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 三、創新的追隨者(10)

作者 ︰ 松林

!!!書籍打開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五彩繽紛讓我們去坦然面對平凡的生活,是您最好的朋友!!!

于是周成建著手創立自己的品牌,美特斯邦威誕生了。但是自創品牌之後,有限的資金成為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存活的壓力。啟動資金只有幾百萬,這讓周成建左右為難︰要滿足市場需求,就要成倍購買機器擴大生產;但如果把錢用于建立工廠,非但規模做不大,更別說創什麼品牌。怎樣才能找到一條既切合自己實際,又能擴大生產規模的道路呢?為此周成建也曾徹夜不眠,輾轉反側了很久。要實現自己跨越式的發展,著實要面臨的問題太多,能否借助外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于是他帶著問題去到全國各地考察。當他發現那些設備齊全的服裝企業產品找不到市場,產能過剩的時候,靈光突現,決定拋棄傳統做法,借助外力來實現自己目標,從而完成跨越式發展。于是他開始了「無廠經營」,利用外界力量。這在當時應該是一種大膽創新。

現在我們回頭去看,這在當時還十分陌生的「虛擬經營」的經營方式,應該是美特斯邦威成功的開始。

1995年5月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開業後,美特斯邦威的加盟店數量每年以幾何級數增長。美特斯邦威的衣服全部由國內300多家服裝廠代加工,銷售則由分散全國的1200多家連鎖加盟店完成。只有最核心的高附加值的品牌經營和產品設計,由美特斯邦威自己完成。

接下來的幾年,美特斯邦威的資產從百萬迅速膨脹至數億元,當別人問及他周成建制勝秘訣的時候︰靠虛擬經營迅速擴大資本,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兩招就是「借雞生蛋」(定牌生產)和「借網捕魚」(特許連鎖經營)。

「虛擬經營」在我們今天看來,說得比較通俗一點就是借力,它的最大的特點是能避開大而全的重復建設,讓繁重的企業走上專業化精細的分工之路,把生產和市場社會化。周成建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表示,虛擬經營運作方式的高度彈性化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回避經營風險︰旺季能滿足供貨,淡季又不用為賦閑的設備和工人操心,一旦市場發生變化或者戰略目標有所改變,只需要通過解散原有虛擬組織,組成新的虛擬企業,就可以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可以說,外包生產、特許加盟相結合的獨特經營模式讓美特斯邦威走出了一條不尋常的成功之路。

「虛擬經營」使當初一無廠房、二無設備,總部只有幾間業務洽談室和幾台電腦的美特斯邦威,在短短數年中實現了產品市場的快速擴張。

美特斯邦威成立後,沒有生產過一件成衣,全部由國內200多家服裝廠供貨;美特斯邦威也不賣衣服,而是由分散在全國的多家加盟店銷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最新章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文閱讀 | 服飾之王周成建:從小裁縫到百億富翁的傳奇全集閱讀