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四、連鎖新動力(11)

作者 ︰ 松林

歡迎來看書,我們竭力為您推薦精品,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我們的努力更新在于您的熱情參與

23、不搞多元化

所謂多元化經營,也稱為多樣化經營或多角化經營,指的是企業在多個相關或不相關的產業領域同時經營多項不同業務的戰略。從目前看,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利用現有資源,開展多元化經營,可以規避風險,實現資源共享,產生1+1>2的效果,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種認為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會造成人、財、物等資源分散,管理難度增加,效率下降。其實,多元化作為經營戰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並無優劣之分。企業運用這種戰略,成敗的關鍵在于企業所處外部環境及所具備的內部條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經營的要求。兩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周成建是農民出身,有著濃厚的樸素情懷和本土意識。他在追求的事業的時候那種執著的精神讓人欽佩,那種質樸務實的工作態度更令人為之動容。〞〞

縱觀中國服裝業的發展,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蹣跚學步,到20世紀90年代的躁動與成長,再到名牌時代乃至于現在的多品牌國際化時代,確實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1992年春天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堅定了改革開放的方向,許多企業家也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從此,90年代,使中國服裝品牌遍地開花的時代。

品牌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要經過幾次改頭換面。9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後,中國服裝市場也逐漸由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一些思想敏銳的業內人士認識到了這一點,應時而動。這時,整個世界的流行趨勢出現了多元化趨向。無論是設計,還是風格款式,中國基本上是逐步和世界接軌的。中國興起了「哈韓」和「哈日」風潮,其實,這些都是中國服裝對國際化潮流的認同與向往。而隨著進入新世紀,中國服裝品牌在嘗試虛擬經營與多品牌戰略的同時,也在試圖以自主品牌進入國際市場。比如從1998年,波司登決定實施多品牌戰略,「波司登」進行市場細分,多品牌運營。波司登在1992年就擁有男裝品牌——「康博」,1998年又創立了「雪中飛」——主攻運動服裝,而後又推出了以情侶為銷售訴求的「冰潔」、「冰飛」品牌這幾個品牌的目標人群都是不一樣的,為了保持它們之間的不同,公司還專門配備了不同的設計團隊,這樣這些羽絨服就各有的風格及特點,相互補充,鞏固‘波司登’這一高端品牌的主導地位。」同時,多品牌戰略也讓企業在運作市場時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遭遇價格戰的時候,可以在保持主品牌不受損害的情況下,用副品牌與競爭對手周旋。2002年開始,杉杉與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大品牌合作,開始了經營國際品牌的探索,也拉開了「多品牌國際化」的序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