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五、虛擬管理的兌現(11)

作者 ︰ 松林

$$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里就是黃金屋,這里是$$

每天擔驚受怕的,生怕那個環節弄錯了,可是越忙越出亂,越怕越出事。偏偏打了個瞌睡,一疏忽,一整批的西服袖子全給裁短了。即將面臨著第二次失敗,可萬萬沒想到頭腦中靈機一動,他人生路上的一個拐點又出現了。從此中國市場上出現了夾克式西服,這就是中國市場最早的休閑服,他也因此名聲大噪于妙國寺市場,成為溫州服裝界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名聲鵲起,使他的生意日漸紅火。一個訂單一個訂單,接二連三,使勁干幾年,攢足400萬,挖掘到生命中的第一桶金,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辛勤的勞作,對市場獨特的體驗使他成為一名優秀的裁縫。然而「水漲船高」是人們的普遍意識,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獲得了滿足的周成建,此時夢想也膨脹起來,更為高遠的夢想在召喚著他,讓他一度又生活在虛幻里。溫州市場的無序經營,讓南北行商坐賈雲集于此,不亦樂乎。然而一個小小的標簽,卻能達到身價倍增的效果。是什麼在起作用?周成建為此冥思苦想,最終有了答案,是品牌。當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品牌意識。于是他創立了品牌。

品牌有了,想擴大生產規模,可是需要資金,怎麼辦?他又開始深思,其實這是所有企業家的共性,但是他比別人懶,想走捷徑。別人都在買地皮,擴大廠房,進先進設備上作文章,一時間溫州市場上形成一股比廠房,比設備之風。周成建卻不得不回避,因為他確實沒有實力去與人競爭。于是他開始玩虛的,避重就輕。走了與別家企業完全不同的方式。他借此創造了中國服裝行業的成功案例——「生產外包,直營和加盟並舉」的經營模式。不是缺少資金嗎?不進設備,索性把廠房也賣了,就要一個品牌,一個設計。這就是當時非常流行的皮包公司。什麼也不用,一間簡陋的房子做辦公室,一個皮包里裝幾張圖紙,注冊一個商標,之後他拎著皮包便到處游說。找到面料廠,他便跟人說你為我們提供面料,告訴人付款日期;之後找到裁減鋪,出示皮包里的圖紙,告訴人家按照這個樣式給我裁剪,到指定地點去取面料;之後又找到加工廠跟人簽協約等等一系列完成後,自己輕松回到辦公室,沒花一分錢,搭點兒小路費,浪費地唾沫星子,生意做成了,坐收漁利。真虛啊,虛的簡直無法形容,可是卻將大把的鈔票成功地裝進自己的腰包。這只是虛擬經營的雛形,更大的舉措還在後面。

有了第一步的成功,他的膽子越來越肥了,盡管別人都說自己是空手道,既然做了就做大點。他迅速拉長自己的戰線,采取委托加工的辦法,與廣東、江蘇等地具有一流生產設備的大型服裝加工廠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讓他們成為一家溫州服裝企業的「生產基地」,從而聚集了年產系列休閑服1000多萬件的強大產能為自己定牌生產。隨後,周成建又將同一思路復制到銷售領域,采取特許連鎖經營策略,運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商務網絡平台,迅速擴張美特斯邦威的加盟版圖。

周成建卻憑借「虛擬」,實實在在節省了至少超過十幾億元投資成本,並有效地將精力轉移到美特斯邦威的品牌經營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