。商人就象是一根紐帶,把生產和消費者緊緊的聯系在一起,從而讓產品進行流通,這本身就付出了勞力,怎麼能說是商人不勞面獲呢?如果沒有商人,那生產出來的產品怎麼辦?一個國家要想強大,要想繁榮昌盛,僅僅靠農業生產是不行的。農業是根本沒錯,所以說無農不穩;僅有糧食沒有其他東西也不行?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不僅僅是糧食,還需要太多的東西,如果要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更多的產品。因此,工業是基礎,商業是保障,這三者缺一不可。」

其實,李靖心里也很清楚,也認同姜松的話,在內心中有一股聲音貌似在反對。這是數千年的習慣,更是儒家的學說,以至于讓讀書人都看不起商人。很多讀書人原本就是商人出身,一旦考取功名後就全變了,變成了看不起自己的家人,其實就是忘本的表現。

「兄弟,你說的這些,我都能理解,也明白其中的關鍵之處。這傳統習俗、傳統觀念不是我們二人就能改變的。我的家族內了有商鋪,每年商鋪都能為家族賺回來不少的錢。而再賺錢,家族里的人還是鄙視商人,曾經我也思考過,也徘徊過,但最終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大哥,這個問題咱們暫時不作定論,等以後有時間咱們再好好的敘說。現在要說的是,咱們一方面是出使西洋、波斯等諸國,和這些國家建立起郊外關系,達成一些雙邊貿易協約。第二就是賺錢,把那些國家的黃金、白銀賺回來。第三是想讓大家到外面看一下世界,咱們也別坐井觀天,多了解世界各國對咱們今後的發展有好處,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戰略位置,等你看了後就會有新的想法,現在說還為時太早。」

「老弟,為兄是擔心航行中的安全,听人說在海上航行風險極大,不僅要抵抗大海中的****、暴風雨,還要時刻注意海盜的攻擊。僅僅是1000名士兵能保障隊伍的安全嗎?還有就是這1000名士兵是否全是戰斗類型的士兵?」

听了李靖的話,姜松也猶豫起來,這1000名士兵是姜松的想法。難道真的不夠?如果增加士兵的話,那隨行的戰船就得增加,這樣一來皇帝老兒還會同意嗎?皇帝之所以同意考慮的主要是付出不多,就算是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影響,如果讓皇帝老兒感覺失敗後損失大的話,那皇帝老兒還敢同意嗎?

「大哥,1000名士兵的數量是我向皇帝建議的,而且不全是作戰士兵,其中包括水手、船員在內,真正作戰的士兵估計不會超過700人。而1000名士兵分在三條五牙戰船上,主要作用就是護衛商隊的船只。當然,我同時向皇帝建議,這1000名士兵必須是在水軍中進行挑選,合格的、達到咱們要求的才要,這些挑選出來的士兵要能達到以一擋十的能力,在待遇方面會增加幾倍甚至上百倍的薪金。」

姜松走的是精兵路線,不想什麼人都弄到手下。如果士兵過多,其費用開支會非常的大,這很難讓皇帝及朝中重臣通過。還有就是士兵多了,可能力不強,其戰斗力也不會好多少。

就如同姜松家里的那200名護衛,看上去數量不大,其實際的戰斗力完全可以對抗數千名士兵;如果指揮得當的話,還能戰而勝之,這一點姜松有信心,也相信護衛有那樣的實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隋唐當好漢最新章節 | 回到隋唐當好漢全文閱讀 | 回到隋唐當好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